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庐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的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27
1
作者 朱清波 杨坤光 王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1-401,共11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是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浅层响应。研究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地壳浅层的伸展减薄过程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宏观和显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基底拆离断层和... 庐山变质核杂岩是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浅层响应。研究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地壳浅层的伸展减薄过程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宏观和显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基底拆离断层和玉京山岩体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为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提供了年代学约束,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1)变质核杂岩核部玉京山花岗岩体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133.0±2.1)Ma,代表了变质核杂岩核部岩浆活动的启动时间。(2)基底拆离断层下盘韧性剪切带内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140.4±1.7)Ma代表了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也代表了庐山地区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时间,即岩石圈伸展减薄始于早白垩世。(3)庐山变质核杂岩是中生代不同尺度的伸展拆离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壳浅层的具体形成过程中伸展拆离早于岩浆侵位,基底拆离断层的减压效应为深部岩浆的上升侵位创造了条件,岩浆侵位造成山体的隆升,又引发了盖层的重力滑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 伸展拆离 浆作用 40Ar/39Ar年代学 U-PB年代学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伸展拆离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帆 宋传中 +3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黄鹏 王微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5-799,共15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出露与西侧拆离带相似的伸展拆离滑脱、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岩层整体呈现上盘向南东滑脱的正断层性质,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拆离带就在此处,而并非五里正断层。东侧拆离带内岩石以糜棱岩、糜...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出露与西侧拆离带相似的伸展拆离滑脱、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岩层整体呈现上盘向南东滑脱的正断层性质,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拆离带就在此处,而并非五里正断层。东侧拆离带内岩石以糜棱岩、糜棱状岩石及混合岩为主,并发育大量的长英质脉体,形成温压较高,埋深较大,其糜棱岩带、构造片岩带保留完好。运动学涡度分析得到涡度Wk〉0.75,表明该拆离系为以单剪为主的一般剪切带。根据糜棱岩中长石的变形特征估算东侧拆离带的形成温度为650℃~700℃,与西侧拆离带近于一致。锆石U-Pb年龄测定得到东侧拆离带的伸展年龄为140—135Ma,也代表了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 韧性流变显微构造 运动学涡度U—Pb年代学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的变形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9
3
作者 任升莲 张妍 +4 位作者 杨帆 胡达 黄鹏 王微 张俊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9-541,共13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拆离带是核部隆升过程中盖层滑脱、剪切变形而形成的,该拆离面是在北东向褶皱基础上叠加杂岩核部隆升作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面.拆离带在核部以西发育倾向西向、南西向、北西向的面理和矿物生长线理,显... 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拆离带是核部隆升过程中盖层滑脱、剪切变形而形成的,该拆离面是在北东向褶皱基础上叠加杂岩核部隆升作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面.拆离带在核部以西发育倾向西向、南西向、北西向的面理和矿物生长线理,显示向西滑脱形成剪切拉伸变形的特征.拆离带岩石以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为主,辅以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岩石变形特征表明其既具有韧性变形,也具有脆—韧性变形及脆性变形的特点.核部隆升引起的拆离变形作用,不仅形成了拆离带,还影响了拆离带以上盖层岩石,形成一个由拆离带向上由强变弱的变形域.这种规律性递变现象使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垂向变形分层、水平变形分带的特点.