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应力比平面应变试验中主应力转换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广信 张其光 黄永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67-1872,共6页
土的平面应变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状态,其中零应变方向的主应力是十分复杂的。承德中密砂等应力比平面应变试验结果表明,平面应变状态下零应变方向的主应力在不同条件下可能是大主应力、中主应力或者小主应力。利用由等应力比三轴压缩试... 土的平面应变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状态,其中零应变方向的主应力是十分复杂的。承德中密砂等应力比平面应变试验结果表明,平面应变状态下零应变方向的主应力在不同条件下可能是大主应力、中主应力或者小主应力。利用由等应力比三轴压缩试验确定的切线泊松比,可以合理地预测等应力比平面应变试验中零应变方向主应力的转换过程,这一认识对于一些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平面应变 应力 应力转换
下载PDF
预应力转换梁的理论计算及测试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建伟 聂永明 +4 位作者 叶林 徐金声 肖自强 张静茹 康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31-534,538,共5页
根据收缩、徐变理论对预应力转换层大梁进行了长期水平变形和长期反拱的分析,并与现场实测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这类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应力转换 长期水平变形 反拱 抗裂
下载PDF
指数分布场合具有随机应力转换时间的步加试验的Bayes估计
3
作者 靳艳飞 赵选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给出了指数分布场合 ,具有随机应力转换时间的步加试验的 Bayes估计。为便于计算 ,还给出了 Bayes估计的一种近似算法 ,数值实例表明该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关键词 指数分布 随机应力转换时间 步加试验 Bayes估计
下载PDF
超大跨度预应力转换梁的应力测试与分析
4
作者 朱华 《安徽建筑》 2005年第5期150-151,共2页
通过对4根超大跨度预应力转换梁的现场测试,验证了设计计算与现场施工相吻合,并对其测试结果加以分析,为今后大跨度预应力转换梁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应力转换 应力测试 挠度
下载PDF
预应力转换层结构工程设计
5
作者 季苏宁 《中外房地产导报》 1998年第20期46-47,共2页
北京金田金鑫酒店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1000m^2。主楼地上12层,局部退层,总高45m,标准层面积2300m^2,裙楼地上3~7层,主楼和裙楼设1层地下室。
关键词 应力转换 转换层结构 实腹梁 裙楼 主楼 工程设计 开洞 应力钢筋 部分预应力 应力转换
下载PDF
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技术在劲性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
6
作者 胡大伟 《江西建材》 2015年第9期181-181,共1页
目前很多混凝土建筑施工,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中,都开始逐渐应用一种新型的预应力转换大梁结构,预应力转换大梁结构对于提高建筑承重能力、施工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技术在劲性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进行... 目前很多混凝土建筑施工,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中,都开始逐渐应用一种新型的预应力转换大梁结构,预应力转换大梁结构对于提高建筑承重能力、施工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技术在劲性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劲性混凝土 应力转换大梁 技术分析
下载PDF
超大跨度预应力转换梁的预应力施工与测试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华 《安徽建筑》 2008年第6期87-88,共2页
文章介绍跨度为28.8m预应力转换梁的预应力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并对预应力转换梁做了测试,验证了施工质量的完好和预应力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对今后大跨度预应力转换梁的设计与施工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应力转换 伸长值 张拉 灌浆 测试
下载PDF
转向架构架静强度试验应力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培行 阎锋 王玉伟 《铁道车辆》 2017年第11期13-17,共5页
介绍了转向架构架静强度试验中利用平面应力转换方程将在多工况下得到的多轴应力转换为选定方向上的应力的方法,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 构架 静强度试验 应力转换 疲劳评定
下载PDF
白马大厦扩建工程大跨度预应力转换大梁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绍清 《广东水利水电》 2002年第6期74-75,共2页
