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免疫学方法提高猪瘦肉率
1
作者 毕秀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5年第5期5-5,共1页
由吉林省兽医科学研究所安春植副研究员主持的“应用免疫学方法提高猪瘦肉率技术的研究”,于1994年末通过了由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经过三年的努力攻克,完成了对猪脂肪细胞分离方法;猪脂肪细胞质膜抗原的制备和鉴定;
关键词 应用免疫学 猪脂肪细胞 猪瘦肉 膜抗原 分析抗体 分离方法 兽医科 瘦肉率 酶联法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应用免疫学方法鉴别狍子肉和黄羊肉的研究
2
作者 陈敬武 高永丰 +2 位作者 张大婵 鲍玉芬 李辉 《检验检疫学刊》 1993年第4期1-6,11,共7页
野禽野味在外贸出口中数量越来越大,就饱子肉一项仅我省去年出口达500多吨,出口国家也越来越多,如奥地利、荷兰、德国等国家。由于价格等原因,不法商人常以黄羊肉冒充狍子肉出售,引起不少贸易争端和国外索赔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信... 野禽野味在外贸出口中数量越来越大,就饱子肉一项仅我省去年出口达500多吨,出口国家也越来越多,如奥地利、荷兰、德国等国家。由于价格等原因,不法商人常以黄羊肉冒充狍子肉出售,引起不少贸易争端和国外索赔事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信誉,削弱了我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免疫学 特异性血清 免疫技术 不法商人 索赔事件 对流免疫电泳 玻片法 免疫血清 抗体制备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视角下智慧教学的PBL教学模式应用探研——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敏萍 《经济师》 2024年第10期186-187,共2页
新时代的背景下,为满足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智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基于智慧教学... 新时代的背景下,为满足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智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构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基于智慧教学的PBL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对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通过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 PBL 模式 病原生物与免疫应用策略
下载PDF
基于主线式情境的教学设计——以“免疫学的应用”为例
4
作者 高品 《中学生物学》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本文以“免疫学的应用”一节为例,基于新冠疫情背景,通过“预防新冠”“检测新冠病毒”“治疗新冠重者患者”三个主要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概括疫苗本质及作用机制,理解抗原检测方法及原理,认同器官捐献行为,感悟中... 本文以“免疫学的应用”一节为例,基于新冠疫情背景,通过“预防新冠”“检测新冠病毒”“治疗新冠重者患者”三个主要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概括疫苗本质及作用机制,理解抗原检测方法及原理,认同器官捐献行为,感悟中国抗疫精神。最后,学生自主概括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深化对免疫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核心素养 免疫应用 高中生物
下载PDF
在“免疫学的应用”中开展论证式教学的实践
5
作者 曲建钢 《理科考试研究》 2023年第8期61-62,共2页
论证式教学高度符合新课标和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确定论证话题,并借助科学的论证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围绕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论证,并在过程中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免疫学的应用”教学为例,... 论证式教学高度符合新课标和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确定论证话题,并借助科学的论证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围绕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论证,并在过程中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免疫学的应用”教学为例,给出论证式教学开展的建议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式教 核心素养 免疫应用
下载PDF
融入课程思政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免疫学的应用”为例
6
作者 麻欣宇 刘玉芬 《中学生物学》 2023年第10期24-26,共3页
通过设计生活性问题、批判性讨论、直观感受职业、讨论科研问题、角色扮演等形式将课程思政融入到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科技自信、科研精神等,使课程思政真正融入到高中生物学课堂中。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中生物 设计 免疫应用
下载PDF
将新冠肺炎“诊防治”引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在线教学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玓 王书峰 +2 位作者 许桂莲 吴玉章 田易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178-2181,共4页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爆发,使我们再次认识到免疫学的重要性,结合新冠肺炎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我们拟将新冠肺炎的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同时穿插回顾免疫学基本概念... 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爆发,使我们再次认识到免疫学的重要性,结合新冠肺炎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我们拟将新冠肺炎的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同时穿插回顾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应答核心过程及免疫病理机制,并结合新冠肺炎的最新进展进行拓展讨论,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使其能够学以致用,以胜任疾病防治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改革 新冠肺炎 免疫应用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应用——以“免疫学的应用”为例
8
作者 陆陈君 《高考》 2024年第19期143-145,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PBL(问题式教学法)在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通过“免疫学的应用”这一主题,本研究分析了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导向性问题,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实践和学习。... 本研究旨在探讨PBL(问题式教学法)在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通过“免疫学的应用”这一主题,本研究分析了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导向性问题,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实践和学习。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等手段,评估了PBL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策略,对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 高中生物 免疫应用 构建高效课堂
