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舞台和银幕的契合点上寻觅艺术归宿——应云卫戏曲电影美学观念探微 被引量:3
1
作者 竹潜民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5-139,共5页
应云卫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戏曲艺术片的拍摄,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富于思辨色彩和理性张力的戏曲电影美学观念。他在与周信芳、盖叫天等戏剧大师的相互默契、通力合作中,在对纪录与艺术、写意与写实、继承与创新关系的探索中,为... 应云卫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戏曲艺术片的拍摄,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富于思辨色彩和理性张力的戏曲电影美学观念。他在与周信芳、盖叫天等戏剧大师的相互默契、通力合作中,在对纪录与艺术、写意与写实、继承与创新关系的探索中,为我国的戏曲艺术片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云卫 戏曲艺术片 电影美学 审美观念 拍摄技术
下载PDF
《应云卫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序言
2
作者 刘厚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55,共4页
每当我想起或者有人提起我们戏剧界前辈大导演应云卫先生,我心中总是涌起一股崇敬的感情.不是那种他高高在上,我俯首低眉不敢仰视的崇敬,而是总融合着亲切之情的崇敬.
关键词 应云卫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序言 戏剧导演 话剧 戏剧演出 戏剧生涯
下载PDF
和应云卫同志甘苦相处的日子里——为纪念应云卫同志诞生八十周年而写
3
作者 秦怡 《上海戏剧》 1984年第5期19-20,共2页
“应先生”,我过去一直这样称呼他,因为他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能成为一个演员的赞助者,启发者和鼓励者,他曾大力培养我,给予我机会和帮助。我常想到他,也常想到他的全家。他不仅自己,还常常动员了妻子、孩子们共同投入戏剧运动。那些日... “应先生”,我过去一直这样称呼他,因为他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能成为一个演员的赞助者,启发者和鼓励者,他曾大力培养我,给予我机会和帮助。我常想到他,也常想到他的全家。他不仅自己,还常常动员了妻子、孩子们共同投入戏剧运动。那些日子生活上是艰苦的,但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精神食粮,没有应老,不一定有中华剧艺社,没有“中艺”也就没有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云卫 中华剧艺社 启发者 赞助者 戏剧运动 天国春秋 启蒙老师 电影事业 话剧艺术 话剧运动
下载PDF
“艺海侠者”应云卫
4
作者 应大明 应大白 胡端 《档案春秋》 2016年第10期56-59,共4页
从轮船买办到“左翼”剧影主将父亲应云卫,1904年9月出生在上海北泥城桥牛庄路。祖父应骐北,当时是上海的宁波同乡会干事。父亲7岁时,祖父病逝,家境败落,只得依靠唱苏滩卖艺的同母异父的兄长郑少庚生活。12岁时,父亲就去日商开的古河洋... 从轮船买办到“左翼”剧影主将父亲应云卫,1904年9月出生在上海北泥城桥牛庄路。祖父应骐北,当时是上海的宁波同乡会干事。父亲7岁时,祖父病逝,家境败落,只得依靠唱苏滩卖艺的同母异父的兄长郑少庚生活。12岁时,父亲就去日商开的古河洋行当学徒,不久又转入美商慎昌洋行、肇兴轮船公司当职员,因勤勉能干,很快升为报关员。25岁时,他加入“华北航业公司”,由报关员升为业务主任(相当于买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云卫 艺海 泥城桥 航业 中华剧艺社 牛庄 塞上风云 日商 影业公司 救亡演剧队
下载PDF
应云卫 影·剧·先·锋
5
作者 朱安平 张琴 《大众电影》 2024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今年是一代影剧大师应云卫120周年诞辰,应云卫是浙江慈溪人,1904年生于上海,1967年逝世,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戏剧、电影艺术,他戏称戏剧界是“娘家”,电影界是“婆家”,一生游走两家之间,导演了八十多部作品,包括三十余部话剧、三十余部戏... 今年是一代影剧大师应云卫120周年诞辰,应云卫是浙江慈溪人,1904年生于上海,1967年逝世,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戏剧、电影艺术,他戏称戏剧界是“娘家”,电影界是“婆家”,一生游走两家之间,导演了八十多部作品,包括三十余部话剧、三十余部戏曲以及近二十部电影。他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是我国话剧运动的开拓者、电影创业的先行者、戏曲艺术的革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云卫 浙江慈溪 话剧运动 革新者 创新精神 戏曲艺术 先行者
