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庭审阶段司法行为的失范与规制--基于S省A县法院庭审状况的考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源 《甘肃理论学刊》 2017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庭审阶段的司法行为是社会民众对司法行为规范与否的最直观感受,直接关系到司法的公信力和法院的权威性。以S省A县法院庭审阶段的司法行为规范化建设情况为研究样本,透析出庭前准备、核对当事人信息、告知权利义务、法庭调查等环节普遍... 庭审阶段的司法行为是社会民众对司法行为规范与否的最直观感受,直接关系到司法的公信力和法院的权威性。以S省A县法院庭审阶段的司法行为规范化建设情况为研究样本,透析出庭前准备、核对当事人信息、告知权利义务、法庭调查等环节普遍存在行为失范现象。思想认识出现偏差,业务能力相对欠缺,配套制度有待健全,内部监管相对失灵,案多人少问题突出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庭审阶段司法行为失范的综合诱因。建议从培塑司法行为规范化的理念认识、强化司法人员规范化司法的能力水平、加大对庭审阶段司法行为失范的监督惩处、以公开倒逼庭审阶段司法行为规范、将司法行为规范化作为遴选法官依据等系统化举措,实现庭审阶段司法行为由失范到规范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阶段 司法行为规范 样本考察 原因探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庭审阶段被告人人权保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轩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2-18,共7页
在高度重视人权保障的国际环境下,随着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人权保障理念已经逐步渗透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在庭审阶段,我国先后确立了"统一审判原则""上诉不加刑"等一系列被告人人权保障机制... 在高度重视人权保障的国际环境下,随着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人权保障理念已经逐步渗透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在庭审阶段,我国先后确立了"统一审判原则""上诉不加刑"等一系列被告人人权保障机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庭审现场还出现被告人"地位低""辩护难""质证难""排非难"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及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阶段 被告人 人权保障 非法证据 辩护权
下载PDF
庭审阶段补充侦查制度合理性省思——以审判中心主义为背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旭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4,共14页
庭审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是职权主义诉讼结构和"侦查中心主义"的产物,其理念是追求"实体真实"。该制度不符合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精神,有违控辩平衡的诉讼原则,也不利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导致司法... 庭审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是职权主义诉讼结构和"侦查中心主义"的产物,其理念是追求"实体真实"。该制度不符合当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精神,有违控辩平衡的诉讼原则,也不利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导致司法资源浪费和诉讼效率降低,且有侦查权僭越审判权之嫌。针对上述弊端,结合检察机关正在实行的以"案-件比"为中心的考核机制,宜尽快废除庭审阶段的补充侦查制度。作为补偿,应当赋予控辩双方平等的证据申请权,改由人民法院进行庭外调查,庭外调查的重点应是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对于庭审阶段翻证的证人,不宜由侦查(调查)机关单方面询问核实,而应当通知其出庭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阶段 补充侦查制度 审判中心主义 控辩平衡
原文传递
不同民事裁判方法的比较与庭审结构之适配--以返还原物与善意取得交叉案件为范例
4
作者 陶禹行 《研究生法学》 2022年第1期39-54,共16页
我国现今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先法庭调查,再法庭辩论的二阶段庭审结构。由于两个阶段之间缺乏流动机制造成了对法律关系分析法的桎梏,表现为在复杂民事纠纷裁判中法官思路的混乱。返还原物与善意取得交叉案件由于复杂的攻击防御结构更加鲜... 我国现今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先法庭调查,再法庭辩论的二阶段庭审结构。由于两个阶段之间缺乏流动机制造成了对法律关系分析法的桎梏,表现为在复杂民事纠纷裁判中法官思路的混乱。返还原物与善意取得交叉案件由于复杂的攻击防御结构更加鲜明地反映了该种现象。为此,理论界与实践界寄希望于引入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裁判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是关联分析法及要件事实理论。而裁判方法的培养与庭审结构的适配离不开对我国实体法解释论、诉讼法理论,以及庭审对法官、当事人不同面向的制度趣旨考量。结合法律适用逻辑与我国实践语境,应当在设置恢复调查等灵活性程序的前提下保留现有庭审结构,并推动以要件事实审理为核心的裁判思维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请求权基础 关联分析法 要件事实理论 裁判方法 阶段庭审结构
下载PDF
认真对待量刑——量刑程序化初探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海平 高树勇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实现定罪的准确与量刑的适当,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整个刑事审判工作的两项基本要求。但在我国,无论是立法操作还是司法实践,抑或是学界探讨,量刑程序都是不受关注、极易忽视的领域,量刑非程序化现象极为严重。现行以定罪为中心的庭审结构... 实现定罪的准确与量刑的适当,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整个刑事审判工作的两项基本要求。但在我国,无论是立法操作还是司法实践,抑或是学界探讨,量刑程序都是不受关注、极易忽视的领域,量刑非程序化现象极为严重。现行以定罪为中心的庭审结构是导致量刑非程序化的根本原因所在,构建“先定罪”“后量刑”的二阶段庭审结构便可初步破解这一难题。在保证定罪程序准确、公正的同时,还须构建“阳光下的量刑”制度,以保证量刑程序的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 量刑程序化 阶段庭审结构
下载PDF
澳大利亚刑事诉讼简述
6
作者 邵志才 《犯罪研究》 2002年第4期75-77,共3页
在澳大利亚期间,我们考察了新南威尔士州(以下简称'新州')有关刑事诉讼制度,现根据澳方提供的教学案例对其刑事诉讼程序作简要介绍,并谈谈由此引发的粗浅感想.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刑事诉讼 预审制度 羁押 庭审准备阶段
下载PDF
量刑程序独立及合理性规制研究——简论量刑的地域均衡化
7
作者 顾海宁 刘蓓 沙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8-51,共4页
自1997年《刑法》修改以来,立法解释屈指可数,因此在法律适用上的问题多由两高做出司法解释,但由于国情及司法制度本身的问题,两高做出的司法解释多带有局域性,即就案论案,很难将此解释适用或者推定至其他领域。因此,通过对量刑的独立... 自1997年《刑法》修改以来,立法解释屈指可数,因此在法律适用上的问题多由两高做出司法解释,但由于国情及司法制度本身的问题,两高做出的司法解释多带有局域性,即就案论案,很难将此解释适用或者推定至其他领域。因此,通过对量刑的独立及合理性规制的研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量刑体系,最后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且相对统一、均衡化的量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规制 地域均衡化 阶段庭审 量刑监督 政府救助
下载PDF
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8
作者 曾宪亚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4-66,70,共4页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公诉部门因改变定性认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公诉部门追诉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的;提起公诉后开庭审理前,发现被告人有漏罪;提起公诉后宣告判决前,发现被告人在异地犯有他罪;检察院侦查刑事案件起诉至法院。办理上诉问...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公诉部门因改变定性认为需要变更强制措施、公诉部门追诉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逮捕的;提起公诉后开庭审理前,发现被告人有漏罪;提起公诉后宣告判决前,发现被告人在异地犯有他罪;检察院侦查刑事案件起诉至法院。办理上诉问题的诉讼程序,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程序 犯罪嫌疑人 逮捕 补充侦查 漏罪 庭审阶段 被告人 异地犯 检察院
下载PDF
庭审规范化问题研究
9
作者 陈在洲 《特区法坛》 2003年第76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庭审 中国 人民法院 规范化 开庭前准备阶段 预备庭审阶段 开庭宣布阶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