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底栖生境健康状况
1
作者 纪莹璐 王尽文 +3 位作者 宿凯 张海舟 赵传庭 张亮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目的】运用不同生物指数分析胶州湾口海域底栖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期为胶州湾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及后续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2019年各年9月在青岛胶州湾口薛家岛海域设置12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该海域大型底... 【目的】运用不同生物指数分析胶州湾口海域底栖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期为胶州湾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及后续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2019年各年9月在青岛胶州湾口薛家岛海域设置12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特征,并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海洋生物指数AMBI和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AMBI评价该海域底栖生境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结果】2016―2019年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84种,其中多毛类(39种)、甲壳类(23种)和软体动物(15种)是该海域的主要组成类群,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0 m^(-2)和7.22 g/m^(2)。多毛类寡鳃齿吻沙蚕(Micronephthys oligobranchia)、拟特须虫(Paralacydonia paradoxa)、软背鳞虫(Lepidonotus helotypus),节肢动物绒毛细足蟹(Raphidopus ciliatus)、隆线强蟹(Eucrate crenata)和头索动物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japonicum)为该海域的优势种。底栖生境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除2016年胶州湾口底栖生境受轻度干扰外,其余年份底栖生境质量介于一般至优良之间。【结论】2016―2019年胶州湾口海域生境质量有所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动物 底栖生境健康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海洋生物指数(AMBI) 多变量海洋生物指数(M-AMBI) 胶州湾
下载PDF
杂食性鱼类对浅水水体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的影响:微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梅雪英 Vladimir Razlutskij +4 位作者 Lars G.Rudstam Erik Jeppesen 唐雅丽 张修峰 刘正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674,共8页
浅水水体存在着强烈的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耦合的结果决定着水生态系统关键特征.在缺少大型水生植物的浅水系统中,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对光照和营养盐的竞争是底栖-浮游生境耦合最为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但该过程受到杂食性鱼类的影响... 浅水水体存在着强烈的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耦合的结果决定着水生态系统关键特征.在缺少大型水生植物的浅水系统中,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对光照和营养盐的竞争是底栖-浮游生境耦合最为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但该过程受到杂食性鱼类的影响.本文以浅水水体的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为切入点,综述了杂食性鱼类对浅水水体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作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一般而言,杂食性鱼类有利于提高水层营养盐浓度,促进浮游藻类生长,降低水体透明度,不利于底栖藻类竞争,从而加速水体富营养化.但不同种类的杂食性鱼类(如底栖杂食性鱼类、偏植物性饵料的杂食性鱼类、偏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鱼类以及小型杂食性鱼类)因食性差异,对底栖-浮游生境耦合的影响机理不同,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各异;即便同一种杂食性鱼类也可因发育阶段不同对底栖-浮游生境耦合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人类活动、全球变暖以及富营养化等多重因子胁迫下杂食性鱼类在鱼类群落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因此,杂食性鱼类对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深远、复杂,值得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境耦合 杂食性鱼类 浅水水体 浮游藻类 藻类
下载PDF
空间信息技术在河口潮间带栖息地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婷婷 赵峰 +2 位作者 侯俊利 高宇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436,共13页
研究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intertidal benthic habitat)变化,能为河口湿地生物的保护、底栖环境质量的评价、受损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的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本文从关注空间和时间尺度的研究出发,对河口潮间带栖息地监测、分类与评价方面... 研究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intertidal benthic habitat)变化,能为河口湿地生物的保护、底栖环境质量的评价、受损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的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本文从关注空间和时间尺度的研究出发,对河口潮间带栖息地监测、分类与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为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论述: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的时空新特征、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参数、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获取方式、数据处理、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分类模型选择、多时空尺度分析。