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的歌声像缅桂花一样芳香——怀念著名章哈康朗甩先生
1
作者 征鹏 《版纳》 2006年第Z1期86-88,共3页
2006年,西双版纳文艺界痛失两位前辈。9月,岩温扁走了;11月,康朗甩又走了。康朗甩的去逝,似乎具有标志性。那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吗?我们编发这组悼念文章,以寄托无限哀思,并表述我们建设西双版纳和谐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关键词 康朗 缅桂花 章哈 岩温扁 康朗 召片领 叙事长诗 巴塔麻嘎捧尚罗 召龙帕萨 创世史诗
原文传递
怀念康朗甩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涧 《版纳》 2006年第Z1期88-88,共1页
近接《版纳》主编云智先生电话,得悉著名傣族歌手康朗甩仙逝,不胜伤悲。七十年代中期我与康朗甩先生在同一系统工作,多有谋面机会,相谈甚洽,获益匪浅。去年底到嘎洒观摩佛大星陨落暗边陲,勐泐文坛尽举悲。犹忆声名如鹊起,曾惊巨笔似虹飞。
关键词 康朗 勐泐 近接 嘎洒 诗心 难老
原文传递
和刘少奇主席握过手的康朗甩
3
作者 汤世杰 《版纳》 2005年第1期41-47,共7页
2000年傣族泼水节期间,我再次前往西双版纳。事隔多年之后,坐在飞机上,我再次想起了那次的西双版纳之行,想起刘绮、冯永祺两位老大姐曾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午后,执意要去看望一个叫康朗甩的傣族"章哈"即傣族老歌手的情景。那天,... 2000年傣族泼水节期间,我再次前往西双版纳。事隔多年之后,坐在飞机上,我再次想起了那次的西双版纳之行,想起刘绮、冯永祺两位老大姐曾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午后,执意要去看望一个叫康朗甩的傣族"章哈"即傣族老歌手的情景。那天,车在允景洪坝子里行进了三四十分钟后,停在一个傣族寨子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朗 老大姐 章哈 允景洪 召片领 杨知勇 永祺 三四 民间歌手 王见
原文传递
丁玲和康朗甩
4
作者 冯永祺 《版纳》 2005年第3期4-8,共5页
丁玲走过魍魉世界,走过风雪人间,"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文坛驰骋又戎马倥偬。人生之路走了好多年,黑发走白,双膝走僵,走成"丁老",还无倦怠,还走,走出一个人生四季,冬天里的春天,长长无尽的春天。1982年,她76岁,... 丁玲走过魍魉世界,走过风雪人间,"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文坛驰骋又戎马倥偬。人生之路走了好多年,黑发走白,双膝走僵,走成"丁老",还无倦怠,还走,走出一个人生四季,冬天里的春天,长长无尽的春天。1982年,她76岁,满头白发,身有重病,她继续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朗 章哈 继续走 人生之路 中国作家协会 长案 永远年轻 云南边疆 年过古稀 缅桂花
原文传递
云南当代文学大事记
5
作者 李丛中 熊桂芝 《红河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71-78,共8页
1958年 《边疆文艺》1月号发表社论《新的起点》和“本刊记者”《下乡去,上山去,到生活的激流中去》的文章。社论和文章指出:作家们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文艺战士”,就必须与工农结合,上山下乡,到生活的激流中去锻炼和改... 1958年 《边疆文艺》1月号发表社论《新的起点》和“本刊记者”《下乡去,上山去,到生活的激流中去》的文章。社论和文章指出:作家们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文艺战士”,就必须与工农结合,上山下乡,到生活的激流中去锻炼和改造自己。 1月,云南省文职和作协昆明分会批准一批作家上山下乡,参加劳动锻炼和基层工作。作家刘澍德,洛汀、杨文翰、陈蜀尧去晋宁县上蒜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作家王松、赵季康去澜沧参加生产劳动,作家李乔去凉山,王梅定去个旧,刘练去圭山,杨昭、柏鸿鹄去德宏州法帕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和劳动锻炼。大部分作家于1月20日动身前往目的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长袁勃勉励上山下乡的作家,希望他们在生产劳动和基层工作中锻炼成为工人阶级的文艺战士。 3月,云南省文化艺术界召开社会主义大跃进誓师大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袁勃以《愿各路文艺大军纵横驰骋》为题,在大会作了讲话。作协昆明分会、各艺术团、云南人民出版社都提出自己的跃进指标。 《边疆文艺》6月号,开辟《多民族民歌专号》,发表各民族民歌180首。 7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召开全国民间文学工作会议,云南省派徐嘉瑞,孙凯宇、康朗用、杨苏、陈贵培参加了会议。会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布置了搜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文艺 刘澍德 当代文学 社会主义文艺 康朗 李乔 中国作家协会 劳动锻炼 生产劳动 法帕
下载PDF
文艺“轻骑”驰云岭 被引量:1
6
