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发展回顾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詹承豫 李程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6,共7页
突发事件应对是一个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经历的从单灾种灾害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到现代城市突发事件综合应对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并探讨在未来以防范和控制不确定性公... 突发事件应对是一个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经历的从单灾种灾害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到现代城市突发事件综合应对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并探讨在未来以防范和控制不确定性公共风险为目标的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中的社会参与、风险评估、公共沟通和法制保障等前瞻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应对 单灾种灾害管理 综合应急体系 公共风险控制
下载PDF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综合应对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康宁 邱伟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从黑客入侵方式及各种防范技术等方面对网络安全问题作了简要的探讨,并阐述了发展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及建立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 黑客入侵 防范技术 网络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体系 综合 应对 发展 方式
下载PDF
急诊外科建设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华中 康黎军 +3 位作者 蔡新琦 黄铿 韩溟 蔡桂嘉 《现代医院》 2004年第1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急诊外科 急诊科 应对 急诊医疗 公共卫生体系 综合性医院 中国 基础建设 突出问题
下载PDF
正视挑战与问题 加快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侧记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姚 《中国应急管理》 2019年第5期22-23,共2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次高,灾害风险高。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防灾减灾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次高,灾害风险高。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防灾减灾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5月10日,第十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开幕。与会代表在观点碰撞中,研究谋划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灾减灾 国家减灾委 地质灾害防治 挑战与问题 综合防治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对外救灾的“四重响应模式”初探
5
作者 李雪峰 《城市与减灾》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在力所能及地积极参与对外灾害应对工作。近年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随着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及应急管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特色对外救灾模式逐步形成。本文从我国近年来对外救灾的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在力所能及地积极参与对外灾害应对工作。近年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随着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及应急管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特色对外救灾模式逐步形成。本文从我国近年来对外救灾的典型案例入手,对中国对外救灾的“四重响应模式”含义加以阐释,就进一步提升这一模式的效能提出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模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急管理体系 灾害应对 救灾 综合国力 典型案例 现代化
下载PDF
21世纪中日侵权行为法的诸课题——以中国的法制定为契机
6
作者 吉田邦彦 章程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1年第1期181-199,共19页
进行中日侵权行为法的比较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因为侵权行为法在中日两国都是极富争议的法学领域,而这种争议性集中体现在侵权责任法的目的论以及侵权损害赔偿方式上。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实例来进行中日两国侵权行为法的比较研... 进行中日侵权行为法的比较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因为侵权行为法在中日两国都是极富争议的法学领域,而这种争议性集中体现在侵权责任法的目的论以及侵权损害赔偿方式上。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实例来进行中日两国侵权行为法的比较研究: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责任、公害与环境问题、灾害问题以及战后补偿问题。本文认为,在21世纪侵权行为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1)在许多公共侵权案件中,法和政策之间存在交叉作用的关系;(2)侵权法的新近发展,例如,经济性侵权、网络侵权、性骚扰、儿童虐待以及一些发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所谓密室侵权等;(3)侵权案件所造成的对于个人人格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并不同于普通的身体伤害。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环境侵权法的发展。其次,在交通事故处理的案件中,有关在传统的侵权法领域之外建立综合救济体系的讨论已经开始展开,但是还有必要将这一救济体系应用在有关于自然灾害的处理过程中去,如最近频发的震灾救济和水灾救济等。而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讨论建立一整套更加广泛的公共救济机制。再次,东亚邻国之间的国际合作在环保等领域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对公共资源(诸如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等)的保护与管理中,这些环保领域的合作有助于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最后,关于战后补偿问题,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之后遗留下的有关战后补偿问题的讨论仍显不足。重新审视战后补偿问题中存在的法律与道德性责任,重新考虑战后补偿问题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救济方式这些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关系到如何防止两国人民之间仇恨心理的延续,关系到如何寻求受害人内心的宽恕,更关系到如何寻求两国之间历史性的和解。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抚顺进行的对日本战犯的效果显著的"认罪"实践,为学术界在此问题的研究上提供了宝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行为法 历史性和解 法与政策 应对灾害问题的综合救济体系 环境与公共资源的保护
下载PDF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7
作者 钟萍 《唯实》 2021年第4期53-55,共3页
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基础性、兜底性制度安排,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党和政府先后实施了灾害救济、农村五保供养等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构建现代社... 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基础性、兜底性制度安排,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党和政府先后实施了灾害救济、农村五保供养等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构建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摆在重要位置,逐步建立完善各项救助政策。2014年5月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从制度层面构建了"8+1"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生活问题 农村五保供养 民生保障 社会救助体系 灾害救济 救助政策 贫困治理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社区沟通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
8
作者 何永刚 林晓峰 吕强 《国际工程与劳务》 2021年第11期26-28,共3页
后疫情时代,随着各国防疫体系的建立,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带疫复工"成为境外项目新常态。本文以南美在建的A项目所在社区为例,分析"走出去"企业如何与所在社区携手,共同促进项目建设尽快恢复到疫情前状态,... 后疫情时代,随着各国防疫体系的建立,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逐步恢复,"带疫复工"成为境外项目新常态。本文以南美在建的A项目所在社区为例,分析"走出去"企业如何与所在社区携手,共同促进项目建设尽快恢复到疫情前状态,以保证项目正常履约,早日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疫体系 经济社会活动 新常态 疫情 综合效益 问题应对措施 境外项目 社区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50号)
9
作者 《自然资源通讯》 2023年第7期20-23,共4页
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更... 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实施、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减轻灾害风险为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综合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部 问题导向 规划实施 底线思维 统筹发展
原文传递
城市生命线安全防范新思路和新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舒 付明 《现代职业安全》 2020年第2期30-31,共2页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问题 防范化解 城市生命线 公共安全体系 综合监测 监测预警 灾害 多灾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