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发白对AN/MAA共聚物气泡成核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挺 张广成 马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7-71,共5页
为减小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泡沫塑料的孔径,对 AN/MAA 共聚物进行应力发白处理,研究了应力发白对 AN/MAA 泡沫塑料泡孔孔径的影响,采用显微镜观察了应力发白共聚物在等速升温下的发泡过程,并探讨了应力发白提高气泡成核率... 为减小丙烯腈(AN)/甲基丙烯酸(MAA)共聚物泡沫塑料的孔径,对 AN/MAA 共聚物进行应力发白处理,研究了应力发白对 AN/MAA 泡沫塑料泡孔孔径的影响,采用显微镜观察了应力发白共聚物在等速升温下的发泡过程,并探讨了应力发白提高气泡成核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对可发泡 AN/MAA 共聚物进行应力发白,能够显著减小最终泡沫塑料的泡孔孔径,当密度为75 kg/m^3时,泡孔孔径由0.59 mm 减小到0.076 mm,且在应力发白前后泡孔孔径发生突变;应力发白处理使共聚物生成了新的气液相界面,减小了发泡成核的界面自由能变化,进一步减小了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从而提高了发泡成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应力发白 气泡成核
下载PDF
抗冲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的结构表征与抗应力发白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宣伯 张龙贵 +3 位作者 蔡小光 苗小培 郭梅芳 邵静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采用抗冲聚丙烯(hi 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进行共混得到hi PP/PET共混物。利用DSC,DMA,SEM等方法分析了PET的冷结晶行为,研究了hi PP/PET共混物中各组分的相区,探讨了分散相体积收缩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hi... 采用抗冲聚丙烯(hi 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进行共混得到hi PP/PET共混物。利用DSC,DMA,SEM等方法分析了PET的冷结晶行为,研究了hi PP/PET共混物中各组分的相区,探讨了分散相体积收缩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hi PP/PET共混物在注塑成型过程中,PET结晶不完善,在120℃时即可完成冷结晶。hi PP/PET共混物中,橡胶、聚丙烯和PET各自具有独立的相区,橡胶和PET形成各自的独立颗粒。未经退火处理的hi PP/PET共混物的抗应力发白性能较好,共混物中的橡胶颗粒尺寸与hi PP相比有所降低,共混物中PET颗粒的收缩程度与基体差异不明显。退火之后PET颗粒的体积发生收缩,共混物中的内应力增大,聚丙烯/PET两相界面分离的趋势增加,使hi PP/PET共混物的抗应力发白性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聚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共混物 应力发白性能
下载PDF
应力发白现象及其对聚合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陆玉本 梁惠强 +3 位作者 乡志来 雷彩红 陈大华 黄锐 《塑料科技》 CAS 2002年第2期5-7,14,共4页
介绍了聚合物应力发白现象的产生机理。
关键词 应力发白现象 银纹 聚合物 物理性能 机理
下载PDF
聚丙烯应力发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雷佳伟 金滟 +3 位作者 康鹏 蔡涛 丁树岩 石胜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4,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应力发白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复合材料各组分和测试条件等方面概述了应力发白的影响因素,并对改善聚丙烯材料应力发自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丙烯 应力发白 复合材料 弹性体 测试条件
下载PDF
聚合物材料应力发白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文晶 王芸 +2 位作者 潘茂植 Garry L Rempel 潘勤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介绍了聚合物材料应力发白现象的定义、产生机理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应力发白现象的各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对应力发白现象的实验表征方法以及消除、减弱应力发白的方法。最后对聚合物材料抗折白性能的研究做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应力发白 银纹 微孔 抗折白
下载PDF
汽车零部件应力发白原因分析及解决 被引量:3
6
作者 游茵 欧相麟 +1 位作者 杨波 丁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1,共3页
从原材料、模具设计以及注塑工艺方面分析导致聚丙烯(PP)材料成型后发白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材料配方中加入均聚PP和无规PP可以改善材料受应力时发白情况,模具设计以及注塑工艺也是造成材料应力发白的原因。汽车零部件应力发白情况须... 从原材料、模具设计以及注塑工艺方面分析导致聚丙烯(PP)材料成型后发白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材料配方中加入均聚PP和无规PP可以改善材料受应力时发白情况,模具设计以及注塑工艺也是造成材料应力发白的原因。汽车零部件应力发白情况须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来寻求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发白 聚丙烯 车用材料 配方 模具 注塑工艺
下载PDF