原文传递
小鼠淋巴结及胸腺T、B淋巴细胞的鉴别 被引量:3
9
作者 顾远锡 崔玉芳 徐海超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3年第2期191-196,I0005,共7页
本文用细胞化学ACP偶氮染色法和5′N“Gomori”染色法鉴别小鼠淋巴结及胸腺T、B淋巴细胞。测定小鼠上述淋巴组织细胞悬液样品中ACP及5′N活力所得的结果,淋巴结的ACP阳性细胞为67%左右,5′N阳性细胞为31%左右,胸腺的ACP阳性细胞为97%,5... 本文用细胞化学ACP偶氮染色法和5′N“Gomori”染色法鉴别小鼠淋巴结及胸腺T、B淋巴细胞。测定小鼠上述淋巴组织细胞悬液样品中ACP及5′N活力所得的结果,淋巴结的ACP阳性细胞为67%左右,5′N阳性细胞为31%左右,胸腺的ACP阳性细胞为97%,5′N阳性细胞为10%。上述结果是相互符合的,也与目前已报导的小鼠及人的淋巴结和胸腺T、B淋巴细胞百分数基本符合。文中就ACP偶氮染色法与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进行了比较,证明在小鼠上述淋巴组织细胞悬液中ACP阳性淋巴细胞基本上代表T淋巴细胞。还就5′N“Gomori”法染色过程中,基质液中铅离子浓度对5′N活力的影响,ACP活力抑制剂的使用和机理以及所得出的小鼠淋巴结及胸腺中T,B淋巴细胞百分数的可靠性进行了初步讨论。在深入研究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所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方面,应用免疫学方法的报导较多,而有关细胞化学的应用则甚少,如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鉴别T淋巴细胞的资料(Mueller,1975;1976;Ranki,1976),以及鉴别B淋巴细胞的零星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细胞免疫 应用免疫学 非特异性酯酶 基质液 B淋巴细胞 细胞化 T淋巴细胞 淋巴结
下载PDF
SPA协同凝集诊断淋病奈瑟氏菌
10
作者 刘建刚 韩燕 +2 位作者 王海燕 刘建伟 王茂 《武警医学》 CAS 1992年第2期40-41,共2页
淋球菌为淋病的病原菌,临床常依靠细菌培养来帮助诊断。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先从初代培养物中挑选出可疑菌落,通过传代增殖,再依靠多种生化反应鉴定。这种方法操作繁琐,需时间较长。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查淋球菌,国外已有报道。我们参照其方... 淋球菌为淋病的病原菌,临床常依靠细菌培养来帮助诊断。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先从初代培养物中挑选出可疑菌落,通过传代增殖,再依靠多种生化反应鉴定。这种方法操作繁琐,需时间较长。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检查淋球菌,国外已有报道。我们参照其方法,应用标准淋球菌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此血清致敏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氏菌 SPA 淋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可疑菌落 应用免疫学 初代培养 催产克雷伯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 酸杆菌
下载PDF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背景的"免疫学的应用"一节教学设计
11
作者 潘超颖 《生物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13-16,共4页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背景,设计"概括疫苗本质""探究疫苗作用机制""检测新冠感染"及"重症患者治疗方案"等课堂探究任务,在问题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探究新冠感...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感染")背景,设计"概括疫苗本质""探究疫苗作用机制""检测新冠感染"及"重症患者治疗方案"等课堂探究任务,在问题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探究新冠感染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的免疫学原理,并概括总结免疫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运用生命观念的同时,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宣传科学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应用 核心素养
下载PDF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生物学中的教学设计 ——以“免疫学的应用”一节为例
12
作者 杨舒帆 《风景名胜》 2020年第8期0201-0201,共1页
高中生的职业意向影响选科和填报高考志愿,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与生物有关的职业,乐于学习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高中生物 免疫应用
下载PDF
中国科协第90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研讨“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的应用”
13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9-49,共1页
2014年9月25—26日,主题为"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的应用"的中国科协第90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贵阳举行。近30位国内专家与会研讨,围绕"结核病常规诊断方法的局限性和现行结核病诊断工作的重点难点"、"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的... 2014年9月25—26日,主题为"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的应用"的中国科协第90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贵阳举行。近30位国内专家与会研讨,围绕"结核病常规诊断方法的局限性和现行结核病诊断工作的重点难点"、"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运用前景"、"结核病耐多药快速诊断技术发展趋势及运用前景"等议题展开观点阐述和激烈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技术 中国科协 运用前景 常规诊断方法 国内专家 观点阐述 应用免疫学 传统诊断 发展趋势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国际会议消息
14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2,共1页
