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单元降刚法探索中国大陆强震远距离跳迁及主体活动区域转移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树新 陆远忠 +2 位作者 陈连旺 叶际阳 米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中国大陆强震有成组活动、远距离跳迁和不同时段形成主体活动地区的特征.本文利用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降刚法,对中国大陆地区强震的远距离跳迁和主体活动地区转移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是:(1)在地壳中存在初始应力场的环境... 中国大陆强震有成组活动、远距离跳迁和不同时段形成主体活动地区的特征.本文利用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降刚法,对中国大陆地区强震的远距离跳迁和主体活动地区转移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是:(1)在地壳中存在初始应力场的环境中,已发生强震区部分丧失承载能力(模拟中作为显著降低单元组的弹性模量来处理),可以引起大范围兆帕量级的应力场调整,它是后续强震可远距离跳迁的主要因素;(2)一个活动期中,中国大陆强震主体活动地区及其迁移,受主要活动断层分布、初始应力场和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的综合影响,但在十年左右的活动幕中,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可能是控制主体活动地区及主体活动地区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刚度 应力场调整 数值模拟 强震迁移 初始应力场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梓潼地区地震活动异常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宫悦 易桂喜 龙锋 《四川地震》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2012年6月底至7月初,在梓潼县交泰乡过去弱地震活动区连续发生多次小震,地震事件引起四川省地震局的高度重视,为此,四川省地震局组成异常落实工作组就地震事件开展现场落实。本文基于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特征,对区域地震危险性进行... 2012年6月底至7月初,在梓潼县交泰乡过去弱地震活动区连续发生多次小震,地震事件引起四川省地震局的高度重视,为此,四川省地震局组成异常落实工作组就地震事件开展现场落实。本文基于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及序列特征,对区域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域地震活动增强与汶川地震具有密切关系,地震可能是汶川地震的发生改变了紧邻龙门山断裂带的四川盆地及边缘地区的应力状态所致。因此,分析认为该地区近期小震活动性丛集可能与汶川地震震后区域应力场调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潼 序列特征 应力场调整
下载PDF
青海地区地震活动起伏特征之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文静 黄泽荣 《高原地震》 1999年第3期9-14,共6页
从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探讨青海地区地震活动的起伏特征,认为目前该地区处于地震活动的相对平静时段,未来1~2年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另外从区域垂直形变场、区域应力场的转变。
关键词 地震幕 活跃 平静 应力场调整
下载PDF
2000年福建及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综述
4
作者 林树 林世敏 陈莹 《福建地震》 2001年第Z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台湾地区 地震分析预报 东南沿海地区 余震活动 2000年 应力场调整 地震活动水平 地震活动特征 小震活动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地震后中国大陆未来地震形势研究
5
作者 张福平 刘芳 《华南地震》 2003年第2期47-55,共9页
基于动力学背景和强震活动格局,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中国大陆及其各次级块体的强震活动趋势,结果表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 1级地震并不是第五个强震轮回的结束地震,中国大陆特别是青藏块体今后1~3年还将继续发生7级以上地震以进行... 基于动力学背景和强震活动格局,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中国大陆及其各次级块体的强震活动趋势,结果表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 1级地震并不是第五个强震轮回的结束地震,中国大陆特别是青藏块体今后1~3年还将继续发生7级以上地震以进行应力场调整。青藏川交界—四川中部地区是未来最有可能发生7级大震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次级块体 强震活动趋势 应力场调整 未来地震形势 地震活动 大震危险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