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部临时水仓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特征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
8
1
作者
潘浩
朱磊
+5 位作者
张新福
古文哲
刘治成
李娟
宋天奇
秋丰岐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9,共9页
以邢东矿二水平临时水仓硐室群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模拟研究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规律及塑性区响应特征,探寻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与硐室群围岩稳定性支护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临时水仓硐室群开挖卸载后,在硐室群围岩中形成环状...
以邢东矿二水平临时水仓硐室群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模拟研究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规律及塑性区响应特征,探寻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与硐室群围岩稳定性支护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临时水仓硐室群开挖卸载后,在硐室群围岩中形成环状偏应力峰值区,其环状偏应力峰值区的范围及位置与硐室群围岩塑性区的范围及位置基本一致,且各硐室围岩偏应力峰值区内的高偏应力集中区与各硐室围岩塑性区的扩展区域相同。基于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得出,强力锚网索可在各硐室围岩中形成大范围锚杆-索预应力承载结构,并据此提出了该预应力承载结构范围应大于各硐室围岩偏应力峰值区范围的硐室群围岩支护原则。现场实践表明,采用强力锚网索和厚层U型混凝土联合支护,可保障临时水仓硐室群围岩的控制效果,满足其生产服务期间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群
偏
应力峰值区
预
应力
承载结构
厚层U型混凝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三角形斜交煤柱开采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庆雄
黄庆享
+4 位作者
范东林
贺雁鹏
陈苏社
王伦言
黄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4,共10页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上覆三角形遗留煤柱开采,存在顶板局部来压强烈和区段煤柱应力集中导致的巷道大变形等问题,以寸草塔二矿31109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过三角形煤柱两次采动叠...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上覆三角形遗留煤柱开采,存在顶板局部来压强烈和区段煤柱应力集中导致的巷道大变形等问题,以寸草塔二矿31109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过三角形煤柱两次采动叠加应力的大小和范围的演化规律,揭示两次采动区段煤柱压力变化规律和相邻巷道破坏机理,明确巷道加强支护的范围和重点支护范围与时机。研究结果表明:上覆三角形斜交煤柱对其下方工作面煤层形成应力集中,最大应力位置位于斜交区段煤柱之下;当下煤层31206工作面开采后,31109区段煤柱应力上升为最大应力,应力峰值区位于与上覆斜交区段煤柱叠合区附近,峰值区宽度为240 m,对应该区域巷道变形破坏较明显。31109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工作面煤壁与上覆斜交煤柱叠加区和工作面区段煤柱与上覆斜交煤柱叠加区存在应力峰值区,形成应力双峰;随着工作面推进,双峰应力不断升高,且煤壁应力峰值区逐步向区段煤柱方向移动,当工作面推进到区段煤柱叠加区时,双峰合并为更高的单峰应力;在工作面出斜交煤柱时区段煤柱应力达到最大,出煤柱叠加区后应力迅速减小;总体上,31109工作面开采后区段煤柱应力峰值区最大应力高56%,峰值区范围扩大50%。区段煤柱应力升高的机理是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三角形斜交煤柱尺寸不断减小,应力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当工作面推进到三角形煤柱端区时,斜交煤柱应力、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区段煤柱应力相互叠合,形成区段煤柱应力峰值区,在工作面出煤柱时(三角形煤柱尖端)形成应力核区,引起该区段煤柱变形和巷道破坏。据此,提出在31109工作面开采前,对应力峰值区和核区巷道进行锚索和注浆补强支护,现场工业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保障了31109工作面过三角形斜交煤柱区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斜交煤柱
浅埋煤层
斜交煤柱叠加
区
区
段煤柱
应力
分布
应力峰值区
原文传递
深部大断面巷硐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布置方式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朱成
袁永
+2 位作者
袁超峰
王文苗
孟朝贵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2,共12页
针对深部大断面巷硐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等特点,采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探讨围岩内最大主应力峰值区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最大主应力峰值区对围岩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提出塑性区发育范围判定与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的方法。根据地应...
