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刑事庭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蒋石平 甘力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8-31,51,共5页
基于正当程序的理念和人权保障的传统,英美两国设置了相对较为完备的庭前准备程序。面对犯罪数量日益增加导致司法资源捉襟见肘的形势,中国有必要借鉴英美尤其是英国的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结合我国的实际,完善我国的刑事庭前准备程序。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下载PDF
效率与效益: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唐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效率与效益是庭前准备程序设计的法理基础。在中国的庭前准备程序中,效率与效益缺失,司法资源配置不当,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权利在一定程序上受到损害。通过比较分析现代法治国家的庭前准备程序,就中国的庭前准备程序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中国 司法效率 司法效益 刑事诉讼 审判程序 司法改革
下载PDF
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华 李森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40,87,共6页
庭前准备程序为审判活动的公正、高效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通过庭前准备程序,控辩双方的诉讼参与权得以实现,案件争议焦点得以明确,非法证据被排除在法庭之外。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诸多不足,如权利告知和整理争点的功... 庭前准备程序为审判活动的公正、高效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通过庭前准备程序,控辩双方的诉讼参与权得以实现,案件争议焦点得以明确,非法证据被排除在法庭之外。目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诸多不足,如权利告知和整理争点的功能欠缺,证据开示的规则并不完善,控辩双方参与庭前准备的作用被弱化。为了实现公正审判等诉讼理念,应当对我国的庭前准备程序进行重构,以发挥其对审判活动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庭前准备程序 证据开示 整理争点 证据保全 重构
下载PDF
完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的庭前准备程序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永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庭前准备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一程序在我国并不完善。确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司法实践情况,对庭前准备程序予以重塑,以保障被告人人权、实现程序和实体公正,达到"公正、有序、高效&qu... 庭前准备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一程序在我国并不完善。确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司法实践情况,对庭前准备程序予以重塑,以保障被告人人权、实现程序和实体公正,达到"公正、有序、高效"的目标。需要成立庭前准备庭或在立案庭中设立庭前准备组,由专门的庭前准备法官负责庭前准备阶段的程序性工作;需要建立庭前区分被告人对指控有否异议案件的机制;需要建立庭前明确案件争议争点的制度;需要在一审、二审对关键证人的不同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关键证人 出庭作证 庭前准备程序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庭前准备程序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世全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文从庭前准备阶段这一特殊视角 ,关注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审判制度改革 ,通过对程序公正、程序效率、庭审实质化、解决纠纷的法理分析 。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法理分析 弊端剖析 完善构想
下载PDF
试论我国的庭前准备程序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红柳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年第2期62-65,共4页
庭前准备程序是现代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一环 ,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 ,由于对庭前程序制度价值的认识不足 ,导致了制度构建上的缺失 ,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种种弊端。本文拟在对庭前程序制度分析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庭前程序 庭前准备程序 制度价值 诉讼程序 制度构建 诉讼效率 司法实践 中国 制度分析 弊端
下载PDF
国外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与我国的借鉴——以美国、德国为例的分析
7
作者 凌霄 《青海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法院系统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证据突袭 民事诉讼程序 诉讼效率 国法 借鉴 中国 世界
下载PDF
刑事庭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
8
作者 郭锴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诉讼中的"庭前准备程序",同时对被告的辩护权进行了一些完善,并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原有的控辩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期望通过对其他国家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探讨和比较,结合我国本土法...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诉讼中的"庭前准备程序",同时对被告的辩护权进行了一些完善,并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原有的控辩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期望通过对其他国家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探讨和比较,结合我国本土法治资源,为我国的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下载PDF
行政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子君 姚合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行政诉讼 案件 民告官 庭前准备程序 庭审 当事人 证据材料 证据资料 庭前证据展示
下载PDF
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研究-兼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庭
10
作者 张晋红 李皓平 《广东法学》 2000年第5期11-18,共8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诉讼权利 庭前交换证据程序 审前会议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兴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4-87,共4页
我国现行的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较多的缺失和弊端,严重制约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在司法实践中陷入了重重困境。我们有必要在理性分析基础上,树立现代诉讼程序理念,借鉴两大法系在庭前准备程序设计上的优秀成果,重构出一个公正、有序、高效的... 我国现行的庭前准备程序存在较多的缺失和弊端,严重制约其应有功能的发挥,在司法实践中陷入了重重困境。我们有必要在理性分析基础上,树立现代诉讼程序理念,借鉴两大法系在庭前准备程序设计上的优秀成果,重构出一个公正、有序、高效的新型庭前准备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困境 重构
下载PDF
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实践困境与立法完善
