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康定M_S6.3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兵 杨洋 +6 位作者 马伶俐 易天阳 李菲菲 廖明辉 温军军 王伟力 高丽君 《四川地震》 2019年第3期18-23,共6页
利用四川地区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作出重力场等值线变化图像,研究分析2014年康定MS6.3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三岔口地区长期保持区域性重力正值变化异常及重力变化高梯度带;(2)在康定MS6.3级地震前... 利用四川地区2010年8月至2015年3月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作出重力场等值线变化图像,研究分析2014年康定MS6.3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三岔口地区长期保持区域性重力正值变化异常及重力变化高梯度带;(2)在康定MS6.3级地震前后三岔口地区的区域性重力正值变化异常及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变化并不是特别显著;(3)在康定MS6.3级地震前震区重力变化等值线出现四象限区域或者类似于四象限区域的分布特征;(4)康定MS6.3级地震发震位置处于0值线附近且0值线在此处发生明显的转折、畸变;(5)康定MS6.3级地震发生在重力减小后回调增加的过程中,震后重力继续回调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重力观测数据 康定ms6.3级地震 重力变化特征
下载PDF
康定M_S6.3级地震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贺建先 王运生 +2 位作者 罗永红 曹水合 赫子皓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93,共11页
芦山Ms7.0地震、鲁甸执6.5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一些学者认为地形放大效应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目前斜坡地震动响应研究仍然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撑。通过在冷竹关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掘进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 芦山Ms7.0地震、鲁甸执6.5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一些学者认为地形放大效应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目前斜坡地震动响应研究仍然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支撑。通过在冷竹关两岸斜坡不同部位掘进平硐并放置强震监测仪器的方法,对沟谷两岸斜坡地震动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剖面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康定地震两岸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监测数据揭示,(1)相对于康定姑咱参考站,位于右岸“半岛状”凸出山梁顶部1^#监测点的水平和竖直向PGA放大系数分别达到了10.6~11.5、7.1,阿里亚斯强度最大,水平东西向比竖直向HVSR频比值达到11.1,卓越周期在低频部分;位于右岸山梁中部2”监测点水平和竖直向PGA放大系数分别达到了4.3~5.0、2.3;(2)左岸地形坡面起伏较小,记录的峰值加速度较小,仅在坡折部位5^#监测点有明显的放大,水平与垂直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分别为3.0~4.5、2.3,各监测点频比存在多个卓越周期,其放大效应在高频段更突出;(3)近直线型斜坡内(6^#及7^#监测点)放大效应相对较弱,且监测洞外侧放大系数大于水平深度较大的内侧。结果表明冷竹关两岸斜坡存在明显的地形放大效应,且右岸“半岛状”凸出山脊地形较左岸中高山斜坡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对比芦山地震该剖面放大系数,揭示了背坡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ms6.3级地震 地形放大效应 冷竹关沟 “半岛状”凸出山梁地震动响应
下载PDF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81
3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2 位作者 闻学泽 梁明剑 王思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5-1219,共15页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 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 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康定M6.3级地震序列进行了... 2014年11月22日在NW向鲜水河断裂带中南段四川康定县发生M6.3级地震,11月25日在该地震震中东南约10 km处再次发生M5.8级地震. 基于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康定M6.3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 利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 矩张量反演方法获得了M6.3和M5.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矩心深度,分析了本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并结合历史强震破裂时空分布和2001年以来小震重新定位结果,对鲜水河断裂带中段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 M6.3级主震震中位于101.69°E、30.27°N,震源初始破裂深度约10 km,矩心深度9 km; M5.8级地震震中位于101.73°E、30.18°N,初始破裂深度约11 km,矩心深度9 km. gCAP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这两次地震双力偶分量占主导,M6.3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43°/倾角82°/滑动角-9°,节面Ⅱ走向234°/倾角81°/滑动角-172°. M5.8级地震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走向151°/倾角83°/滑动角-6°,节面Ⅱ走向242°/倾角84°/滑动角-173°. 依据余震分布长轴展布与断裂走向,判定节面Ⅰ为发震断层面,M6.3和M5.8级地震均为带有微小正断分量的左旋走滑型地震. (2) 序列中重新定位的459个地震平均震源深度约9 km,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6~11 km深度区间,余震基本发生在M6.3和M5.8级地震震源上部. 