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肌性斜颈严重程度及康复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李淼 陈颖 +4 位作者 闫淑媛 匡晓妮 李雪怡 王国红 黄广文 《中医康复》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严重程度及康复时间影响因素,预测CMT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儿童康复科确诊并收治的CMT儿童73例,收集患儿及母孕期病史资料,记录两侧胸锁乳突肌(SCM...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严重程度及康复时间影响因素,预测CMT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儿童康复科确诊并收治的CMT儿童73例,收集患儿及母孕期病史资料,记录两侧胸锁乳突肌(SCM)肌肉厚度、患侧与健侧SCM厚度之比(A/N)、患侧与健侧SCM厚度之差(A-N)、康复时间等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性别、斜颈偏侧、分娩方式、胎位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SCM厚度、A/N、A-N及康复时间,分析康复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1)右侧CMT组较左侧CMT组相比,SCM更厚,A/N、A-N值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两组之间SCM厚度、A/N、A-N、康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异常胎位组较正常胎位组比较,SCM更厚,A/N、A-N值越大,康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阴道难产(简称难产)与阴道顺产(简称顺产)、剖宫产分娩相比,难产A/N、A-N值越大,康复时间越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M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CM厚度、A/N、A-N与康复时间呈线性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0.497、0.489。诊断年龄、出生体重与康复时间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CMT患儿、异常胎位、难产CMT患儿SCM更厚,异常胎位及难产CMT更加严重,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出生体重、诊断年龄、性别与CMT康复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严重程度 康复时间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康复时间、临床特点对伤残评定的影响
2
作者 陈焕 史舅生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2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时间、临床特点及其对伤残评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2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交通事故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组(n=40)和手术治疗组(n=60),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时间、临床特点及其对伤残评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2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交通事故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组(n=40)和手术治疗组(n=60),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情况、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伤残评定结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康复时间[(6.8±1.5)个月]明显短于非手术治疗组[(9.2±2.1)个月,P<0.05],并发症发生率(15.0%)也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32.5%,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治疗组患者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30.0%)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50.0%,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以Harris评分为例,手术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6.7%,而非手术治疗组为57.5%(P<0.05)。伤残评定结果显示,手术治疗组的伤残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交通事故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时间、临床特点及其对伤残评定的影响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手术治疗相比非手术治疗能够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降低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股骨颈骨折 康复时间 临床特点 伤残评定
下载PDF
在剖宫产分娩产妇产后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康复时间与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蒋小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以产妇(剖宫产分娩)为例,予个体性化护理,探讨干预效果。方法 选90例产妇(2023.01至2024.01收治),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分对照组、研究组,予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对比临床作用效果。结果 住院、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研究组均比对照组短(P&l... 以产妇(剖宫产分娩)为例,予个体性化护理,探讨干预效果。方法 选90例产妇(2023.01至2024.01收治),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分对照组、研究组,予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对比临床作用效果。结果 住院、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研究组均比对照组短(P<0.05);VAS、PQSI、HAMA及HAMD评分:研究组均比对照组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4.44%)比对照组(17.78%)短(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78%)比对照组(86.67%)高,存在强差异(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用于剖宫产分娩产妇产后中,可加快康复速度,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缓解不良心理,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分娩 个性化护理 康复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整体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康复时间的影响
4
作者 符俊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探讨整体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调查时间为2023年7月~2024年7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整体组(21例)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探讨整体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调查时间为2023年7月~2024年7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整体组(21例)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长比较,整体组均短于常规组,整体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整体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整体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运用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还可以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整体护理 康复时间 疼痛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分析护理程序下的整体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效果
5
作者 高艳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72-0075,共4页