12
作者 冯伟英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面临的困境使得其原本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各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新《刑事诉讼法》通过对案卷移送方式和庭前会议两个方面的修改,加强了对庭前准备程序的制度创新。尚需从非法证据排除和简易程序两个...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面临的困境使得其原本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各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新《刑事诉讼法》通过对案卷移送方式和庭前会议两个方面的修改,加强了对庭前准备程序的制度创新。尚需从非法证据排除和简易程序两个方面对庭前准备程序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案卷移送 非法证据排除 制度创新
下载PDF
设立庭前准备程序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亚宁 李欣红 徐伟东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9期67-70,共4页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民事案件的庭审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但由于民事诉讼法对于庭前准备程序缺乏相应规定,尤其对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开示期限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当事人搞证据突袭,人民法院重复开庭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民事案件的庭审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但由于民事诉讼法对于庭前准备程序缺乏相应规定,尤其对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开示期限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当事人搞证据突袭,人民法院重复开庭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设立和完善庭前准备程序,切实保护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以维护司法公正成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及实施,为人民法院设立和完善庭前准备程序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人民法院 司法改革 当事人 定案 程序权利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庭审功能 证据突袭 案件事实
下载PDF
民事庭前准备程序反思与重构
14
作者 张华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68-670,共3页
民事庭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享有独立的程序地位,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庭前准备程序规定的较为简单和笼统,使之功能和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庭前准备程序作深入的探讨,从理论上厘清庭前准备程序的价... 民事庭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享有独立的程序地位,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庭前准备程序规定的较为简单和笼统,使之功能和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庭前准备程序作深入的探讨,从理论上厘清庭前准备程序的价值,进一步完善庭前准备程序,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公正 效率 改革
下载PDF
刑事庭前准备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红兴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刑事庭前准备程序对于贯彻庭审理念、实现审判价值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而不同的诉讼模式具有不同的庭前准备程序。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引入当事人主义的合理因素.实现庭审模式的重大变革.但实践证明这次庭审改革... 刑事庭前准备程序对于贯彻庭审理念、实现审判价值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而不同的诉讼模式具有不同的庭前准备程序。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引入当事人主义的合理因素.实现庭审模式的重大变革.但实践证明这次庭审改革并未完全实现预期的立法目的,究其原因在于对保障庭审价值实现的庭前准备程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刑事诉讼法 保障作用 审判价值 庭审改革 当事人主义 诉讼模式 立法目的
原文传递
从两大法系民诉庭前准备程序看我国民诉庭前准备程序的完善
16
作者 刘彦贵 《特区法坛》 2016年第2期36-41,共6页
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司法行政化原因,我国庭审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以正式开庭审理作为目的之审理前准备程序自然更得不到关注。一方面不作事前的准备的庭审常常会因准备不足而难以掌控,庭审质量和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如果过于... 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司法行政化原因,我国庭审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以正式开庭审理作为目的之审理前准备程序自然更得不到关注。一方面不作事前的准备的庭审常常会因准备不足而难以掌控,庭审质量和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如果过于主动的纠问式庭前准备,又极易导致开庭审理走过场或先定后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两大法系 开庭审理 国民 司法行政化 庭审质量
原文传递
庭前准备程序的规范化
17
作者 陈承洲 《特区法坛》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规范开庭前准备工作,对提高庭前准备工作质量,进而提高开庭审判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结合《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开庭前准备工作操作规范》,探讨规范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庭前准备程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规范化管理 中国 民事诉讼 审判质量 第一审普通程序 当事人 举证方式 证据原件 原物 原始载体
原文传递
我国民事庭前准备程序之完善——从法国的相应制度谈起 被引量:1
18
作者 晏景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34,共9页
根据法国准备程序制度的经验,我国的庭前准备程序尚需加以反思和重构。我国民事庭前准备程序改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庭前准备程序的主体关系不谐调、准备工作的核心工作不突出以及缺乏支撑制度的配合等。将来的民事庭前准备程序应当将... 根据法国准备程序制度的经验,我国的庭前准备程序尚需加以反思和重构。我国民事庭前准备程序改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庭前准备程序的主体关系不谐调、准备工作的核心工作不突出以及缺乏支撑制度的配合等。将来的民事庭前准备程序应当将三个部分的工作加以区分和强化,突出证据交换这个核心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集中庭审作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法国经验 反思 重构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力彦 《当代法学》 2000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证据 职权主义
原文传递
论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
20
作者 梁群 《四川审判》 2000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庭前准备程序 送达 庭前证据交换 庭前会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