依据余震密集区展布范围,推测本次康定地震的震源体尺度长约30 km、宽约4 km、深度范围约6 km. M6.3级主震震源附近的余震稀疏区可能是一个较大的凹凸体(asperity),在主震中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3) 最初3天的余震主要分布在M6.3级地震NW侧;而M5.8级地震之后的余震主要集中在其震中附近. M6.3级地震以及最初3天的绝大部分余震发生在倾角约82°近直立的NW走向色拉哈断裂上;M5.8级地震与其后的多数余震发生在倾角约83°近直立的NW走向折多塘断裂北端走向向北偏转部位, M5.8级地震可能是M6.3级地震触发相邻的折多塘断裂活动所致. (4) 康定M6.3与M5.8级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乾宁与康定之间的色拉哈强震破裂空段,本次地震破裂尺度较小,尚不足以填补该强震空段. 色拉哈段以及相邻的乾宁段7级地震平静时间均已超过其平均复发周期估值,未来几年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危险. 康定M6.3级地震序列基本填补了震前存在于塔公与康定之间的深部小震空区,未来强震发生在塔公至松林口段深部小震稀疏区内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M6.3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强震危险性
下载PDF
2008年青海大柴旦6.3级地震及发震背景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智敏 屠泓为 +2 位作者 田勤俭 张军龙 李文巧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8-774,共7页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6.3级地震,打破了青海省境内55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该次地震可能是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青藏块体内部应力调整的响应.通过该次地震及其发震断裂周缘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发震...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6.3级地震,打破了青海省境内55个月的6级地震平静,该次地震可能是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青藏块体内部应力调整的响应.通过该次地震及其发震断裂周缘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发震断裂活动性主要以逆冲为主并兼有走滑特性.对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带开挖探槽,探槽剖面揭露该断裂带在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有过明显活动;断裂带周缘历史地震的分布特征表明断裂带新的活动明显向南迁移;这与野外调查结果断层活动不断向山前迁移相一致.根据对青藏块体内部地震活动性分析认为,青藏高原内部中强震活动有顺时针螺旋迁移的特征,这一活动特征与GPS观测的青藏块体内部应力顺时针调整相一致,这一特征可能代表了青藏块体内部地震活动的一种新规律.基于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和祁连地震带的大震构造孕育条件,祁连地震带东南部地区应倍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6.3地震 震源机制 断裂构造 地震迁移规律 青海
下载PDF
2008年大柴旦M_w6.3级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断层参数反演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洋 许才军 +1 位作者 温扬茂 何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2-1209,共8页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了Mw6.3级地震。本文利用EnviSat卫星升降轨SAR数据和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提取了同震形变场,基于均匀位错模型反演确定了地震断层参数,然后利用格网迭代搜索法确定了较优断层倾角,同时基于非均匀位错...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了Mw6.3级地震。本文利用EnviSat卫星升降轨SAR数据和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提取了同震形变场,基于均匀位错模型反演确定了地震断层参数,然后利用格网迭代搜索法确定了较优断层倾角,同时基于非均匀位错模型获得了精细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地震使得上盘区域沿降轨、升轨视线向分别产生最大约8.5cm、10cm的抬升;较优断层倾角为47.9°;地震滑动未延伸至地表,主要发生在地下8.2~23.7km深度范围内,最大和平均滑动量为0.5m和0.19m,平均滑动角为104.9°。反演的地震矩为3.74×1018 N·m,矩震级为Mw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Mw6.3地震 INSAR 同震形变 反演 滑动分布
下载PDF
2008、2009年大柴旦6.3级、6.4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及前兆异常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玉虎 刘文邦 +2 位作者 王培玲 杨晓霞 陈玉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析了近10年来两次8级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并结合青海地区的前兆观测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前兆异常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2009年大柴旦6.3、6.4地震 地震序列活动 前兆异常
下载PDF
2001年四川省雅江-康定6.0级地震烈度考察及发震构造背景雏议 被引量:6
7
作者 何玉林 张勤 黄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6,共10页
20 0 1年 2月 2 3日四川省发生的 6 .0级地震 ,其宏观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 .极震区烈度可达 度 , 度区、 度区和 度区面积分别为 1 80 km2 ,1 472 km2 和3 998km2 ,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 ,长轴近南北向 ... 20 0 1年 2月 2 3日四川省发生的 6 .0级地震 ,其宏观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 .极震区烈度可达 度 , 度区、 度区和 度区面积分别为 1 80 km2 ,1 472 km2 和3 998km2 ,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 ,长轴近南北向 .震区建筑物普遍受损 ,极震区山地灾害较为严重 .初步分析认为 ,此次地震的发生与理塘断裂和玉农希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关 ,主干断裂活动造成的地壳应力调整和集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 等烈度线 地震破坏 发震构造 2001年 四川 雅江-康定6.0地震