聚丙烯汽车材料抗应力发白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京连 李俊 +3 位作者 张景中 安孝善 孙心克 郑云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74,共4页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用四种不同的弹性体制备了抗应力发白PP汽车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P基体的结晶行为对汽车材料抗应力发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会降低PP基体的球晶尺寸和结晶度,能很好地改善PP汽...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用四种不同的弹性体制备了抗应力发白PP汽车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P基体的结晶行为对汽车材料抗应力发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会降低PP基体的球晶尺寸和结晶度,能很好地改善PP汽车材料的应力发白现象,其中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汽车材料 弹性体 结晶行为 应力发白
下载PDF
荧光标记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力发白研究
8
作者 李昌林 康明 +2 位作者 孙蓉 吕祥萌 严会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6-21,共6页
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应力发白,表征材料的应力发白现象、探究应力发白机制、监控材料的结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稀土铕离子的荧光特性,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实现了对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荧光标记。通过轴向拉伸... 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应力发白,表征材料的应力发白现象、探究应力发白机制、监控材料的结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稀土铕离子的荧光特性,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实现了对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荧光标记。通过轴向拉伸试验构筑了荧光标记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力发白现象,并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应力发白结构进行三维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应力发白是由于拉伸后出现空洞造成的,空洞的存在导致折射率变化而呈现白色,通过ImageJ统计得到拉伸轴向空洞的宽度约为4μm。荧光标记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用,可以有效监控外力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 轴向拉伸试验 应力发白 荧光标记 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 三维结构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抗应力发白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张国庆 尹振燕 +2 位作者 张庆杰 陆希峰 姚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2-75,共4页
采用应力发白试验机为表征分析方法,探讨了聚丙烯(PP)种类、填料种类、增韧剂种类和用量、颜色、成核剂、相容剂和聚乙烯(PE)等的加入对改性聚丙烯抗应力发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均聚PP、高目数成核能力强填料、较大量合适增韧剂... 采用应力发白试验机为表征分析方法,探讨了聚丙烯(PP)种类、填料种类、增韧剂种类和用量、颜色、成核剂、相容剂和聚乙烯(PE)等的加入对改性聚丙烯抗应力发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均聚PP、高目数成核能力强填料、较大量合适增韧剂、遮盖力强色粉和PE都能大幅度降低改性聚丙烯的应力发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聚丙烯 成核剂 应力发白
下载PDF
塑料应力发白性能机理及测试分析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雅莉 邵静 +2 位作者 冯涛 尹振燕 张国庆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2期12-13,55,共3页
介绍了塑料应力发白现象的性能机理,影响应力发白程度的因素及其对塑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概括了应力发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领域现存的问题和拟采用的解决方法,提出了应力发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关键词 应力发白 银纹 机械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应力发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业中 俞飞 +1 位作者 吴国峰 钱志军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聚丙烯(PP)等不完全结晶的通用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外界的应力,容易产生应力发白的现象,尤其是浅色的制品中,这将影响到其在工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本文先介绍了应力发白的定义和产生的机理,然后讨论了分子结构、填料、相容剂、结晶... 聚丙烯(PP)等不完全结晶的通用聚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外界的应力,容易产生应力发白的现象,尤其是浅色的制品中,这将影响到其在工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本文先介绍了应力发白的定义和产生的机理,然后讨论了分子结构、填料、相容剂、结晶度和晶粒等对聚丙烯(PP)应力发白的影响,最后综述了解决PP应力发白的方法及相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应力发白 填料 相容剂 结晶
