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相融共通——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当代阐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1-84,共14页
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理论集中体现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及其他相关著作中。阿伦特的理论主要基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她将其“政治”观念经由公共领域的感性实践——“审美判断”——而融化、渗透到人们的身心,既原创性...
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理论集中体现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及其他相关著作中。阿伦特的理论主要基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她将其“政治”观念经由公共领域的感性实践——“审美判断”——而融化、渗透到人们的身心,既原创性地挖掘了康德“审美判断”中所蕴含的政治实质,又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美学。阿伦特“政治—审美判断”理论旨在揭示西方传统政治与哲学的缺陷,展开对理性侵犯自由的批判与反思,希望最终实现公共领域中人们获得自由与本真存在的政治目的。这正是在“后理论”时代政治进入美学范畴的理论依据。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理论使美学与政治的张力消失,亲缘性显现,同构性产生。《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对后现代西方政治伦理的审美转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当下如何理性地思考美学、政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提供了借鉴,从而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审美判断
康德政治哲学
讲稿
阿伦特
康德
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现代性中两重分殊之中介的“旁观者”——对汉娜·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反思
2
作者
喻麓丹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9-25,39,共8页
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区别与统一是现代性中最为本质的两重分殊关系,也是对"人们为什么要存在"问题的回答。整体(民族、国家、历史)对个体是否具有优先性以及个体意义向整体价值的过渡是否合理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的争论中...
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区别与统一是现代性中最为本质的两重分殊关系,也是对"人们为什么要存在"问题的回答。整体(民族、国家、历史)对个体是否具有优先性以及个体意义向整体价值的过渡是否合理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的争论中仍然成问题。作为一种对该问题的切入方式,阿伦特认为重新考察康德"旁观者"概念可使得特殊物与普遍物关系中内含的四个层次得以澄清,但她在强调"复数的人"的境况时却打断了与康德的道德主体的直接关联,重建这种关联或可使得拥有理性自由的现代个体与共同体得以各自扬弃其现代局限性,最终完成历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特
康德
私人
旁观者
复数的人
《
康德政治哲学
讲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主与正义——康德“自主性”政治哲学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申巍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57,共6页
作为现代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重要意识起源,自主性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哲学概念。康德政治哲学的深层问题意识正源于"自主性"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康德的自主性政治哲学不仅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谱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为现代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重要意识起源,自主性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哲学概念。康德政治哲学的深层问题意识正源于"自主性"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康德的自主性政治哲学不仅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谱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西方现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产生了实质性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
康德政治哲学
历史影响
原文传递
德国宪法学的实证主义转向及其根本问题
被引量:
1
4
作者
黎敏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1848年德国自由主义革命失败后,以格贝尔-拉班德为代表的德国宪法学家运用源自潘德克顿法学的教义学方法并继承施塔尔形式法治国思想去研究德意志各种实证宪法材料,德国宪法学走向彻底的实证主义,其技术表达就是宪法学教义学化。实证主...