作者 曲闻 《民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S1期34-35,共2页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共有二十四个少数民族。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民族曲艺说唱艺术,已发现的有白族的“大本曲”“本子曲”“讲古话”,傣族的“赞哈”“喊伴光”“十二马”,彝族的“甲苏”“...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共有二十四个少数民族。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民族曲艺说唱艺术,已发现的有白族的“大本曲”“本子曲”“讲古话”,傣族的“赞哈”“喊伴光”“十二马”,彝族的“甲苏”“白话腔”“四弦弹唱”,“阿西先基”、“梅葛”“彝族说唱”、“弦子弹唱”,哈尼族的“哈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腔 赞哈 说唱艺术 四弦弹唱 少数民族曲艺 云南民族 曲艺创作 西南边疆 曲艺家协会 康朗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云智 《今日民族》 2019年第7期58-59,共2页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作为,新时代更需要明确责任与担当。回顾历史,云南有着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的光荣传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作协云南分会创办了文学刊物《边疆文艺》(后改为《边疆文学》),西双版纳傣族著名歌手康朗英、康朗甩、...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作为,新时代更需要明确责任与担当。回顾历史,云南有着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的光荣传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作协云南分会创办了文学刊物《边疆文艺》(后改为《边疆文学》),西双版纳傣族著名歌手康朗英、康朗甩、波玉温都有幸在《边疆文艺》发表了自己的诗歌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边疆文艺》的指导帮助下,康朗英、康朗甩、波玉温创作的叙事长诗先后出版,在国内文坛引起强烈反响。1981年西双版纳创办了《版纳》杂志汉文版,第二年又创办了《版纳》傣文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文艺 边疆文学 中国作协 叙事长诗 诗歌作品 康朗 文学期刊 文学刊物
下载PDF
促进云南文学艺术的发展和革新
8
作者 袁勃 《创造》 1960年第4期14-18,共5页
我們的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組成部分。解放十年来,随着整个政治、經济的发展和繁荣,我省各民族的文学艺术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下,我省各民... 我們的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組成部分。解放十年来,随着整个政治、經济的发展和繁荣,我省各民族的文学艺术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一九五八年以来,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下,我省各民族的文学艺术出現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这表現在文学艺术已成为我省各民族人民的事业,成为全民的事业。羣众文艺活动很活跃,湧現出許多业余作者,出現了許多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活动 业余作者 人民公社化运动 康朗 革命事业 康朗 八年 兄弟民族 十年 人物形象
下载PDF
江南造船厂技工訓練班的教學工作
9
作者 沈海庭 《中国劳动》 1954年第11期29-,共1页
江南造船廠技工訓練班是為適應本廠生產需要而開設的,它的任務是自培自用,已先後辦了五期。現將他們在教學方面所取得的經驗簡單介紹於下: 一、邊講、邊做、邊交流。在開辦初期,理論課是由工廠裹工程師和技術員担任的,實習操作則由車間... 江南造船廠技工訓練班是為適應本廠生產需要而開設的,它的任務是自培自用,已先後辦了五期。現將他們在教學方面所取得的經驗簡單介紹於下: 一、邊講、邊做、邊交流。在開辦初期,理論課是由工廠裹工程師和技術員担任的,實習操作則由車間里老師傅担任,由於雙方互不聯系或很少聯系,以致理論學習和實習操作上時有脫節情况。如電工正在實習電燈安裝的基本動作時,課堂里却講電氣原理和計算;車工早已使用車刀做活,而課堂里才講裝刀、磨刀法。這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船厂 工正 氣原 里老 工程材料 安装工作 衍水 粗相 配工 康朗
下载PDF
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文本形态与演述传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屈永仙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6,共10页
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既融入了天神创世、人类产生、万物起源、日月形成、洪水泛滥等神话内核,也吸纳了口传叙事与佛经文学的诸多要素。通过文本比较,可以探查该史诗的叙事结构和基干情节母题,从而印证这一史诗传统的形成和... 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既融入了天神创世、人类产生、万物起源、日月形成、洪水泛滥等神话内核,也吸纳了口传叙事与佛经文学的诸多要素。通过文本比较,可以探查该史诗的叙事结构和基干情节母题,从而印证这一史诗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是本土神话故事和外来佛经故事结合的产物,也是傣族地区本土宗教与小乘佛教和谐并处的结果。傣族村寨佛寺有大量的创世经本供僧人阅读,或者民间歌本由章哈自己保管和使用。史诗的主要传承人有歌手章哈和僧人康朗,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史诗 《巴塔麻嘎捧尚罗》 文本形态 演述传统 章哈 康朗