下载PDF
四川康定6.3级地震
8
作者 孙燕娜 《中国减灾》 2014年第12期36-37,共2页
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3度,东经101.7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震中位于康定县城北西方向塔公乡。25目23时19分,康定县(北纬30.2度,东经101.7度)再次发生5.8级地震,震源... 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3度,东经101.7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震中位于康定县城北西方向塔公乡。25目23时19分,康定县(北纬30.2度,东经101.7度)再次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11月26日22时,康定地震共造成康定、道孚、丹巴、九龙、泸定、雅江6个县55个乡镇11.6万余人受灾,5人死亡,76人受伤,1.4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87户房屋倒塌,3636户严重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地震 康定 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 震源深度 房屋倒塌 公里
下载PDF
1976年和林格尔6.3级地震前后震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晁军 李占维 +5 位作者 王翠萍 王彦伟 包岩斌 赵蒙生 王彬 李泰来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32,共8页
从时空变化特征、震源参数、地震波谱特征、b值、Vp Vs、Q值、持续时间衰减比、Ap As等方面对1976年 4月 6日和林格尔 6 3级地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着重分析了地震前后 2年左右出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特征 ,以提取和林格尔 6 3... 从时空变化特征、震源参数、地震波谱特征、b值、Vp Vs、Q值、持续时间衰减比、Ap As等方面对1976年 4月 6日和林格尔 6 3级地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着重分析了地震前后 2年左右出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特征 ,以提取和林格尔 6 3级地震的短临信息。分析后认为此次地震出现的震兆特征与包头 6 4级地震、张北 6 2级地震某些方面有相似处 ,对探讨分析未来阴山、燕山地震带浅源中强震的孕育过程及提取临震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林格尔6.3地震 震兆特征 震源深度 b值 波速比 Q值 1976年 地震 震源参数
下载PDF
利用EOF分析方法研究康定M_S6.3地震前后重力时空分布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进 郝洪涛 +1 位作者 胡敏章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4-869,共6页
对康定M_S6.3地震前后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模式与资料时段的M_S5.0以上地震震中位置的关系,探讨主要模式代表的物理含义。结果表明,川滇地区7期累积重力观测资料中大于200μGal的数据是... 对康定M_S6.3地震前后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模式与资料时段的M_S5.0以上地震震中位置的关系,探讨主要模式代表的物理含义。结果表明,川滇地区7期累积重力观测资料中大于200μGal的数据是偶然误差的概率大于95%。第二模式规格向量和累积重力变化均具有相似的分区特征,2013~2014年6次M_S6.0以上地震和第二模式规格向量正负转换带有超过83.3%的对应率,具备重力长期变化模式。第一模式地震前后规格值序列明显的同震信号、空间相似的4象限分布以及2014年4次M_S6.0以上地震和第二模式规格向量正负转换带100%的对应率表明,该模式代表重力短期变化模式。康定M_S6.3地震前第一模式包含4象限特点,震中位置规格值不断增大,且地震前后变化从负转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经验函数分析 康定ms6.3地震 4象限分布 同震重力变化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在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和2014年康定M_S6.3地震破裂区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艳娥 陈学忠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_S8.0地震发生之后,先后于2013年4月20日和2014年11月22日分别在汶川M_S8.0地震震中西南约80km的芦山县和约178km的康定县发生了M_S7.0和M_S6.3地震。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前主边界处,康定地震位于鲜水河断裂...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_S8.0地震发生之后,先后于2013年4月20日和2014年11月22日分别在汶川M_S8.0地震震中西南约80km的芦山县和约178km的康定县发生了M_S7.0和M_S6.3地震。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前主边界处,康定地震位于鲜水河断裂带上。芦山地震发生前有几位作者先后计算了汶川M_S8.0地震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分析了其对周围断层的影响。本文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根据芦山地震和康定地震的实际发震断层面参数,计算了汶川M_S8.0地震在芦山地震和康定地震震源深度处的水平面上以及其发震断层面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还给出了其震中处库仑破裂应力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汶川M_S8.0地震发生使芦山地震震源断层面上有利于其错动发震的应力大面积增加而使康定地震震源断层面上有利于其错动发震的应力大面积减小。