探讨以护理计划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方法,延长重症肺炎并发 ARDS病人的恢复期。方法 设对照组(常规)和对照组(综合护理),将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 ARDS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病例数相等,对两组进行护理比... 探讨以护理计划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方法,延长重症肺炎并发 ARDS病人的恢复期。方法 设对照组(常规)和对照组(综合护理),将我院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 ARDS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病例数相等,对两组进行护理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发热、通气、呼吸困难的改善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数(PaO2,SaO2,SaO2)和 APACHEⅡ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过程护理程序对 ARDS病人进行程序化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 ARDS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从而达到缩短病情恢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康复时间
下载PDF
踝泵运动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
6
作者 汤园园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踝泵运动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9例... 目的探讨与分析踝泵运动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9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踝泵运动,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皮下血肿消失时间、小腿麻木感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2.90%低于对照组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1天、第3天、第5天,研究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泵运动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应用能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泵运动 个性化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康复时间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军卫 孙天胜 +8 位作者 海涌 陈学明 赵庆祥 鲁世保 张志成 王方永 刘亚东 李想 洪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SCI)病例达到康复目标所需的时间、残损分级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家医疗机构协作进行前瞻性病例观察方法,事先预定康复方案,同时开始纳入SCI病例。病例入组...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SCI)病例达到康复目标所需的时间、残损分级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家医疗机构协作进行前瞻性病例观察方法,事先预定康复方案,同时开始纳入SCI病例。病例入组后,参照国际标准为其制定康复目标和方案。在开始康复训练后进行跟踪观察,包括记录康复时间(受伤至达到康复目标所需时间),评估康复前后的ASIA残损分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里先后共入组观察521例患者,男419例,女102例,年龄38.5±12.1岁(18~74岁),随访20±8个月(10~38个月)。按受伤至入组的时间长短,将病例分为围手术期组、术后组和延迟组。各组按SCI节段不同再细分为高位颈髓损伤、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骶段损伤四群。最终将观察结果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组的高位颈髓损伤、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和腰骶损伤病例中,运动完全损伤者(A、B级)所需康复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38d、160d、97d和62d,运动不完全损伤者(C、D级)所需康复时间分别为153d、128d、72d和46d。术后组各群SCI的康复时间比围手术期组相同群SCI增加16~30d(P<0.05)。在延迟组,各群SCI的康复时间较前两组均明显增加(P<0.05),特别是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和腰骶损伤A、B级病例较围手术期组成倍增加(P<0.05)。同一组患者中,相同ASIA残损分级,损伤平面越低,康复时间越短(P<0.05);同一损伤平面,损伤越重,康复时间越长(P<0.05)。在达到康复目标时,A^D级病例中有一个级别改善的比率分别为A级3.8%、B级13.6%、C级34.0%和D级7.7%,有两个级改善的比率为A级2.35%、B级2.1%、C级0.09%和D级0%。围手术期康复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下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2%、5.5%、15.4%和11.1%,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降低SCI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缩短康复时间,但对残损分级变化无明确影响。SCI康复所需时间大约为3~9个月,损伤平面越高、程度越重,所需康复时间越长。运动完全损伤者康复前后ASIA残损分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 康复时间 并发症 ASIA残损分级
下载PDF
脑动脉介入灌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康复时间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志 鞠晓华 +3 位作者 郭喜田 肖德贵 丛林 王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6-897,共2页
目的 观察介入灌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康复时间。方法 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6 0例 ,随机分为降纤酶介入灌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降纤酶治疗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脑血管造影 ,明确梗死部位 ,然后用 3F... 目的 观察介入灌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康复时间。方法 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患者6 0例 ,随机分为降纤酶介入灌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降纤酶治疗组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脑血管造影 ,明确梗死部位 ,然后用 3F微导管送至闭塞动脉的近端 ,先予司威特降纤酶 ;然后再行脑血管造影 ,观察血管再通情况 ,同时进行神经科查体并按照标准进行评分 ;导管留置 72h、持续灌注司威特降纤酶 ,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 12h、1d、7d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发病后 12h内行灌注治疗 ,在术后 2、12h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在发病后 12~ 4 8h行灌注治疗病例的有效率 ;治疗组灌注后PT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发病超早期进行动脉内介入灌注溶栓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动脉 介入灌注 降纤酶 康复时间
下载PDF
学前听障儿童声母正确率与康复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史泱 张芳 +3 位作者 晁欣 黄露 孙喜斌 曲春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听障儿童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正确率与康复时间的关系,为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康复训练提供指导。方法选取3~5岁康复半年以上的听障儿童104名和健听儿童36名,以《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词表》为测试材料,分析不同发音方式... 目的:分析学龄前听障儿童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正确率与康复时间的关系,为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康复训练提供指导。方法选取3~5岁康复半年以上的听障儿童104名和健听儿童36名,以《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词表》为测试材料,分析不同发音方式声母的发音正确率。结果①康复时间1年以上的听障儿童鼻音的发音与健听儿童没有显著差异;②康复时间1.5年以上的听障儿童边音的发音与健听儿童没有显著差异;③康复时间2年以上听障儿童的塞音正确率同健听儿童没有统计学差异;④所有康复时间段听障儿童的擦音和塞擦音正确率均与健听儿童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学龄前听障儿童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习得有一定时间顺序,可能与声母的音高、发音的难度、发音的可见性、发音动作的发育有关。建议听障儿童进行声母康复训练时应当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高听障儿童声母学习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声母 发音方式 康复时间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病人康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佳 李亚玲 陈仕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4期36-36,共1页
