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彦东 曹帅 +3 位作者 于汐 李魁明 牛紫霄 罗荣荣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索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搜集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分布数据,采用变异系数、不平衡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全局莫兰指数等多种方法...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索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搜集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分布数据,采用变异系数、不平衡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全局莫兰指数等多种方法探究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点;利用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在市域和地理区域尺度对比上呈均衡分布,在整体上呈现聚集态势,具有“大分散、小集聚”的特点;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城市建设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河北省
下载PDF
武汉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及需求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汪鑫 吕萧 《中外建筑》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向特大城市高度集聚。并且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全球环境逐渐恶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不断爆发,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成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本文在分析武汉市...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向特大城市高度集聚。并且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全球环境逐渐恶化,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不断爆发,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成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本文在分析武汉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现状空间分布基础上,总结出武汉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进一步对武汉市各区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进行分析。从区位地质条件、人口密度分布、危旧房面积和不同性质用地面积四个方面构建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项指标值,确定综合受灾系数,计算出受灾人口规模,并结合人均避难面积,预测出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需求量
下载PDF
昆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异成因
3
作者 白仙富 戴雨芡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昆明市14个县市区应急避难所进行数据采集与整合,分别从人口、社会、经济、地震动参数四个维度选取7个变量,以空间分异性视角出发,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应急避难所数量面积的空间分布...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防灾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昆明市14个县市区应急避难所进行数据采集与整合,分别从人口、社会、经济、地震动参数四个维度选取7个变量,以空间分异性视角出发,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应急避难所数量面积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影响因子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DP、应急避难所数量、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公共预算支出和防震减灾机构独立性都是影响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分布的因素,因子的显著程度依次是GDP、应急避难所数量、人口密度、人口规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公共预算支出和防震减灾机构独立性;交互因子探测分析结果显示,7个影响因素的两两交互作用均大于单个因素的作用,说明昆明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GDP、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结合避难场所数量的交互作用最强,说明经济水平、应急避难所数量和人口密度是影响应急避难场所面积的最重要驱动因素。昆明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与其人口规模尚不匹配,未来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标最重要的途径是尽快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分异性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区划——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例
4
作者 张小莹 江惠华 +2 位作者 吕伟 李承旭 马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提升灾后城市整体应急避难服务能力,在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网络、服务容量、建设成本和路网可达性等多因素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开展应急避难空间区划研究,提出高效、公平和经济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 为提升灾后城市整体应急避难服务能力,在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网络、服务容量、建设成本和路网可达性等多因素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开展应急避难空间区划研究,提出高效、公平和经济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区划方案,形成1套科学的方案制定方法和流程。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主城区可划分成10个应急避难分区,并确立14个最佳避难场所来满足区域内的应急避难需求;同时对实验外国语学校、丽都公园进行容量扩建,并升级浣花溪公园周边交通配套设施来优化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区划,以此提升成都市主城区整体应急避难服务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人口转移避难安置工作规划和决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服务能力 空间区划 GIS 位置分配
下载PDF
基于GIS福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指标评价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树君 朱耿青 +4 位作者 郑超 林岩钊 王辉山 郑韵 陈三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居民躲避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安全区域,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应急避难场所的评级指标,并以福州市区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表明,福州市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整体服务效...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居民躲避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安全区域,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应急避难场所的评级指标,并以福州市区为例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表明,福州市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整体服务效能较好,但是数量上过少,空间分布上不均衡;部分应急避难场所交通可达性不理想,距离城市主干道距离较远;服务效能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GIS 空间分析 指标评价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为例
6
作者 罗屹鸿 李明玥 +1 位作者 龙鹏飞 傅凡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5-76,共12页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空间的可达性影响着防灾功能的发挥和防灾效率。结合相关数据与实地调研,运用基于DepthMap的空间句法理论,量化分析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内部空间的通行可达性和视域可达性。结果得出:...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空间的可达性影响着防灾功能的发挥和防灾效率。结合相关数据与实地调研,运用基于DepthMap的空间句法理论,量化分析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内部空间的通行可达性和视域可达性。结果得出:公园内部的整体通行可达性呈现出东部高、中部适中、西部低的格局,而视线可达性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格局;园内空间多为分散状态,整体性较弱,局部空间难以感知到整体空间,不利于灾时疏散,还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应急避难场所 通行可达性 视线可达性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合肥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
7
作者 王爱 刘少婷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以合肥主城区为例,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等方法,评估应急避难场所“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的情况。研究表明:(1)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具有相关性,两者均呈现“核心-边缘”的圈层式分布特征,同时在二环... 以合肥主城区为例,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等方法,评估应急避难场所“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的情况。研究表明:(1)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具有相关性,两者均呈现“核心-边缘”的圈层式分布特征,同时在二环以内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集聚度较高。(2)各类型应急避难场所覆盖的小区样点数达1986,覆盖率为55.7%,覆盖范围主要位于二环以内区域;居民点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不均衡,高可达性的居住小区主要集中于一环以内和高新区东部,低可达性在一环与二环之间集聚分布。(3)各行政区的应急避难场所供给与居民的避难需求存在失衡情况,仅庐阳区应急避难场所供给服务基本满足区域内居民避难需求。(4)应急避难场所的拥挤度存在较大差异,约20%的应急避难场所拥挤度值超过3.3,尤其是一环以外与二环以内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拥挤度值较高,避难服务压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布局 合理性 合肥
