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唐五代传世文献中所见“庄”、“庄田”、“庄宅”、“庄园”释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红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2年第4期87-91,共5页
隋唐五代民间文献常见的“庄”、“庄田”、“庄宅”、“庄园” ,其主人既有皇族、官僚、普通地主 ,也有自耕农。庄的规模有大有小 ,小者只有几间茅舍 ,几块菜地。这些庄均不是基本的独立的生产和经营单位 ,庄园主与庄客间也不一定有较... 隋唐五代民间文献常见的“庄”、“庄田”、“庄宅”、“庄园” ,其主人既有皇族、官僚、普通地主 ,也有自耕农。庄的规模有大有小 ,小者只有几间茅舍 ,几块菜地。这些庄均不是基本的独立的生产和经营单位 ,庄园主与庄客间也不一定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隋唐五代正史中所说的“田园”、“田业”、“田庄” ,实即同一含义 ,可以互相换称。唐五代诏敕中所谓的百姓庄田、官健庄田、寺观庄田、逃户庄田等等 ,也都是作为一般农田的同义语 ,别无他意。换个角度讲 ,农民、商贾、地主、官僚、士兵、寺观的田地也都可以称为庄、庄田 ,而不必具有什么特殊形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宅 隋唐五代时期 庄田 庄园 民间文献 正史 释义
下载PDF
唐长安城坊里宅第变迁原因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忠凯 杨希义 《文博》 1991年第4期42-47,共6页
唐都长安外廓城坊里中除寺院、道观、店铺、旅舍(旅馆)、家庙及一些宫邸(如诸道进奏院、尚书省亭子、宗正府亭子、折冲府等)外,更多的则是唐人之宅第。这些宅第在隋文帝杨坚建都大兴城(唐长安城)以后,经过唐朝近三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此... 唐都长安外廓城坊里中除寺院、道观、店铺、旅舍(旅馆)、家庙及一些宫邸(如诸道进奏院、尚书省亭子、宗正府亭子、折冲府等)外,更多的则是唐人之宅第。这些宅第在隋文帝杨坚建都大兴城(唐长安城)以后,经过唐朝近三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此间曾先后发生过一次次或大或小的变化。本文拟对唐长安城坊里宅第变迁原因作一些探讨,以期对唐长安城坊里宅第的建筑制度,唐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根据有关文献及碑石墓志的零星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坊里 宗正府 进奏院 廓城 原因初探 杨坚 庄宅使 杨虞卿 唐王朝
下载PDF
关于唐“东市库”银饼及税银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捷元 《文博》 1987年第6期49-52,88,共5页
卢兆荫同志撰写的《从考古发掘看唐代的金银“进奉”之风》一文,对唐代的金银“进奉”弊政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很受启发。联想到唐代银锭、银饼中还有一些问题,如“东市库”银饼的性质问题,至今未有... 卢兆荫同志撰写的《从考古发掘看唐代的金银“进奉”之风》一文,对唐代的金银“进奉”弊政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很受启发。联想到唐代银锭、银饼中还有一些问题,如“东市库”银饼的性质问题,至今未有人进行探讨;还有属于赋税银如“庸调”银饼、“税口”银饼,“采丁课”银铤、“窟课”银铤、“税商”银铤等,以及唐代是否用银来交纳赋税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可能很不成熟,恳请有识之士予以批评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饼 岭南道 考古发掘 食货志 庄宅使 旧唐书 司士参军 课役 《唐六典》 市舶使
下载PDF
设计师——陆希杰
4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4年第2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设计师 希杰 台北 台湾 庄宅
下载PDF
唐代宦官刘弘规家族世系考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文玉 《唐史论丛》 CSSCI 2015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关于刘弘规家族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陈仲安先生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唐代后期的宦官世家》的文章,其中涉及到了这一家族的情况[1]。由于不是这个家族的专论,再加上有关这一家族之人的新墓志尚未出土,因此就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余地。本文... 关于刘弘规家族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陈仲安先生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唐代后期的宦官世家》的文章,其中涉及到了这一家族的情况[1]。由于不是这个家族的专论,再加上有关这一家族之人的新墓志尚未出土,因此就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余地。本文在陈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新出土的墓志及其他一些资料,着重对这一家族的世系情况重新进行梳理。刘弘规,唐后期的著名大宦官,两《唐书》无传。关于生平及仕历,主要见于其《神道碑》与《墓志铭》[2]。现将其《神道碑》节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书》 内侍省 季述 刘守光 神策军 监军使 刘仁恭 昭宗 开府仪同三司 庄宅使
原文传递
买地券用名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张传玺 《北大史学》 2007年第1期25-36,515,共14页
买地券作为一种明器,产生于东汉,沿用到明清;可是此物长期没有自己的专门名称。有的自称契、券、约、书,有的自称牒,其实都是引自人间契约。唐宋以后,有用"地券"之名,亦有用"买地券"者。近年来,用此二名者很多,但... 买地券作为一种明器,产生于东汉,沿用到明清;可是此物长期没有自己的专门名称。有的自称契、券、约、书,有的自称牒,其实都是引自人间契约。唐宋以后,有用"地券"之名,亦有用"买地券"者。近年来,用此二名者很多,但何名最为科学,时有争论。本文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近两千年的有关情况分层做了考察、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说法:两名并存并用。即科研要尊重实物的自称,著文可根据情况,酌用"买地券"或"地券"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券 市券 立券 庄宅使 文可 书契人 买卖契约 文牒 知见人 二名
原文传递
领导视窗
7
《党政干部学刊》 2000年第7期24-25,共2页
未来5—10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住房政策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深入将逐步出台。 在21世纪最初的5—10年内,中国的住房发展将达到以下一些主要目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到2005年,解决住宅的工程质... 未来5—10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住房政策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深入将逐步出台。 在21世纪最初的5—10年内,中国的住房发展将达到以下一些主要目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到2005年,解决住宅的工程质量和功能质量的通病,初步满足居民对住宅适用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 庄房 住房 城镇居民 科技型企业 视窗 庄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