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康藏荆芥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彦蓉 米琴 +1 位作者 刘宝林 曹长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578-14579,14581,共3页
[目的]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康藏荆芥中的有效成分,为找出康藏荆芥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物进行准确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康藏荆... [目的]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康藏荆芥中的有效成分,为找出康藏荆芥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物进行准确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康藏荆芥用乙醇作夹带剂的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的主要成分是以胡薄荷酮(pulegone)为主的萜酮类物质。[结论]超临界萃取方法是一种对康藏荆芥有效成分提取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气-质联用分析仪 康藏荆芥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研究康藏荆芥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珍伶 田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59,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采自甘肃官滩沟的康藏荆芥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SFB-CO2)及水蒸汽蒸馏(SD)得到的两种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分析鉴定了28种,2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桉树醇(14.27%)和十八烷(10.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采自甘肃官滩沟的康藏荆芥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SFB-CO2)及水蒸汽蒸馏(SD)得到的两种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分析鉴定了28种,2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桉树醇(14.27%)和十八烷(1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汽蒸馏 色质联用技术 康藏荆芥
下载PDF
基于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康藏荆芥精油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顾锡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29-4531,共3页
[目的]建立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 Lèvl)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精油的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并与水蒸气蒸... [目的]建立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 Lèvl)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精油的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所萃取的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荆芥精油的主要组分为:胡薄荷酮、薄荷酮、石竹烯、D-柠檬烯、反式-香芹醇、辣薄荷烯酮、大=牛儿烯D、2R-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酮、异胡薄荷酮、柠檬烯、1-辛烯-3-醇,松茸醇、2-环戊基环戊酮、石竹烯氧化物、dactylol、月桂烯,其含量分别为:45.21%、19.90%、1.89%、1.80%、1.49%、1.07%、0.81%、0.78%、0.65%、0.51%、0.51%、0.50%、0.47%、0.40%、0.21%。其中,萃取物中的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可达76.20%。与传统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应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康藏荆芥精油中的主要物质胡薄荷酮等含量较高,且萃取出来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多。[结论]超临界萃取法简便可行,具有传质速率快、穿透能力强、选择性高、萃取效率高、操作温度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藏荆芥 CO2超临界萃取技术 水蒸气蒸馏法 溶剂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康藏荆芥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娟 刘新国 +1 位作者 饶俊珍 夏燕 《医疗装备》 2016年第6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唇形科荆芥属植物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康藏荆芥地上部分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7个萜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唇形科荆芥属植物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康藏荆芥地上部分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7个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楂酸(1),23-羟基-熊果酸(2),科罗索酸(3),委陵菜酸(4),铁冬青酸(5),teuclatriol(6),menth-1-ene-3,6-diol(7);4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落叶松树脂醇(8),epipinoresinol(9),1-羟基-松脂醇(10),咖啡酸(11)。结论化合物5、6、7和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藏荆芥 三萜 迷迭香酸 苯丙素类化合物
下载PDF
康藏荆芥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5
作者 杨得毅 黄红英 +1 位作者 刘海兰 陈文娟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完成康藏荆芥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对康藏荆芥进行鉴定。结果:完成了康藏荆芥原植物形态的描述和具有鉴定意义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的记录,药材的鉴别要点为茎呈方柱形,具细条纹;叶片边缘具浅齿,两边被... 目的:完成康藏荆芥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对康藏荆芥进行鉴定。结果:完成了康藏荆芥原植物形态的描述和具有鉴定意义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的记录,药材的鉴别要点为茎呈方柱形,具细条纹;叶片边缘具浅齿,两边被毛;非腺毛有两种;腺毛表面有疣状突起;腺鳞由八个细胞组成;螺纹导管多见;花粉粒表面光滑;叶肉薄壁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茎横切面表皮可见细小的腺毛或非腺毛,四角棱脊处分布大量的厚角组织;内皮层明显,凯氏点清晰可见;韧皮部较窄,形成层不明显。结论:以上鉴定特征可为康藏荆芥药材的鉴别及生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藏荆芥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