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熙时期畅春园平面布局推测及其园景题名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崔山 王其亨 崔景舒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133,共6页
历经330多年历史变迁的北京清代“三山五园”之首的畅春园及其原初设计图至今尚未发现。根据清康熙时期(1662—1722年)《万寿盛典图》、道光时期(1821—1850年)《“样式雷”畅春园图》、光绪时期(1887—1908年)《五园图》等图纸和乾隆时... 历经330多年历史变迁的北京清代“三山五园”之首的畅春园及其原初设计图至今尚未发现。根据清康熙时期(1662—1722年)《万寿盛典图》、道光时期(1821—1850年)《“样式雷”畅春园图》、光绪时期(1887—1908年)《五园图》等图纸和乾隆时期(1736—1795年)钦定的《日下旧闻考·国朝苑囿·畅春园》等文献,对比分析图与图、图与文之间的关系,实测遗迹并叠合卫星平面图,使用作图法确定畅春园方位和尺度,推测绘制出康熙时期畅春园平面布局图,并解析康熙帝在畅春园内的诸园景题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康熙 畅春园 平面布局 园景题名
下载PDF
康熙时期地震灾害及赈灾述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利民 田一颖 张玉琛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6,共2页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发生过六级以上的地震。明清两代是中国地震的频发期其中尤以康熙时期为重,本文将在分析康熙时期地震时空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其赈灾措施,以供借鉴。一、康熙朝地震的时空分...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发生过六级以上的地震。明清两代是中国地震的频发期其中尤以康熙时期为重,本文将在分析康熙时期地震时空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其赈灾措施,以供借鉴。一、康熙朝地震的时空分布1.康熙时期地震发生时间分布。清代是我国地震频发的时代,发生的次数之多,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康熙 赈灾措施 述论 史料记载 时空特点 发生时间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从穷荒异瘠到荒年甚少荒地甚多——康熙与雍正时期地方官员对贵州环境认知的转变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昭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26-34,共9页
本文通过康熙与雍正时期地方官员对贵州环境描述的对比研究发现,康熙时期文献显示贵州多山少树、田土多石,部分地区已出现石漠化景观,是一片穷荒异瘠的土地,地方官员劝垦的态度消极悲观,更多的是向康熙争取特殊政策。雍正时期地方官员... 本文通过康熙与雍正时期地方官员对贵州环境描述的对比研究发现,康熙时期文献显示贵州多山少树、田土多石,部分地区已出现石漠化景观,是一片穷荒异瘠的土地,地方官员劝垦的态度消极悲观,更多的是向康熙争取特殊政策。雍正时期地方官员以积极的态度在贵州实施劝垦,认为贵州气候适宜,即便气候异常,有山有平地的起伏地形保证贵州不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贵州的森林往往是"逆苗"藏身之处,成为剿苗的障碍,故"焚烈山泽"成为如同"疏浚江河,挑筑沟坝,垦辟荒芜"一样重要的政务。文章指出,两朝官员眼里的贵州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有两个原因,一是两朝最高统治者治理贵州的思路和要求不同;二是地方官员针对的地区相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环境认知 康熙 雍正时
下载PDF
评康熙时期的选词标准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水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1期83-87,共5页
明末清初,浮艳词风颇为流行,到康熙年间经过词人的反拨,清代词坛出现中兴鼎盛的局面,康熙时期的选词风气就形成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在编辑词选的过程中,因受康熙文化政策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不同的选词标准,前期重视主观性情的抒... 明末清初,浮艳词风颇为流行,到康熙年间经过词人的反拨,清代词坛出现中兴鼎盛的局面,康熙时期的选词风气就形成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在编辑词选的过程中,因受康熙文化政策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不同的选词标准,前期重视主观性情的抒发,中后期则标榜醇厚雅正,要求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然而,不管采取何种选词标准,人们都能坚持以艺术质量来取舍词的原则,反对以习好选词、以交情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选词标准 抒情 醇雅 艺术质量
下载PDF
论康熙时期骈文理论的自觉和自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双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3,共8页
受文以载道、骈文失语传统和清初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清初骈文创作和理论发展处于低潮。其中,康熙时期的骈文理论代表了清代前期的主要成就。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反驳古文家对骈文浮华淫靡、内容空洞的批评,张扬骈文有助于实用、具有与... 受文以载道、骈文失语传统和清初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清初骈文创作和理论发展处于低潮。其中,康熙时期的骈文理论代表了清代前期的主要成就。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反驳古文家对骈文浮华淫靡、内容空洞的批评,张扬骈文有助于实用、具有与古文并列的文体地位;对陈维崧、吴绮和章藻功等代表作家加以评价,具有迥异于前代的理论自觉意识;继承、发展晚明重应酬性四六交际功能,编辑四六选本,揭橥骈文创作特色和风格特征,具有鲜明的理论自立意识。这些为乾嘉骈文复兴和理论创新做了较为充实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四六 骈文理论 四六选本
下载PDF
康熙统一台湾期间清廷同荷兰的军事接触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中勇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2,共7页
关键词 军事接触 康熙 中国 台湾省 军事联盟
下载PDF
康熙时期八旗武官选任探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雷炳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4-218,共5页