原文传递
论应云卫及其“海派”作风
6
作者 黄爱华 晓白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6-91,共6页
关键词 应云卫 剧影艺术 组织者 活动家 导演艺术家 艺术风格 “海派”作风
全文增补中
演剧史上 永记应云卫——“应云卫同志诞生八十周年纪念会”侧记
7
作者 迟云 《电影新作》 1984年第6期75-76,86,共3页
九月二十一日下午,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在电影局大厅联合举行了“应云卫同志诞生八十周年纪念会”。在此之前,北京电影界、戏剧界在二十日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上海纪念会由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主席沈浮同... 九月二十一日下午,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在电影局大厅联合举行了“应云卫同志诞生八十周年纪念会”。在此之前,北京电影界、戏剧界在二十日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上海纪念会由中国影协上海分会主席沈浮同志主持。洪林、张瑞芳、陈鲤庭、石凌鹤、袁雪芬、姚时晓、徐桑楚、丁一、秦怡、李天济、李纬等电影、戏剧界人士近一百人出席了纪念会,共同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云卫 演剧史 李天济 中国电影家协会 电影局 周年纪念 徐桑楚 中国戏剧家协会 纪念会 陈鲤庭
原文传递
回溯旧上海滩影星周璇的演艺人生
8
作者 夏燕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滩乐坛和影坛上,周璇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她被誉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歌坛、影坛双料天后,为中国流行音乐和电影的早期发展注写了一段流光溢彩的光辉岁月。她所主演的多部歌舞片类型的电影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海内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滩乐坛和影坛上,周璇这个名字家喻户晓。她被誉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歌坛、影坛双料天后,为中国流行音乐和电影的早期发展注写了一段流光溢彩的光辉岁月。她所主演的多部歌舞片类型的电影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海内外华人记忆中难以抹去。周璇辞世已逾半个世纪,现在回溯她短暂而非凡的演艺人生,既是一种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璇 电影史 海内外华人 中国流行音乐 明月社 袁牧之 挂头牌 应云卫 《花样年华》 朱石麟
下载PDF
从黄埔军人到电影事业家——郑用之从影记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晓芬 《文史杂志》 1991年第2期5-7,共3页
1983年12月28日,在台北的一次车祸中,电影事业家郑用之先生不幸遇难。 这位抗战前就开辟电影制片事业的我国老一辈电影家郑用之先生,在台湾虽已到耄耋之年,身体却硬朗结实,不高的身材有些发胖,声音宏亮,说话富有幽默感,常戏言自己的第... 1983年12月28日,在台北的一次车祸中,电影事业家郑用之先生不幸遇难。 这位抗战前就开辟电影制片事业的我国老一辈电影家郑用之先生,在台湾虽已到耄耋之年,身体却硬朗结实,不高的身材有些发胖,声音宏亮,说话富有幽默感,常戏言自己的第六感特别敏锐,他在海外三十多年,却一口乡音未改。在辞世前,他正在写《用之从影回忆录》。不料,因不幸的意外事件,而未能将回忆录全部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事业 郑用之 电影制片 中国电影制片厂 抗战电影 影业公司 电影制作 中央电影摄影场 塞上风云 应云卫
下载PDF
无限情怀忆恩师——敬祝“夏声”封至模校长百岁诞辰
10
作者 齐英才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2,共3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瞬间,55年过去了.1938年,我们的母校夏声剧校成立,封至模先生任首届校长,1993年的12月26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岁诞辰,作为深受恩译的夏声剧校学生,思绪澎湃,无限缅怀我们敬爱的封至模校长.