在芦山地震初始破裂点处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达0.245MPa,在康定地震初始破裂点处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为-0.000 63 MPa。因此,汶川M_S8.0地震的发生对芦山地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康定地震的作用不明显。在目标断层面参数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库仑破裂应力在目标断层面上的分布,可能为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提供线索,进而对地震发生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若一次地震的发生使目标断层面上有利于其错动发震的应力大面积显著增加,这种情况下库仑破裂应力对未来地震具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2013年芦山Ms7.0地震 2014年康定ms6.3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 地震预测
下载PDF
乌什6.3级地震前、后S波分裂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歌 王海涛 《内陆地震》 200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利用SAM方法对2005年2月15日新疆乌什6.3级地震前、后S波分裂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什6.3级地震前1年半左右,慢S波时间延迟出现表征区域应力增加并持续上升的变化,而快S波偏振方向出现表征应力场转向的异常变化。
关键词 新疆 乌什6.3地震 S波分裂
下载PDF
2001年2月23日四川省雅江—康定6.0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及发震构造背景刍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玉林 张勤 黄伟 《四川地震》 2001年第4期1-8,46,共9页
20 0 1年 2月 2 3日在四川省境内发生了 6 0级地震 ,其宏观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极震区烈度达Ⅷ度 ,Ⅷ度区、Ⅶ度区和Ⅵ度区面积分别为 180、 1472和 3998km2 ,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 ,长轴近南北向。震区... 20 0 1年 2月 2 3日在四川省境内发生了 6 0级地震 ,其宏观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极震区烈度达Ⅷ度 ,Ⅷ度区、Ⅶ度区和Ⅵ度区面积分别为 180、 1472和 3998km2 ,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 ,长轴近南北向。震区建筑物普遍受损 ,山地灾害较为严重。据初步分析认为 ,此次地震的发生与理塘断裂和玉龙西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关 ,主干断裂活动造成地壳应力调整和集中 ,最终在块体内部的次级断裂上释放而发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 等烈度线 地面破坏 发震构造 雅江-康定6.0地震 2001年
下载PDF
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地震前地震的空段异常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丁 朱学健 朱祯祥 《山西地震》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地震是华北北部地区1次重要的地震,该地震前出现了明显的地震空段异常。介绍了该地震空段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地震空段的形成至解体与中强地震成组活动的关系。认为,地震空段可作为华北北部地区中强地震... 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地震是华北北部地区1次重要的地震,该地震前出现了明显的地震空段异常。介绍了该地震空段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地震空段的形成至解体与中强地震成组活动的关系。认为,地震空段可作为华北北部地区中强地震预测的中期判据,这对该地区地震预测有帮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和林格尔6.3地震 地震空区 中强地震预测 华北地区
下载PDF
青海大柴旦6.3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主要经验及反思
15
作者 李文巧 陈有顺 +2 位作者 哈辉 卢宁 张恩育 《高原地震》 2008年第4期59-62,75,共5页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发生6.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省、州(地、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使得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反应快速、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同时也反映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发生6.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省、州(地、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使得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反应快速、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同时也反映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6.3地震 地震应急 地震现场 地震现场考察
下载PDF
2019年西藏墨脱M_S6.3地震震源参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国辉 白玲 +2 位作者 丁林 宋博文 江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4-1223,共10页
