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剧场、仪式与生活空间: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舞台的文化透视——从《庐山之雪》的演出说开去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文辉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庐山之雪》的演出是一次集中体现中央苏区红色戏剧文化内涵的舞台盛事。它折射出中央苏区红色戏剧不是单纯的戏剧审美艺术,火热的中央苏区戏剧舞台是苏维埃政权和军队应对严峻的战争形势和复杂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政治宣传平台,也是战争... 《庐山之雪》的演出是一次集中体现中央苏区红色戏剧文化内涵的舞台盛事。它折射出中央苏区红色戏剧不是单纯的戏剧审美艺术,火热的中央苏区戏剧舞台是苏维埃政权和军队应对严峻的战争形势和复杂的政治环境的重要政治宣传平台,也是战争情境下聚于一隅的革命军民建构"第二种生活"的公共空间。中央苏区红色演剧形象直观地虚拟出军民一体的激情浪漫的"节庆生活"与"狂欢仪式",把戏剧舞台扩展为孕育和激发苏区军民革命信仰的"政治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红色戏剧 革命剧场 广场狂欢 庐山之雪 文化透视
原文传递
回忆首部红色话剧《庐山之雪》之演出
2
作者 何立波 《炎黄纵横》 2016年第12期39-40,共2页
1933年春节期间,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镇演出了四幕话剧《庐山之雪》。这是战士剧社自1930年6月成立以来在中央苏区演出的第一个大型剧目。编剧是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和宣传部长张际春。《庐山之雪》,内容是描写红军反"围剿"的... 1933年春节期间,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镇演出了四幕话剧《庐山之雪》。这是战士剧社自1930年6月成立以来在中央苏区演出的第一个大型剧目。编剧是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和宣传部长张际春。《庐山之雪》,内容是描写红军反"围剿"的事迹。蒋介石在庐山训练了大批军官,指挥白军"围剿"江西苏区。三次"围剿"都被红军粉碎了,又发动了第四次"围剿",但在红军英勇的反击下,也被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像庐山上的雪一样,在火红的太阳照射下纷纷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之雪 战士剧社 红一军团 张际春 三都镇 反“围剿” 聂荣臻 太阳照射 黎川 政治部副主任
原文传递
罗荣桓在红军倡导“文明新戏”
3
作者 何立波 《共产党员(河北)》 2014年第18期13-13,共1页
1933年春节,红军第一军团战士剧社在黎川三都镇上演《庐山之雪》,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据可查的"红色戏剧",其演员有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等,导演罗瑞卿。在罗荣桓的军队政工生涯中,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文艺经历。作为我... 1933年春节,红军第一军团战士剧社在黎川三都镇上演《庐山之雪》,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据可查的"红色戏剧",其演员有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等,导演罗瑞卿。在罗荣桓的军队政工生涯中,曾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文艺经历。作为我军一代政工巨匠,罗荣桓在部队文化工作方面有卓越贡献。他把"文明戏"(文明戏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为中国早期话剧,演出时无正式剧本,可即兴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都镇 战士剧社 早期话剧 庐山之雪 聂荣臻 红军时期 文化工作 黎川 红一军团 即兴发挥
下载PDF
解放区戏剧的发展与《讲话》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可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11,共6页
在整个解放区的文学创作当中,最为发达的莫过于戏剧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农民群众,和他们的拿枪的子弟——革命军队的指战员,而戏剧又是最易为他们所接受,最易成为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力工具的缘故。从第二次... 在整个解放区的文学创作当中,最为发达的莫过于戏剧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农民群众,和他们的拿枪的子弟——革命军队的指战员,而戏剧又是最易为他们所接受,最易成为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的有力工具的缘故。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苏区的“红色戏剧”,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革命战争服务的各解放区的戏剧,延续了足有20年之久。它受着国统区进步戏剧的影响,并以其成果与国统区的进步戏剧相辉映,成为我国戏剧史上独具特色的篇章。它随着革命战争的迅猛发展而发展,其观众面之广,作品数量之多,发展之兴盛,特点之鲜明,使我们这些亲历者每当回想起来都感到振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军队 宣传群众 年关斗争 动员群众 李伯钊 解放区文学 农民暴动 文艺工作 《讲话》 庐山之雪
原文传递
红军的两次“战地春晚”
5
作者 颜东岳 《老友》 2017年第9期12-12,共1页
第一次:四幕话剧《庐山之雪》1933年,红一军团、红四军团总部驻扎于江西黎川县的三都村。罗荣桓委托罗瑞卿组织开展文化娱乐训练班,学员学习结束后成立了“战士剧社”。《庐山之雪》正是由这支队伍创作演出的,剧情大意是:蒋介石亲自... 第一次:四幕话剧《庐山之雪》1933年,红一军团、红四军团总部驻扎于江西黎川县的三都村。罗荣桓委托罗瑞卿组织开展文化娱乐训练班,学员学习结束后成立了“战士剧社”。《庐山之雪》正是由这支队伍创作演出的,剧情大意是:蒋介石亲自坐镇庐山,指挥“剿共”,连续三次“围剿”均惨遭失败,只好聘请德国军事顾问赛克特助战,再次向中央苏区发动进攻。红军组织反击,一举打下南昌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之雪 红一军团 南昌城 战士剧社 军事顾问 李伯钊 黎川县 反动统治 三都 李坚真
原文传递
罗荣桓与红色戏剧运动
6
作者 刘学明 《老友》 2017年第10期11-11,共1页
罗荣桓元帅作为我军一代政工巨匠,对部队文化工作有着卓越贡献,他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文艺经历,就是将"文明戏"(见文后解释)引入红四军,直接指导剧本创作。他不愧为红色戏剧运动的先驱。古田会议以后,红军更加重视部队的文艺宣传活动... 罗荣桓元帅作为我军一代政工巨匠,对部队文化工作有着卓越贡献,他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文艺经历,就是将"文明戏"(见文后解释)引入红四军,直接指导剧本创作。他不愧为红色戏剧运动的先驱。古田会议以后,红军更加重视部队的文艺宣传活动,文艺宣传工作者运用红色歌谣、话剧、话报剧、舞蹈、漫画等多种形式,对苏区广大军民进行宣传鼓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运动 宣传鼓动 宣传工作者 文化工作 话报 剧本创作 红一军团 农民武装 秋收暴动 庐山之雪
原文传递
聂荣臻情系晋察冀抗敌剧社
7
作者 何立波 《福建党史月刊》 2016年第8期20-23,共4页
聂荣臻从红军时期起就十分重视戏剧在革命宣传中的作用。1933年在中央苏区,他就亲自参加了《庐山之雪》、《杀上庐山》等话剧的演出,还亲自编写了反映南昌起义的四幕话剧《南昌起义》。抗战爆发后,聂荣臻依靠戏剧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的... 聂荣臻从红军时期起就十分重视戏剧在革命宣传中的作用。1933年在中央苏区,他就亲自参加了《庐山之雪》、《杀上庐山》等话剧的演出,还亲自编写了反映南昌起义的四幕话剧《南昌起义》。抗战爆发后,聂荣臻依靠戏剧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戏剧工作成为当时晋察冀边区最活跃的文化生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荣臻 抗敌剧社 戏剧工作 庐山之雪 晋察冀边区 西北战地服务团 新世纪剧社 刘肖芜 红军时期 北京电影制片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