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店头地区直罗组下段古层间氧化带特征及铀成矿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正乾 王晓鹏 +4 位作者 贺锋 刘凯鹏 张良 李磊 王奇辉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店头地区铀矿化的形成和分布与古层间氧化带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宏观-微观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对店头地区古层间氧化带进行了识别和划分,总结了古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了古层间氧化带的形成过程及不同成矿阶段铀... 鄂尔多斯盆地店头地区铀矿化的形成和分布与古层间氧化带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宏观-微观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对店头地区古层间氧化带进行了识别和划分,总结了古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了古层间氧化带的形成过程及不同成矿阶段铀的迁移、富集沉淀规律,进而探讨了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研究区古层间氧化带自南东向北西发育,依次可划分为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还原带;平面上,铀矿化主要位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内;垂向上,铀矿化产于灰绿色与灰色砂岩过渡界面。结合含矿层构造-埋藏演化,建立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多阶段成矿模式,认为后续铀矿勘查应重点聚焦主河道与氧化还原过渡带,尤其是两者的叠合部位更有利于厚大矿体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层间氧化带 砂岩型铀矿 直罗组 店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店头地区直罗组砂岩成岩演化与铀成矿 被引量:40
2
作者 邢秀娟 柳益群 +1 位作者 李卫宏 龚斌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店头地区含矿砂岩的普通薄片观察、薄片染色、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全岩及粘土矿物X衍射、流体包裹体等分析,对研究区直罗组含矿砂岩成岩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了成岩演化与铀成矿的关...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店头地区含矿砂岩的普通薄片观察、薄片染色、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全岩及粘土矿物X衍射、流体包裹体等分析,对研究区直罗组含矿砂岩成岩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了成岩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认为,直罗组砂岩成岩环境经历了由酸性到碱性再到酸性、由同生期氧化→浅埋期弱还原→短暂抬升期弱氧化→深埋期还原增强→大幅度抬升期氧化还原过渡的演化过程,该过程控制着铀离子的迁移、聚集以及最终的定位。该砂岩型铀矿形成于盆地埋藏成岩作用晚期(相当于表生作用阶段)相对埋藏较浅的氧化—还原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砂岩型铀矿 店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店头地区直罗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字龙 贺锋 +5 位作者 邱林飞 范洪海 蔡煜琦 衣龙升 刘红旭 贾翠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13-322,共10页
以店头地区直罗组赋铀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赋铀砂岩的岩石矿物学和包裹体特征,运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铀矿化特征,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与铀成矿相关包裹体的盐度、温度、成分及其分布情况,结合成岩和成矿作用、铀成矿时代... 以店头地区直罗组赋铀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赋铀砂岩的岩石矿物学和包裹体特征,运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铀矿化特征,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与铀成矿相关包裹体的盐度、温度、成分及其分布情况,结合成岩和成矿作用、铀成矿时代、烃源岩生烃和排烃期,研究了油气充注与成岩作用先后关系,油气充注与铀成矿的关系。综合分析认为,直罗组赋铀砂体至少存在2次较强的成岩作用,导致砂体渗透率低;充注于直罗组赋铀砂体的油气作用至少有2期,成分以富含沥青的液态烃和气液烃为主;第2期油气充注作用晚于第2次强成岩作用,油气流体充注作用同时伴有热液作用,进一步促进了铀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直罗组 店头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店头地区侏罗系直罗组沉积特征及铀成矿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晓鹏 刘坤鹏 +4 位作者 陈宏斌 龚斌利 于宏伟 龚奇福 韩迪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5-307,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砂岩中已发现店头砂岩型铀矿床及多个铀矿点,但对于盆地南部直罗组沉积相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砂岩型铀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通过剖面实测、岩心编录,结合石油、煤炭、核工业地质钻孔资料,对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砂岩中已发现店头砂岩型铀矿床及多个铀矿点,但对于盆地南部直罗组沉积相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砂岩型铀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通过剖面实测、岩心编录,结合石油、煤炭、核工业地质钻孔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直罗-店头地区直罗组沉积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相与铀成矿的关系及下一步找矿方向。结果显示,直罗组下段砂体厚度30~65 m、砂地比在0.6~0.75之间,为砂质辫状河沉积。直罗组上段早期砂体厚度10~38 m、砂地比值在0.15~0.45之间,为曲流河沉积;直罗组上段沉积晚期研究区位于湖盆中心所在位置,为滨浅湖沉积。沉积环境、沉积相、辫状河河道交汇部位、砂体厚度、沉积物粒度及泥岩夹层对铀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直罗组下段辫状河河道交汇或分叉部位应作为勘查重点,心滩亚相的含炭屑、黄铁矿砂质碎屑岩可作为铀矿化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侏罗系 直罗组 砂岩型铀矿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直罗-店头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