拆离带中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计算得出的变质温度为653 ℃~694 ℃,压力为0.56~0.67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 拆离 拆离变形作用 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压计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带的变质作用P-T条件及其活动时代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帆 宋传中 +2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李海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9-992,共14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拆离带分为东、西两条,伸展拆离和韧性流变构造发育,且具有伸展对称性。西侧拆离带内断层岩序列完整,上部为一固态流变构造带,以主拆离带为分界形成一个伸展构造变形的垂向分层变形域,主拆离带处变形最强。东侧拆... 庐山变质核杂岩发育的拆离带分为东、西两条,伸展拆离和韧性流变构造发育,且具有伸展对称性。西侧拆离带内断层岩序列完整,上部为一固态流变构造带,以主拆离带为分界形成一个伸展构造变形的垂向分层变形域,主拆离带处变形最强。东侧拆离带主要发育糜棱岩带和构造片岩(片麻岩)带,其他构造层未见出露,其伸展拆离构造是叠加和改造早期左行剪切构造发育的。东侧拆离带内矿物的显微变形特征估算变形温度为500~580℃和580~700℃,又利用黑云母Ti温度计得到613~698℃的变质温度。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度计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计算西侧拆离带内斜长角闪片岩的变质温度为666~691℃,压力为0.65~0.75GPa,说明西侧拆离带形成时的温压条件较高,埋深较大,与东侧拆离带一样达到了高角闪岩相。通过锆石年代学的研究得到东侧拆离带的伸展年龄为138.9Ma,与西侧拆离带一致,伸展早于岩浆,推测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原始拆离带是西侧拆离带,东侧拆离带是在重力均衡调节产生的底辟、褶皱作用下形成的次级拆离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 拆离 构造变形 伸展 温压条件 U-PB年代学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拆离带两期构造性质转换: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帆 宋传中 +3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李海龙 王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1-596,共16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广泛岀露伸展拆离、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拆离方位为南东方向。该区还岀露一期NNE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构造,推测是与郯庐断裂同期变形的构造产物,为郯庐断裂系的一部分。这两期构造运动反映了中生代太...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星子牛屎墩地区广泛岀露伸展拆离、韧性流变的构造现象,拆离方位为南东方向。该区还岀露一期NNE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构造,推测是与郯庐断裂同期变形的构造产物,为郯庐断裂系的一部分。这两期构造运动反映了中生代太平洋构造体制下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的转换,对伸展滑脱层内同构造的伟晶岩脉及长英质脉的锆石U-Pb年代学测试,结合野外构造现象,以探究该区两期构造性质的转换时限和构造背景。新生变质流体结晶的锆石得到135~140Ma的庐山变质核杂岩拆离带的伸展年龄,内部受热液溶蚀作用的残余锆石得到150.5Ma和153.9Ma的左行剪切变形的年龄。受太平洋构造体制控制,晚侏罗世,该区受板块俯冲作用而处于挤压应力的构造背景,表现为左行剪切构造;早白垩世,在区域性的伸展、减薄作用下,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转换,庐山变质核杂岩得以形成,其伸展拆离构造是在早期左行剪切构造上的改造与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 拆离 剪切变形 构造转换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江西庐山地区伸展构造与星子变质核杂岩 被引量:5
6
作者 尹国胜 谢国刚 《江西地质》 1995年第1期3-15,共13页
江西庐山地区的伸展构造,是中新生代时期构造变形具有典型特色的系统性构造形迹之一,具有垂向分层、方向分带、空间组合结构有序之特点。其中的星子多期复合变质核杂岩构造、浮船山拆离构造窗、猪岭山滑来峰与盖层内正断层组合及古鄱... 江西庐山地区的伸展构造,是中新生代时期构造变形具有典型特色的系统性构造形迹之一,具有垂向分层、方向分带、空间组合结构有序之特点。其中的星子多期复合变质核杂岩构造、浮船山拆离构造窗、猪岭山滑来峰与盖层内正断层组合及古鄱阳湖盆地等,分别是不同空间部位伸展构造的表现型式。本文着重阐述了上述代表性构造型式的特征,分析了区内伸展构造变形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点及形成时代和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探讨性地提出了“走—拉构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变质 江西 庐山
下载PDF
江西庐山地区伸展构造与星子变质核杂岩 被引量:36
7
作者 尹国胜 谢国刚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6年第1期17-26,共10页
江西庐山地区的伸展构造,是中新生代时期构造变形具有典型特色的系统性构造形迹之一,具有垂向分层、方向分带、空间组合结构有序之特点。其中的星子多期复合变质核杂岩构造、浮船山拆离构造窗、猪岭山滑来峰以及盖层内正断层组合、古... 江西庐山地区的伸展构造,是中新生代时期构造变形具有典型特色的系统性构造形迹之一,具有垂向分层、方向分带、空间组合结构有序之特点。其中的星子多期复合变质核杂岩构造、浮船山拆离构造窗、猪岭山滑来峰以及盖层内正断层组合、古鄱阳湖盆地等,分别是不同空间部位伸展构造的表现型式。本文重点阐述了上述代表性构造型式的特征,分析了区内伸展构造变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以及形成时代和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探讨性地提出了“走—拉构造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地区 伸展构造 星子变质 江西