以白马大厦扩建工程大跨度多跨预应力转换大梁为例 ,对大跨度多跨预应力转换梁的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配筋原则、张拉施工验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结构构件的使用环境及预应力结构弹性恢复性能优良的特点 。
关键词 白马大厦 扩建工程 大跨度 应力转换大梁 设计 施工 裂缝
下载PDF
穿越大型溶洞段隧道围岩应力转换及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昆昆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第1期97-99,共3页
以余遵高速正在施工的某隧道为列,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溶洞隧道开挖支护模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的转换过程、支护结构受力性状和溶洞的受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受溶洞影响,溶洞隧道与传统隧道受力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初始状态... 以余遵高速正在施工的某隧道为列,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溶洞隧道开挖支护模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的转换过程、支护结构受力性状和溶洞的受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受溶洞影响,溶洞隧道与传统隧道受力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初始状态下,溶洞与隧道结合部位,围岩应力较大,建议开挖前进行超前预加固处理;隧道围岩受力沿轴线呈不对称分布,溶洞侧应力相对较小,施工过程中溶洞侧壁围岩应力一直增大,上台阶初支完成后,下台阶施工时,溶洞围岩应力的增加得到有效抑制。施工完成后,溶洞周边0.3m(溶洞宽度)范围内,衬砌结构剪力和弯矩明显增大,因此溶洞处置时,溶洞周边0.3m范围内的衬砌结构都应进行相应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应力转换 结构受力
下载PDF
正佳商业广场预应力转换大梁结构设计与分析
11
作者 梁炳南 《广东建设信息》 2005年第5期55-57,共3页
正佳商业广场为地上5层,地下2层的超大型商业建筑,其平面尺寸达221m×232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地下1层为大货车车库,考虑大货车的回转半径,该层必须采用大空间设计,而上部商场则不需大空间,故在首层楼面设置结构... 正佳商业广场为地上5层,地下2层的超大型商业建筑,其平面尺寸达221m×232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地下1层为大货车车库,考虑大货车的回转半径,该层必须采用大空间设计,而上部商场则不需大空间,故在首层楼面设置结构转换大梁,跨度18.5m,建筑层高5.5m。为了满足建筑净空和设备管道安装要求,并减小梁的挠度和提高抗裂性能。转换大梁采用了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梁截面为1200×2200/1700/2200。预应力钢筋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其强度等级为186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广场 应力转换大梁 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应力技术 应力钢筋 商业建筑 平面尺寸 回转半径 空间设计 建筑层高 安装要求 设备管道 抗裂性能 强度等级 超大型 大空间 有粘结 后张法 梁截面 钢绞线 低松弛
下载PDF
有粘结预应力转换大梁的设计与施工
12
作者 李杰 《建筑施工》 1998年第4期22-25,共4页
国际航运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投资1.5亿美元的智能型大厦,高度208m,地上50层、地下3层。其底层由于使用需要,建筑师要求取消(11)轴线位置的地上五根柱,再在其上二楼中间增设两根φ500mm的圆形柱(见图1)。为了既能承受上部圆柱... 国际航运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投资1.5亿美元的智能型大厦,高度208m,地上50层、地下3层。其底层由于使用需要,建筑师要求取消(11)轴线位置的地上五根柱,再在其上二楼中间增设两根φ500mm的圆形柱(见图1)。为了既能承受上部圆柱传来的巨大载荷,又能满足底层的净空要求,本工程决定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转换大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 应力转换大梁 设计 施工 智能大厦
下载PDF
31m×27.3m大空间预应力转换层的设计施工与检测
13
作者 张希舜 范明月 +1 位作者 陈华 马岩 《建筑技术开发》 2000年第3期35-37,共3页
简要介绍 31m× 2 7.2m跨大空间采用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作转换层空间体系的设计与施工 ,以及采用“钢筋计”控制混凝土强度、挠度、裂缝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 无粘接 应力混凝土转换 设计 施工 空间体系
下载PDF
预应力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在大型酒店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成 陈哲 +1 位作者 高凯强 陈嘉良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13期201-203,共3页