八旗武官的选任,事关八旗兴衰,作为一代制度,它确立于顺治年间。康熙时期的八旗武选承前启后,其选任制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用人方式突出地反映为重军功、用才俊。这种用人方式,后来演化为有清一代八旗武选的两个基本原则;但康熙帝选官... 八旗武官的选任,事关八旗兴衰,作为一代制度,它确立于顺治年间。康熙时期的八旗武选承前启后,其选任制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用人方式突出地反映为重军功、用才俊。这种用人方式,后来演化为有清一代八旗武选的两个基本原则;但康熙帝选官,重视宗亲势力、勋旧世家以及近臣亲随的任用,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八旗制度 武官选任 军功业绩
下载PDF
康熙时期社会教化政策对青花人物瓷画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万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康熙时期全面实行社会教化政策,对青花人物瓷画产生了显著影响,成为促成其繁盛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包括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两方面,使青花人物瓷画成为康熙社会教化政策的工具之一,并对当代青花人物瓷画形成重要影响。
关键词 康熙 社会教化 青花人物瓷画 影响
下载PDF
闺阁内部的文学空间——论清代康熙时期的女性诗歌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6-80,共5页
康熙年间,是明清女性诗歌从"闺外"转向"闺内"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的女诗人自觉在创作中实践着温柔敦厚的礼教要求与清新雅正的诗学宗尚,改变了晚明以来才女追求文人化、男性化的风尚,并以女性作者特有的深细视角... 康熙年间,是明清女性诗歌从"闺外"转向"闺内"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的女诗人自觉在创作中实践着温柔敦厚的礼教要求与清新雅正的诗学宗尚,改变了晚明以来才女追求文人化、男性化的风尚,并以女性作者特有的深细视角与温婉情感书写家庭生活,在古代诗歌畛域内开辟了富于性别特色的文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女性诗歌 文学空间
下载PDF
康熙时期黄淮水灾成因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凤格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49-52,共4页
康熙时期曾大规模地兴修黄淮水利,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浩大的人与自然的斗争,为“康乾盛世”繁盛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次大规模地兴修黄淮水利主要是因为当时水灾发生频繁。引发黄淮水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 康熙时期曾大规模地兴修黄淮水利,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浩大的人与自然的斗争,为“康乾盛世”繁盛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次大规模地兴修黄淮水利主要是因为当时水灾发生频繁。引发黄淮水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破坏是引发水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水灾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康熙 黄河 淮河 水灾
下载PDF
清康熙时期东北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玉多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康熙时期是清代东北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东北南部教育大体恢复到了明末的水平,北部则从无到有,开辟了教育的先河。此时的教育有儒学、八旗官学、书院、私塾等几种形式,它们的发展成了近代东北教育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东北教育 儒学 八旗官学 书院 私塾 康熙
下载PDF
康熙时期的中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雪峰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69,共3页
康熙时期(1662-1722年)是清代中俄关系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针对自顺治朝以来沙皇俄国对我国日甚一日地侵略,康熙皇帝采取军事反击和外交谈判相结合的策略,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谈判,打击和遏止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和劫... 康熙时期(1662-1722年)是清代中俄关系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针对自顺治朝以来沙皇俄国对我国日甚一日地侵略,康熙皇帝采取军事反击和外交谈判相结合的策略,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谈判,打击和遏止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和劫掠活动,划定了中俄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和俄国保持了较长期的和平稳定关系.可能出于对现实中俄关系的考虑,<康熙王朝>电视剧只用了两组简单的画面,匆匆地结束了这些本可以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历史功绩,使观众无法对康熙皇帝时期的中俄关系进行完整准确的把握,激发起爱国热情,无形中削弱了该剧的社会意义,留下了些许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中俄关系 中国 俄国 外交行政 历史研究
下载PDF
试述清康熙时期禁止与南洋贸易和华侨限期回国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坚 《文献》 1986年第1期96-99,共4页
唐宋以来,随着我国海外贸易的扩大,中国人出海散居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南洋地区逐渐增多,当时南洋等地居民直接称中国的侨居者为"唐人"。明初以来,封建统治者基于加强国内统治与对付倭寇外来骚扰等原因,曾在沿海地区实行"海... 唐宋以来,随着我国海外贸易的扩大,中国人出海散居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南洋地区逐渐增多,当时南洋等地居民直接称中国的侨居者为"唐人"。明初以来,封建统治者基于加强国内统治与对付倭寇外来骚扰等原因,曾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禁濒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但实际上民间的出海贸易活动并未停止。至明代后期,由于海蔡政策的废弛,海外贸易又有了显著的发展,同时留居海外的中国侨民也更加增多。《东西洋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侨 海外贸易 南洋 清政府 康熙 贸易活动 沿海地区 海禁 禁止 封建统治者
下载PDF
康熙时期的养心殿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福祥 《紫禁城》 2016年第12期76-87,共12页
作为宫内的一处重要建筑,养心殿在康熙时期的情况一直不甚清楚。本文通过零星的记载,尤其是当时西方传教士的著作,对康熙时期养心殿的建筑格局、内部陈设、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 康熙 养心 建筑格局 西方传教士 内部陈设
下载PDF
