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联合康复认知训练及针刺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锋 《山西中医》 2020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认知训练及针刺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康复认知训练及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康复认知训练及针刺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康复认知训练及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康复认知训练及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症状,较单纯口服中药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认知障碍 中药 针刺 康复认知训练
下载PDF
虚拟现实情景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静 王丽军 王艳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行虚拟现实情景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情景认... 目的观察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行虚拟现实情景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情景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分析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情景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音乐疗法有利于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虚拟现实情景认知康复训练 音乐疗法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认知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及神经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郑雪芝 杨孟丽 +4 位作者 赵瑞 孙慧 苏娜娜 范露佳 张爽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3期2486-2489,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认知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及神经元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 目的:观察基于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认知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及神经元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基于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认知康复训练,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病人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血清神经细胞保护因子水平[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事件相关电位情况(P300潜伏期、P300波幅)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MoCA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BDNF、NGF高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T3、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病人,在认知康复训练中加以蒙特梭利教育法,有利于纠正其神经细胞因子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加强神经元保护,改善P300相关电位,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康复训练 蒙特梭利教育法 轻度认知障碍 脑卒中 神经元保护
下载PDF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早产儿GDS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严文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早产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早产儿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及观察组(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各43例。... 目的:探究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早产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早产儿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及观察组(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各4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格塞尔发育量表(GDS)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语言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DQ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300潜伏期均降低、波幅均升高,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语言行为评估量表(Ver-B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er-BAS评分均升高,观察组Ver-B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可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商,提高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早产儿 格塞尔发育量表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赵余 张晗 +1 位作者 李春柳 黄芸芸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3期0062-0064,共3页
探讨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认知康复训练,... 探讨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认知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对比两组认知功能、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常规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康复训练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障碍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研析
6
作者 唐雨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88-0191,共4页
为了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能否因为受到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而产生影响。方法 研究的对象是100名脑卒中后认知的障碍患者,这些研究患者来自于不同的医院和诊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实验组进行了认知康复... 为了探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能否因为受到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而产生影响。方法 研究的对象是100名脑卒中后认知的障碍患者,这些研究患者来自于不同的医院和诊所。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实验组进行了认知康复训练,同时还进行颅磁刺激。则针对对照组使用认知康复的传统方法来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对结果的研究发现,在治疗后实验小组的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分数提高,而对照组的患者就没有更大的提高。通过研究结果对比,说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能够通过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于日常生活功能评估,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指数和日常生活技能评分都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这就表明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能有效帮助患者有着更好地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和独立性。还有在心理和情绪方面的评估上,实验组的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得分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的患者改善较小。这表明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还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也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适用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同时与传统的认知康复方法相比,这种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和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认知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康复
下载PDF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联合rTMS在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玲 岳玲 +4 位作者 刘倩倩 王泽熙 贾蓉 张浩天 吴召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7期104-107,142,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诊断为GDD的6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 目的观察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诊断为GDD的6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干预,干预9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智力水平、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运动功能、肌张力。结果干预过程中剔除4例患儿,其中对照组失访2例;试验组转院治疗1例,失访1例;最终两组均30例完成随访。干预后,两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智商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适应性发育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88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肌张力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D患儿接受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联合rTMS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智力水平,改善肌张力,从而提高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性发育迟缓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智力水平
下载PDF
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洪琳 关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认知...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循环参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及MoC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动脉椎动脉(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左侧/右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右侧)阻力指数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内皮素-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认知康复训练 血流动力学指标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脑心同治针刺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柳冰 赵安全 贾翠娜 《四川中医》 202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心同治针刺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8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唐山市第五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4例)、试验组(154例)。两组均给予认知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脑心同治针刺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8例2019年1月~2021年1月唐山市第五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4例)、试验组(154例)。两组均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培酮片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心同治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攻击行为、认知功能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5%,高于对照组的87.0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自身攻击、言语攻击、体力攻击、财产攻击评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与计算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17.53%(P<0.05)。结论:脑心同治针刺法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攻击行为及认知功能,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心同治针刺法 认知康复训练 利培酮 攻击行为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性瘫痪儿童循环lncRNA NEAT1水平在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疗效中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张敏 唐亮 戴燕琼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23-3426,共4页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在脑性瘫痪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纳入63例脑性瘫痪儿童及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患儿及对照组儿童血清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运用ROC分析评估其对...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在脑性瘫痪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纳入63例脑性瘫痪儿童及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患儿及对照组儿童血清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运用ROC分析评估其对脑性瘫痪的诊断价值。