针对预应力厚板转换层存在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等问题,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着重分析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架设、钢筋绑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处理、预应力张拉等多个问题,阐述了预应力厚板的标准施工流程。
关键词 应力厚板转换 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缝 后张法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转换与界面成矿 被引量:77
15
作者 邓军 吕古贤 +3 位作者 杨立强 郭涛 方云 舒斌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4-250,共7页
构造应力场转换与界面成矿是成矿作用动力学的关键和核心,它决定着矿床的形成与分布。构造应力场转换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构造叠加作用和韧-脆性变形的转换,以及同一构造层次不同时期、不同构造部位应力的转换。成矿界面是物理化学条件... 构造应力场转换与界面成矿是成矿作用动力学的关键和核心,它决定着矿床的形成与分布。构造应力场转换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构造叠加作用和韧-脆性变形的转换,以及同一构造层次不同时期、不同构造部位应力的转换。成矿界面是物理化学条件突变的空间和场所,是成矿流体停积而发生矿质沉淀、富集、成矿之所在,主要表现为岩性、温度、压力、pH、Eh等方面的突变性,其力学性质及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是控制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组构,甚至矿石成分的重要因素。它们与构造应力作用大多有相关性,而与构造-流体的脉动性及空间分布关系尤为密切。作者在矿石构造多呈张裂状态,而矿脉、矿体及蚀变带多表现为压剪变形性质的地区详细填图成果基础上,探讨了构造-流体脉动规律与界面成矿机制,提出剪压变形构造岩相向剪张变形构造岩相转换而发生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转换 界面成矿 矿床成矿 软流圈
下载PDF
汶川M_W 7.9和集集M_W 7.6地震前应力场转换现象及其可能的前兆意义 被引量:50
16
作者 刁桂苓 徐锡伟 +4 位作者 陈于高 黄柏寿 王晓山 冯向东 杨雅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6,共9页
2008年四川汶川M_W 7.9地震和1999年台湾集集M_W7.6地震均为挤压推覆构造环境下发生的板内逆断层型地震.通过对比分析2次地震前的CMT解、震源区附近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反演的应力场可知,集集地震主震震源机制解与用台湾内陆中西部... 2008年四川汶川M_W 7.9地震和1999年台湾集集M_W7.6地震均为挤压推覆构造环境下发生的板内逆断层型地震.通过对比分析2次地震前的CMT解、震源区附近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反演的应力场可知,集集地震主震震源机制解与用台湾内陆中西部的CMT解反演得到的逆断层类型构造应力场吻合,而在主震前震源区附近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与构造应力场不一致的走滑类型局部应力场,但当局部应力场变化到与构造应力场一致时,数月后发生主震;同样,用青藏高原东部的CMT解震源机制反演得到走滑类型的构造应力场,逆断层类型的汶川主震与构造应力场的压应力轴吻合,震区附近中小地震反演得到了与构造应力场一致的区域应力场,但震前局部应力场变化与逆断层类型应力场一致时,随即发生主震.说明逆断层型主震区附近随着震源区应力积累,在震前会出现相似的局部应力场转换现象,当最终转换到与发生主震的应力状态一致时,表明震源区附近应力已达到相当高的应力水平,可能是发生大地震的征兆,应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集集地震 构造应力 局部应力 应力转换 强震发生的征兆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转换的成矿地球化学响应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立强 熊章强 +3 位作者 邓军 张中杰 王建平 李新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49,共7页
以剪切带型金矿为例,基于对中国东部胶东西北部地区及其典型金矿田、金矿床构造应力场与成矿地球化学场的详细研究结果,初步阐释了它们在多重时-空间尺度上的耦合关系。区域尺度上,应力极值区不利于成矿,金矿床就位于应力梯级带,尤其是... 以剪切带型金矿为例,基于对中国东部胶东西北部地区及其典型金矿田、金矿床构造应力场与成矿地球化学场的详细研究结果,初步阐释了它们在多重时-空间尺度上的耦合关系。区域尺度上,应力极值区不利于成矿,金矿床就位于应力梯级带,尤其是不同方向应力梯级带的交汇部位。矿田尺度上,成矿物质有从应力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的趋势,成矿主期应力梯度的增大有利于成矿元素进一步浓集,应力梯级的强烈变化地段(或时段)往往形成金属元素的大量堆积。矿床尺度上,成矿物质的运移受不同方向剪应力梯级带的叠加影响,金属元素就位于NE和NW向应力梯级带交汇部位缓坡带一侧的次级梯级带之上。多重时-空尺度成矿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将可能揭示出这种非线性效应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转换 成矿地球化学响应 多重时-空尺度 耦合 胶东
