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比较
1
作者 陈娟 张韫琦 +7 位作者 谢素贞 任建兵 李静 聂川 梁志江 何其祯 黄学林 罗先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7-703,共7页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与康柏西普(IVC)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2015-01/2023-06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眼1 100眼。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IVR组...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与康柏西普(IVC)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2015-01/2023-06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眼1 100眼。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IVR组和IVC组。根据ROP的病变程度分为急进型ROP(A-ROP)、Ⅰ区1型ROP和Ⅱ区1型ROP。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PSM)匹配后对两组复活与再次治疗情况进行比较。随访时间至少至术后3 mo。结果:在Ⅱ区1型ROP中,IVR组和IVC组的病变复活率及再次治疗率均有差异(P<0.05);A-ROP和Ⅰ区1型ROP中两组病变复活率及再次治疗率均无差异(P>0.05)。Ⅰ区1型ROP复活风险及再次治疗风险高于Ⅱ区1型ROP,药物的选择和首次治疗矫正胎龄是术后病变复活及再次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玻璃体腔注射IVR或IVC对Ⅱ区1型ROP的首次治愈效果有明显差异,且IVC组的复活率和再次治疗率远低于IVR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疗效
下载PDF
阿柏西普对比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经济学评价
2
作者 刘丹 张伯超 +4 位作者 张静 王娟 袁毅 桂林 陈丽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4期655-662,共8页
目的 对比阿柏西普与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成本和效用,以期借助药物经济学的视角,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arkov模型,模拟在5年内两种治疗方案的生存状态,分别计算成本和健康产出,进行成本-效用分析获得... 目的 对比阿柏西普与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成本和效用,以期借助药物经济学的视角,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arkov模型,模拟在5年内两种治疗方案的生存状态,分别计算成本和健康产出,进行成本-效用分析获得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判断参数对ICUR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判断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以1倍的202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意愿支付阈值(WTP),判断其经济性。结果 在模拟期限内,与阿柏西普方案相比,康柏西普方案ICUR为-1 528 840元/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低于WTP,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种治疗方案轻度与中度视力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及每年注射阿柏西普次数是ICUR的重要影响因素。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在WTP为1倍GDP时,康柏西普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用优势(概率为65.9%),结果较为稳健。结论 对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康柏西普相比与阿柏西普,具有成本-效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阿柏西普 康柏西普 MARKOV模型 药物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两种康柏西普治疗方案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汤然 汤稷旸 +4 位作者 韩馨瑶 张琳崎 黎晓新 赵明威 曲进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比较治疗-延长(TAE)方案与按需治疗(PRN)方案应用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未经治疗的PCV患者91... 目的比较治疗-延长(TAE)方案与按需治疗(PRN)方案应用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未经治疗的PCV患者91例91眼。所有患者确诊后均接受康柏西普0.5 mg玻璃体内注射;按照患者意愿决定其抗VEGF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按需治疗组(3+PRN组)和治疗-延长组(3+TAE组)。随访时间为1年。所有患眼均接受ETDRS视力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检查,并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最大视网膜厚度(MRT)、色素上皮脱离(PED)高度、脉络膜息肉样病灶数量及面积、视网膜出血面积、分枝状血管网(BVN)面积。比较2个组在治疗后1年内的治疗间隔时间及治疗次数。结果治疗后1年,3+PRN组和3+TAE组的BCVA提升幅度分别为5.0(-2.0,15.0)和6.0(-1.0,14.0)个字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52,P=0.725);2个组患眼CRT、MRT、PED高度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45、-0.529、-0.985,均P>0.05);2个组患眼息肉数量、息肉面积、不同息肉消退程度眼数、BVN面积和视网膜出血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02、-0.300、-0.047、-0.265、-1.243,均P>0.05)。随访1年时,3+PRN组患眼平均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7.6±0.9)次,少于3+TAE组的(8.4±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2,P=0.019)。3+PRN组平均随访次数为(11.3±1.5)次,明显多于3+TAE组的(10.1±1.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3,P=0.001)。3+TAE组患眼负荷治疗期后有17.1%(6/35)的患者治疗间隔延长至12周,48.5%(17/35)的患者治疗间隔延长至8周及以上,平均最大延长间隔时间为(9.5±2.0)周。随访期间,3+PRN组和3+TAE组分别有10眼和8眼接受光动力治疗。结论3+PRN和3+TAE方案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动力补救治疗在改善PCV患者的视力和解剖结果方面疗效接近。其中3+TAE方案治疗次数增加,患者随访次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康柏西普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DME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崔文轩 陶远 +2 位作者 王红 杨梦瑶 司明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22-127,138,共7页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DME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2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DME患者191例(191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95只眼)和治疗组96例(96只眼)。对照组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DME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2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治疗的DME患者191例(191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95只眼)和治疗组96例(96只眼)。对照组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予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2组均观察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2个月时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微血管瘤(MAs)数量、硬性渗出(HE)面积、眼底视网膜出血(RH)面积。结果2组治疗前BCVA、CMT、MAs、HE及眼底出血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CVA:治疗后2组各治疗时间点的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_(1个月)=11.668、t_(3个月)=12.688、t_(6个月)=12.496、t_(9个月)=12.246、t_(12个月)=13.125,均P=0.000;治疗组:t_(1个月)=10.590、t_(3个月)=12.922、t_(6个月)=11.691、t_(9个月)=13.352、t_(12个月)=12.579,均P=0.000);但同一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MT:治疗后2组各时间点CMT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t_(1个月)=29.301、t_(3个月)=30.268、t_(6个月)=32.781、t_(9个月)=31.627、t_(12个月)=32.379,均P=0.000;治疗组:t_(1个月)=26.602、t_(3个月)=27.765、t_(6个月)=27.919、t_(9个月)=28.859、t_(12个月)=26.593,均P=0.000),但同一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MAs:治疗后2组各治疗时间点MAs数量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_(1个月)=6.089、t_(3个月)=14.099、t_(6个月)=12.171、t_(9个月)=14.839、t_(12个月)=15.536,均P=0.000;治疗组:t_(1个月)=7.521、t_(3个月)=16.310、t_(6个月)=16.650、t_(9个月)=16.894、t_(12个月)=16.468,均P=0.000)。