针对深部大断面巷硐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等特点,采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探讨围岩内最大主应力峰值区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最大主应力峰值区对围岩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提出塑性区发育范围判定与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的方法。根据地应力场类型、侧压系数、巷硐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的差异,共设计151种数值模拟方案,研究3类地应力场中构造应力对大断面巷硐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塑性区发育与最大主应力峰值区存在运移一致性,基于边界应力系数K可判定塑性区发育范围,并通过遍历数值计算确定K值为0.96;在σH型应力场中,当λH=λh时,巷硐最优布置角度为30°,当λH≠λh时,巷硐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置最有利于围岩稳定;在σHv型应力场中,巷硐最佳布置角度是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成0°~15°夹角;在σv型应力场中,当λH=λh时,巷硐无最优布置角度,当λH≠λh时,巷硐布置应遵循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最大主
应力峰值区
边界
应力
系数
围岩稳定性
原文传递
题名
深部临时水仓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特征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
8
1
作者
潘浩
朱磊
张新福
古文哲
刘治成
李娟
宋天奇
秋丰岐
机构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9,共9页
文摘
以邢东矿二水平临时水仓硐室群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模拟研究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规律及塑性区响应特征,探寻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与硐室群围岩稳定性支护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临时水仓硐室群开挖卸载后,在硐室群围岩中形成环状偏应力峰值区,其环状偏应力峰值区的范围及位置与硐室群围岩塑性区的范围及位置基本一致,且各硐室围岩偏应力峰值区内的高偏应力集中区与各硐室围岩塑性区的扩展区域相同。基于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得出,强力锚网索可在各硐室围岩中形成大范围锚杆-索预应力承载结构,并据此提出了该预应力承载结构范围应大于各硐室围岩偏应力峰值区范围的硐室群围岩支护原则。现场实践表明,采用强力锚网索和厚层U型混凝土联合支护,可保障临时水仓硐室群围岩的控制效果,满足其生产服务期间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
硐室群
偏
应力峰值区
预
应力
承载结构
厚层U型混凝土
Keywords
chamber group
deviatoric stress peak area
prestressed bearing structure
thick U-shaped concrete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三角形斜交煤柱开采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庆雄
黄庆享
范东林
贺雁鹏
陈苏社
王伦言
黄涛
机构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寸草塔二矿
出处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11,52304153)。
文摘
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上覆三角形遗留煤柱开采,存在顶板局部来压强烈和区段煤柱应力集中导致的巷道大变形等问题,以寸草塔二矿31109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过三角形煤柱两次采动叠加应力的大小和范围的演化规律,揭示两次采动区段煤柱压力变化规律和相邻巷道破坏机理,明确巷道加强支护的范围和重点支护范围与时机。研究结果表明:上覆三角形斜交煤柱对其下方工作面煤层形成应力集中,最大应力位置位于斜交区段煤柱之下;当下煤层31206工作面开采后,31109区段煤柱应力上升为最大应力,应力峰值区位于与上覆斜交区段煤柱叠合区附近,峰值区宽度为240 m,对应该区域巷道变形破坏较明显。31109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在工作面煤壁与上覆斜交煤柱叠加区和工作面区段煤柱与上覆斜交煤柱叠加区存在应力峰值区,形成应力双峰;随着工作面推进,双峰应力不断升高,且煤壁应力峰值区逐步向区段煤柱方向移动,当工作面推进到区段煤柱叠加区时,双峰合并为更高的单峰应力;在工作面出斜交煤柱时区段煤柱应力达到最大,出煤柱叠加区后应力迅速减小;总体上,31109工作面开采后区段煤柱应力峰值区最大应力高56%,峰值区范围扩大50%。区段煤柱应力升高的机理是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三角形斜交煤柱尺寸不断减小,应力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当工作面推进到三角形煤柱端区时,斜交煤柱应力、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区段煤柱应力相互叠合,形成区段煤柱应力峰值区,在工作面出煤柱时(三角形煤柱尖端)形成应力核区,引起该区段煤柱变形和巷道破坏。据此,提出在31109工作面开采前,对应力峰值区和核区巷道进行锚索和注浆补强支护,现场工业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保障了31109工作面过三角形斜交煤柱区安全回采。
关键词
三角形斜交煤柱
浅埋煤层
斜交煤柱叠加
区
区
段煤柱
应力
分布
应力峰值区
Keywords
triangular oblique coal pillar
shallow coal seam
overlapping area of oblique coal pillar
stress distribution of section coal pillars
peak stress zone
分类号
TD3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原文传递
题名
深部大断面巷硐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布置方式研究
被引量:
16
3
作者
朱成
袁永
袁超峰
王文苗
孟朝贵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2,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604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4294)
+2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1358)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项目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SKLCRSM19X07)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9_2174)。
文摘
针对深部大断面巷硐围岩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等特点,采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探讨围岩内最大主应力峰值区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最大主应力峰值区对围岩变形破坏的控制作用,提出塑性区发育范围判定与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的方法。根据地应力场类型、侧压系数、巷硐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的差异,共设计151种数值模拟方案,研究3类地应力场中构造应力对大断面巷硐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塑性区发育与最大主应力峰值区存在运移一致性,基于边界应力系数K可判定塑性区发育范围,并通过遍历数值计算确定K值为0.96;在σH型应力场中,当λH=λh时,巷硐最优布置角度为30°,当λH≠λh时,巷硐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置最有利于围岩稳定;在σHv型应力场中,巷硐最佳布置角度是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成0°~15°夹角;在σv型应力场中,当λH=λh时,巷硐无最优布置角度,当λH≠λh时,巷硐布置应遵循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关键词
数值计算
最大主
应力峰值区
边界
应力
系数
围岩稳定性
Keywords
numerical calculation
peak value region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boundary stress coefficient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部临时水仓硐室群围岩偏应力分布特征与控制技术
潘浩
朱磊
张新福
古文哲
刘治成
李娟
宋天奇
秋丰岐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埋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三角形斜交煤柱开采应力演化规律研究
王庆雄
黄庆享
范东林
贺雁鹏
陈苏社
王伦言
黄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3
深部大断面巷硐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布置方式研究
朱成
袁永
袁超峰
王文苗
孟朝贵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