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疾病日间康复照料机构康复模块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陶华 方文莉 +6 位作者 季卫东 周国权 郑宏 宋兰君 黄佩蓉 张郦 陈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康复模块及其康复成效。方法对日间康复照料机构的10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按康复模块内容和流程进行康复干预,观察12个月。于康复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的精神...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康复模块及其康复成效。方法对日间康复照料机构的10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按康复模块内容和流程进行康复干预,观察12个月。于康复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估病情及服药依从性,功能大体评定量表评估当前治疗和照料的需要,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估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家庭负担会谈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家庭负担及家属情绪。结果康复干预后,入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t=4.78,P〈0.01),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t=7.57,P〈0.0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社会活动、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变(P〈0.05);患者家属家庭负担会谈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系统、规范的康复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可以减轻其家庭负担,改善家属的情绪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社区康复 康复模块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家庭负担会谈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下载PDF
康复模块视频联合反馈教学法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海芳 聂小虎 +1 位作者 周跃 李云涛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22期62-63,共2页
目的 观察康复模块视频联合反馈教学法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收治的运动脑功能区受累的脑胶质瘤手术患者80例,将2020年7—12月收治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1—6月收治的40例设为康复组。两组均予脑胶质瘤... 目的 观察康复模块视频联合反馈教学法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收治的运动脑功能区受累的脑胶质瘤手术患者80例,将2020年7—12月收治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1—6月收治的40例设为康复组。两组均予脑胶质瘤术后常规护理,康复组加用康复模块视频联合反馈教学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康复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5.0%,术后康复锻炼知识技能掌握度、术后康复锻炼依从度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康复模块视频联合反馈教学法对脑胶质瘤患者开展术后肢体康复护理,可提升康复锻炼知识技能掌握度与依从度,改善肌力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模块视频 反馈教学法 脑胶质瘤 肢体康复护理
下载PDF
亲情化护理联合多模块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明治 李媛 丁敏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亲情化护理联合多模块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9... 目的探讨亲情化护理联合多模块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接受亲情化护理联合多模块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入院即刻,两组患者的上肢及手、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巴氏(Barthel)量表平均得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当日,联合组患者上肢及手、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Barthel量表平均得分(88.74±10.26)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8,P<0.05);联合组SS-QOL评分(214.67±20.09)分高于对照组(t=6.531,P<0.05)。结论亲情化护理联合多模块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肢体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最终提升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联合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 亲情化护理 模块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多模块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廖媛 张玉萍 李嘉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7-0080,共4页
探析多模块康复护理模式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目标为我院神经科在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间接收的11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的康复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了多模块康复护理模式... 探析多模块康复护理模式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目标为我院神经科在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间接收的11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的康复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了多模块康复护理模式。结果 在干预后的2周和3个月,我们发现观察组的NIHSS评分(用于评估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FMA评分以及SS-QOL生活质量评分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块康复护理模式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修复,也能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恢复 模块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自我管理行为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应用于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效果
5
作者 屠丹华 陈燕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在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训练,试验组行模块式康复训练。训练时间...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在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训练,试验组行模块式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4 w,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语言能力、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训练4 w后,两组语言能力明显提升,且试验组语言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且试验组运动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训练在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中可改善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康复训练 车祸 脑外伤偏瘫 语言能力 运动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模式对TFCC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6
作者 朱琳怡 毛雷音 +3 位作者 徐颢庭 应秋雯 杨栋 傅育红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模式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腕关节镜下修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在关节镜下修复TFCC损伤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师及专... 目的:探讨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模式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腕关节镜下修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在关节镜下修复TFCC损伤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师及专科护士指导下采取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肿胀度以及腕关节功能、上肢功能障碍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1周、2周、6周、12周肿胀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周、6周、12周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周、12周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和DAS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FCC损伤腕关节镜下修复术后,进阶模块化康复护理模式能降低患者疼痛、肿胀,改善腕关节及其余上肢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CC损伤 腕关节镜 关节功能恢复 进阶模块康复护理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亚 陈丽华 沈莲花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20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4、8周膝关节功能评分(HHS)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可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模块康复训练 情志护理
下载PDF
模块化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捷 李新洲 +2 位作者 蓝娇娜 陆柳雪 黄曲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探究模块化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行模块化... 目的:探究模块化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行模块化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和6 min步行距离评价肢体运动功能,荷兰STABLE三维平衡姿势控制训练与评估系统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功能,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价功能锻炼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主观心理状况,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干预后上肢和下肢FMA、6 min步行距离、BBS评分、与坚持参与锻炼有关依从性、与锻炼时主动学习有关依从性、与保持患者功能有关依从性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睁眼站立、闭眼站立时、睁眼脚前后站立重心移动速度、动态稳定时间、SAS和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模块化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恢复,改善不良情绪,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康复训练 脑卒中恢复期 肢体功能障碍 肢体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0
9
作者 张永萍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究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模块式康复训练联... 目的:探究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8周,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H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观察HHS的变化情况及出院时HHS评分等级。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精神状态。结果:HHS评分干预后4、8周与干预前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周与干预后4周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同期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HHS评分等级优良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及HAMD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能有效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模块康复训练 情志护理 膝关节功能 精神状态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在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莉蓉 季晓平 +1 位作者 石利平 季家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3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对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入本院治疗的60例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对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入本院治疗的60例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模块式康复训练。训练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沟通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语言交往、语言接收、口语表达、书面接收、阐述性言语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下肢)、Berg平衡量表以及运动状态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车祸致脑外伤偏瘫患者采用模块式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其脑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康复训练 车祸致脑外伤 偏瘫患者 沟通能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琼 郝艳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978-979,共2页