下载PDF
用陆块旋转解释藏东南渐新世—中新世伸展作用——来自点苍山及邻区变质核杂岩的证据 被引量:53
8
作者 刘俊来 曹淑云 +6 位作者 翟云峰 宋志杰 王安建 修群业 曹殿华 高兰 管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8,共9页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运动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离断层带是一个上盘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温剪切带,由具有剪应变和压应变的典型S-L糜棱岩构成。低温构造岩也包括发育于下盘的几个糜棱岩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变质核杂岩与西侧覆盖未变质的中生代沉积岩并置,东部受第四纪断层作用影响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盆地。通过对点苍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研究,结合邻区变质核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及古地磁学分析,我们认为:位于东南亚红河断裂和实皆断裂带之间的扇形区域内出现的变质核杂岩与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区域性伸展作用有关,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块的差异性旋转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约33Ma开始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和回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点苍山 变质 地块旋转 伸展作用 红河断裂带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变质核杂岩和伸展断陷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晓东 余青 +1 位作者 陈发景 汪新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1-419,共9页
文中讨论了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和徐家围子伸展断陷的构造特征、成因和演化 ,重点讨论了下列问题 :( 1)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具有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许多特征 ;( 2 )识别出组成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的多层次、低... 文中讨论了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和徐家围子伸展断陷的构造特征、成因和演化 ,重点讨论了下列问题 :( 1)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具有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的许多特征 ;( 2 )识别出组成中央基底隆起变质核杂岩的多层次、低角度韧性拆离体系 ,它们是使中地壳的中深变质岩层抽拉至上地壳的主要原因 ;( 3)穹窿状火山岩台地于晚侏罗世 ( 145.7±6.2 )Ma形成 ,受顶部拆离断层控制的伸展断陷于早白垩世 ( 133~ 12 0Ma)形成 ,而邻近顶部拆离断层的糜棱岩年龄为 ( 12 6.7± 1.54)Ma。这表明变质核杂岩的形成始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递进的伸展构造与变质核杂岩较深部的部分上拱至地表相伴生 ,推测该变质核杂岩的上拱和剥露、火山岩台地和伸展断陷盆地的形成可能是由伊泽奈奇和亚洲板块陆陆碰撞后的地幔拆沉作用、地幔的岩浆底侵作用以及伸展垮塌作用联合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火山台地 伸展断陷 构造特征 成因
下载PDF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过程与晚侏罗世伸展事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必龙 朱光 +2 位作者 姜大志 陈印 胡召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9-798,共20页
根据野外详细调查,本文系统分析了医巫闾山地区的伸展构造,认为区内瓦子峪伸展韧性剪切带发育之前就出现了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其拆离韧性剪切带出现在变质基底内,但西侧被晚期早白垩世瓦子峪韧性剪切带切割,呈不... 根据野外详细调查,本文系统分析了医巫闾山地区的伸展构造,认为区内瓦子峪伸展韧性剪切带发育之前就出现了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其拆离韧性剪切带出现在变质基底内,但西侧被晚期早白垩世瓦子峪韧性剪切带切割,呈不完整的长环形带状展布。露头构造、显微构造及石英C组构皆指示核杂岩的下盘、拆离韧性剪切带及上盘底部具有一致的上盘向SSW的运动学指向。拆离剪切带和下盘中同构造侵入了大量浅色花岗岩脉,其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指示核杂岩形成于157~147Ma,表明研究区的伸展活动开始于晚侏罗世。医巫闾山晚侏罗世变质核杂岩的厘定,暗示燕山构造带上广泛出现的晚侏罗世岩浆活动应发生在区域性伸展背景下,华北克拉通北部可能从晚侏罗世已经开始发生破坏,到早白垩世达峰期并遍及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巫闾山变质 同构造 伸展变形 燕山构造带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庐山“星子变质核杂岩”中伟晶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武显 周新民 +2 位作者 李献华 谢国刚 李均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1-495,共5页
