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隐静脉序贯桥+乳内动脉单支桥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昌学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545-547,共3页
目的总结大隐静脉序贯桥+乳内动脉单支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手术要点,探讨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共完成大隐静脉序贯桥+乳内动脉单支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53例,... 目的总结大隐静脉序贯桥+乳内动脉单支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手术要点,探讨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共完成大隐静脉序贯桥+乳内动脉单支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53例,男38例,女15例。所有病例均心脏跳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先行带蒂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端侧吻合,再以大隐静脉为移植材料完成升主动脉与冠状动脉靶血管的序贯吻合。结果本组53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无术后心肌梗死及脑卒中发生。1年后随访,桥血管及吻合口通畅率满意。结论大隐静脉序贯桥+乳内动脉单支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临床效果满意,术中桥血管流量快,远期桥血管及吻合口通畅率高;手术时间短,对升主动脉损伤小,是一种快捷、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序贯桥 非体外循环 大隐静脉
下载PDF
大隐静脉序贯桥行冠状动脉螺旋CT的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桂林 屈正 +4 位作者 石秋林 刘晓峥 韩辉 李延培 王彦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大隐静脉序贯桥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3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以大隐静脉序贯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45~69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急性...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大隐静脉序贯桥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3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以大隐静脉序贯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45~69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于术后2年行冠状动脉螺旋CT随访.结果 37例患者中35例全部血管桥均通畅;有2例患者乳内动脉桥路通畅,大隐静脉血管桥闭塞,未予介入或手术干预.结论 大隐静脉序贯桥中期随访通畅率良好,虽有“一闭俱闭”的风险,但大多数患者不会导致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序贯桥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中期通畅率的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明岩 高长青 +5 位作者 王刚 肖苍松 吴扬 叶卫华 赵涛 刘国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的中期通畅率,评价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9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大隐静脉序贯桥和单支桥行O...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的中期通畅率,评价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9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大隐静脉序贯桥和单支桥行OPCAB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1例,女97例;年龄53~82岁(63.6±10.3岁)。患者于术后3个月~5年(19.8±23.6个月)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MSCTA)检查,共有448支大隐静脉桥上的714个远端吻合口接受评估,分别比较血管桥血流、血管桥及吻合口的通畅率,并分析不同位置对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结果大隐静脉双支序贯桥(37.11±16.70ml/min vs.25.15±14.24ml/min,P=0.042)和3支序贯桥(37.56±19.58ml/min vs.25.15±14.24ml/min,P=0.048)的近段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单支桥。序贯桥总吻合口通畅率高于单支桥(95.1%vs.90.1%,P=0.013)。序贯桥中间吻合口通畅率分别高于序贯桥远端吻合口(97.0%vs.93.1%,P=0.002)和单支桥远端吻合口(97.0%vs.90.1%,P=0.041)。序贯桥远端吻合口通畅率与单支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不同吻合方式下各冠状动脉系统(左前降支系统、右冠状动脉系统和回旋支系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桥吻合口在右冠状动脉系统的通畅率高于单支桥吻合口(P=0.008)。结论 OPCAB术后大隐静脉序贯桥的中期通畅率较单支桥更满意,序贯吻合时应尽量选择条件较好的靶血管作为序贯桥的最远端血管,条件较差的血管放在序贯桥的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序贯桥 单支 通畅率
原文传递
内窥镜下不同方法取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的围术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波 李海涛 +10 位作者 顾承雄 杨俊峰 韦华 李京倖 刘锐 于洋 黄信生 李晖 宋伟 任长伟 李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分别采用带蒂法和骨骼化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9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46例采用内窥镜下带蒂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47例采用内窥镜下骨骼化法.所取大隐静脉作为...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分别采用带蒂法和骨骼化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法选取9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46例采用内窥镜下带蒂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47例采用内窥镜下骨骼化法.