2组间比较,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MAs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30)。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E和RH面积:治疗12个月后2组HE(χ^(2)_(对照组)=15.656、χ^(2)_(治疗组)=34.173,均P=0.000)及RH面积(χ^(2)_(对照组)=22.579、χ^(2)_(治疗组)=52.191,均P=0.000)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治疗组HE面积及RH吸收面积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HE)=7.343,P=0.025;χ^(2)_(RH)=7.353,P=0.025)。(5)注射次数:治疗期间,对照组平均注射次数6.36次多于治疗组4.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75,P=0.000)。(6)安全性评价: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和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止血祛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退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促进眼底HE及出血的吸收,并通过减少康柏西普注射频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祛瘀明目片 康柏西普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临床疗效 视力 眼底出血 硬性渗出
下载PDF
OCTA在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视力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玲 苏宪 +3 位作者 李云飞 孙玲娟 刘静 王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A)在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视力预测中的应用。方法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治疗1个月后复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进行OCTA检查。比...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A)在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视力预测中的应用。方法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黄斑格栅光凝治疗,治疗1个月后复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进行OCTA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BCVA、黄斑中央厚度(CMT)及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OCTA参数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测渗漏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视力提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前后患者BCVA、CMT、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OCTA测量结果中各相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FA检测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FAZ、术前BCVA、术前CMT、降低CMT是提高视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采用OCTA检测可有效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区无血管区面积与血管密度情况,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可有效减轻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且不会加剧黄斑区无灌注程度,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糖尿病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继层成像(OCTA) 视力
下载PDF
蒙药明目十一味丸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6
作者 苏日古嘎 冉琳琳 晓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1-696,共6页
目的:蒙药明目十一味丸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11/2021-1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wARMD患者72例72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眼每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 目的:蒙药明目十一味丸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11/2021-1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wARMD患者72例72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眼每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连续3 mo;联合治疗组36眼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明目十一味丸(2次/日,15粒/次,3 wk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中央厚度变化(CMT)及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5 mo两组患者BCVA(字母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CM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BCVA(字母数)治疗后3 mo(17.42±3.29 vs 14.61±3.14,P<0.001)、治疗后5 mo(19.75±3.25 vs 16.81±2.77,P<0.001)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CMT治疗后3 mo(304.58±53.34 vs 351.94±52.99μm,P<0.001)、治疗后5 mo(274.17±62.26vs 321.78±63.22μm,P<0.05)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 mo N1、P1波r1-r3振幅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P1波r1-r3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0.05),N1波r1-r3潜伏期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 mo N1、P1波振幅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P1波r1-r3潜伏期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 N1波r1-r3潜伏期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明目十一味丸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wARMD在改善视力和降低黄斑水肿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明目十一味丸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合并VH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郭洁 魏凌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的152例PDR合并VH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的152例PDR合并VH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接受25G PPV治疗,研究组76例接受25G PPV+术前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氧代谢情况、生长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水平、视野平均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a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25G PPV治疗PDR合并VH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视网膜氧代谢障碍情况,降低PlGF、VEGF等生长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积血 康柏西普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视力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向宛 王世娟 唐慧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缺血型CRVO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均连续随访3...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缺血型CRVO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均连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BCVA、 CMT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3 d,研究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 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CRVO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和黄斑水肿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康柏西普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及其对血清VEGF及SDF-1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袁思佳 张相冉 王延武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商品名"朗沐")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es macular edema,DME)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商品名"朗沐")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es macular edema,DME)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期间103例DME患者,随机分为激光组和朗沐组.激光组51例给予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朗沐组52例给予激光光凝联合朗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水平、黄斑厚度、血管生长因子、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3 m后,朗沐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测定值大于激光组(P<0.05).治疗3 m后,朗沐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均低于激光组(P<0.05);朗沐组的血清VEGF、SDF-1水平均低于激光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朗沐辅助治疗DME可有效抑制玻璃体内的血管生长,减轻黄斑水肿,从而改善患者的视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E 玻璃体腔 康柏西普 视力 黄斑厚度