赣北庐山地区出露的“星子变质核杂岩”是中国东南部迄今为止发现的较为典型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之一 .该变质核杂岩核部见有大量的 ,与拆离断层同时形成并侵入于构造弱带的伟晶岩脉 .通过锆石U -Pb法定年 ,获得伟晶岩的年龄为 ( 12 ... 赣北庐山地区出露的“星子变质核杂岩”是中国东南部迄今为止发现的较为典型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之一 .该变质核杂岩核部见有大量的 ,与拆离断层同时形成并侵入于构造弱带的伟晶岩脉 .通过锆石U -Pb法定年 ,获得伟晶岩的年龄为 ( 12 7± 2 )Ma,该年龄代表了庐山“星子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年龄 ,并得到其他地质证据的支持 .还讨论了形成变质核杂岩的岩石圈伸展作用与同时期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时空关系及其可能的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升年龄 星子变质 伟晶 庐山 锆石U-PB定年 浆活动 时空关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伸展运动学特征及剪切作用类型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新社 郑亚东 +2 位作者 张进江 G.ADavis B.J.Darby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8-245,共8页
叠加于大青山晚侏罗世大型推覆体之上的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具有与经典变质核杂岩相似的几何形态和构造组成。核杂岩表现为多重拆离,南翼主拆离断层系控制了山前坡地地貌,北翼拆离系发生褶皱并呈分叉状。糜棱状岩带中的线理、面理和拆离... 叠加于大青山晚侏罗世大型推覆体之上的呼和浩特变质核杂岩具有与经典变质核杂岩相似的几何形态和构造组成。核杂岩表现为多重拆离,南翼主拆离断层系控制了山前坡地地貌,北翼拆离系发生褶皱并呈分叉状。糜棱状岩带中的线理、面理和拆离断层面及其擦痕等构造要素产状协调一致,宏观同向伸展褶劈理(C')产状与拆离断层一致,少数已扩展为断层;显微C'具有与宏观C'相似的特点,为同向伸展褶劈理扩展为低角断层提供了显微尺度依据。运动学标志,如不对称褶皱、不对称布丁、不对称眼球、S-C组构、石英条带斜交面理以及C'等,指示核杂岩拆离系发生了褶皱并且具有相同的上盘向南东的剪切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变质 伸展运动学 剪切作用 类型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变质变形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帆 宋传中 +4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刘欢 黄鹏 王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2-766,共15页
庐山出露的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层次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最上面的未变质沉积盖层、中间韧性流变层、核部的变质基底,其间分别以上剥离断层和拆离断层为分界线。上部沉积盖层以脆性变形为主,中间韧性流变层变形程度不一,但远离拆离带变质... 庐山出露的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层次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即最上面的未变质沉积盖层、中间韧性流变层、核部的变质基底,其间分别以上剥离断层和拆离断层为分界线。上部沉积盖层以脆性变形为主,中间韧性流变层变形程度不一,但远离拆离带变质变形逐渐减弱,而核部的变质基底以强塑性变形为特征。对变质核杂岩南北两条地质剖面的分析,得到三个构造层次的岩石变质变形及岩性变化特征。区域动力学分析反映变质核杂岩东部原拆离带在五里正断层附近。拆离带中多硅白云母压力计得出的变质压力为0.6-1.1 GPa;锆石U-Pb年龄测试得到变质核杂岩的隆升时代为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 伸展拆离 构造层次 变质变形 多硅白云母压力计 U-PB年代学 庐山
下载PDF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早白垩世伸展变形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刚 徐仲元 +3 位作者 刘正宏 李永飞 李世超 董晓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8-952,共15页
对瓦子峪拆离断层带及下盘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岩进行构造变形及石英组构优选方位分析,这些构造岩的变形特点及分布规律显示伸展活动具有从高绿片岩相的脆-韧性变形向低绿片岩相的脆性变形演化的特点,展示了由浅部地壳向地表抬升的过程... 对瓦子峪拆离断层带及下盘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岩进行构造变形及石英组构优选方位分析,这些构造岩的变形特点及分布规律显示伸展活动具有从高绿片岩相的脆-韧性变形向低绿片岩相的脆性变形演化的特点,展示了由浅部地壳向地表抬升的过程。上盘同伸展断陷盆地中地层发育特点和韧性剪切带中构造岩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显示早白垩世伸展作用随着时间的演化具有逐渐减弱和剪切带北部伸展作用持续时间比南部长的特点,此次伸展作用主要发生在132~117Ma。对比早白垩世与中、晚侏罗世的伸展方向并结合太平洋板块与依泽纳奇板块中生代的运动特点,推断医巫闾山地区中生代的伸展变形受到西太平洋地区板块活动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拆离断层 EBSD 40Ar 39Ar 医巫闾山
下载PDF
中蒙边界亚干变质核杂岩糜棱状钾质花岗岩——早中生代收缩与伸展构造体制的转换标志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涛 郑亚东 +2 位作者 刘树文 李天斌 马铭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中、晚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的发育是华北地块及北缘构造的一大特色。本文在典型伸展构造亚干变质核杂岩中识别出早期具拉张环境的糜棱状花岗岩,岩石类型为钾质花岗岩及钾玄岩系列,具造山后及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特点,锆石U-Pb定年为22... 中、晚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的发育是华北地块及北缘构造的一大特色。本文在典型伸展构造亚干变质核杂岩中识别出早期具拉张环境的糜棱状花岗岩,岩石类型为钾质花岗岩及钾玄岩系列,具造山后及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特点,锆石U-Pb定年为228±7Ma,这些岩石强烈变形,并发育同侵位岩浆流动和高温固态流动变形。这些特征表明在晚中生代该核杂岩成型之前即早中生代中下地壳层就已经历调整、减薄和伸展变形。