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德形而上学的价值主体——先秦儒家“仁义”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孺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3-42,共10页
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性话题之一。孔孟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当从人之“行”(实践)的内在特性来理解,而“仁义”就是人类实践的内在特性。“仁义”的命意涵潜在人的生命活动的自身肯定性中,其实...
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性话题之一。孔孟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当从人之“行”(实践)的内在特性来理解,而“仁义”就是人类实践的内在特性。“仁义”的命意涵潜在人的生命活动的自身肯定性中,其实质在于:人是依据本己的应然尺度而自我规定、自我支配的,所以,人原本就是自我立法的价值主体。然而,一个能够自我立法的价值主体,其必然具有不可析解、不可还原的自身完备性,而对价值主体的自身完备性的证明构成了儒家“人学本体论”的核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
实践的内在特性
自我立法
应然尺度
价值主体
人学本体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形而上学的价值主体——先秦儒家“仁义”论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孺义
机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3-42,共10页
文摘
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先秦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性话题之一。孔孟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当从人之“行”(实践)的内在特性来理解,而“仁义”就是人类实践的内在特性。“仁义”的命意涵潜在人的生命活动的自身肯定性中,其实质在于:人是依据本己的应然尺度而自我规定、自我支配的,所以,人原本就是自我立法的价值主体。然而,一个能够自我立法的价值主体,其必然具有不可析解、不可还原的自身完备性,而对价值主体的自身完备性的证明构成了儒家“人学本体论”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
仁义
实践的内在特性
自我立法
应然尺度
价值主体
人学本体论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德形而上学的价值主体——先秦儒家“仁义”论
李孺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