1.免疫反应和传染病分子问题国际会议定于1989年7月25~28日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会议将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1)T 细胞受体和抗原识别;(2)B 细咆产生和免疫球蛋白;(3)细咆素(cytokines)及其调节;(4)宿主和寄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免疫性疾病... 1.免疫反应和传染病分子问题国际会议定于1989年7月25~28日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会议将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1)T 细胞受体和抗原识别;(2)B 细咆产生和免疫球蛋白;(3)细咆素(cytokines)及其调节;(4)宿主和寄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免疫性疾病。此外,会议还将讨论应用免疫学(包括药理、诊断和冶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识别 免疫反应 应用免疫学 免疫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 冶疗 CYTOKINES 细胞免疫 细胞受体 自身免疫
下载PDF
浅议结核菌素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祥云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PPD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太湖县结防科2009年3月~2010年10月进行的306例PPD皮肤试验者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将PPD试验者分为阴性、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四类查验反应,观察分析受试者的反应情况。结果30... 目的探讨PPD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太湖县结防科2009年3月~2010年10月进行的306例PPD皮肤试验者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将PPD试验者分为阴性、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四类查验反应,观察分析受试者的反应情况。结果306人中PPD试验阴性者134人,仅2例诊断为肺结核;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者113人,8人最终诊断为肺结核;强阳性59人,30人诊断为肺结核,7人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2人诊断为肺外结核,余下20人未诊断为肺结核。结论试验结果作为结核病的一项辅助检查手段,对确定活动性涂阴肺结核的诊断有重要价值;PPD强阳与肺结核发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免疫应用 PPD试验 价值
下载PDF
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
16
作者 吴隼 李敬东 +3 位作者 黄琰 杨彩玲 王冉 张青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 检测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方法 制备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2)细胞免疫刺激复合物(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es,ISCOMS),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细胞毒作用检测.电镜检... 目的 检测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方法 制备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2)细胞免疫刺激复合物(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es,ISCOMS),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细胞毒作用检测.电镜检测ISCOMS,Bradfords法测定复合物中的蛋白回收率,XTT法测定CTL活性.结果 电镜下观察,ISCOMS直径为30-50nm左右的蜂窝状结构.用Bradfords法测,透析法制备的ISCOMS的蛋白回收率分别为38.15%,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免疫刺激复合物包裹急性髓系白血病可溶性蛋白抗原可明显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OMs/治疗应用白血病 髓样 急性/免疫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17
作者 刘伟平 殷明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3618-3618,共1页
目的比较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抗-CCP和RF值,包括96例RA患者、90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83例健康人。结果 RA组中抗-CCP和RF的阳... 目的比较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抗-CCP和RF值,包括96例RA患者、90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83例健康人。结果 RA组中抗-CCP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76.0%和8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RA组抗-CCP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3.3%和4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和RF的灵敏度分别为76.0%、88.5%;特异度分别为96.7%,51.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1%、65.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1%、80.7%。结论抗-CCP特异度高于RF,但灵敏度低于RF。联合检测抗-CCP与RF可提高对RA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诊断/免疫 肽类 环/诊断应用/免疫 类风湿因子/诊断应用/免疫
原文传递
革兰氏阳性菌荚膜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婕 吴昊 +1 位作者 乔建军 朱宏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98,共8页
细菌的荚膜多糖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菌的生长分裂、维持细胞壁形态、抵御外界环境以及免疫反应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在致病菌中,荚膜多糖常作为一种毒力因子发挥作用。在革兰氏阳性菌中,荚膜多糖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过程及... 细菌的荚膜多糖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菌的生长分裂、维持细胞壁形态、抵御外界环境以及免疫反应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在致病菌中,荚膜多糖常作为一种毒力因子发挥作用。在革兰氏阳性菌中,荚膜多糖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过程及功能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讨论了革兰氏阳性菌中部分致病菌的荚膜多糖与非致病菌表面多糖的分布位置、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特异性。重点讨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及非致病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及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综述革兰氏阳性菌中荚膜多糖生物合成的三种方式:Wzx/Wzy-依赖通路、ABC转运蛋白(ABC transporter)途径及合酶依赖途径,并举例解释了相应多糖的合成过程及相关基因。介绍了革兰氏阳性菌荚膜多糖及表面多糖的生理功能,如屏障保护功能、胞间黏附功能以及参与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等。结合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概述其当前主要研究进展,如构建高耐受工程菌疫苗研制等。结合细菌荚膜多糖的特征差异,对其在医药与工业生产领域的广阔前景提出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多糖 革兰氏阳性菌 多糖结构与合成 免疫应用