目的分析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患者精神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n=40),双号设为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术后... 目的分析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患者精神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n=40),双号设为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膝关节功能评分、心理情绪状态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H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术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更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率,提升患者遵医康复率,降低并发症率,对患者康复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模块康复训练 情志护理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率
下载PDF
语言康复进阶模块化护理在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慧萍 费才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进阶模块化护理在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住我院初发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语言康复进...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进阶模块化护理在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住我院初发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语言康复进阶模块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失语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失语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语言康复进阶模块化护理对脑卒中伴运动性失语患者施以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失语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康复进阶模块化护理 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
下载PDF
模块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6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讨模块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行常规护理措施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9例为对照组,以坚持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并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行模块化康复... 目的探讨模块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行常规护理措施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9例为对照组,以坚持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并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行模块化康复护理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9例为观察组,包括疼痛护理模块、自主护理模块、早期康复训练模块及家庭康复护理模块。比较两组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HS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4周及8周HSS评分[(69.49±6.43)分、(74.42±9.27)分]均高于对照组[(60.53±4.51)分、(69.11±8.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2d、4d、6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模块化护理可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模块康复护理 功能恢复 疼痛
下载PDF
多模块康复护理联合亲情化护理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项 杨雯雯 夏灵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多模块康复护理联合亲情化护理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多模块康复护理联合亲情化护理)、B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A组的语言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 目的探讨多模块康复护理联合亲情化护理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多模块康复护理联合亲情化护理)、B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A组的语言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B组的66.00%(P<0.05)。结论多模块康复护理联合亲情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外伤偏瘫患者的语言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康复护理 亲情化护理 脑外伤偏瘫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护理计划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宁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7期3115-3116,共2页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护理计划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42例)、研究组(采用模块式康复护理,42例),对比两组膝关节...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护理计划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42例)、研究组(采用模块式康复护理,42例),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AKS评分、VAS评分。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AK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模块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情志护理联合模块式康复训练干预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康秀芹 康爱丽 徐贵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20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模块式康复训练干预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联合...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模块式康复训练干预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志护理联合模块式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模块式康复训练干预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护理 模块康复训练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治疗性沟通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及康复积极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明 郗春梅 马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0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治疗性沟通在下肢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治疗性沟通在下肢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举动、放弃举动及康复护理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治疗性沟通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康复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康复训练 治疗性沟通 下肢骨折
下载PDF
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4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该院骨科收治的8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该院骨科收治的8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两组的康复积极性、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康复积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康复训练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可提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减轻其心理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康复训练 积极心理干预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康复积极性 并发症
下载PDF
模块化康复训练联合视频健康教育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4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探究模块化康复训练联合视频健康教育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模块化康复训练联合视频健康教育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模块化康复训练联合视频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疼痛情况[数字疼痛分级法(NRS)]及干预前、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变化,并记录术后3个月的下肢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量表]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70.6%,高于对照组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健康感受、精神面貌、支持帮助、心理状态、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1.62±0.24)分、(1.84±0.13)分、(1.73±0.21)分、(1.61±0.33)分、(1.23±0.21)分,均高于对照组(1.27±0.23)分、(1.41±0.24)分、(1.21±0.25)分、(1.13±0.24)分、(0.85±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化康复训练联合视频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还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康复训练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视频健康教育
下载PDF
神经肌肉治疗仪联合多模块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
20
作者 孙建亚 赵礼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11期78-80,共3页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联合使用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与多模块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按抽签法将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收治)分配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均接受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联合使用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与多模块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按抽签法将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收治)分配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均接受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及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多模块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日常活动能力和上下肢体活动能力等指标。结果 护理2周及4周后,组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经对比,观察组均更高(P均<0.05)。护理2周及4周后,组间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经对比,观察组均较高(P均<0.05)。组间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经比较,观察组在护理2周后的评分略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在护理4周后的评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 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与多模块康复护理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下肢体活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神经肌肉治疗仪 模块康复护理 日常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