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应激性心肌病模型及其复发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伟文 杜志君 查道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A)制备大鼠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SIC)模型的方法,并探讨应用其制备SIC复发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65只雄性SD大鼠(300~350 g)用于本研究。首先取30只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索应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A)制备大鼠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SIC)模型的方法,并探讨应用其制备SIC复发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65只雄性SD大鼠(300~350 g)用于本研究。首先取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接受NA 1、2、3、4、5 mg/kg腹腔注射用于探索最适剂量。给药90 min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室壁运动,以出现左心室功能障碍,心尖节段(典型)或非心尖节段(非典型)室壁运动失活判定成功造模。确定NA造模最适剂量后,另取30只接受单一该剂量NA腹腔注射进行造模及1周后复发造模,5只用于正常对照。结果 NA剂量≥2 mg/kg可诱发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SIC模型,且1周内可自行恢复正常;其中4 mg/kg组成功率高达66.67%,为最适剂量。30只最适剂量NA造模大鼠中,造模成功率为53.3%(典型SIC 3只,非典型SIC13只),1周后其中10只非典型SIC大鼠复发模型诱导成功率为30.0%,且转变为典型SICo结论应用NA腹腔注射可成功制备初发、复发SIC模型,制备方法简单精确,重复性好,模型符合SIC患者的临床特征,支持儿茶酚胺毒性效应为SIC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 TAKO-TSUBO心肌 非典型应激性心肌 应激性心肌病复发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