原文传递
三个傣族歌手唱家乡 被引量:1
11
作者 征鹏 李植森 《版纳》 2008年第3期37-42,共6页
在20世纪50~60年代,西双版纳有3名傣族章哈用自己"糯戈拉东"般的歌喉歌唱自己美丽富饶的家乡,歌颂自己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的歌有的已译成汉文出版,在国内文学界颇有影响。他们就是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温。当时人... 在20世纪50~60年代,西双版纳有3名傣族章哈用自己"糯戈拉东"般的歌喉歌唱自己美丽富饶的家乡,歌颂自己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的歌有的已译成汉文出版,在国内文学界颇有影响。他们就是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温。当时人们一提到西双版纳,就会想到这里有3位著名的傣族歌手;一提到这3位歌手,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西双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朗 康朗 章哈 叙事长诗 贫苦农民 中国作家协会 拉东 召树屯 云南人民 第一个春天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文坛杂忆
12
作者 叶振欧 《版纳》 2005年第3期46-52,共7页
西双版纳之花《赶摆》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工团(现州民族歌舞团前身)创作演出的优秀歌舞节目,1959年参加思茅地区文艺汇演,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去昆明参加全省的汇演,获得成功,被选为国庆十周年优秀文艺献礼节目之一。这个民族歌舞... 西双版纳之花《赶摆》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工团(现州民族歌舞团前身)创作演出的优秀歌舞节目,1959年参加思茅地区文艺汇演,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去昆明参加全省的汇演,获得成功,被选为国庆十周年优秀文艺献礼节目之一。这个民族歌舞,通过傣族人民"赶摆"的热烈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忆 召树屯 民族歌舞 康朗 赶摆 思茅 康朗 章哈 舞师 民间歌手
原文传递
布朗山情深深
13
作者 冯永祺 《版纳》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在我年轻的时候,中年的时候无数次到西双版纳,总在景洪坝子、在大勐龙、在橄榄坝走来走去,看来看去;到傣家竹楼做客,听章哈歌唱,到处赶摆,参加泼水节,看傣族妇女挑着竹箩在田埂上一排排地走着时那婷婷袅袅的美姿,读傣族著名章哈康朗甩... 在我年轻的时候,中年的时候无数次到西双版纳,总在景洪坝子、在大勐龙、在橄榄坝走来走去,看来看去;到傣家竹楼做客,听章哈歌唱,到处赶摆,参加泼水节,看傣族妇女挑着竹箩在田埂上一排排地走着时那婷婷袅袅的美姿,读傣族著名章哈康朗甩的长诗《傣家人之歌》、康朗英的长诗《流沙河之歌》、波玉温的长诗《彩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朗 康朗 布朗山 章哈 橄榄坝 傣家竹楼 景洪 赶摆 小孙女 在阳台上
原文传递
真善美的歌者——试论柏桦诗集《都市民谣》的艺术特色
14
作者 张永权 《含笑花》 2014年第6期60-63,共4页
读完文山傣族诗人柏桦的新诗集《都市民谣》,我想到了整个傣族诗歌。傣族是一个有着厚重、悠久、美好诗歌传统的民族。贝叶经传承下来的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娥姘与桑洛》《松帕敏与戛西拉》等为中国诗歌宝库增光添彩。村村寨寨的... 读完文山傣族诗人柏桦的新诗集《都市民谣》,我想到了整个傣族诗歌。傣族是一个有着厚重、悠久、美好诗歌传统的民族。贝叶经传承下来的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娥姘与桑洛》《松帕敏与戛西拉》等为中国诗歌宝库增光添彩。村村寨寨的赞哈(歌手)出口成章的演唱才华,令人惊叹。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路线指引下,从傣族的赞哈和新一代知识分子中成长起来的傣族诗人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温、庄相、岩峰、征鹏等用汉语创作的诗歌,在傣族诗歌史上写下了崭新的篇章。但在他们之后,从我的阅读范围看,有影响的傣族诗人似乎不是很多,特别是影响大的傣族女诗人更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桦 民间叙事长诗 召树屯 诗歌传统 康朗 桑洛 康朗 赞哈 艺术特色 新诗集
原文传递
一朵又香又美的千瓣莲花——热烈庆祝《版纳》创刊一百期
15
作者 征鹏 《版纳》 2006年第4期7-10,共4页
1981年7月,西双版纳各民族读者、作者盼望已久的文化刊物——《版纳》杂志创刊了。它是西双版纳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文化刊物,它的诞生,给西双版纳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今,《版纳》已走过25周年的历程,出刊整整一百期了... 1981年7月,西双版纳各民族读者、作者盼望已久的文化刊物——《版纳》杂志创刊了。它是西双版纳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文化刊物,它的诞生,给西双版纳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今,《版纳》已走过25周年的历程,出刊整整一百期了。我作为《版纳》杂志的创始人之一、《版纳》曾经的编者,今日忠实的读者,兴奋之情难以形之笔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瓣莲 形之笔墨 又香 艺术事业 叙事长诗 文艺刊物 沈石溪 康朗 康朗 边疆文艺