目的:探索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后6小时下床活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胸腔镜手术患者53例,分为早期下床活动组32例,晚期下床活动组21例。两组均使用胸腔镜术后常规护理,麻醉清醒后帮助患者取... 目的:探索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后6小时下床活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胸腔镜手术患者53例,分为早期下床活动组32例,晚期下床活动组21例。两组均使用胸腔镜术后常规护理,麻醉清醒后帮助患者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及咳嗽咳痰,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抬臀,指导患者双下肢及术侧上肢功能锻炼,早期活动组为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晚期活动组为术后24小时下床适量活动。观察两组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早期活动组3.16±1.609天、11.38±4.75天,晚期活动组5.62±1.75天、19.05±5.10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明显缩短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早期活动 康复时间
下载PDF
脑卒中后Broca失语不同康复时间临床疗效的研究
11
作者 葛玥 储海娟 +4 位作者 赵凯 陈和木 范炜 王毅 高晓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6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最佳康复时间。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言语治疗的62名脑卒中后出现Broca失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卒中发生后到接受言语康复治疗的时间分为<15 d组(19例)...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最佳康复时间。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言语治疗的62名脑卒中后出现Broca失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卒中发生后到接受言语康复治疗的时间分为<15 d组(19例)、15~30 d组(21例)和>30 d组(22例)。以1年为观察研究终点,对3组患者的最终康复结果使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接受康复治疗后1、3、6个月及1年。比较不同时间段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15 d组和15~30 d组患者的言语康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30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组患者的3个月内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疗效优于3个月以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Broca失语,30 d内接受言语康复训练对患者有益,>3个月接受治疗者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BROCA失语 言语康复 康复时间 后遗症
下载PDF
比赛心理应激与优秀女子击剑、女子足球运动员赛后康复时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劲红 陈南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大运动量及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血睾酮(T)及血色素(Hb)的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但较少见比赛应激对其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将血睾酮及血色素作为反映比赛应激心理唤醒水平的生理指标,通过生理指标的变化来探讨优秀女子击剑、女子足... 大运动量及大强度训练对运动员血睾酮(T)及血色素(Hb)的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但较少见比赛应激对其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将血睾酮及血色素作为反映比赛应激心理唤醒水平的生理指标,通过生理指标的变化来探讨优秀女子击剑、女子足球运动员赛后身心康复效果的特征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血睾酮 血色素 康复时间 运动员
下载PDF
不同修复材料对前牙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患者牙周状况康复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奕 罗敬中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356-1357,共2页
本研究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已选定接受牙冠延长手术和术后冠修复的60例患者分别行金属烤瓷及氧化锆全瓷修复效果予前瞻性分析,以便为冠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重参考价值,取得良好牙冠修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牙冠延长术 金属烤瓷 全瓷修复 临时修复体 康复时间 修复材料 前牙 龈缘 密合度 后牙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医院感染管理对P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龙海燕 孙雪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5期158-160,228,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院感管理对P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PICU收治的重症患儿63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PICU收治的重症患儿6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院感管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院感管理对P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PICU收治的重症患儿63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PICU收治的重症患儿6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院感管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院感管理,对两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康复时间、满意度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P<0.05);观察组患儿住P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消毒隔离、感控管理、健康教育等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患儿家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院感管理可有效降低PICU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也能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医院感染管理 PICU 感染发生率 康复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康复时间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力赫 蔡政东 马铁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用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 目的:探讨用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5)。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ortmann评分、生活质量、康复时间、血清IgA、IgG、IgM、CD8+的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22.28±2.1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17.64±3.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A、IgG、IgM、CD8+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刺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其面部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周围性面瘫 生活质量 康复时间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娟梅 鹿榕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7期161-163,16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康复治疗的1080例盆底肌力筛查<3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时间分为3组,每组360例。