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
作者 骆佳骥 崔效锋 +1 位作者 胡幸平 朱敏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9-317,441,共9页
总结了30多年来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的主要研究认识,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初步讨论。对于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划分,不同学者给出的宏观格局基本一致,但对其中一些次级块体的划分和边界断裂存在不同的认识。学者... 总结了30多年来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的主要研究认识,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初步讨论。对于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划分,不同学者给出的宏观格局基本一致,但对其中一些次级块体的划分和边界断裂存在不同的认识。学者们对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整体特征的认识较为一致,但对应力场的具体划分存在不同看法。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划分格局基本确定了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开展这两方面的深入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川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活动块体 构造应力场 应力场分区
下载PDF
三峡及邻区新构造期以来应力场分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淑贤 高士钧 +1 位作者 蔡永建 黄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利用地形变测量、震源机制和钻孔应力测量等资料,综合研究了三峡及邻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大区域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新构造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即北区呈近北西西向挤压;西区呈北西向挤压... 利用地形变测量、震源机制和钻孔应力测量等资料,综合研究了三峡及邻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大区域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新构造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即北区呈近北西西向挤压;西区呈北西向挤压;东区呈北东向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及邻区 新构造期-现代 构造应力场 应力场分区 研究
下载PDF
卸压钻孔应力场分区及长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健 郑志阳 刘雷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68,73,共5页
利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系建立卸压钻孔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侧向支承压力与卸压钻孔周围煤体应力之间的联系,得到巷帮煤体的卸载应力及卸压系数;根据卸压前后巷帮煤体的应力状态,将卸压钻孔应力场划分为4个应力区,分别为塑—塑性区、弹—... 利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系建立卸压钻孔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侧向支承压力与卸压钻孔周围煤体应力之间的联系,得到巷帮煤体的卸载应力及卸压系数;根据卸压前后巷帮煤体的应力状态,将卸压钻孔应力场划分为4个应力区,分别为塑—塑性区、弹—塑性区、塑—弹性区和弹—弹性区,卸压作用主要在塑—弹性区和弹—弹性区;结合卸压前巷帮煤体的应力场分区,分析了卸压钻孔的最优长度,指出钻孔长度应根据卸压前巷道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进行设计;施工卸压钻孔后,卸载应力呈中间高两边低的规律,而在未施工钻孔的区域,煤体应力保持不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薛湖煤矿不同长度钻孔的卸压效果,得到最优钻孔长度为20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压钻孔 卸压系数 应力场分区 钻孔长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韵 姜立新 +1 位作者 杨天青 刘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9-359,共11页
根据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分区,本文拟合不同震源机制解的烈度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西部198次5.0级以上震例,共419条的等震线记录;东部47次5.0级以上震例,共84条等震线记录,采用椭圆模型进行衰减关系拟合,得到了地震烈度随震级和长短轴长... 根据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分区,本文拟合不同震源机制解的烈度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西部198次5.0级以上震例,共419条的等震线记录;东部47次5.0级以上震例,共84条等震线记录,采用椭圆模型进行衰减关系拟合,得到了地震烈度随震级和长短轴长度的衰减关系。文章初步分析了几种震源机制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的差异,以西部地区为例,对比了西部走滑型、逆断型烈度衰减关系和汪素云西部衰减关系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区分发震方式的烈度衰减关系长短轴可以作为应急地震影响场的修正因子,在震后几小时得到震源机制解时,对烈度圈长短轴进行初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衰减关系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分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