它们的组合揭示了一种特有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和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干变质 伸展构造体 转换标志 糜棱状花岗 同侵位变形 拉张环境 早中生代 中蒙边界 推覆构造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核部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学刚 杨坤光 朱清波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2,共7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是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浅层响应,对其核部中生代中酸性岩体进行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和宏观变形变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庐山变质核杂岩核部在123.3Ma~133.0Ma期间发生过强烈的岩浆活动,且岩浆活动滞后于变质核杂岩的... 庐山变质核杂岩是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浅层响应,对其核部中生代中酸性岩体进行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和宏观变形变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庐山变质核杂岩核部在123.3Ma~133.0Ma期间发生过强烈的岩浆活动,且岩浆活动滞后于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岩体呈NNE向近平行带状展布,宏观上岩体不具有明显的主动侵位特征,带状岩体所处的位置可能为岩石圈伸展过程中导致的裂陷和虚脱部位。东牯山岩体中的继承锆石反映其深部存在过900Ma的岩浆活动,是江南造山带格林威尔造山事件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 U-PB年代学 浆作用 体侵位 伸展拆离
下载PDF
辽南变质核杂岩主拆离断层的波瓦状构造(corrugation)及其成因 被引量:14
17
作者 纪沫 胡玲 +2 位作者 刘俊来 关会梅 Gregory Davis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2,49,共12页
基于对辽南变质核杂岩主拆离断层及下伏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分析以及拆离断层带构造岩的显微构造研究,结合变质核杂岩构造—岩浆活动及其形成过程和力学机制,重点讨论了主拆离断层的波瓦状构造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波瓦状构造... 基于对辽南变质核杂岩主拆离断层及下伏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分析以及拆离断层带构造岩的显微构造研究,结合变质核杂岩构造—岩浆活动及其形成过程和力学机制,重点讨论了主拆离断层的波瓦状构造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波瓦状构造的发育与下盘晚期阶段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具有同时性。伸展构造发育初期就位的深成岩体加热和软化了上部地壳,此时岩石力学属性控制的钝角锯齿状断裂构成了波瓦状构造的雏形,晚期阶段花岗质深成侵入岩的不均匀侵位制约了波瓦状构造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离断层 波瓦状构造 深成 辽南变质
下载PDF
小秦岭西段拆离-变质杂岩核构造 被引量:25
18
作者 胡正国 钱壮志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4年第2期58-66,共9页
小秦岭属华北古陆核南缘,由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太华台拱、金堆台凹)组成。太华台拱为变质杂岩出露区,无盖层,呈热穹窿-短轴复背形,南北两侧均有古老区域级糜棱岩带产出,后期脆性正断层将其与邻区分隔开。北侧紧邻渭河断凹,堆积... 小秦岭属华北古陆核南缘,由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太华台拱、金堆台凹)组成。太华台拱为变质杂岩出露区,无盖层,呈热穹窿-短轴复背形,南北两侧均有古老区域级糜棱岩带产出,后期脆性正断层将其与邻区分隔开。北侧紧邻渭河断凹,堆积巨厚新生代沉积物;南侧的金堆台凹按构造组合特征划分为三带,形成以伸展滑覆为特征的拆离构造组合区。展示出“拆离-变质杂岩核”①构造的基本势态。该构造模型及其动力学背景的研究提供了对小秦岭整体构造型式,区域地质及金矿成矿特征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拆离 变质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成因的新认识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学军 曾佐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庐山 变质 伸展体制 成因 赣江断裂 构造活动
下载PDF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断裂带金矿成矿构造物理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宪刚 邵兆刚 +2 位作者 曲玮 王津 朱大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本文通过对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韧性剪切带的动力变质温度、差应力、应变速率和成矿温度、压力和深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而探讨了该区金矿成矿的构造物理特征.利用声发射法得到区内7期历史最大主应力值;利用石英动态重结晶... 本文通过对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拆离滑脱带-韧性剪切带的动力变质温度、差应力、应变速率和成矿温度、压力和深度等方面的研究,进而探讨了该区金矿成矿的构造物理特征.利用声发射法得到区内7期历史最大主应力值;利用石英动态重结晶和亚颗粒法测量出区内变形岩石差应力值在13~48MPa之间;利用包裹体测温实测计算了排山楼金矿成矿温度在100~180℃和210~346℃两个区间,岩石应变速率在10-14s-1至10-19s-1之间.阐明了金矿形成时的温压条件是该区岩石的形变-相变及成矿的决定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拆离断裂带 构造物理 医巫阊山 金矿 拆离滑脱带 成矿构造 物理特征 医巫闾山 断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