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新探
1
作者 范子烨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80,共11页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陶渊明批评和拒斥庐山佛教阶段,以《饮酒》二十首其二为主要标志;二是庐山僧侣批评陶渊明的阶段,以庐山诸沙弥《观化决疑诗》为主要标志。慧远是我国第一个把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报应观念... 陶渊明与庐山佛教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陶渊明批评和拒斥庐山佛教阶段,以《饮酒》二十首其二为主要标志;二是庐山僧侣批评陶渊明的阶段,以庐山诸沙弥《观化决疑诗》为主要标志。慧远是我国第一个把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报应观念结合起来加以阐发并使之中国化的高僧,而因果报应之说乃中土佛家的根本教义。陶渊明《饮酒》诗其二直接批判庐山佛教的果报论,《乞食》诗以戏谑口吻嘲笑“冥报”之说。陶诗浸染着时代思潮乃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陶渊明作为一位诗人,抒发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感悟,是其最根本的艺术追求。陶诗并不服务于任何论争,陶渊明也无意与任何人论争。庐山诸沙弥《观化决疑诗》套拟陶渊明创制的“《止酒》体”,批驳陶渊明《形影神》诗,其用意在于讽刺嘲弄陶公,陶公既不笃信《易传》积善之论,更不信奉佛教因果之说。上述陶诗中的思想旨趣,可能都是激发庐山诸沙弥以“《止酒》体”创作《观化决疑诗》的潜在因素。陶渊明与庐山佛教在思想信仰上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故陶渊明不入莲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庐山佛教 慧远 因果报应 《止酒体》
下载PDF
论东晋庐山佛教和山水游记的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娟侠 杨遇青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佛学对东晋山水审美意识与山水游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慧远为首的诸道人以佛眼看庐山,形成较为集中的游记创作群作。其作品融铸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和佛理的空明玄寂,体现出玄理与地志的双重影响,可视为游记成熟的标志。宗炳对山... 佛学对东晋山水审美意识与山水游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慧远为首的诸道人以佛眼看庐山,形成较为集中的游记创作群作。其作品融铸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和佛理的空明玄寂,体现出玄理与地志的双重影响,可视为游记成熟的标志。宗炳对山水观照进行了美学阐释,表述了澄怀味象、与道冥合的玄理旨趣,代表了慧远一派山水游记的艺术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佛教 山水游记 慧远 宗炳 审美观照
下载PDF
历代僧传典籍之庐山高僧述要
3
作者 封强军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庐山自东晋至明清高僧为视点,以古代僧传中代表性典籍为考察文本和范围,对有关庐山高僧的浩繁史料信息做一番整合、梳理,从而对庐山高僧的概貌和庐山佛教的发展脉络给予一定程度的揭示,并以此作为观察地域性佛教样本——庐山佛教在中... 以庐山自东晋至明清高僧为视点,以古代僧传中代表性典籍为考察文本和范围,对有关庐山高僧的浩繁史料信息做一番整合、梳理,从而对庐山高僧的概貌和庐山佛教的发展脉络给予一定程度的揭示,并以此作为观察地域性佛教样本——庐山佛教在中华佛教史上重要位置的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僧 僧传 庐山佛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