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型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标识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国敏 张青松 +1 位作者 赵云凤 戚瀚鹏 《火灾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9-234,共6页
为优化设计开放型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标识,根据最短疏散时间、出口匹配原则建立两步优化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数学优化模型,对开放型公共场所的疏散方案进行优化,合理分配各出口的疏散人数,对区域进行划分并设置相应的疏散标识。... 为优化设计开放型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标识,根据最短疏散时间、出口匹配原则建立两步优化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及数学优化模型,对开放型公共场所的疏散方案进行优化,合理分配各出口的疏散人数,对区域进行划分并设置相应的疏散标识。以某广场为例,运用上述方法进行疏散标识的优化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优化结果表明,各出口的疏散人数分别调整至为282、143、152和424人后,疏散时间较初始状态降低了45.3%。该优化设计方法不仅可为开放型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标识的设置提供支持,还可为其他场所制定疏散方案、设置疏散指引标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公共场所 应急疏散标识 疏散仿真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建筑物应急疏散标识在干扰情境中的大学生视觉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慧敏 吴玉敏 师凤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8,共8页
为降低高校建筑物应急疏散标识周边干扰物对标识识别有效性的影响,找出干扰性最低的组合设计,通过引入尺寸、颜色、形状、位置4个参数,设计18种干扰情境,基于眼动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大学生在不同干扰情境下搜寻应急疏散标识的视觉行为。... 为降低高校建筑物应急疏散标识周边干扰物对标识识别有效性的影响,找出干扰性最低的组合设计,通过引入尺寸、颜色、形状、位置4个参数,设计18种干扰情境,基于眼动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大学生在不同干扰情境下搜寻应急疏散标识的视觉行为。利用方差分析和F-聚类分析,对反应时间、首次进入兴趣区前用时、兴趣区首个注视点持续时间、扫视时间4个眼动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当仅考虑1个因素时,绿色、圆形、较大这3种类型的干扰物对应急疏散标识的干扰性最低;同时考虑颜色、形状、尺寸3个因素时,18种干扰情境聚为4类,绿色矩形较大、绿色三角形较大、绿色圆形相等、绿色圆形较大、红色矩形较大、红色三角形较大、红色圆形较大的干扰物为干扰性最低的设计,并对中南大学某场所2处情境中的干扰物进行设计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标识 眼动 视觉行为 F-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可视性的会展建筑展厅应急疏散标识布局研究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万展志 周铁军 罗能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0-168,共9页
会展建筑展厅在展览时展出类型多、布展复杂、人员密集。若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人员疏散需依靠应急疏散标识的有效指引。应急疏散标识布局受标识可视性影响,实际情况中展厅内的应急疏散标识布局大都未随展览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标识... 会展建筑展厅在展览时展出类型多、布展复杂、人员密集。若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人员疏散需依靠应急疏散标识的有效指引。应急疏散标识布局受标识可视性影响,实际情况中展厅内的应急疏散标识布局大都未随展览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标识被遮挡、不易识别等情况,导致人员对逃生方向与路径的选择产生困难,影响安全疏散。本文首先对不同位置的应急疏散标识可视性作用与标识可视性量化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了以真人实验与计算机仿真模拟2种标识布局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会展建筑展厅布置多样化的特殊性,提出应急疏散标识布局的研究展望,以期充分发挥会展建筑展厅内应急疏散标识的作用,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建筑展厅 可视性 应急疏散标识 布局 公共安全
原文传递
面向室内应急疏散标识的VR眼动感知实验与布局评估 被引量:25
4
作者 马晓辉 周洁萍 +3 位作者 龚建华 黄琳 李文航 邹宇玲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0-1182,共13页
在室内应急疏散的背景下,理解人们如何感知应急疏散标识以及他们的感知如何影响疏散行为十分重要。虚拟地理环境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的沉浸式多维信息空间,是一个符合人类感知认知规律的三维、动态、可交互空间。而基于虚拟地理环... 在室内应急疏散的背景下,理解人们如何感知应急疏散标识以及他们的感知如何影响疏散行为十分重要。虚拟地理环境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的沉浸式多维信息空间,是一个符合人类感知认知规律的三维、动态、可交互空间。而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虚拟地理感知/认知实验,则可以提供一个可定量观测的可控虚拟实验环境,通过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定量地获取与空间感知、认知行为相关的客观实验数据。本文将沉浸式虚拟环境与眼动追踪技术相结合,设计了VR眼动感知实验,以室内通道为例,采用定量观测、数据统计、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不同虚拟火灾逃生场景下的疏散时间、眼动注视点、个体移动轨迹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最后对室内应急疏散标识布局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建议。实验结果表明:①女性参与者比男性更容易被逃生起始位置干扰,拥有较差的虚拟空间感;②3种场景类型(无标识无烟雾、有标识无烟雾、有标识有烟雾)在疏散时间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应急标识、烟雾与逃生起始位置对疏散时间有显著性影响;③通道墙贴标识的感知率最高为0.929,在火灾逃生中最容易被识别;④安全出口标识感知率最低为0.333,眼动注视点大多在安全门而非安全出口标识上,因此需要提升安全出口标识的视觉吸引力;⑤室内通道微观环境的不同(例如通道长度)对应急标识注视时长的变化有较大影响;⑥安全出口附近的标识布局、设计有待改进。虚拟眼动感知实验为评估室内应急疏散标识的合理性和布局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科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标识 眼动感知实验 虚拟现实 虚拟火灾逃生 布局评估 虚拟地理环境 眼动追踪
原文传递
基于仿真模拟技术的老旧小区应急疏散机制及标识优化设计——以深圳市为例
5
作者 张彤彤 樊乐 +2 位作者 习生乐 于沐卉 肖靖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87-98,共12页
伴随极端气候影响,老旧小区的应灾脆性特征愈发凸显,其疏散问题亟待解决,现行规范对此类建筑的应急疏散标识的指导有限。文章以深圳市老旧小区为原型,对老旧小区的疏散问题进行归纳,并将疏散体系分成鱼骨式和内环式两类基本路网结构,使... 伴随极端气候影响,老旧小区的应灾脆性特征愈发凸显,其疏散问题亟待解决,现行规范对此类建筑的应急疏散标识的指导有限。文章以深圳市老旧小区为原型,对老旧小区的疏散问题进行归纳,并将疏散体系分成鱼骨式和内环式两类基本路网结构,使用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分类研究其疏散机制,获取总疏散时间、人员分布密度云图、各出入口完成疏散时间及承载疏散量等数据指标,识别疏散过程中的拥堵区域,评判疏散效率,以总疏散时间和改善道路拥堵状况为优化目标,通过改变人员的疏散路径,提升疏散效率,分别形成对应的应急疏散最优预案,指导老旧小区标识的布点方式、标识牌信息的优化设计,最终形成老旧小区应急疏散标识的优化设计策略,为提高老旧小区安全保障能力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仿真模拟 应急疏散标识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