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诙谐诗话与《庄谐诗话》——兼论《南亭四话》非李伯元作品 |
邬国平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2
|
庄谐与复调——论王小波小说文体的狂欢化 |
刘承云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10 |
1
|
|
3
|
庄谐相生寓文人情怀——评新编吕剧《板桥县令》 |
周爱华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可“亦庄亦谐” |
王德明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16 |
0 |
|
5
|
高中思想政治课“亦庄亦谐”教学的探究 |
王树鑫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18 |
0 |
|
6
|
民间诙谐文化视野中的《故事新编》主题解读 |
陈婵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7
|
亦幻亦真的游走叙事——漫论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
王向峰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8
|
君归来兮?——打开《何日君再来》的“死结” |
李岩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9
|
论张爱玲散文的语言艺术 |
张鹏振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0
|
论《大笑江湖》主题曲中的“中和”观念 |
汪健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1
|
论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 |
刘宇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2
|
浅论电影《爱情呼叫转移》的语言特色 |
高海珊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3
|
“狂欢”表象下《春之祭》的现实批判 |
张文骄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4
|
毛泽东诗词中的爱情 |
徐廷华
|
《党史博采(上)》
|
2021 |
0 |
|
15
|
黄庭坚“以剧喻诗”辨析 |
吴晟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6
|
论塑造扭曲灵魂的悲剧美 |
常康
|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7
|
竹管风铃 |
南翔
|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制作人:如何漂亮地生存——台湾电视制作人杨佩佩初写 |
蒋言
|
《大众电影》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