北京时间2019年4月24日04∶15,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发生了M S6.3地震,该地震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东北犄角地区,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本研究基于我们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架设的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结合中... 北京时间2019年4月24日04∶15,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发生了M S6.3地震,该地震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东北犄角地区,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本研究基于我们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架设的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结合中国和国际地震台网的波形和到时资料,对该地震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解和破裂过程进行了重新确定.结果显示,此次墨脱6.3级地震发生在(94.56±0.01°E,28.41±0.01°N),震源深度为地表以下13.3±1.6(或海平面以下11.5±1.6)km.震源机制解走向/倾角/滑移角分别为202°/17°/20°,震源破裂较大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初始破裂点NNE侧约5 km附近.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和地质学资料,我们推测该地震位于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发生近90°突然偏转的大拐弯地区,桑构造结相对于其西侧南迦巴瓦构造结的西向俯冲和北向推挤是该地震发生的主要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2019年6.3墨脱地震 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解 震源破裂过程
下载PDF
康定Ms6.3地震发震断裂与震害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颜丙雷 李勇 +6 位作者 贾召亮 邵崇建 颜照坤 刘玉法 闫亮 马景露 李术江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2014年11月2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了康定Ms6.3地震。通过分析康定Ms6.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害基本情况,对比了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各次级断裂的全新世活动性特征,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鲜水河断裂... 2014年11月2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了康定Ms6.3地震。通过分析康定Ms6.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害基本情况,对比了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各次级断裂的全新世活动性特征,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色拉哈-康定断裂,并初步判断该地震可能为一次强震的原地复发事件。同时,综合地表变形特征及震害特征等情况,认为此次康定地震没有出现具有构造意义的地表破裂,其造成的房屋震害与建筑物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活动速率 康定ms6.3地震 等震线 震害特征
下载PDF
四川康定6.3级地震建筑物震害特点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闫培雷 孙柏涛 +1 位作者 陈相兆 胡寒冰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50-254,共5页
对四川康定"11. 22"6. 3级地震中17个调查点的208栋各类建筑物的现场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多层砌体结构、藏式石木结构民居、藏式木结构民居和穿斗木结构民居的构造特点、震害特点,... 对四川康定"11. 22"6. 3级地震中17个调查点的208栋各类建筑物的现场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多层砌体结构、藏式石木结构民居、藏式木结构民居和穿斗木结构民居的构造特点、震害特点,并分析了其破坏原因。由于康定县境内既存在大量按照9度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物,又存在大量未经正规抗震设防的藏式和汉式风格民居建筑,因此总结按照9度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物的震害特征,对评价我国抗震规范相关条款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同时对于量大面广的未经正规抗震设防的藏式和汉式民居建筑,分析其构造和震害特点,给出震后重建建议,对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居的抗震能力和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6. 3地震 建筑物震害 震害特点 抗震构造 藏族民居
原文传递
川滇地区长波辐射场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康春丽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8,共6页
2007年6月3日宁洱6.3级地震发生之前,在川滇地区(20°~35°N,95°~110°E)出现了一次显著的OLR短期和临震的异常增强现象。对该区多年来OLR场的连续变化分析表明,这种增强现象在强震多发年与平静年有明显的差... 2007年6月3日宁洱6.3级地震发生之前,在川滇地区(20°~35°N,95°~110°E)出现了一次显著的OLR短期和临震的异常增强现象。对该区多年来OLR场的连续变化分析表明,这种增强现象在强震多发年与平静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在地震多发年OLR数值场不仅为正距平,而且震前短期大多增强幅度大;而在地震平静年OLR数值场变化则多为负距平且波动小。上述结果对今后应用卫星遥感长波辐射信息跟踪监视和预测强震有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6.3地震 川滇地区 长波辐射 异常增强
下载PDF
2008—2016年青海地区M_S≥5.0显著地震短临跟踪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玉虎 马震 +3 位作者 王培玲 张晓清 马建新 王元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1期18-25,共8页
对2008—2016年青海地区M_S≥5.0显著地震短临跟踪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对地震活动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客观呈现当时进行地震观测、决策的过程和思想,总结有效的地震活动规律,以期望对未来区域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及震情跟踪提供借鉴。
关键词 唐古拉5震群序列 大柴旦6.3、6.4地震 玉树7.1地震 门源6.4地震 短临跟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