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的分类方式由于考虑生态过程和格局中所涉及的空间生态学问题(边界分割、尺度效应、分类精度、动态变化等),模拟底栖物种及群落分布更为便捷,最终使物种/群落栖息地分类结果更加精确、真实、全面。最后,本文提出利用SIT对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进行分类将对底栖生态系统评价及研究生态功能机制带来新的视角,同时也需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潮间带生境特征参数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甄别和筛选,以期有效提高指示参数在研究尺度上的解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 河口潮间带 底栖生境 分类研究
下载PDF
关于疏浚河道生境修复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以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石梁河为例
4
作者 周松涛 《区域治理》 2020年第30期0113-0113,0217,共2页
本文以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石梁河疏浚河道为例,根据疏浚施工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结合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表层底泥回填 沉水植物种植 底栖动物投放”的修复模式,同时探讨了该模式在实际落实中的难点和应注... 本文以安徽省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工程石梁河疏浚河道为例,根据疏浚施工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结合目前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表层底泥回填 沉水植物种植 底栖动物投放”的修复模式,同时探讨了该模式在实际落实中的难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河道 底栖生境 修复 探讨
下载PDF
新疆巴音布鲁克湿地沉积摇蚊记录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宁栋梁 张恩楼 +2 位作者 高光 汤祥明 邵克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3-721,共9页
基于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中一碟形洼地沉积岩芯210Pb测年、摇蚊、沉积理化指标分析结果,利用冗余分析,结合气象资料,探讨了近60 a来气候变化对摇蚊演替的影响.摇蚊亚化石组合表明,从1990s开始摇蚊优势种从适应性较强的Chironomus plu... 基于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中一碟形洼地沉积岩芯210Pb测年、摇蚊、沉积理化指标分析结果,利用冗余分析,结合气象资料,探讨了近60 a来气候变化对摇蚊演替的影响.摇蚊亚化石组合表明,从1990s开始摇蚊优势种从适应性较强的Chironomus plumosus-type向与水生植物关系密切的Dicrotendips nervosus-type、Paratanytarsus penicillatus-type转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总有机碳含量和粒度是影响摇蚊组合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两者共同解释了摇蚊组合变化的31%.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湿地水量平衡影响水生植被、土壤侵蚀和水体扰动,进而影响摇蚊种群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组合 底栖生境 气候变化 冗余分析 巴音布鲁克湿地
下载PDF
海草光学遥感监测研究综述
6
作者 李一琼 白俊武 +1 位作者 张丽 李通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共13页
海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水域,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和功能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强烈影响,海草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衰退,因此开展海草资源监测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水域,是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和功能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强烈影响,海草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衰退,因此开展海草资源监测与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光学遥感在海草监测中表现出卓越优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草遥感监测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研究内容、技术和方法,论证了海草光学遥感监测的可行性,旨在为我国海草光学遥感监测厘清适宜数据和可靠技术方法,并指明潜在研究方向。同时也希望能为海草遥感监测提供借鉴,并拓展海草资源科学管理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 监测 光学遥感技术 海洋底栖生境 海岸带
下载PDF
大亚湾近岸浅海马尾藻遥感信息提取
7
作者 李俊 何颖清 +2 位作者 邓孺孺 熊龙海 张锐豪 《测绘通报》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马尾藻对健康的沿海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遥感监测多针对开阔海域的漂浮马尾藻,对浅海底栖型马尾藻研究较少;技术方法大多基于经验模型,依赖大量实测数据。本文基于水体辐射传输过程,建立马尾藻遥感信息提取模型。大亚湾3个试验结果表... 马尾藻对健康的沿海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遥感监测多针对开阔海域的漂浮马尾藻,对浅海底栖型马尾藻研究较少;技术方法大多基于经验模型,依赖大量实测数据。本文基于水体辐射传输过程,建立马尾藻遥感信息提取模型。大亚湾3个试验结果表明:①马尾藻丰度分布情况与野外调查数据基本吻合;②大亚湾的马尾藻在水域开阔程度高、水体交换条件良好、受一定风浪影响、水深小于1.6 m的环境条件下,长势更好,丰度更高;③水深、海浪作用是影响马尾藻生长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方法对马尾藻资源的保护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海洋底栖生境 丰度 近岸浅海 混合像元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