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视域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评估与优化——以黄河流域河南段东山底村为例
1
作者 熊湘雯 曾浩 +2 位作者 姜秀娟 师可欣 杨佳为 《中外建筑》 2024年第8期27-32,共6页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景观面临着外部冲击及内部动荡等诸多挑战。将韧性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选取黄河流域河南段东山底村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抵抗性、恢复性、发展性3个方面...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景观面临着外部冲击及内部动荡等诸多挑战。将韧性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选取黄河流域河南段东山底村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抵抗性、恢复性、发展性3个方面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韧性评估体系,对其文化景观的韧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山底村整体文化景观韧性水平较强,其中抵抗性与发展性较强,而恢复性一般,具体表现为“发展性>抵抗性>恢复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山底村文化景观的优化策略,为黄河流域其他相似的传统村落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韧性 文化景观 评价指标体系 东山底村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文化旅游型乡村规划探索——以陕西省庙底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森 王颖 刘甜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及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期,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目前文化旅游型乡村规划存在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减弱、用地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提出补充完善乡村规划工作底图、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及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期,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目前文化旅游型乡村规划存在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减弱、用地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提出补充完善乡村规划工作底图、制定文化发展策略、编制乡村规划等路径。最后,以陕西省洛南县庙底村为例,提出发展策略,探索文化旅游型乡村的发展之路,为相关乡村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振兴 文化旅游型乡 底村
下载PDF
石林阿着底村彝族刺绣工艺调查报告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青 《民族艺术研究》 2005年第3期66-73,共8页
石林彝族在刺绣工艺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近年来石林阿着底村的刺绣工艺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成功发展道路。本文对该村彝族刺绣的历史、工艺、成品制作、技艺传承、产销模式等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石林阿着底村 彝族 刺绣工艺
下载PDF
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燕鹏 张素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359-4361,共3页
对石家庄市"城中村"的典型之一——槐底村的民间信仰内容及衰退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城中村"民间信仰发展状况提供借鉴。
关键词 石家庄 城中 民间信仰 底村
下载PDF
泸水县马垮底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中的GIS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益敏 《地理空间信息》 2009年第6期36-39,共4页
探讨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为移民寻找适宜居住的最佳搬迁地。在安置地选择中考虑了8个因子,通过GIS技术叠加8个因子后,在泸水县找到适宜的搬迁地,最后提出解决马垮底村脱贫的方案:条件较好的3个自然村不搬迁... 探讨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为移民寻找适宜居住的最佳搬迁地。在安置地选择中考虑了8个因子,通过GIS技术叠加8个因子后,在泸水县找到适宜的搬迁地,最后提出解决马垮底村脱贫的方案:条件较好的3个自然村不搬迁,就地解决脱贫;其余12个自然村搬迁到条件较好的片马镇的2个安置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马垮底村 易地扶贫 安置方案
下载PDF
黔西北彝族基督教信仰文化研究——以威宁县板底乡板底村为个案
6
作者 刘慧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7期26-32,共7页
19世纪,基督教传到中国西南地区,并渗透到了黔西北彝族地区的威宁县板底村。板底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不仅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还有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信仰文化,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碰撞并相互调适。... 19世纪,基督教传到中国西南地区,并渗透到了黔西北彝族地区的威宁县板底村。板底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不仅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还有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信仰文化,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碰撞并相互调适。而基督教信仰文化所具有的动态性,也促使其自身的不断变迁。基督教信仰文化在板底村长期发展,既获取生存空间,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只有研究分析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形成、变迁、文化碰撞与调适等,才能全面了解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体系以及其与当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彝族 信仰文化 基督教 底村
下载PDF
浙西阁底村聚落模式及其三合土民居探析
7
作者 郑晓旭 柳肃 《华中建筑》 2010年第9期151-154,共4页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拍照记录和具体测绘等方式对位于浙西地区的阁底村的聚落模式进行剖析,并详细论述这个村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一时的三合土民居的平面布局、造型手法和建筑技艺等。本着"述而不作"的态度为我国传统民...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拍照记录和具体测绘等方式对位于浙西地区的阁底村的聚落模式进行剖析,并详细论述这个村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一时的三合土民居的平面布局、造型手法和建筑技艺等。本着"述而不作"的态度为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 底村 聚落 三合土民居
下载PDF
窑底村下沉式窑洞聚落的中庭配置形式研究
8