关键词 封至模 夏声 百岁诞辰 戏曲学校 词作家 应云卫 上海京剧院 郑君里 日本侵略者 校学
下载PDF
匆匆四十年
11
作者 严翔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27,29,共3页
深夜,一个人在灯下,思索、深深地思索。回顾这四十年来所走过的漫长的路,我想起许许多多事。我干演戏这一行,是命中注定的。言菊朋是祖父的朋友,李万春、李少春则是我父亲的座上客,六岁那年父亲就同他们商量要把我带去北京学戏,记得有... 深夜,一个人在灯下,思索、深深地思索。回顾这四十年来所走过的漫长的路,我想起许许多多事。我干演戏这一行,是命中注定的。言菊朋是祖父的朋友,李万春、李少春则是我父亲的座上客,六岁那年父亲就同他们商量要把我带去北京学戏,记得有一次半夜还把我们叫醒去看大轴戏。我的小姑母是标准影迷,她珍藏的一大厚本电影剧照令我如痴入迷,演员的本事那么大,稍加装扮就成另外一个人,我被这种魅力深深吸引了。后来在南京念小学,下午放学之后正是游乐场中各戏院日场散场之前,溜进去看半个多小时的戏是没人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菊朋 李少春 李万春 十年 大厚 孙道临 应云卫 同台演出 王丹凤 斩经堂
下载PDF
上海早年的戏院和演出
12
作者 郑逸梅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39,共3页
我生于清光绪21年(1895年),自民初开始写稿。今年是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己笔耕了八十个寒暑。又自1920年起编辑多种报刊,长期以来,一直涉足报界,结识了不少早年的戏剧工作者,如汪优游(仲贤)、钱化佛、徐卓呆、欧阳予倩等。在二十年代,我... 我生于清光绪21年(1895年),自民初开始写稿。今年是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己笔耕了八十个寒暑。又自1920年起编辑多种报刊,长期以来,一直涉足报界,结识了不少早年的戏剧工作者,如汪优游(仲贤)、钱化佛、徐卓呆、欧阳予倩等。在二十年代,我又参加电影工作多年。在电影界则熟人更多了,如但杜宇、殷明珠、宣景琳、胡蝶、徐琴芳、范雪朋、文逸民、韩兰根、金焰、卜万苍、史东山、应云卫、洪深、王人美、朱瘦菊、陈铿然、张善琨、万籁鸣等等。因之看到听到不少上海一些早年的戏剧界情况,根据我的回忆,以及听到的种种,估作记述,但恐桂一漏万,有谬误之处,尚得戏剧权威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兰根 卜万苍 应云卫 张善琨 钱化佛 宣景琳 史东山 戏剧工作者 徐琴芳 欧阳予倩
下载PDF
介绍郭沫若的一首佚诗
13
作者 陈建明 《郭沫若学刊》 1988年第4期74-,共1页
抗日战争期间,郭沫若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主管抗日文化宣传工作,郭的好友阳翰笙则任政治部设计委员兼三厅主任秘书,襄助郭沫若处理一切厅务。1939年4月23日中午,第三厅职员邢逸梅与阳翰笙的姨侄女支似华在重庆生生花... 抗日战争期间,郭沫若曾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主管抗日文化宣传工作,郭的好友阳翰笙则任政治部设计委员兼三厅主任秘书,襄助郭沫若处理一切厅务。1939年4月23日中午,第三厅职员邢逸梅与阳翰笙的姨侄女支似华在重庆生生花园举行订婚典礼,郭沫若、邓颖超、李鉴华、应云卫等100多人出席。郭沫若充当介绍人,并即席作诗一首为证。全诗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部第三厅 抗日战争期间 主任秘书 应云卫 阳翰笙 如鼓琴瑟 李鉴 汪精卫 宣传工作 常棣
下载PDF
我与话剧舞台
14
作者 高博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0-13,共4页
我干演员工作到现在已有五十余年,但同到我的“出身”,用我们同行中常喜欢用的话,就是“从舞台上滚出来的”而且是草台班子出身。因此就实践说不出什么理论,那就干脆“从实招来”吧。我从事演员工作是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混”进来的。193... 我干演员工作到现在已有五十余年,但同到我的“出身”,用我们同行中常喜欢用的话,就是“从舞台上滚出来的”而且是草台班子出身。因此就实践说不出什么理论,那就干脆“从实招来”吧。我从事演员工作是自己也莫名其妙的“混”进来的。1938年初抗日战争爆发家乡沦陷,读书的经济后盾失掉,我和一位同学(已故的老演员卫禹平)失学又失业流浪在汉口,靠典当衣物度日,住在一个小旅店中整日无聊去街上闲逛,有一天忽然在墙上的贴报栏上看到,汉口大公报召考话剧演员成立大公剧团,供食宿,太好了,两人去碰碰运气吧,不想一试就中,从此居然成为“演员”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舞台 汉口大公报 卫禹平 《桃花扇》 应云卫 抗敌演剧队 抗日救国 潘月亭 京剧界 新中国剧社
下载PDF
首次登台
15
作者 唐明生 《人民周刊》 2019年第4期80-81,共2页