下载PDF
壁厚对车用浅色聚丙烯材料应力发白的影响
12
作者 张春怀 陈延安 +2 位作者 陶四平 罗忠富 陈桂吉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对车用浅色聚丙烯材料的应力发白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壁厚的影响,对于同一性能的材料来说,使用不同牌号的树脂作为基体树脂,2 mm样板的应力发白性能与3 mm样板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高粘度弹性体可以改善2 mm样板的应力发白性能;色粉... 对车用浅色聚丙烯材料的应力发白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壁厚的影响,对于同一性能的材料来说,使用不同牌号的树脂作为基体树脂,2 mm样板的应力发白性能与3 mm样板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高粘度弹性体可以改善2 mm样板的应力发白性能;色粉含量对2 mm和3 mm样板的应力发白性能影响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壁厚 应力发白
原文传递
聚丙烯复合材料弯折发白成因分析及改善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亚辉 谷晓杰 +1 位作者 方彩云 孙刚 《上海塑料》 2022年第1期65-68,共4页
随着聚丙烯(PP)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频率逐渐升高,汽车零部件由于受到外力产生的外观问题亟需解决。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P复合材料在常温下弯折发白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PP种... 随着聚丙烯(PP)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频率逐渐升高,汽车零部件由于受到外力产生的外观问题亟需解决。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P复合材料在常温下弯折发白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PP种类、增韧剂种类、相容剂种类,以及色粉含量对PP耐弯折发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均聚PP材料、高熔指的增韧剂可以明显降低弯折发白的情况,加入无规共聚PP材料、特殊相容剂,以及增加色粉含量也可以减轻应力发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弯折 应力发白
下载PDF
注塑件磨砂表面一种发白现象的研究
14
作者 邓梅玲 胡嘉琦 +1 位作者 杜彬 曹诺 《环境技术》 2018年第1期45-48,59,共5页
本文对磨砂纹面注塑件表面一种对应模具活动组件发白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流分析论证了注塑过程中活动组件受到熔胶压力作用发生压缩变形,活动组件对塑胶的反作用力引起塑胶件对应位置残余应力较大,引起发白。本文进一步从结构设计... 本文对磨砂纹面注塑件表面一种对应模具活动组件发白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流分析论证了注塑过程中活动组件受到熔胶压力作用发生压缩变形,活动组件对塑胶的反作用力引起塑胶件对应位置残余应力较大,引起发白。本文进一步从结构设计、模具、工艺、材料、后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减少应力发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 磨砂面 应力发白 活动组件 模流分析
下载PDF
碳纤维布增强聚丙烯板落锤试验研究
15
作者 黄彩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3期86-89,共4页
为研究碳纤维布增强聚丙烯板材的抗冲击性能,利用环氧树脂采用外贴的方式分别制备单层碳纤维布和双层碳纤维布的复合板材,同时设置未粘贴碳纤维布的对照组试件,并通过采用INSTRON CEAST 9350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分别以4、8、12 J的能量进... 为研究碳纤维布增强聚丙烯板材的抗冲击性能,利用环氧树脂采用外贴的方式分别制备单层碳纤维布和双层碳纤维布的复合板材,同时设置未粘贴碳纤维布的对照组试件,并通过采用INSTRON CEAST 9350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分别以4、8、12 J的能量进行落锤试验,并得出冲击荷载-位移的曲线和试验后板材的损伤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外贴碳纤维布能够显著提高聚丙烯板材的抗冲击性,并且也能够减少聚丙烯板材在冲击荷载下“应力发白”现象的产生,同时粘贴双层的碳纤维布的板材的抗冲击能力优于粘贴单层碳纤维布的板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抗冲击性能 聚丙烯 应力发白 落锤试验
下载PDF
聚丙烯多反应器釜内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晓萌 宋文波 +2 位作者 胡慧杰 邹发生 魏文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3-957,共5页
对25 kg/h中试装置上生产的多反应器抗冲聚丙烯系列产品(Ⅰ和Ⅱ)进行研究,通过Cryst-EX,DSC,SEM方法对抗冲聚丙烯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多相结构中可结晶聚乙烯组分对抗冲性能和耐应力发白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两种抗冲... 对25 kg/h中试装置上生产的多反应器抗冲聚丙烯系列产品(Ⅰ和Ⅱ)进行研究,通过Cryst-EX,DSC,SEM方法对抗冲聚丙烯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多相结构中可结晶聚乙烯组分对抗冲性能和耐应力发白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两种抗冲聚丙烯系列产品中均含有结晶聚乙烯组分。系列Ⅰ产品中的聚乙烯组分的特性黏数均大于系列Ⅱ产品;产品中聚乙烯组分含量高,橡胶颗粒体积大。系列Ⅱ产品中,由于分散相与聚丙烯基体的特性黏数较接近,橡胶相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形变。抗冲聚丙烯的耐应力发白性能有所改善,聚乙烯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小,改善效果好。聚乙烯组分的加入使抗冲聚丙烯的抗冲性能提高,弯曲性能、拉伸性能、热变形温度下降,聚乙烯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增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聚丙烯 聚乙烯 橡胶相 冲击强度 应力发白性能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慧慧 张瑜 +3 位作者 闫波 刘峻 刘水平 马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共4页