1848年德国自由主义革命失败后,以格贝尔-拉班德为代表的德国宪法学家运用源自潘德克顿法学的教义学方法并继承施塔尔形式法治国思想去研究德意志各种实证宪法材料,德国宪法学走向彻底的实证主义,其技术表达就是宪法学教义学化。实证主义宪法学的根本局限体现在他们把君主的权力与意志置于核心地位,贬低基本权利,力图将公法权利压到最小程度,本质上是以君主意志为中心来建构国家配置权力。追求纯科学化的实证主义宪法理论,奉行绝对客观性的教条化立场,没能回答并处理好对德国实现自由宪政最关键的一系列实质问题,无法确保个人自由权利与分权机制在德国政治与社会的真正落实。实证主义宪法学传统缺少对个人的价值关怀这个根本缺陷加深了德国宪法思想与现代宪法人权传统的内在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宪法
德国实证主义宪法学
德国宪法思想
康德政治哲学
自然法
原文传递
题名
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相融共通——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当代阐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岩
机构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1-84,共14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后帝国时代左翼文艺思想研究”(项目编号:L19AWW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研究”(项目编号:N181504002)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0608505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理论集中体现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及其他相关著作中。阿伦特的理论主要基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她将其“政治”观念经由公共领域的感性实践——“审美判断”——而融化、渗透到人们的身心,既原创性地挖掘了康德“审美判断”中所蕴含的政治实质,又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美学。阿伦特“政治—审美判断”理论旨在揭示西方传统政治与哲学的缺陷,展开对理性侵犯自由的批判与反思,希望最终实现公共领域中人们获得自由与本真存在的政治目的。这正是在“后理论”时代政治进入美学范畴的理论依据。阿伦特的“政治—审美判断”理论使美学与政治的张力消失,亲缘性显现,同构性产生。《康德政治哲学讲稿》对后现代西方政治伦理的审美转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当下如何理性地思考美学、政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提供了借鉴,从而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治
—审美判断
康德政治哲学
讲稿
阿伦特
康德
后理论
Keywords
political-aesthetic judgment
Lectures on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Arendt
Kant
post-theory
分类号
I0-0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现代性中两重分殊之中介的“旁观者”——对汉娜·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反思
2
作者
喻麓丹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9-25,39,共8页
文摘
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区别与统一是现代性中最为本质的两重分殊关系,也是对"人们为什么要存在"问题的回答。整体(民族、国家、历史)对个体是否具有优先性以及个体意义向整体价值的过渡是否合理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的争论中仍然成问题。作为一种对该问题的切入方式,阿伦特认为重新考察康德"旁观者"概念可使得特殊物与普遍物关系中内含的四个层次得以澄清,但她在强调"复数的人"的境况时却打断了与康德的道德主体的直接关联,重建这种关联或可使得拥有理性自由的现代个体与共同体得以各自扬弃其现代局限性,最终完成历史的统一。
关键词
阿伦特
康德
私人
旁观者
复数的人
《
康德政治哲学
讲稿》
Keywords
Hannah Arendt
Kant
privacy
spectator
plural person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Lecture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主与正义——康德“自主性”政治哲学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申巍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57,共6页
文摘
作为现代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重要意识起源,自主性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哲学概念。康德政治哲学的深层问题意识正源于"自主性"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康德的自主性政治哲学不仅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谱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对西方现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产生了实质性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自主性
康德政治哲学
历史影响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德国宪法学的实证主义转向及其根本问题
被引量:
1
4
作者
黎敏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文摘
1848年德国自由主义革命失败后,以格贝尔-拉班德为代表的德国宪法学家运用源自潘德克顿法学的教义学方法并继承施塔尔形式法治国思想去研究德意志各种实证宪法材料,德国宪法学走向彻底的实证主义,其技术表达就是宪法学教义学化。实证主义宪法学的根本局限体现在他们把君主的权力与意志置于核心地位,贬低基本权利,力图将公法权利压到最小程度,本质上是以君主意志为中心来建构国家配置权力。追求纯科学化的实证主义宪法理论,奉行绝对客观性的教条化立场,没能回答并处理好对德国实现自由宪政最关键的一系列实质问题,无法确保个人自由权利与分权机制在德国政治与社会的真正落实。实证主义宪法学传统缺少对个人的价值关怀这个根本缺陷加深了德国宪法思想与现代宪法人权传统的内在分野。
关键词
现代宪法
德国实证主义宪法学
德国宪法思想
康德政治哲学
自然法
Keywords
modern constitution
positivism of German constitutional tradition
German constitutional theory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Kant
natural law
分类号
D951.6 [政治法律—法学]
DD911 [政治法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政治判断与审美判断的相融共通——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当代阐析
李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作为现代性中两重分殊之中介的“旁观者”——对汉娜·阿伦特《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的反思
喻麓丹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主与正义——康德“自主性”政治哲学及其历史影响
申巍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原文传递
4
德国宪法学的实证主义转向及其根本问题
黎敏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