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北部花岗岩风化穴形成机制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德文 崔之久 +1 位作者 李洪江 南凌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通过对华北北部3个地区花岗岩风化穴的调查研究,对其形态类型和成因作了详细讨论.研究区风化穴从形态上可分为底穴型(锅穴)、沟槽型、边墙型以及前三者的组合.根据形态特征分析,首次提出锅穴主要与局部岩面上大气降水的长时间停留有关;... 通过对华北北部3个地区花岗岩风化穴的调查研究,对其形态类型和成因作了详细讨论.研究区风化穴从形态上可分为底穴型(锅穴)、沟槽型、边墙型以及前三者的组合.根据形态特征分析,首次提出锅穴主要与局部岩面上大气降水的长时间停留有关;沟槽型则与岩面流水有关,主要沿岩面半固定流路发育;边墙型大多起源于结构构造引起的岩石抗蚀性能的不均匀性.组合型在成因上则与前述3种机制中的一种或几种有关.风化穴作为裸岩表面差异风化的产物是一种广域型地貌景观,其空间分布并不指示特定的地理环境,但锅穴在形态特征上与环境要素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环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北部 花岗岩 风化 形成机制 环境意义 形态类 底穴型 沟槽 边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