下载PDF
不同方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SNPDR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杜秋霞 孔瑞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45-54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NPDR)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110例(110眼)SN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PRN组(55例55...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NPDR)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110例(110眼)SNP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PRN组(55例55眼),连续3次每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5+PRN组(55例55眼),连续5次每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改用按需治疗方案,治疗后随访6 m.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 m、治疗后6 m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l Thickness,CFT)、微动脉瘤(Microaneurysm,MA)、黄斑区深层血管密度(Deepretinal Capillary of vessel,DCPVD).结果:5+PRN组注射次数多于3+PRN组(P<0.05);治疗后6 m,5+PRN组BCVA高于3+PRN组,CFT、MA低于3+PRN组(P<0.05);两组治疗后3、6 m的DCPV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PRN、5+PRN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均可有效治疗SNPDR,但5+PRN治疗方案可更好改善患者6 m后的视力与眼底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联合前房注射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者IL-6、IFN-γ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丹 贾永廉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联合前房注射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者IL-6、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86例(86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康柏西普玻璃体内+前房注射)和对照组(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各43例(43眼)。对比两组...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内联合前房注射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者IL-6、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86例(86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康柏西普玻璃体内+前房注射)和对照组(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各43例(43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BCVA、视野缺损度和光敏感度,血清IL-6、IFN-γ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光敏感度、视野缺损度、BCVA与血清IL-6、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联合前房注射治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效果显著,可有效率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降低IL-6、IFN-γ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神经萎缩 康柏西普 玻璃体 前房
下载PDF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占欣 何颖 施铁琴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7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7 d后参照... 目的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7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治疗7 d后参照相关标准评估患者治疗效果;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D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27例DME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有36例无效,无效率为28.3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是D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吸烟史(β=0.900,OR=2.461,95%CI:1.118~5.413)、HbA1c水平升高(β=1.106,OR=3.023,95%CI:1.753~5.213)、LDL水平升高(β=0.576,OR=1.780,95%CI:1.167~2.713)是D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HDL水平升高(β=-3.699,OR=0.025,95%CI:0.003~0.191)是D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无效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D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无效可能受吸烟史、HbA1c水平升高、LDL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玻璃体 康柏西普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地塞米松植入剂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刘腾 段直光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植入剂(Ozurdex)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BRVO-ME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康柏西普组、Ozurdex组和联合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容积...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植入剂(Ozurdex)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BRVO-ME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康柏西普组、Ozurdex组和联合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容积(MV)、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及视网膜中央厚度(CRT)、眼内压(IO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BCVA、CFT、MV、CRT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IOP均较为稳定,Ozurdex组和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IOP较治疗前升高的情况。结论:Ozurdex联合康柏西普治疗BRVO-ME,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注射次数使患者在视力和解剖学获益,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分枝阻塞 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植入剂 康柏西普
下载PDF