采用超支化聚酰胺酯作为增韧剂,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冲击断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加入使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从12.27kJ/m2提高到29.78kJ/m2,并且其拉伸和弯曲强度都没... 采用超支化聚酰胺酯作为增韧剂,制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冲击断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加入使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从12.27kJ/m2提高到29.78kJ/m2,并且其拉伸和弯曲强度都没有下降。弯曲测试和冲击断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进一步验证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空穴化理论在提高高聚物韧性中的作用。同时,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复合材料呈现蜂窝形态,有大量撕裂物,应力条纹趋于分散。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环氧树脂 增韧 应力发白
下载PDF
乙烯-1-丁烯共聚物为橡胶相的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结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发生 宋文波 +1 位作者 胡慧杰 张晓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57,共4页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乙烯-1-丁烯共聚物为橡胶相的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其模塑收缩率及耐应力发白性能。结果表明:乙烯-1-丁烯共聚物可溶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乙烯-1-丁烯共聚物为橡胶相的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其模塑收缩率及耐应力发白性能。结果表明:乙烯-1-丁烯共聚物可溶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时,所制抗冲共聚聚丙烯在注塑过程中易受到剪切应力作用而沿熔体流动方向形成柱状取向结构,此橡胶相取向结构赋予抗冲共聚聚丙烯低模塑收缩率和良好的耐应力发白性能;乙烯-1-丁烯共聚物可溶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时,所制抗冲共聚聚丙烯在注塑过程中则呈现典型的“海-岛”状橡胶形态,因而表现出较高的模塑收缩率和较差的耐应力发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共聚聚丙烯 乙烯-1-丁烯共聚物 橡胶相 收缩率 应力发白
下载PDF
医用级热塑性聚氨酯的拉伸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建华 陈思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5-48,共4页
文中以医用级高分子聚氨酯(TPU)为原材料,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厚1.2 mm TPU片材,并制取75×4哑铃型拉伸试样。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较高的恒定拉伸速率进行拉伸,预先设定应力到某一设定值后停止拉伸,然后应力以一定速度进行减载。实验... 文中以医用级高分子聚氨酯(TPU)为原材料,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厚1.2 mm TPU片材,并制取75×4哑铃型拉伸试样。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较高的恒定拉伸速率进行拉伸,预先设定应力到某一设定值后停止拉伸,然后应力以一定速度进行减载。实验探索了整个拉伸-回复循环中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研究了拉伸速度对医用级TPU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并对拉伸过程中出现应力发白现象进行探究。结果表明,TPU是一种强而韧的硬弹性高分子材料,在高应力大形变下由弹性提供的可逆形变约80%,粘性提供的不可逆形变约20%。在高应力下材料内部孔洞尺寸变大,由此引起材料由透明转而发白,此光学现象可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医用高分子 聚氨酯 拉伸性能 应力发白
下载PDF
沉淀白炭黑在脱酸型硅酮密封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江 徐晓明 +1 位作者 吴军艳 罗浩 《粘接》 CAS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粘料、气相白炭黑和沉淀白炭黑为补强填料、配合醋酸型交联剂、催化剂制备出单组分脱酸型硅酮密封胶。考查了不同规格的沉淀法白炭黑及其加入量对密封胶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沉淀白炭黑比表面...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粘料、气相白炭黑和沉淀白炭黑为补强填料、配合醋酸型交联剂、催化剂制备出单组分脱酸型硅酮密封胶。考查了不同规格的沉淀法白炭黑及其加入量对密封胶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沉淀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增大,密封胶的性能提高、应力发白现象减弱,在配方中的质量分数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白炭黑 硅酮密封胶 应力发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