所取大隐静脉作为序贯吻合桥血管,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比较两组大隐静脉获取时间、制备时间、静脉损伤情况及围手术期疗效.术后30 d随访,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观察大隐静脉桥早期闭塞情况.结果 两组均可顺利获取大隐静脉,静脉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带蒂组、骨骼化组获取大隐静脉的时间为(21.7±5.6)、(27.4 ±6.4)min(P<0.05);两组制备大隐静脉的时间为(7.2±2.7)、(10.6 ±4.4)min(P <0.05);两组均未发生导致大隐静脉无法应用的毁伤,其中大隐静脉须缝合修补率分别为10.9%、38.3%,(P<0.05),每支须缝合修补的大隐静脉上,需进行修补的位置数量分别为修补(1.6±0.5)、(3.1±1.0)处/支,(P<0.05);搭桥支数分别为(3.0±0.5)、(3.0±0.6),(P>0.05);两组围手术期无心梗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术后1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89.1%、93.6%,均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衰发生,其中32、37例复查冠脉CT造影提示大隐静脉桥均保持通畅.结论 与骨骼化法相比,内窥镜下采用带蒂法采集小腿大隐静脉作为序贯桥血管,更安全可行,能够在确保冠脉搭桥术疗效的同时,缩短获取及制备时间、降低静脉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骨骼化法 带蒂法 小腿大隐静脉 序贯桥
原文传递
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吻合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振宇 《临床研究》 2019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吻合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实施静脉桥血... 目的研究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吻合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实施静脉桥血管逆行序贯吻合辅助OPCABG术,观察组实施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吻合辅助OPCABG术。观察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与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静脉桥个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桥血管顺行序贯吻合辅助OPCABG术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显著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管顺行吻合 OPCABG 冠心病
下载PDF
序贯吻合法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威 凌云鹏 +1 位作者 陈生龙 陈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3-676,共4页
目的观察序贯吻合法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195例吻合桥血管为3根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吻合组114例,序贯吻合组81例,比较2组术后围... 目的观察序贯吻合法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195例吻合桥血管为3根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吻合组114例,序贯吻合组81例,比较2组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术后肾功能衰竭、术后脑卒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住院死亡及术后4-6 h、12-18 h和24-48 h血清c TnⅠ值。结果常规吻合组术后围术期心梗发生率为3.5%(4/114),与序贯吻合组2.5%(2/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常规吻合组术后肾功能衰竭发生率2.6%(3/114),与序贯吻合组2.5%(2/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常规吻合组术后脑卒中发生率为0.9%(1/114),与序贯吻合组1.2%(1/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1.000)。常规吻合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中位数为18 h(4-408 h),与序贯吻合组16 h(6-344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443,P=0.658)。常规吻合组术后ICU滞留时间中位数45h(16-883 h),与序贯吻合组44 h(14-535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758,P=0.449)。常规吻合组住院死亡率为0.9%(1/114),与序贯吻合组2.5%(2/8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90,P=0.764)。常规吻合组术后4-6 h c TnⅠ值中位数为0.455(0.234-0.974),与序贯吻合组中位数0.549(0.292-1.06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1.287,P=0.198);术后12-18 h c TnⅠ值中位数为0.548(0.291-1.163),与序贯吻合组0.590(0.319-1.13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084,P=0.933);术后24-48 h c TnⅠ值中位数为0.561(0.216-1.145),与序贯吻合组0.500(0.221-0.95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511,P=0.609)。结论 OPCAB中应用序贯吻合法安全有效。不同的吻合方法对于OPCAB术后早期结果无明显影响,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肌肌钙蛋白Ⅰ 序贯桥
下载PDF
