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湖泊底泥的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被引量:113
1
作者 滑丽萍 华珞 +4 位作者 高娟 张振贤 尹逊霄 朱风云 王学东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6-373,共8页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搜集了中国不同区域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及其某些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背景值,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了中国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范围,分析了不同湖泊底泥重金属的浓度情况,对几个重点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进...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搜集了中国不同区域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及其某些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背景值,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了中国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范围,分析了不同湖泊底泥重金属的浓度情况,对几个重点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防治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国
下载PDF
武汉市某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分析
2
作者 李思琪 黄孟斌 +3 位作者 徐志文 魏伟 陈琴 王利林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1期219-226,共8页
为研究城市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以武汉城区某湖泊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水质状态和底泥污染等情况进行评价,结合点源、面源、内源污染负荷,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开展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水域水环... 为研究城市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以武汉城区某湖泊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水质状态和底泥污染等情况进行评价,结合点源、面源、内源污染负荷,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开展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水域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该湖泊整体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71.48~87.35,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控制因子为叶绿素a、TN、TP;底泥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90%以上底泥处于较严重污染状态,平均污染指数达3.370,其中TP对水体污染贡献最显著;湖泊水体主要污染源为雨水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和底泥释放的内源污染,COD_(Mn)为主要面源污染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富营养化 污染负荷分析 控制因子 底泥污染评价
下载PDF
黑臭水体底泥污染源调查及污染特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佳 张宁 崔佳 《市政技术》 2018年第6期171-173,共3页
主要对黑臭水体底泥疏浚工程中的污染源调查要点、污染特性评价方法和污染物控制指标选取方法进行了阐述。在实际工程中,可参考该研究中的技术思路,在科学开展工程勘测、污染物检测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污染特性评价方法进行底泥污染评价... 主要对黑臭水体底泥疏浚工程中的污染源调查要点、污染特性评价方法和污染物控制指标选取方法进行了阐述。在实际工程中,可参考该研究中的技术思路,在科学开展工程勘测、污染物检测的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污染特性评价方法进行底泥污染评价,确定底泥的污染程度和污染分布特征,并根据相应污染物控制指标,更为科学合理地制定黑臭水体底泥疏浚方案,实现环保、精准清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底泥 污染源调查 底泥污染特性评价 控制指标选择
下载PDF
昆明市主城区主要入滇河道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国涵 苏涛 +4 位作者 杨耀雷 夏万永 陈瑞娟 刘云 张俊华 《环境科学导刊》 2022年第3期74-79,共6页
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2014—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5条主要河道底泥中As、Pb、Cd、Cr、Cu、Zn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污染负荷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5条河道底泥重金属的CF_(i)平均值范围为... 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2014—2019年昆明市主城区5条主要河道底泥中As、Pb、Cd、Cr、Cu、Zn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污染负荷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5条河道底泥重金属的CF_(i)平均值范围为1.68~52.36,7项指标对污染的贡献程度大小为:Cd>Hg>Zn>Cu>Pb>As>Cr;5条河道的PLI值范围为3.02~18.88,污染等级均为“极强污染”,污染负荷大小顺序为:运粮河>船房河>新河>大清河>盘龙江。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表明:5条河道中运粮河和船房河重金属累积程度远高于其它3条河道,各指标总体污染顺序为:Hg>Cd>Zn>Cu>Pb>Cr>As。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5条河道底泥重金属的平均值范围为3.36~1570.64,重金属危害程度顺序为:Cd>Hg>Cu>Pb>As>Zn>C_(r)^(i)RI值范围为1074.61~9157.91,5条河道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为“很强”;按照风险程度排列为:运粮河>船房河>大清河>新河>盘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底泥污染评价 污染负荷指数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昆明