A组、B组、C组分...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康复治疗的1080例盆底肌力筛查<3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时间分为3组,每组360例。A组、B组、C组分别在产后2~4个月、6个月~1年、产后>1年内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比3组的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力、肌电值。结果C组训练前、训练完成时、产后12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0.00%、20.00%、20.00%,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3、4.031、4.149,P<0.05)。C组训练前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总肌电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训练完成时、产后12个月的Ⅰ类肌纤维肌力分级、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总肌电值仍低于A组和B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仍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2~4个月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最好,能有效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增强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提高肌纤维肌电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康复 不同康复时间 尿失禁 盆底肌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林菊 冯桂华 +1 位作者 胡艳梅 刘素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1期89-91,95,共4页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尿失禁及盆底肌是否会受到盆底康复时间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经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产妇在产后48 h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产后42 d进...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尿失禁及盆底肌是否会受到盆底康复时间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经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产妇在产后48 h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产后42 d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产妇在产后42 d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轻度、中度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最大值与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越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越有利于修复盆底肌,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缓解盆底功能受损情况,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加快疾病恢复,有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康复时间 盆底肌 尿失禁
下载PDF
脑卒中开始康复时间与疗效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红霞 张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8期747-747,共1页
目的评估脑卒中病人入院康复时间与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1例脑卒中病人入院时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其ADL,10d时用同样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病程长短与ADL的进步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的康复应及早进行。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时间 日常生活能力 预测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孔椅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8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50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选择产后3个月开始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产妇选择产...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50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选择产后3个月开始盆底康复训练,研究组产妇选择产后42d开始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分析比较两组盆底压力分级及康复训练前、训练后尿失禁阳性率。另外,对比两组训练前、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同时对比两组尿失禁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两组盆底压力Ⅰ级、Ⅱ级、Ⅲ级、IV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康复训练前尿失禁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康复训练后研究组尿失禁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训练前后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尿失禁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两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开始盆底康复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盆底肌的修复,改善盆底功能受损,预防尿失禁的发生,有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 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尿失禁 盆底肌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区洁 杜月平 杜嘉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4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选择的98例患者作为研讨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时间的不同,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9例,给予所有患者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在1...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选择的98例患者作为研讨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时间的不同,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9例,给予所有患者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在10周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7周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压力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康复训练前后尿失禁阳性率以及盆底肌力的强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盆底压力,观察组患者Ⅲ级和Ⅳ级盆底压力均高于对照组,Ⅱ级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盆底康复训练前尿失禁阳性率(32.65%)与观察组尿失禁阳性率(28.57%)差距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盆底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尿失禁阳性率(4.08%)远低于对照组患者(18.3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康复训练前Ⅰ类肌纤维肌力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力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不同的盆底康复时间对患者尿失禁及盆底肌均有改善,盆底康复时间越早患者恢复越快,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压力、避免尿失禁,有助于盆底肌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康复时间 尿失禁 盆底肌 康复训练 肌纤维肌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