康熙时期庐山的文化建构
15
作者 杜玉玲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康熙时期为了建构国家认同,在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推崇程朱理学。江西督抚大员及地方官绅秉承康熙旨意,在九江庐山区域掀起了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热潮。白鹿洞书院的兴复与紫阳祠的创建、秀峰寺的扩建与"僧名儒行&qu... 康熙时期为了建构国家认同,在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推崇程朱理学。江西督抚大员及地方官绅秉承康熙旨意,在九江庐山区域掀起了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热潮。白鹿洞书院的兴复与紫阳祠的创建、秀峰寺的扩建与"僧名儒行"的寺僧超渊、木瓜洞的崛起与"亦儒亦道"的洞主石和阳,集中体现了满清王朝建构国家认同的文化策略。考察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深化对庐山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庐山 国家认同 文化建构 文化遗产
下载PDF
试论康熙时期的对日海外贸易政策
16
作者 荆晓燕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康熙时期,清政府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日贸易政策。康熙开海,为处于夹缝中的中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日贸易随之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为了加强对日本的了解,康熙帝还派人密访日本,这为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提供了依据。康熙帝... 康熙时期,清政府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日贸易政策。康熙开海,为处于夹缝中的中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日贸易随之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为了加强对日本的了解,康熙帝还派人密访日本,这为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提供了依据。康熙帝还试图对日本采取进一步的外交行动,从而打破两国之间的外交僵局,虽然这种努力未获成功,但这种积极的外交态度是值得肯定的。1715年,中日贸易发生"信牌风波",两国贸易一度陷入停顿状态。康熙帝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中日贸易,使这场风波得以化解,中日贸易得以继续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中日贸易 贸易政策
下载PDF
康熙时期中法、中俄的外交关系及其比较
17
作者 刘莉 《凯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康熙大帝、路易十四、彼得一世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三位君主,他们在位时期中法、中俄之间发生了模式不同的外交关系。笔者试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些关系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性的概述和评析。
关键词 康熙 中法关系 中俄关系
下载PDF
康熙时期畅春园范围界定及平面布局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景舒 崔山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畅春园始建于康熙朝,是当时除紫禁城外的第二政治中心。康熙朝后,畅春园开始衰败,园区范围逐渐变小。由于对康熙朝满文资料的忽略、研究方法的缺失,导致目前对畅春园范围认知不够全面。为确定畅春园最鼎盛时的园区范围与布局,首先根据... 畅春园始建于康熙朝,是当时除紫禁城外的第二政治中心。康熙朝后,畅春园开始衰败,园区范围逐渐变小。由于对康熙朝满文资料的忽略、研究方法的缺失,导致目前对畅春园范围认知不够全面。为确定畅春园最鼎盛时的园区范围与布局,首先根据畅春园营造记录、修缮记录、管理记录、阅射记录,判断出康熙时期畅春园包括畅春园(主园)、西花园、圣化寺、西厂(包括阅武楼)及御稻田五部分。在此基础上,对各组成部分的范围进行描绘,并尝试分析畅春园的平面布局,继而总结康熙时期畅春园的造园特点。以期为清代皇家园林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康熙 畅春园 园区范围 平面布局
下载PDF
谈康熙时期与西欧的贸易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坚 《历史档案》 1981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清朝初年,在经过长期兵燹战乱之后,面临着“人民多遭残杀,田土尽成丘墟”的局面,而以康熙为首的清廷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恢复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和措施,到康熙中期以后农业生产便有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国朝生齿日繁,... 清朝初年,在经过长期兵燹战乱之后,面临着“人民多遭残杀,田土尽成丘墟”的局面,而以康熙为首的清廷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恢复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和措施,到康熙中期以后农业生产便有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国朝生齿日繁,人物殷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尤其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了海禁后,“联棕结樯,鳞次海澨”,在沿海地区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与西欧的贸易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十三年 海外贸易 城市工商业 清朝初年 经济繁荣 恢复生产 十七年 十八世纪 统治者
下载PDF
康熙时期对“生息银两”制度的初创和运用——对清代“生息银两”制度兴衰过程研究之一 被引量:9
20
作者 韦庆远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6年第3期60-69,共10页
一在研究有清一代的财政金融问题时,必然会注意到,在康、雍、乾三朝曾出现过,并一度在全国军、政、旗等系统中普遍推行过的“生息银两”制度。查考这套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和衰败的过程,探索它的性质、内容及在不同时期产生过的不同社... 一在研究有清一代的财政金融问题时,必然会注意到,在康、雍、乾三朝曾出现过,并一度在全国军、政、旗等系统中普遍推行过的“生息银两”制度。查考这套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和衰败的过程,探索它的性质、内容及在不同时期产生过的不同社会效果,检讨它与清王朝不同时期的统治方针、侧重点和某些经济政策的关系,对各个时期国计民生的影响,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息银两”制度 总管内务府 康熙 兴衰过程 盛京 曹寅 朱批 清王朝 奏折 炉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