作者 贺振华 胡昂 《华中建筑》 2017年第12期46-50,共5页
该文基于四川大学胡·藤井研究室对河南陕县窑底村下沉式窑洞聚落的实地调研所取得的研究基础资料,根据下沉式窑洞以中庭院落为核心的布局特点,以各个地坑院中庭的中心点作为其领域中心,利用Delaunay三角网的最邻接特性解析各个领... 该文基于四川大学胡·藤井研究室对河南陕县窑底村下沉式窑洞聚落的实地调研所取得的研究基础资料,根据下沉式窑洞以中庭院落为核心的布局特点,以各个地坑院中庭的中心点作为其领域中心,利用Delaunay三角网的最邻接特性解析各个领域中心点之间的邻接关系;并在坐标图中对这种相互邻接关系进行表示,从而分析出中庭配置形式的特征,指出其中庭配置存在着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村 下沉式窑洞聚落 DELAUNAY三角网 中庭配置形式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村寨日志选登:怒江福贡赤恒底村
9
作者 木玉华(记录) 肖迎(整理) 《民族艺术研究》 2006年第6期66-71,共6页
怒江福贡赤恒底村是一个傈僳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自然村。自1913年基督教传入后,傈僳族村民大多信仰基督教。由赤恒底村村民书写的日志,反映出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在日渐开放的怒江峡谷,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发展,正呈现出... 怒江福贡赤恒底村是一个傈僳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自然村。自1913年基督教传入后,傈僳族村民大多信仰基督教。由赤恒底村村民书写的日志,反映出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在日渐开放的怒江峡谷,随着经济生活的繁荣发展,正呈现出许多值得人类学者广以关注的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赤恒底村 傈傈族 经济生活 价值变迁
下载PDF
文化振兴视域下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闻喜县寺底村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璐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5期43-44,共2页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具有用词对仗等文化特征。楹联文化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对楹联文化的研究,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山西闻喜县寺底村有创作楹联的传统,在当代社会颇受重视,有固定的创作群体和传承群体,并在节...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具有用词对仗等文化特征。楹联文化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对楹联文化的研究,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山西闻喜县寺底村有创作楹联的传统,在当代社会颇受重视,有固定的创作群体和传承群体,并在节庆和婚丧嫁娶人生礼仪场合广为应用。楹联成为寺底村的标志性文化,对传统村落的振兴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楹联 文化 底村
下载PDF
沟底村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
11
作者 王奎 《中国老区建设》 2003年第11期29-29,共1页
阳城县北留镇沟底村是晋城市和阳城县两级老促会的重点工作联系点。全村土地面积42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由于近年来超量采挖,煤炭资源日趋... 阳城县北留镇沟底村是晋城市和阳城县两级老促会的重点工作联系点。全村土地面积42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由于近年来超量采挖,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主要经济来源面临'干涸断流',村居生存受到威胁。面对挑战,沟底村向何处去?出路在哪里?2002年初,沟底村在上级党、政领导和县老促会的支持帮助下,开始二次创业,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村 农业综合开发 阳城县 江苏 农业产业化 农业开发
下载PDF
浅析浙南传统村落宗祠建筑特征--以温州泰顺徐岙底村吴氏宗祠为例
12
作者 徐浩然 韦庚男 《城市建筑》 2022年第2期78-80,120,共4页
村作为最小的行政和居住单位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之久,许多传统村落至今仍存在于华夏大地。作为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宗祠建筑承载了村落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浙南地区的传统村落由于处在浙南丘陵地区之中,其宗祠建筑保存得较为完整,... 村作为最小的行政和居住单位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之久,许多传统村落至今仍存在于华夏大地。作为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宗祠建筑承载了村落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浙南地区的传统村落由于处在浙南丘陵地区之中,其宗祠建筑保存得较为完整,因此浙南地区宗祠建筑很好地保留着传统宗族文化的印记。本文从浙南地区传统宗祠建筑的平面形式和建筑装饰两方面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温州泰顺县筱村镇徐岙底古村落吴氏宗祠的平面形式、建筑特色与装饰特色,探讨浙南宗祠建筑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与审美特征,并由此引发对浙南传统宗祠建筑与宗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 宗祠建筑 传统 徐岙底村
下载PDF
游塔头底村寄意
13
作者 周佳罗 《诗词月刊》 2019年第4期72-72,共1页
探幽揽景恰逢时,古味村居绽艳姿。绿水红鱼闲弄调,青山竹子漫摇诗。湖边民宿无喧闹,池内风车猎眼奇。谁解吾心找童忆,难留迷恋惹寻追。
关键词 游塔头底村寄意 周佳罗 诗词
原文传递
离石西崖底汉代画像石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金元 王双斌 《文物世界》 2002年第6期3-4,共2页
关键词 离石市 西崖底村 汉代 画像石 文物考古
下载PDF
家乡的新变化
15
作者 杨志东 《西部大开发》 2019年第3期127-128,共2页
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亲们的愿望都能实现,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大年三十我一早出发,十点多就赶回老家洋县溢水镇岭底村。在这个环山拥抱、溪水清冽的小村庄里,一座座红顶白墙的房屋整齐排列... 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亲们的愿望都能实现,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大年三十我一早出发,十点多就赶回老家洋县溢水镇岭底村。在这个环山拥抱、溪水清冽的小村庄里,一座座红顶白墙的房屋整齐排列,家家屋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和风干的香肠、腊肉,门口停的一辆辆小轿车成为新的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 白墙 底村 镇岭 一座座 溢水 红顶
下载PDF
骡子尾巴是我登山的梯
16
作者 何源梅 《含笑花》 2019年第2期41-42,共2页
有些路,通向云层,让人震撼;有些路,通向大海,让人神往;有些路,通向峡谷,让人敬畏。就因为一条通向峡谷的山路,我敬畏那些劳碌一生的牛马,敬畏那些不畏艰险、不怕苦累的山里人。大雾的清晨,伴随着哒哒哒的马蹄声,我跟着一支骡队,走在新... 有些路,通向云层,让人震撼;有些路,通向大海,让人神往;有些路,通向峡谷,让人敬畏。就因为一条通向峡谷的山路,我敬畏那些劳碌一生的牛马,敬畏那些不畏艰险、不怕苦累的山里人。大雾的清晨,伴随着哒哒哒的马蹄声,我跟着一支骡队,走在新街乡牛么底村那条通往天梯的古道上。牛铃在前面带路,叮叮当当的声音盖过清脆的鸟啼,盖过林荫道上黄牛踩着石头发出的趵趵声,盖过骡子鞍架摇摆时发出的咯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骡子 新街 天梯 通向 峡谷 底村 骡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