原文传递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hydrophobic NaYF_4:Yb,Er upconversion nanophosph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immunoassay 被引量:6
19
作者 LIU ChengHui, WANG Zhe, WANG XiaoKe & LI ZhengPing Key Laboratory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Diagnosi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1年第8期1292-1297,共6页
β-NaYFa:Yb,Er upconversion nanophosphor (UCNP) is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NIR-to-visible upconversion mate- dais, which shows great potential in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bioimaging. However, its appl... β-NaYFa:Yb,Er upconversion nanophosphor (UCNP) is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NIR-to-visible upconversion mate- dais, which shows great potential in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bioimaging. However, its applications are greatly limited due to its low water dispersibility and thus poor biocompatibility. In this paper, poly(acrylic acid) (PAA)-based ligand exchange strategies are carded out to modify oleic acid-capped hydrophobic β-NaYF4:Yb,Er UCNPs into hydrophilic ones. After efficient surface modification, the presence of free carboxylic acid groups on the surfaces of UCNPs results in high solubility in water, and also allows further conjugation with NH2-containing biomolecules. Facilitated by the covalent linkage between the -COOH groups on UCNPs surfaces and -NHz groups in antigen/antibody, a sensitive immunosensor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PAA-functionalized β-NaYFa:Yb,Er UCNPs as biolabels. Through monitoring the upconversi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r fluorescent imaging of the final immunocomplexes, high sensitivity is achieved for the proposed immunoassay and as low as 0.1 ng/mL goat anti-human immunoglobulin G (IgG) can be detected, which suggests that PAA-modified UCNPs may serve as an ideal candidate for use as bioanalysis and bioimaging pro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modification upconversion nanophosphor ligand exchange IMMUNOASSAY BIOIMAGING
原文传递
NK cell-based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basic biolog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被引量:14
20
作者 LI Yang YIN Jie +4 位作者 LI Ting HUANG Shan YAN Han LEAVENWORTH Jian Mei WANG X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233-1245,共13页
Natural killer(NK) cells, which recognize and kill target cells independent of antigen specificity and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matching, play pivotal roles in immune defence against tumors. However, tumo... Natural killer(NK) cells, which recognize and kill target cells independent of antigen specificity and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matching, play pivotal roles in immune defence against tumors. However, tumor cells often acquire the ability to escape NK cell-mediated immune surveillance. Thus, understand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regulation of NK cell phenotype and function within the tumor environment is instrumental for designing new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In this review, we elaborate the main biological feature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K cells that pertain to regulation of NK cell-mediated anti-tumor activity. We further overview current clinical approaches regarding NK cell-based cancer therapy, including cytokine infusion, adoptive transfer of autologous or allogeneic NK cells, applications of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expressing NK cells and adoptive transfer of memory-like NK cells. With these promising clinical outcomes and fuller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questions raised in this review, we foresee that NK cell-based approaches may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future cancer immun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 cell CANCER cytokine infusion adoptive transfer IMMUNOTHERA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