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式吻合法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桂林 屈正 +3 位作者 刘晓峥 韩辉 李延培 王彦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 评价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式吻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乳内动脉搭桥至前降支,其余各支靶血管以大隐静脉行序贯式搭桥,序贯... 目的 评价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式吻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乳内动脉搭桥至前降支,其余各支靶血管以大隐静脉行序贯式搭桥,序贯吻合顺序原则上依次为对角支、回旋支(钝缘支)、左室后支、后降支.结果 全组病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桥血管吻合数目共296个,平均(3.95±0.55)个/例.全组患者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迟发性心包填塞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均治愈.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采用"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减少主动脉吻合口,节约桥血管长度,并可最快恢复心脏供血,是一种快捷、安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序贯桥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乳内动脉-大隐静脉Y型复合桥血管的术中即时血流量测定及中期通畅率随访 被引量:3
8
作者 安康 梅举 +3 位作者 汤敏 刘浩 朱家全 尹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13-417,I0001,共6页
目的 探讨乳内动脉(LIMA)-大隐静脉(SV)Y型复合桥血管的术中即时血流量以及术后中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24例在上海新华医院心胸外科接受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术中应用Y型... 目的 探讨乳内动脉(LIMA)-大隐静脉(SV)Y型复合桥血管的术中即时血流量以及术后中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24例在上海新华医院心胸外科接受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术中应用Y型复合桥血管(LIMA-SV).术中使用TrFM进行桥血管血流测定.出院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评估桥血管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OPCAB,平均吻合移植血管(2.5±0.5)支,术中无中转体外循环.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SV单根组和SV序贯组之间Y型复合桥血管主干(近端LIMA)的平均血流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远端LIMA(LIMA-LAD)平均血流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SV序贯组的SV主干的平均血流高于SV单根组[(24.6±9.8)ml/min比(19.2±5.7)ml/min],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之间不同靶血管的搏动指数(PI值)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显示,所有桥血管的总通畅率为96.7%(59/61),其中LIMA桥的通畅率为100%(24/24),SV桥的通畅率为94.6%(35/37).结论 LIMA-SV Y型复合桥血管能够为SV和远端LIMA提供足够的血流,中期通畅率良好,对不能获取右乳内动脉或桡动脉且合并升主动脉钙化的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即时血流量测定 Y型复合血管 通畅率 大隐静脉序贯桥
下载PDF
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丕杉 房磊 +3 位作者 金琪琳 师闯 齐德林 王坡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应用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11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我院非体外循环下行顺行序贯式冠状动脉旁...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应用大隐静脉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11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我院非体外循环下行顺行序贯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63例,女53例,平均年龄42~80(64.26±9.67)岁。采用左乳内动脉搭桥左前降支,其余各支靶血管以大隐静脉行顺行序贯式搭桥,首先吻合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近端,再顺行序贯吻合对角支、回旋支、钝缘支、左室后支、后降支。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桥血管吻合数目共436个,平均(3.75±0.53)个/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后痊愈。迟发性心脏压塞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均治愈,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活动量明显增加而无明显不适。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非体外循环下采用顺行序贯式吻合技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减少主动脉吻合口,节约桥血管长度,缩短手术时间,并可最快恢复心脏供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状动脉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序贯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56例胭动脉以下肢体动脉缺血的血管重建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恒锡 张建 +9 位作者 汪忠镐 董宗俊 谷涌泉 李建新 李学锋 齐立行 陈兵 郭连瑞 崔世军 罗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总结胭动脉水平动脉闭塞血运重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05年8月56例累及胭动脉及胭动脉以下三分支病变重建肢体血运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阻塞平面不同,采用不同的血管架桥,对多平面、多节段动脉闭塞采用聚四氟... 目的总结胭动脉水平动脉闭塞血运重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05年8月56例累及胭动脉及胭动脉以下三分支病变重建肢体血运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阻塞平面不同,采用不同的血管架桥,对多平面、多节段动脉闭塞采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和自体静脉桥复合序贯架桥血运重建。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移植血管一期通畅率67.3%,二期通畅率78.8%。结论复合序贯搭桥术治疗累及股浅-腘动脉水平以下多节段(平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较实用的方法,可有效解决自体血管不足和单纯使用人工血管胭动脉以下血管重建通畅率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假体植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