下载PDF
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及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8
作者 罗毅超 胡萍 符军 《中国减灾》 2024年第20期46-46,共1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地出现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运动,外来人口的不断聚集,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各种防灾减灾救灾等公共设施需要同步建设和完善。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抢...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地出现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运动,外来人口的不断聚集,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各种防灾减灾救灾等公共设施需要同步建设和完善。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发挥转移避险、安置避难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合理规划,对已有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目的就是落实应急管理部《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要求,推动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建设城乡应急避难场所,促进构建多层次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布局 新城建设 公共设施 抢险救援 布局合理性 公共安全 可达性
下载PDF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预测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蔡庚洋 贺俏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71,共5页
科学准确地预测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是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关键,是决定规划建设避难场所规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政府资金投入和场所建设实施的可行性。杭州市在进行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从区位地质条件、人口密度... 科学准确地预测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是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关键,是决定规划建设避难场所规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政府资金投入和场所建设实施的可行性。杭州市在进行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从区位地质条件、人口密度分布、危旧房面积和不同性质用地面积四个方面构建应急避难场所需求量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项指标值,确定综合受灾系数,计算出受灾人口规模,并结合人均避难面积,预测出应急避难场所的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需求量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与人口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淑颖 徐敬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年第7期41-44,共4页
以南通市人口数据和道路路网结构为基础,选取58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网络分析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与人口分布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联性。研究表明:南通市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与人口分布及... 以南通市人口数据和道路路网结构为基础,选取58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网络分析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与人口分布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联性。研究表明:南通市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与人口分布及土地利用类型呈现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该市的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呈现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现象。同时,分析结果图显示在“高高”聚集类型和“低低”聚集类型象限内有较多的应急避难场所,表明人口分布及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起到一定作用。希望本文研究结果能为优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人口 用地类型
下载PDF
GIS下的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55
11
作者 周爱华 张景秋 +1 位作者 张远索 付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均衡布局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可达性能够有效评价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与合理性。以场所入口为供给点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服务半径的可达性值的分布,确定3000 m为北京已... 均衡布局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可达性能够有效评价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与合理性。以场所入口为供给点应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服务半径的可达性值的分布,确定3000 m为北京已建成避难场所的适宜服务距离。分析3000 m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图,可得结论,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还不能满足城区居民避难需求,避难人数缺口大,且布局不够均衡、合理,首都功能核心区及其周边可达性好,而边远区域则完全享受不到避难服务,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公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可达性 空间布局 两步移动搜寻法 GIS 北京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7
12
作者 吴超 王其东 李珊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2,124,共7页
践行新型城镇化,健康、安全是首要保障,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十分关键。"可达性"是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构建"最短路径模型"和"最大覆盖范围模型",定量分析"可... 践行新型城镇化,健康、安全是首要保障,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十分关键。"可达性"是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构建"最短路径模型"和"最大覆盖范围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优化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并用"交通等时线"模型对交通效率进行了评价。结论表明,基于"可达性"分析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取得较高的使用效率,确保公共设施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布局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安庆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特征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礼鹏 刘启蒙 孙娇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火灾、爆炸、公共卫生事故、工程事故等人为灾害性事件频发,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也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将越来越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市规划中就显得...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火灾、爆炸、公共卫生事故、工程事故等人为灾害性事件频发,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也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由于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将越来越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市规划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以安庆城区为例,根据城市人口分布状况以及城市总体的空间布局,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的特征及其与城市的适应程度。采用GIS的空间查询、网络分析、最佳路径分析等功能,检验该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合理性。针对城市规划中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上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方案优化。研究结果将给安庆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安庆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布局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达 古锐瑶 +3 位作者 黄天锋 张广义 孙嶄 郭红宵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4-91,共8页