下载PDF
外秦淮河底泥污染及疏浚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沐 任增谊 +2 位作者 张曼 赵琼 尹洪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945-3956,共12页
外秦淮河是南京市一条重要的城市景观行洪河道,多年来受工业及生活污水影响,内源污染严重.为充分了解外秦淮河底泥污染特征,为疏浚提供决策依据,对河道上、中和下游典型断面底泥界面微环境以及营养物含量进行调查,采用有机指数法和污染... 外秦淮河是南京市一条重要的城市景观行洪河道,多年来受工业及生活污水影响,内源污染严重.为充分了解外秦淮河底泥污染特征,为疏浚提供决策依据,对河道上、中和下游典型断面底泥界面微环境以及营养物含量进行调查,采用有机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对底泥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污染物垂向分布特征模拟清淤对底泥内源释放削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中下游底泥界面以上DO均值分别为4.62、3.25和3.41mg·L^(-1),且分别在4.4、3.5和5.5 mm处消耗殆尽,是典型的城市河道污染特征体现.调查河段表层底泥的ω(TN)、ω(TP)和ω(OM)均值分别为1734mg·kg^(-1)、1337 mg·kg^(-1)和4.82%,底泥TN和OM的有机污染指数均值为0.48,处于尚清洁水平,TP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值为3.18,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模拟30 cm清淤深度结果表明,底泥SRP和Fe^(2+)的释放速率较清淤前分别削减42%~82%和88%~96%,而NH_(4)^(+)-N的释放速率却较清淤前有所增加.DGT测定技术与底泥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清淤后表层底泥磷活性均明显下降,DGT-P和Mobile-P较对照处理削减比例分别为9%~11%和1%~3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外秦淮河底泥内源污染严重,清淤可在一定程度削减内源磷释放,可能是外秦淮河水质改善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秦淮河 营养物 底泥污染评价 疏浚 氮磷释放 氮磷形态
原文传递
巢湖南淝河河口底泥污染特征及疏浚决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盼 杨春晖 +1 位作者 马鑫雨 尹洪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2-722,共11页
为了解巢湖南淝河河口区域底泥污染特征,为底泥疏浚提供决策依据,对该区域底泥中营养物、重金属含量及释放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有机指数法、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对底泥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总氮(TN)、总磷(TP... 为了解巢湖南淝河河口区域底泥污染特征,为底泥疏浚提供决策依据,对该区域底泥中营养物、重金属含量及释放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有机指数法、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对底泥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总氮(TN)、总磷(TP)以及有机质(OM)的均值为1461 mg·kg^(-1)、438 mg·kg^(-1)和1.77%,在表层(0~10cm)富集明显,随着底泥深度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有机污染指数和污染指数结果表明,表层底泥(0~10 cm)总氮、有机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而总磷处于重度污染状态,且随着底泥深度的增加,污染风险逐渐降低,并在30 cm以下处于低风险.静态释放结果发现底泥氨氮(NH4+-N)和TP的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8.04 mg·(m^(2)·d)^(-1)和0.19 mg·(m^(2)·d)^(-1),释放潜力较大,且与底泥营养物污染区域一致.对于底泥重金属而言,除Cr和Ni外的其它6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和Cd的含量超标最为严重,且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0~20 cm)底泥均处于重污染风险等级,而30 cm以下底泥重金属降为低风险等级.底泥重金属浸出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域底泥疏浚后重金属释放风险较低,不属于危险废物.根据以上结果,综合确定了南淝河口区域的重点疏浚面积(3.93 km^(2))和深度(30 cm),为底泥疏浚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物 重金属 底泥污染评价 疏浚 南淝河河口 巢湖
原文传递
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中河道底泥清淤深度的确定 被引量:9
7
作者 夏文林 黄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47,共4页
河道底泥的淤积不仅会造成河道过流断面不足,而且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还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底泥重金属超标的河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河道清淤在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中必不可少。以江门高新区麻园黑臭水体综合治... 河道底泥的淤积不仅会造成河道过流断面不足,而且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还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底泥重金属超标的河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河道清淤在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中必不可少。以江门高新区麻园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对河道底泥清淤深度的确定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践表明,对于河道底泥清淤深度的确定,应结合水质考核目标、底泥污染评价、防洪排涝标准及河道边坡的稳定性等因素,按相关规范布点分析,确保按需清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底泥清淤深度 重金属 底泥污染评价 防洪排涝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