对脑性瘫痪儿童施以语言认知康复训练,通过患儿训练前后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功能、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变化评估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的疗效。并通过χ^(2)检验评估lncRNA NEAT1对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脑性瘫痪患儿血清中lncRNA NEAT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血清中的lncRNA NEAT1水平(P<0.001),且对脑性瘫痪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AUC=0.867)。语言认知康复训练显著提高了患儿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功能及运动与智力发育(P<0.05),且康复训练后患儿血清中lncRNA NEA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lncRNA NEAT1升高的表达水平与患儿康复训练后提高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功能及运动与智力发育密切相关(P<0.05)。结论lncRNA NEAT1可作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且可有效评估语言认知康复训练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语言认知康复训练 lncRNA NEAT1 定向能力 记忆力 注意力 语言功能 运动发育 智力发育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倪喆 孙国庆 姜美兰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04-407,415,共5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早期认知...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早期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多感官刺激。两组训练疗程均为1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行为症状、激越行为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相比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和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ADL评分和WHOQOL-BREF各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多感官刺激联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刺激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能力 精神状况
下载PDF
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
12
作者 解露霞 张茜娟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观察临床上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试验组实施认知... 目的 观察临床上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试验组实施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吞咽功能测量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能力测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测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康复训练配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干预措施医治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康复训练 配合干预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伴吞咽障碍 疗效
下载PDF
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蕊彤 李岩 +1 位作者 韩旭 周凌云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范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 目的:观察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范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于治疗4周前、后比较MMSE、VaDAS-Cog量表及BADL量表评分的变化,并行血清Hcy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6%(26/30),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提高、VaDAS-Cog评分降低、BADL评分和血清Hcy浓度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法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伴同型半胱氨酸异常升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基本生活能力及血清Hcy浓度有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重复针刺法 认知康复训练 血管性痴呆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利紧 郭峰 +1 位作者 李和平 李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接受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以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 认知康复训练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康复训练模式在乳腺癌CRCI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祖云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1期4340-434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认知康复训练模式在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R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乳腺癌CRCI病人的认知康复提供一种新的训练模式。方法:选取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04例乳腺癌CRC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认知康复训练模式在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R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乳腺癌CRCI病人的认知康复提供一种新的训练模式。方法:选取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04例乳腺癌CRC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干预方案,研究组病人接受基于VR技术的认知康复训练,所有病人均连续训练8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采用MoCA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ADL量表)及自我管理效能(采用中文版SUPPH量表)。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力等7个认知领域评分及MoCA总分均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基本性日常生活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ADL总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SUPPH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VR技术的认知康复训练模式对乳腺癌CRCI病人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同时其还可更为有效地改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其自我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 乳腺癌 虚拟现实技术 认知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凯凤 陈雅惠 +1 位作者 洪志评 邓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6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接受艾地苯醌治疗、艾地苯醌+认知功能康复...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接受艾地苯醌治疗、艾地苯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智力水平(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氧化应激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ADL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GSH-Px、MDA、SOD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GSH-Px、SOD水平较对照组高,MD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认知功能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地苯醌 认知功能康复训练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靖 李周 +1 位作者 朱成萍 董冬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102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研究组51...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对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102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研究组5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开展手功能训练、肌肉牵伸训练、平衡协调训练、推拿针灸等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采取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有效修复患者的受损神经,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经颅磁刺激 认知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首乌益智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王逢猛 刘蓓 +2 位作者 盖朋朋 杨晓妮 赵西敏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0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首乌益智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3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VCI肾虚血瘀证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认知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首乌益智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3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VCI肾虚血瘀证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认知康复训练+首乌益智结合组(观察组)、认知康复训练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疾病用药的基础上予以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首乌益智方治疗。通过观察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智能、认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通过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辨证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两组治疗VCI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记忆、腰腿、疼痛、爪甲、面色、舌苔、脉象评分等中医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首乌益智方结合认知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VCI患者的智能、认知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是一种治疗VCI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益智方 认知康复训练 血管性认知障碍 肾虚血瘀证
下载PDF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艳梅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发育迟缓对患儿智力发育、生长激素水平、疗效、整体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因发育迟缓进入我院治疗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将其分组:采用常规...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发育迟缓对患儿智力发育、生长激素水平、疗效、整体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因发育迟缓进入我院治疗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将其分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48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48例患儿为观察组。对2组治疗前1 d、治疗后3个月的发育商(DQ)评分、Gesell发育量表(GDS)评分、生长激素水平及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DQ评分、生长激素水平、GD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8%>7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治疗发育迟缓,提高患儿生长激素水平,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整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发育迟缓 智力发育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能力
下载PDF
认知康复训练联合穴位电针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李雷申 齐俊佳 +1 位作者 孙雅静 黄改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08-3512,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联合穴位电针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认知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联合穴位电针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认知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神经状态检查表(MMSE)]、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oCA、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评分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MDA、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MDA、Hcy水平均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联合穴位电针治疗PSCI可有效缓解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和应激氧化反应,改善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 认知康复训练 穴位电针 白细胞介素-6 丙二醛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