为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科学性,以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邻近分析、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 为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科学性,以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邻近分析、地理集中指数、洛伦兹曲线、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北省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空间分异格局整体呈现不均匀分布状况;张家口市、唐山市、邢台市和邯郸市交界处聚集程度较高。(2)河北省域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因素中,政府关注度、地震风险等级与人口密度对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的空间差异性具有较大的影响,经济实力与应急技术保障能力影响力甚微。缓冲区分析进一步证实,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体现出政府主导下区域内地震应急“地理风险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分异格局 地理探测器 缓冲区分析 河北
下载PDF
GB/T 44013-2024《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国家标准解读
15
作者 周倩 屈莹 秦挺鑫 《标准科学》 2024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分级分类标准作为标准体系的基础性标准,是其他技术标准展开研制的前提与基础。GB/T44013-2024《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为开展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建设、管护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分级分类标准作为标准体系的基础性标准,是其他技术标准展开研制的前提与基础。GB/T44013-2024《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的内容和技术要求,为开展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建设、管护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统一指标。本研究简要概述了GB/T44013-2024《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国家标准的研制背景,详细解读了该标准的分级分类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指标,并指出了该标准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旨在方便标准使用者理解与使用,推动标准的广泛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分类 避难时长 空间类型 功能定位
下载PDF
多尺度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研究——以合肥市区为例
16
作者 徐涛松 汪涛颖 顾康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32-540,共9页
从应急避难场所个体和街道单元应急避难场所分组两个尺度出发,通过可达性分析,基于有效性、通达性、适宜性、公平性指标,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构建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指标评估模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区应急... 从应急避难场所个体和街道单元应急避难场所分组两个尺度出发,通过可达性分析,基于有效性、通达性、适宜性、公平性指标,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构建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指标评估模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区应急避难场所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整体上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基本格局。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匹配性差。合肥市区多数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不尽合理,避难场所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灾时难以满足居民需求。从街道单元层面来看,应急避难场所所在街道合理性从老城区向外呈现出内优外劣的空间分布态势,不同街道内应急避难场所资源服务能力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法 空间分布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福州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沐晨 林广发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46-354,共9页
应急避难场所是近年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建设的重点。以福州市三环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引入规模影响系数,改进传统的潜能模型,并利用基于GIS的最小距离法和指标统计法等方法,评价了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应急避... 应急避难场所是近年来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建设的重点。以福州市三环路以内区域为研究区,引入规模影响系数,改进传统的潜能模型,并利用基于GIS的最小距离法和指标统计法等方法,评价了现有的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不均衡,避难场所数量和规模均达不到现有人口的应急避灾需求;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主要为晋安区南部与东北部、仓山区大部和鼓楼区西北部。建议在仓山区东部等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扩大单个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在晋安区及仓山区南部等区域根据居民区的分布情况有重点地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并完善各级道路网络,提高福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辐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应急避难场所 改进潜能模型 最小距离法 指标统计法
下载PDF
基于GIS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旭阳 王利 杜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6期110-112,117,共4页
应急避难场所服务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可达性相关理论,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人口格网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网络分析法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探究大连市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结... 应急避难场所服务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可达性相关理论,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人口格网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网络分析法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探究大连市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市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分布不均衡,数量和规模都不足以满足当前人群的紧急避难需要;各区避难资源空间差异显著,东南部地区资源丰富,中部及西部区域避难空间不足,尤其是甘井子区西部,今后对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时可着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分布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大连
下载PDF
广州应急避难场所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和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波 黄嘉颖 +2 位作者 闫永涛 邱锦安 张志欢 《地理信息世界》 2018年第4期19-23,共5页
利用GIS对广州市公园绿地、学校和体育场馆3种应急避难场所资源进行点状缓冲区分析,同时对主要交通干线做线性缓冲区分析,综合评价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公园绿地型应急避难场所资源最多,但由于重叠率过高导致难以覆盖... 利用GIS对广州市公园绿地、学校和体育场馆3种应急避难场所资源进行点状缓冲区分析,同时对主要交通干线做线性缓冲区分析,综合评价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公园绿地型应急避难场所资源最多,但由于重叠率过高导致难以覆盖全市;学校型应急避难场所3 000 m缓冲区面积占全市51%,是最重要固定型和紧急型避难场所;体育场馆型避难场所相对比较欠缺。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交通区位相对较好,70%应急避场所资源都分布在主要道路500 m缓冲区内,95%以上在1 500 m缓冲区范围内。最后从人口分布、可达性、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程度4个角度总结了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改造完善区、补充提升区、配套建设区和集中配置区4种规划策略分区,完善广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格局 形成机制 缓冲区分析 GIS
下载PDF
基于“高效空间”理念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以三明市城市文化广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倩 吴若晖 +1 位作者 邓捷铭 洪婷婷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80-83,89,共5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自然灾害频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被提到了新高度.在用地紧张的城市环境下,探索避难空间集约化使用的途径,将住宅建筑中的"高效空间"理念结合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空... 随着社会进步和自然灾害频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被提到了新高度.在用地紧张的城市环境下,探索避难空间集约化使用的途径,将住宅建筑中的"高效空间"理念结合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空间高效"理念对避难场所规划设计的指导意义.并将避难场所中的"高效空间"理念运用到避难场所规划设计中,以三明市城市文化广场为例,践行"高效空间"理念.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防灾效益、经济效益、土地利用效益等,从而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平灾结合、空间高效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空间 应急避难场所 规划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