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震源机制中准确识别发震断层面对重构应力场的意义
1
作者 李振月 万永革 +1 位作者 郭祥云 刘瑞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12-2624,共13页
基于震源机制的应力场反演,需要从震源机制的两个节面中准确地识别出发震断层面,然后通过拟合发震断层面的滑动方向获得应力场.然而,目前的技术和方法不能保证能够从所有的震源机制中准确地识别出发震断层面.因此,用于应力场反演的断层... 基于震源机制的应力场反演,需要从震源机制的两个节面中准确地识别出发震断层面,然后通过拟合发震断层面的滑动方向获得应力场.然而,目前的技术和方法不能保证能够从所有的震源机制中准确地识别出发震断层面.因此,用于应力场反演的断层数据中会参入小部分辅助断层面,这部分假断层的存在会造成重构的应力场与实际应力场产生多大程度的偏离?本文通过合成实验揭示出,从部分震源机制中错误地选择断层面可能会造成重构的应力场方向和主应力相对大小(R)与实际产生较大偏离,重构应力场的偏离程度主要与实际的应力R值、错误选择断层面的震源机制所占的比例以及震源机制中包含的噪声大小这三个因素有关.当实际的应力R值为中间值附近时,只有准确地选择断层面才能准确地重构R值,当实际的应力R值较小时,准确地选择断层面有助于准确地重构应力方向,故准确地从震源机制中选择断层面可以保证在不同的背景应力场下都能准确地重构应力场方向和R值,这对于根据重构的应力场合理解释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重构应力 识别发震断层面 应力相对大小
下载PDF
基于原地应力测量数据的中国大陆地壳上部应力状态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艳华 崔效锋 +1 位作者 胡幸平 谢富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16-3027,共12页
在两个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侧压系数、水平最大与水平最小主应力之比(σH/σh)以及剪应力相对大小μm等应力参数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大陆1780条二维水压致裂和应力解除的原地应... 在两个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侧压系数、水平最大与水平最小主应力之比(σH/σh)以及剪应力相对大小μm等应力参数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大陆1780条二维水压致裂和应力解除的原地应力测量数据,对多个应力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壳浅部的侧压系数随深度的变化呈完整的双曲线形态,通过稳定性检验说明,即使缺少较深的原地应力实测数据,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测试深度超过1500m的数据,仍然可以得到比较可信的侧压系数回归分析结果,在整个脆性上地壳的物性参数没有本质变化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地壳浅部的侧压系数回归分析结果推断脆性上地壳的2个水平主应力的取值范围;相对于侧压系数,在中国大陆地表以下几千米深度范围内,σH/σh和μm的变化不大,更接近线性分布,σH/σh的拟合值在1.5左右,μm的拟合值在0.2左右,并且μm的线性集中程度更好.利用μm的大小来判断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壳应力 侧压系数 应力相对大小 回归分析 稳定性检验
下载PDF
不同应力状态和摩擦系数对综合P波辐射花样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万永革 盛书中 +1 位作者 许雅儒 吴逸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4-1001,共8页
为研究不同应力状态(包括主应力相对大小)和摩擦系数对大量地震P波初动辐射化样(综合P波辐射花样)的影响,首先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剪应力、摩擦应力和库仑破裂应力在断层面法向上的三维分布.表明即使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剪应力在... 为研究不同应力状态(包括主应力相对大小)和摩擦系数对大量地震P波初动辐射化样(综合P波辐射花样)的影响,首先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剪应力、摩擦应力和库仑破裂应力在断层面法向上的三维分布.表明即使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剪应力在不同取向断层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摩擦应力也在不同取向断层面上造成一定影响.其次,根据库仑破裂应力与单个地震产生的P波辐射花样大小成比例的原则,假定地震断层面均匀取样整个方向空间,将各种取向断层面产生的P波辐射花样叠加,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和摩擦系数情况下产生的大量地震综合P波辐射花样的空间分布.发现主应力的相对大小和摩擦系数同时影响综合P波辐射花样的空间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辐射花样从一种形态改变为另一种形态可通过改变任一参数进行,表明同时反演此两种参数是困难的.但通过其他手段确定摩擦系数后,可以采用P波初动信息得到较为合理的应力相对大小.该研究为考虑摩擦系数、采用大量P波初动资料精确确定应力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相对大小 摩擦系数 库仑破裂应力 综合P波辐射花样
下载PDF
1992年兰德斯地震震源处应力量值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0-430,557,共11页
给出了根据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地震应力降和地震前后相对主应力大小,计算震源处应力量值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兰德斯地震的霍姆斯特德谷断层段,获得了该子断层10 km深度处震前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的量值分别为271,266 MPa和259 ... 给出了根据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地震应力降和地震前后相对主应力大小,计算震源处应力量值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兰德斯地震的霍姆斯特德谷断层段,获得了该子断层10 km深度处震前最大、中间和最小主应力的量值分别为271,266 MPa和259 MPa;震前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别为265 MPa和6.2 MPa;震后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切应力分别为266 MPa和1.6 MPa.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正压应力增大,有利于破裂的终止;震前剪切应力大于震后剪切应力,且它们的差基本上与应力降大小相近.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地下压应力很大,但是差应力并不大,投影到断层面上的剪切应力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德斯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 相对应力大小 应力量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