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5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四化”应对变化 改善员工队伍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旺明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0期199-,共1页
集团公司重组上市10年来,销售系统内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用工相应发生了本质改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促进经营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试作初... 集团公司重组上市10年来,销售系统内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用工相应发生了本质改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促进经营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试作初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员工队伍建设 应对变化
下载PDF
西方保守主义的世界战略——《国家战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介评
2
作者 高祖贵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2-63,61,共3页
关键词 《国家战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 书评 英国 前首相 撒切尔夫人
下载PDF
应对变化为一个人带来了变化的加速度
3
作者 高群耀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9年第11期76-78,共3页
时代的变化创造了初始速度,而应对变化则带来了变化的加速度。2018年9月23日,我再次回到了阔别40年的母校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尽管在过去几年里,我也曾受邀回到母校做演讲,但这一次返校意义非凡。整个校园就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 时代的变化创造了初始速度,而应对变化则带来了变化的加速度。2018年9月23日,我再次回到了阔别40年的母校一哈尔滨工业大学。尽管在过去几年里,我也曾受邀回到母校做演讲,但这一次返校意义非凡。整个校园就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为的是欢迎一批特殊的学子远游归来——哈工大77级、78级入学40周年纪念大会即将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年华 加速度 初始速度 应对变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
下载PDF
气候变化应对类ESG国际商事仲裁:优势、困境与中国进路
4
作者 欧福永 黄思瑞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50,共13页
随着ESG实践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及各国对其监管的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类ESG纠纷层出不穷。与其他争议解决机制相比,国际商事仲裁更加契合此类纠纷的跨国性、技术性和纠纷解决紧迫性的特点。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类ESG国际商事仲裁符合中国当... 随着ESG实践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及各国对其监管的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类ESG纠纷层出不穷。与其他争议解决机制相比,国际商事仲裁更加契合此类纠纷的跨国性、技术性和纠纷解决紧迫性的特点。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类ESG国际商事仲裁符合中国当前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的需求。然而,此类仲裁也面临着纠纷可仲裁性受限、当事人仲裁合意欠缺、案件透明度需求与仲裁保密性冲突、案外人加入仲裁程序机制缺失等现实困境。在中国开展此类仲裁实践,虽然同样面临以上部分困境,但已具备理论、制度上的可接受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在法律层面,可考虑在可仲裁性、第三方资助、仲裁协议效力扩张和友好仲裁等方面进行规制。同时,通过仲裁机构在仲裁规则、保密机制和机构合作方面的创新,以及当事人对仲裁条款一系列问题的审慎把关,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应对类ESG国际商事仲裁在中国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气候变化应对类案件 国际商事仲裁 环境仲裁
下载PDF
政策型立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韩国经验的镜鉴与拓展
5
作者 胡卫 唐寅智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8-56,143,共10页
综观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大致可分为综合型、分散型、单行法立法模式。其中,政策型立法承继了综合型立法的“全面性”特征,兼具引导性和灵活性。韩国是政策型立法的典型,其以气候正义为导向、以协商治理为重点、以机构设置引导形成合... 综观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大致可分为综合型、分散型、单行法立法模式。其中,政策型立法承继了综合型立法的“全面性”特征,兼具引导性和灵活性。韩国是政策型立法的典型,其以气候正义为导向、以协商治理为重点、以机构设置引导形成合力,呈现为“基本法+支撑性法+辅助性法”的体系化立法路径,可资镜鉴。立足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立法现状,宜从分散型立法转向政策型立法,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作为基本法,以参与正义融贯“平行式”的气候治理路径,以矫正正义弥合社会转型的能力差异,建构超越行政主导的主体建设二元模式,形塑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 韩国 政策型立法 整体主义 气候正义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走向何方
6
作者 张永香 巢清尘 《世界环境》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2024年11月24日凌晨,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延期30多个小时后终于落下帷幕。经过长达两周的艰苦谈判,大会通过了20余项决定,达成了“巴库气候团结契约”一揽... 2024年11月24日凌晨,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延期30多个小时后终于落下帷幕。经过长达两周的艰苦谈判,大会通过了20余项决定,达成了“巴库气候团结契约”一揽子平衡成果,特别是达成了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设立了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提供至少3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及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此外,大会还就推动国际碳市场运行的相关细则达成一致。对于大会成果,各方评价不一。本文将从会议背景、焦点问题与各方立场、大会成果和中国行动四个部分解读本次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融资 《公约》 气候资金 应对气候变化 阿塞拜疆 缔约方大会
下载PDF
中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措施及多重效应
7
作者 屈彩云 《中国发展观察》 202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扬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风范,本着力尽所能的原则,坚持正确义利观,奉行真实亲诚理念,积极开展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支持。中国持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 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扬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风范,本着力尽所能的原则,坚持正确义利观,奉行真实亲诚理念,积极开展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支持。中国持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对促进相关发展中国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产生了多重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南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 积极效应 多重效应 大国风范 正确义利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中国家
下载PDF
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应对气候变化下的应用与挑战
8
