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芯片自动分拣机构的设计
1
作者 钟珍铃 郭佳 +2 位作者 单夕畔 吴黄懿 周方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9期1-2,共2页
本文设计一种对废旧芯片自动分拣的机械,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芯片进行质量检测,并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具有高精度、效率快、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步进行对废旧芯片进行自动化分拣,提供一种提高对废旧芯片的可回收效率的机械装备。
关键词 废旧芯片 分拣机 自动分拣设计
下载PDF
硫代硫酸盐法浸出废旧IC芯片中金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立乐 王景伟 +2 位作者 白建峰 王鹏程 赵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4-890,共7页
介绍了当前电子废弃物中常用的浸金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了电子废弃物中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研究现状。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文采用碱性Na2S2O3溶液中添加Cu2+的方法,对废旧IC(integratedcircuit)芯片中金的浸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IC... 介绍了当前电子废弃物中常用的浸金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了电子废弃物中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研究现状。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文采用碱性Na2S2O3溶液中添加Cu2+的方法,对废旧IC(integratedcircuit)芯片中金的浸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IC样品进行机械预处理、粒度分析、解离度分析、化学预处理和浸金试验,探讨了Na2S2O3浓度、Cu2+浓度、NH3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反应液固比6个因素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得出最佳浸金条件为:Na2S2O3浓度0.3mol/L,Cu2+浓度0.03mol/L,NH3浓度0.5mol/L,添加3.5g/L的Na2SO3作为稳定剂,浸取温度50℃,浸取时间2.5h,液固比10∶1,在最佳浸出条件下,金的最高浸出率为92.25%。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浸出速度快、浸出液无毒、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电子废弃物浸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 分离 硫代硫酸钠 废旧芯片 回收 浸金
下载PDF
废旧塑封芯片分层裂纹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学平 庞祖富 向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分析了废旧塑封芯片的分层机理,计算得到了芯片分层界面裂纹断裂能释放率并建立了界面裂纹扩展判断准则。通过仿真分析分别获得了芯片内部应力载荷、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所需断裂能释放率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塑封芯片存在的内应力... 分析了废旧塑封芯片的分层机理,计算得到了芯片分层界面裂纹断裂能释放率并建立了界面裂纹扩展判断准则。通过仿真分析分别获得了芯片内部应力载荷、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所需断裂能释放率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塑封芯片存在的内应力及其内部结构上的缺陷,均可导致分层裂纹的产生与扩展。最后基于理论与仿真计算的结果分析了旧芯片回收重用工艺,并提出减小芯片分层损伤的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塑封芯片 分层损伤 裂纹扩展 断裂失效
下载PDF
废旧电子芯片中贵金属的再生利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霍霞 《西部资源》 2017年第1期196-197,199,共3页
本文研究了通过硫酸、硫酸—双氧水体系逐步分离,又以乙醇—溴化钾—硫酸钾体系进行萃取,从而对废旧电子芯片中的贵金属进行提炼。通过对所得含贵金属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并对溶液中电镀出的金进行XRD分析,得出采用硫酸、硫酸双... 本文研究了通过硫酸、硫酸—双氧水体系逐步分离,又以乙醇—溴化钾—硫酸钾体系进行萃取,从而对废旧电子芯片中的贵金属进行提炼。通过对所得含贵金属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并对溶液中电镀出的金进行XRD分析,得出采用硫酸、硫酸双氧水体系逐步添加的实验方法可比传统方法提高40%的提炼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子芯片 再生利用 贵金属 原子吸收光谱 萃取
下载PDF
Influence of Waste Tire Chips on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5
作者 Baleshwar Singh Valliapan Vinot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1年第9期819-827,共9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ste tire chips on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oils. A cohesive clayey silt soil and a cohesionless free sand soil were used. A program of sta...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ste tire chips on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oils. A cohesive clayey silt soil and a cohesionless free sand soil were used. A program of standard Proctor tests, unconfined compression tests and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tests was carried out on specimens of the cohesive soft-tire mixtures, by varying tire chips content from 5% to 20% by weight of the soil. Vibratory compaction tests and direct shear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cohesioliless soft-tire mixtures by adding tire chips varying from 10% to 50% by weigh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3% and 30% chip contents, respectively by weight, were optimum for composite strength of the two reinforced soil mixttt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tire mixtures unconfmed compressive strength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direct shear strengt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