原文传递
怀念三位傣族歌手
16
作者 晓雪 《版纳》 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
西双版纳在我心目中,是一片美丽、神奇、富饶、甜蜜的土地。我最早从公刘的《西双版纳组诗》,从白桦的长诗《孔雀》认识了西双版纳这个地名。接着,我读到了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松帕敏和嘎西娜》……我感到西双版纳是同诗歌、同... 西双版纳在我心目中,是一片美丽、神奇、富饶、甜蜜的土地。我最早从公刘的《西双版纳组诗》,从白桦的长诗《孔雀》认识了西双版纳这个地名。接着,我读到了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松帕敏和嘎西娜》……我感到西双版纳是同诗歌、同神话传说、同春天和爱情永远联系在一起的。后来,我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西双版纳,写下了歌颂它的诗篇:“这里的江水绿得可爱,/这里的天空蓝得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召树屯 叙事长诗 我自己 神话传说 康朗 康朗 《孔雀》 一丛丛 全国作代会 汤世杰
原文传递
一朵又香又美的花——推荐长诗《流沙河之歌》
17
作者 袁勃 《版纳》 2005年第4期6-7,共2页
傣族歌手康朗英的长诗《流沙河之歌》是一部优美的叙事诗,它不只是一朵傣族的花,而且是我们祖国百花争妍的文艺园地中的一朵又香又美的花。它之所以是优美的,因为它在艺术手法上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正如介绍流沙河之歌一文... 傣族歌手康朗英的长诗《流沙河之歌》是一部优美的叙事诗,它不只是一朵傣族的花,而且是我们祖国百花争妍的文艺园地中的一朵又香又美的花。它之所以是优美的,因为它在艺术手法上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正如介绍流沙河之歌一文中所分析的:长诗的艺术形式是崭新的,但它并不是离开了傣族传统文学而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朗 又香 文学传统 艺术形式 康朗 文学基础 百花争妍 文中 共产主义风格 现实生活
原文传递
我心中的《傣家人之歌》
18
作者 晓飞 《版纳》 2006年第Z1期89-93,共5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自治州首府允景洪上初中期间,有件事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甚至终生难忘。那就是刚跨进中学校门不久,我读到的第一本傣族诗歌集,就是康朗甩先生的《傣家人之歌》。这本书对我后来生活道路的选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自治州首府允景洪上初中期间,有件事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甚至终生难忘。那就是刚跨进中学校门不久,我读到的第一本傣族诗歌集,就是康朗甩先生的《傣家人之歌》。这本书对我后来生活道路的选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过来人都知道,1960年时允景洪的城市规模和档次,几乎比不上现在西双版纳的任何一个乡镇。由于国家当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朗 诗歌集 学校门 生活道路 终生难忘 允景洪 三年困难时期 康朗 城市规模 文学刊物
原文传递
傣族文学断想
19
作者 杨红昆 《民族文学》 1989年第9期76-78,共3页
我们这一代曾经或现在生活在西双版纳、德宏的文人,从发表处女作的那天起,就与西双版纳、德宏的人民和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要讲对西双版纳、德宏这片土地的了解,没有谁比得上我们。可我们的文学对这块美丽、富饶而又落后、封闭的土地... 我们这一代曾经或现在生活在西双版纳、德宏的文人,从发表处女作的那天起,就与西双版纳、德宏的人民和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要讲对西双版纳、德宏这片土地的了解,没有谁比得上我们。可我们的文学对这块美丽、富饶而又落后、封闭的土地反映得又如何呢?说好的有,说坏的有,乐观的有,悲观的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一代 召树屯 叙事长诗 康朗 康朗 现代文明 民族政策 民间文学作品 民族学家 一段段
原文传递
亲历傣族的赕 赕“坦”——十万贝叶经书献佛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彬 《版纳》 2005年第3期14-19,共6页
傣族是个把文字刻写在树叶上的民族。从古至今,傣族的祖先们就把整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生产生活、文化事象、宗教教义、文学艺术作品等等百科知识,刻写在一片片贝叶上。贝叶经是傣族的百科全书。在傣乡的每个家庭,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它的... 傣族是个把文字刻写在树叶上的民族。从古至今,傣族的祖先们就把整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生产生活、文化事象、宗教教义、文学艺术作品等等百科知识,刻写在一片片贝叶上。贝叶经是傣族的百科全书。在傣乡的每个家庭,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以说贝叶经所涉及的历史、经济、哲学、历法、自然科学、建筑艺术等都是与傣家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一千多年来,贝叶经能够渊源不断地流传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经 文学艺术作品 宗教教义 文化事象 康朗 建筑艺术 傣语 百科知识 岩香 坦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