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马葛洋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8例(9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49眼)和观察组(49例,49眼)。对照组采用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8例(98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49眼)和观察组(49例,49眼)。对照组采用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同治疗时间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视网膜电图(ERG)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CMT[(326.95±29.71)μm、(249.67±20.85)μm]、眼压[(2.24±0.07)mmHg、(2.15±0.07)mmHg]、BCVA[(0.61±0.08)、(0.46±0.07)LogMAR]低于对照组[(367.41±33.26)μm、(287.43±23.17)μm、(2.38±0.08)mmHg、(2.26±0.08)mmHg、(0.69±0.07)、(0.55±0.06)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暗适应b波振幅[(285.41±29.63)μV、(361.79±33.85)μV]高于对照组[(262.38±22.41)μV、(302.94±32.76)μV],明适应b波振幅[(284.14±22.69)μV、(349.25±31.17)μV]高于对照组[(260.34±26.43)μV、(298.62±25.43)μ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sVEGFR-1、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片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暗、明b波振幅,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闭塞 甲泼尼龙片 康柏西普 疗效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次数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刘杨 欧阳先明 +4 位作者 李莉 张睿 龙春华 冉茂桥 杨建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3次与单次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6月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DME患者32例(患眼44眼),根据康柏西普治疗次数分为A组15例(患眼22眼),B组17例(患...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3次与单次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1月—2019年6月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DME患者32例(患眼44眼),根据康柏西普治疗次数分为A组15例(患眼22眼),B组17例(患眼22眼)。A组连续3个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每月1次;B组仅行1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眼用药前与用药后1、3 d及用药后1、2、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随访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与用药后1、3 d及1、2、3个月,2组患眼BCVA(log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眼用药后3 d及1、2、3个月BCVA(logMAR)低于用药前(P<0.01)。2组患眼用药后1、2、3个月CMT低于用药前,且A组患眼用药后2、3个月CMT低于B组(P<0.01)。2组术中眼压正常,随访3个月无眼内炎症及其他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相较于单次注射,连续3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患者及CMT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厚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16
作者 高淑娟 杨宏忠 赵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83-87,共5页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厚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雷珠单抗组(53例,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黄斑厚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雷珠单抗组(53例,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和康柏西普组(53例,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康柏西普组的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雷珠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 d(T_(0))、首次术后第2天(T_(1))及第2次术后第2天(T_(2)),两组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术后第2天(T_(3))、第3次术后30 d(T_(4)),康柏西普组的UCVA、BCVA显著高于雷珠单抗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显著小于雷珠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柏西普组的VEGI、PEDF、PSV及EDV显著高于雷珠单抗组,RI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具有更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厚度
下载PDF
芪明颗粒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对血管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帅天姣 张旭春 +3 位作者 叶盛铭 丁颖昕 尹璐 李笑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芪明颗粒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研究探讨芪明颗粒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长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增加芪明颗粒治疗。比较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力水平及黄斑水肿程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氧化自由基水平、治疗安全性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丙二醛、8-羟化脱氧鸟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康柏西普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中有良好应用效果,能改善视力水平,减少黄斑水肿厚度,抑制血管生长因子水平,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能力,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芪明颗粒 临床疗效 血管生长因子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对比
18
作者 方叶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芜湖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雷...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芜湖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雷珠单抗治疗)及对照组(康柏西普治疗),各1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明确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渗透情况,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及CMT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提高,CMT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CNV渗漏改善率84.62%,对照组CNV渗漏改善率8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早期,雷珠单抗对裸眼视力及CMT的改善效果较康柏西普稍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药物的远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老年性黄斑变性 裸眼视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康柏西普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李艳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52-154,共3页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共77眼)和研究组(n=44,共88眼)。...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共77眼)和研究组(n=44,共88眼)。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视功能指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水平、眼内液指标[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BV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CMT、FAZ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眼内液NOS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低于对照组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改善视力、视功能指标和眼内液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效果优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康柏西普 曲安奈德 最佳矫正视力 视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陆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70-172,18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取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药物注射治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眼部指标及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部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在视力提升、眼压下降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水肿吸收、眼底出血吸收和渗出液吸收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经过联合方案,即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康柏西普)进行治疗,其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调节眼压,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注射药物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射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