下载PDF
晚上新世龙门山南段斜向逆冲作用和区域应力场转换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志刚 刘静 +3 位作者 贾东 孙闯 王伟 姚文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9-1844,共16页
2008年汶川地震(Mw 7.9)同震滑移结果表明,今地壳缩短为近EW向,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斜交。这一斜向逆冲作用的准确起始时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基于龙门山南段山前大邑背斜区三维地震解释和构造建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年代学数据,确... 2008年汶川地震(Mw 7.9)同震滑移结果表明,今地壳缩短为近EW向,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斜交。这一斜向逆冲作用的准确起始时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约束。基于龙门山南段山前大邑背斜区三维地震解释和构造建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年代学数据,确定了晚新生代存在NE向和近NS向2期构造变形。120km长的NS向构造切割了NE向构造,表明近NS向构造形成时间较晚。山前大邑和邛西背斜区近NS向断层和褶皱的活动,均反映了龙门山南段局部或区域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的转换过程,渐新世—早上新世的NW—SE向转变为晚上新世—全新世的近EW向。龙门山南段山前发育的NS向构造和汶川地震同震变形均反映出青藏高原东缘最新的EW向地壳缩短过程,为理解青藏高原东缘的隆升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门山 斜向逆冲作用 构造应力转换 地壳缩短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实测应变与应力的转换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卫锋 刘春燕 范学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混凝土实测应变除弹性应变外还包含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徐变和温度应变等非应力应变,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中应力间接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在混凝土实测应变与应力的转换中,采用无应力计去除非应力应变,利用预埋在主梁中性轴的应变... 混凝土实测应变除弹性应变外还包含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徐变和温度应变等非应力应变,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中应力间接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在混凝土实测应变与应力的转换中,采用无应力计去除非应力应变,利用预埋在主梁中性轴的应变计进行混凝土徐变系数识别,并采用叠加法对徐变应变进行分离.混凝土内部应力测量关键在于应力应变转换,而应力应变转换关键在于徐变系数的识别.在西江大桥施工监控期间,先采用中性轴应力来识别徐变系数,再进行徐变应变分离的方法,应力实测值与弹性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转换 徐变系数识别 西江大桥 应力监测
下载PDF
超高层大跨度预应力转换筏板-桩基础设计与研究
20
作者 汪心旺 周德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026-1030,共5页
国内城市地铁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地铁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日益增多。超高层建筑基础区域位于地铁区间上部,为尽量减少地铁与上部建筑的相互影响,上部建筑的基础与地铁结构完全脱开,从而使上部建筑在基础底板处形成大跨度转换结构,且... 国内城市地铁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地铁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日益增多。超高层建筑基础区域位于地铁区间上部,为尽量减少地铁与上部建筑的相互影响,上部建筑的基础与地铁结构完全脱开,从而使上部建筑在基础底板处形成大跨度转换结构,且由于建筑和地铁结构的限制,使得大跨度基础转换结构的高度受到较大限制,为此,需采用新型的超高层基础形式,并考虑该基础对地铁结构的影响。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某地铁上盖超高层建筑新型基础结构的设计。该基础采用大跨度预应力转换筏板+钻孔灌注后压浆桩基础,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桩-筏板-土共同作用,并通过施工模拟分析,考虑上部结构对基础的影响,并进行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筏板内力和变形、桩顶内力和沉降、桩间土反力的实时检测和研究工作,以期验证和确保基础及结构安全,进一步明确预应力筏板-桩-土共同作用的机理和相关参数,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跨度预应力转换筏板 桩筏基础 桩土共同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