作者 吴沛泽 陈莎 +4 位作者 刘影影 李晓桐 杜展霞 崔淑芬 姜克隽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23,共13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根据地区发展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转型技术和路径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自下而上方式构建的低排放分析平台(Low Emissions Analysis Platform,LEAP)以其高灵活性和丰富的技术细节,以及能源...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根据地区发展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转型技术和路径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自下而上方式构建的低排放分析平台(Low Emissions Analysis Platform,LEAP)以其高灵活性和丰富的技术细节,以及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情景分析模拟等功能在能源转型路径评估和支持协同减污降碳目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系统性解析LEAP的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了2017年以来LEAP在评估不同领域转型路径和减排政策的能源消耗水平、减排成本及其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LEAP应增强在水资源、土地利用及健康效应等关键问题上的功能拓展,应对城市层面、新经济支柱领域转型及碳减排等方面的挑战,促进各地区在减污降碳协同与经济发展间找到最佳平衡,从而推动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气候政策和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能源转型 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 减污降碳协同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法制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宋丽容 覃皓彬 张建伟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12期61-64,共4页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法制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对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法制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本文提出应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法制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对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法制的生态环境法典化表达,本文提出应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同时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要求;在技术方法上,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多元规制方式的综合运用和法律体系的协同;在具体的规范构建上,应以一般规范、核心规范和法律责任规范为体系,搭建应对气候变化法制规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法制 生态环境法典 方法论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转型金融法制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晓滨 刘尚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转型金融对于支持高碳企业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且新兴的金融领域,探讨其法制化路径可以为我国转型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梳理转型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并借鉴欧盟在转型金融领域的立法经验... 转型金融对于支持高碳企业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且新兴的金融领域,探讨其法制化路径可以为我国转型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梳理转型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并借鉴欧盟在转型金融领域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于转型金融法律制度法制化路径进行了论辩。考虑到立法实践、政策现状、市场实践经验与立法成本等因素,转型金融法律制度更宜纳入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予以体现。从立法路径上,我国应当在《绿色金融法》总则与分则中引入转型金融的原则性条款,并配套出台转型金融实施性低位阶立法。在制度安排上,通过多层级立法明确支持金融活动目录、转型活动审核披露机制、法律责任制度体系等配套制度,并思考转型金融法律与政策制度的协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转型金融 “双碳”目标 法制化路径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协作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新茹 陈明扬 向柳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1期22-25,37,共5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多发频发,气候变化脆弱度较高,亟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协同。研究对该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协作的现状与问题、形势与挑战进行分析,针对川渝两地在能源开发、交通运输、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多发频发,气候变化脆弱度较高,亟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协同。研究对该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协作的现状与问题、形势与挑战进行分析,针对川渝两地在能源开发、交通运输、治理体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强化区域产业链协同集群、建立区域间能源协调机制、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体系、开展生态系统和灾害防治适应性管理、提升碳资产开发和管理能力以及加强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应对气候变化 减污降碳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加拿大如何做?——专访加拿大环境学者汤友志博士
12
作者 余瑞冬(文/图) 《世界环境》 2024年第6期39-41,共3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于2024年11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在西方七大工业国(G7)中,加拿大较为重视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环境保护。那么,加拿大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是何思路、有何做法,又面临哪些挑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于2024年11月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在西方七大工业国(G7)中,加拿大较为重视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环境保护。那么,加拿大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是何思路、有何做法,又面临哪些挑战?加拿大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哪些合作空间?加拿大资深华人环境学者汤友志博士近日接受了记者采访,为读者详细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应对 气候变化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 阿塞拜疆 缔约方大会 环境保护 加拿大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视域下山东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思路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进云 马俊 《山东宏观经济》 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需要以及能源在气候治理体系的关键性地位,立足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优势,提出进一步发展...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需要以及能源在气候治理体系的关键性地位,立足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优势,提出进一步发展思路:从加快转型技术应用、推动新能源技术突破、加强新型储能系统应用等方面,健全能源创新体系;从加强数智化建设、健全预警应急管理体系、推进近零碳试点创建等角度,提升能源体系韧性;从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维度,加强能源体系安全;从丰富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体系、建立生物多样性银行、构建金融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机制等维度,开展气候金融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 能源韧性
下载PDF
碳中和时间表在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法中的规范表达
14
作者 马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5-236,共12页