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展现在秦怡面前的一切都非常新鲜。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是汉口摄影场,1935年成立,原隶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名下,拍过一些新闻片和军事教育片,没什么名声,也没什么影响。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南昌行营政... 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展现在秦怡面前的一切都非常新鲜。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是汉口摄影场,1935年成立,原隶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名下,拍过一些新闻片和军事教育片,没什么名声,也没什么影响。抗战爆发,国共合作,南昌行营政训处改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共产党人周恩来任政治部副部长,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汉口摄影场划归第三厅领导,从此声誉和地位大为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云卫 舒绣文 中国电影制片厂 离家出走
下载PDF
滑稽戏,乡下人?城市人?——兼谈“海派”戏剧艺术的特色
16
作者 徐昌霖 《上海戏剧》 1986年第5期27-28,共2页
匆匆排完滑稽戏《趁你还年轻》,一幅看不大懂的会议横幅摆在我眼前:《城市人生态与心态——城市文学、城市电影研讨会》。真是新鲜,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一次也未敢漏过。有些爆炸性的观点层次太“深”,有些“超前量”... 匆匆排完滑稽戏《趁你还年轻》,一幅看不大懂的会议横幅摆在我眼前:《城市人生态与心态——城市文学、城市电影研讨会》。真是新鲜,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一次也未敢漏过。有些爆炸性的观点层次太“深”,有些“超前量”过大,一下子难以承受,至今使我感到暖昧和迷茫。这是否象一位现代派诗人所说,早晨起来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具有腔肠动物的本能?难说。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现代派诗人 江笑笑 一出戏 小组讨论 寻找男子汉 中国当代文学 喜剧性 应云卫 接受心理
下载PDF
光与影的辉煌记忆——宁波人与中国电影百年
17
作者 非庸 《宁波通讯》 2005年第10期17-19,共3页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世界上的第一场电影。
关键词 中国 宁波市 电影史 张石川 应云卫 袁牧之
下载PDF
“上海戏剧协社”
18
作者 尚且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46-46,共1页
“上海戏剧协社”成立于1921年,主要成员是应云卫、谷剑尘.后因有洪深、欧阳予倩的参加,使该剧社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注重舞台实践的社团,到1930年总共公演了15次.“上海戏剧协社”对中国现代话剧最大的贡献是在洪深的努力下... “上海戏剧协社”成立于1921年,主要成员是应云卫、谷剑尘.后因有洪深、欧阳予倩的参加,使该剧社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注重舞台实践的社团,到1930年总共公演了15次.“上海戏剧协社”对中国现代话剧最大的贡献是在洪深的努力下建立了导表演制,是中国第一个“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话剧团体.1924年4月,上演洪深根据英国戏剧家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译并由他导演的《少奶奶的扇子》时,“布景务求象真,灯光务求调和,对话表情,不嫌其细.用硬片做布景,真窗真门,台上有屋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戏剧协社 中国现代话剧 欧阳予倩 应云卫 中国话剧 汪仲贤 王尔德 温德 米尔 回家以后
下载PDF
不平凡的演剧生活——记著名演员项堃
19
作者 韩世熹 李廷瑛 《上海戏剧》 1980年第5期45-44,共2页
每当我们为著名演员的精湛演技叹服、倾倒时,可曾想到过他们是怎样达到今天这样的艺术成就的? 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称的项堃同志,最近在《山城雪》里又扮演了一个反面人物——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到重庆来拍外景。藉此机会,我们去访问了他。
关键词 何应钦 中国电影制片厂 艺术成就 中华剧艺社 历尽坎坷 邓大姐 张瑞芳 应云卫 抗战初期 阳翰笙
下载PDF
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写在《戏剧春秋》重演之时
20
作者 罗毅之 《上海戏剧》 1980年第3期8-11,共4页
案头这本辑有《戏剧春秋》在一九四三年首次公演时有关记载的剪报,是已故著名导演郑君里同志的遗物。在为纪念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五十周年而将《戏剧春秋》
关键词 戏剧春秋 话剧运动 戏剧运动 郑君里 应云卫 戏剧工作者 戏剧岗位 中华剧艺社 团结战斗 夏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