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实然·应然·可然——关于休谟问题的一种新思考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韩东屏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7-62,共6页
-
文摘
“能否从‘实然’推出‘应然’”的休谟问题,自提出以来被中西哲人从肯定和否定方面给出多种不同的解,却无一令人满意。其中最看似成功的“与人联系法”实质也不成功。在我看来,与其探索“实然”与“应然”间还无从定性的关系,不如从应然开始,探索蕴涵“应然问题”的必然前提。经分析,“应然问题”的充要条件是“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的“可然”,而“实然”则只是部分“应然问题”的间接前提。在逻辑上我们可以作从“实然”到“应然”的推导,但在实践层面只适宜从需要解决的“应然问题”开始推导“应然”。这个推导过程的关键步骤是“可然”到“应然”的过渡,其基本方法是比较评价法。
-
关键词
休谟问题
实然
应然
可然
应然问题
-
分类号
B561.29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刍论哲学观的“应然”与“实然”问题
- 2
-
-
作者
陈永盛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出处
《天中学刊》
2022年第1期27-34,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ZX002)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研究项目。
-
文摘
哲学是什么,如何理解哲学观,一直是困扰哲学研究的始基性问题。哲学作为一种把握真理的方式,自我规定是其最为根本的特质。依据哲学把握真理的方式,哲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哲学观,即形成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和要求,形成自己哲学理论的建构。但任何一种哲学观的形成都必然要受"应然"与"实然"问题的影响,因为哲学把握真理在本质上是形而上的,它总是要求达至"应然"。而哲学又是时代的产物,形成于时代性和哲学家的个体性的某种统一之中,只能达至"实然"。因此,哲学家在形成自己的哲学观时总是受制于时代现实与个体价值的双重影响。只有明确这些要点,才能解答困扰哲学研究的始基性问题,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哲学研究。
-
关键词
哲学
哲学观
“应然”问题
“实然”问题
-
Keywords
philosophy
philosophical view
"ought-to-be"
"to-be"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德育是培育人的品质的教育活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史航
-
出处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1年第5期57-57,共1页
-
文摘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刊发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忠华教授的《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摘编如下:德育本质研究要回答两个最基本问题:德育是什么(实然问题)?德育应当是什么(应然问题)?德育本质是揭示德育活动自身内部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是德育活动与其他活动质的差异。把德育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最为恰当的。"教育活动"是德育最邻近的属概念。
-
关键词
教育活动
德育本质
培育
德育活动
个体品德
本质研究
品质
大学教师
根本区别
应然问题
-
分类号
G6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