我国当前的碳中和工作主要在政策道路上推进,相关立法还不完善,特别是缺乏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使得有些地方在推进碳中和工作时出现了“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现象,既不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也带来了生产生活上的不确定性。... 我国当前的碳中和工作主要在政策道路上推进,相关立法还不完善,特别是缺乏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使得有些地方在推进碳中和工作时出现了“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现象,既不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也带来了生产生活上的不确定性。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立法的研究与论证工作。碳中和时间表是管理碳中和工作进程、确保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大部分国家的碳中和立法都对其进行了规定。在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框架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碳中和时间表法律规范,有利于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进程,更有利于提升碳中和相关立法的指向性和可实施性,稳定社会生产生活预期,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合作治理中的话语权。碳中和时间表法律规范的制定应立足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基本国情,结合国际气候合作治理需要,以科学性与政策性相结合、国际性与国别性相结合、现时性与将来性相结合为设计基准,通过《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目的条款、碳中和时间表专项条款将我国碳中和工作进程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保障当下及将来世代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具言之,《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目的条款中,碳中和时间表内容建议表述为“推动国家碳中和战略决策实现,促进国际气候治理合作”。专项条款设置上,一方面应规定具体明确的相对近期碳中和时间表,另一方面就中长期碳中和时间进程应确定特殊时间节点设计阶段性目标,并授权国务院负责阶段性期间内碳中和时间表的“细化”与“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应对气候变化 时间表 立法目的
下载PDF
四川省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降碳管控路径研究
15
作者 文新茹 向柳 +1 位作者 陈明扬 张银菊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9期17-20,共4页
2011-2020年是到目前为止,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21世纪末1.5℃温控目标的“窗口”正在趋于关闭,降碳已成为全球治理、产业竞争和大国博弈的“风口”。通过研究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及治理新格局,并对四川省目前形势下应对气候... 2011-2020年是到目前为止,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21世纪末1.5℃温控目标的“窗口”正在趋于关闭,降碳已成为全球治理、产业竞争和大国博弈的“风口”。通过研究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及治理新格局,并对四川省目前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目前四川省亟需从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全面提升节能水平、推动节能增效,大力实施重点领域降碳行动,持续推进大规模绿化提升城乡品质,构建符合实际的降碳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降碳管控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降碳管控 节能增效
下载PDF
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与借鉴
16
作者 朱源 姚荣 +2 位作者 于晓龙 周意林 李盼文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欧洲国家通过明确法律基础、开展应用实践,制修订技术导则和方法程序等方式,积累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通过分析相关导则、方法、技术流程和案例,文章总结了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做法和特点,并提出明确... 欧洲国家通过明确法律基础、开展应用实践,制修订技术导则和方法程序等方式,积累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通过分析相关导则、方法、技术流程和案例,文章总结了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做法和特点,并提出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基础,完善技术导则、方法和数据资料库,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机制,统筹开展试点工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 温室气体排放 适应气候变化 欧洲经验
下载PDF
整体系统观下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体系化构造
17
作者 王文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运用立法手段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使命。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政治提议,其理论内涵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从形式体系化走向实质体系化提供了基本方向。应对气候变...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运用立法手段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使命。整体系统观作为一种政治提议,其理论内涵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从形式体系化走向实质体系化提供了基本方向。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实质体系化离不开“立法理念—法律框架—法律制度”的体系化建构。首先,在立法理念上要协同生态环境立法目标,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多元层次,增强其贯通性和适用性。其次,在法律框架上要打造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法引领、关联法支撑、外围法保障的三维布局。最后,在法律制度上可以将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类型化为风险预防、过程规制、损害救济三大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 整体系统观 生态文明 风险预防 过程规制 损害救济
下载PDF
加速将性别纳入气候行动的主流——《企业赋能女性应对气候变化实践报告(2024)》在COP29中国角发布
18
作者 胡文娟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10期24-27,共4页
以往企业在气候行动和性别平等推进方面都采取了大量行动,但是鲜少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更很少从性别平等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气候战略和行动等。性别是企业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维度。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行动 性别平等 重要维度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
19
作者 游文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3期58-59,共2页
牛通过毛刺粘在人或动物身上来播撒自己的种子,这启发人类设计出维可牢尼龙搭扣;座头鲸凭借鳍上的凸起,拥有了在水中的超凡灵活性,这给了人类提高风力涡轮机效率的灵感;翠鸟几乎可以不发一点溅水声地跃入水中,引导人类为铁路列车降噪……
关键词 风力涡轮机 尼龙搭扣 铁路列车 应对气候变化 灵活性 大自然 灵感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民间环保组织怎么做?——SEE基金会的策略与实践
20
《世界环境》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2024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拉开帷幕,气候变化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于2009年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 2024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拉开帷幕,气候变化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于2009年第一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启了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道路。此后十余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连续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积极推进企业家参与绿色转型。2024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的基金会,以下简称SEE基金会)持续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机构参与COP29,在中国角及联合国(UN)官方场馆内举办多个边会及展览,带领企业家代表团与国际非政府组织(NGO)和商业伙伴交流,分享中国民间的气候行动经验和最佳案例,共同探讨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伙伴 民间环保组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环保基金会 绿色转型 全球环境治理 应对气候变化 阿塞拜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