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婚礼中的“三月庙见”仪式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新生 《东岳论丛》 2000年第4期98-103,共6页
春秋时期贵族婚礼中的三月庙见仪式具有确认新妇身份和完成婚姻的意义。在亲迎和成婚之间设置三个月的考查期,目的在于保证新妇所生的子女具有夫方纯正的血统。三月庙见利是在父权制已经确立而原始的两性风俗仍然残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 春秋时期贵族婚礼中的三月庙见仪式具有确认新妇身份和完成婚姻的意义。在亲迎和成婚之间设置三个月的考查期,目的在于保证新妇所生的子女具有夫方纯正的血统。三月庙见利是在父权制已经确立而原始的两性风俗仍然残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的性质与某些民族曾经流行的“杀首子”风俗和“市新娘”风俗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婚礼 父权制 中国 古代风俗 三月庙见
下载PDF
《周易·归妹》发微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兵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周易·归妹》六三爻辞反映的帝乙之女嫁周后大归的原因是"未婚先孕",即嫁前怀孕未能通过三个月庙见期的检验就被周休弃返回娘家。根据有二:一是《归妹》上六爻辞所反映的三月庙见婚礼及其检验贞洁的性质和作用;二是周... 《周易·归妹》六三爻辞反映的帝乙之女嫁周后大归的原因是"未婚先孕",即嫁前怀孕未能通过三个月庙见期的检验就被周休弃返回娘家。根据有二:一是《归妹》上六爻辞所反映的三月庙见婚礼及其检验贞洁的性质和作用;二是周族宗法组织的客观要求以及商族婚前两性关系的自由和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先孕 三月庙见礼 宗族组织 婚前性关系
下载PDF
以“礼”服人
3
作者 何进 《江淮法治》 2014年第24期37-37,共1页
清朝乾隆年间,无锡县有个普通的浦姓人家,浦氏夫妻只有一个小儿名叫浦四,自幼疼爱,浦氏夫妻很早就为浦四定下了童养媳王氏。万万没有想到,王氏到浦家后没多久,居然就和浦四的叔叔发生了奸情。浦四当时还小,浦氏夫妻又羞又怒,一气之下将... 清朝乾隆年间,无锡县有个普通的浦姓人家,浦氏夫妻只有一个小儿名叫浦四,自幼疼爱,浦氏夫妻很早就为浦四定下了童养媳王氏。万万没有想到,王氏到浦家后没多久,居然就和浦四的叔叔发生了奸情。浦四当时还小,浦氏夫妻又羞又怒,一气之下将浦四的叔叔和王氏告到了官府。照理说,这只是一起很普通的通奸案件,应当很快就能审结,但没有想到,案件最后竟然拖了两年之久,历经数次审理。浦氏夫妻到官府控告后,无锡县衙进行了审理,很快查清了案件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乾隆 汪辉祖 军流 大清律例 枷号 服制 案件处理 就第 律师事务所 庙见
下载PDF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青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经学史上对"三月庙见"之礼的解释有许多争议,影响到对多种经文的理解。对于此礼的解释,以贾逵、服虔、何休的"庙见后同房"说较符合历史上的相关事实,刘毓崧父子对此作了详实的论证,并以此婚俗解释《诗经》中的众多... 经学史上对"三月庙见"之礼的解释有许多争议,影响到对多种经文的理解。对于此礼的解释,以贾逵、服虔、何休的"庙见后同房"说较符合历史上的相关事实,刘毓崧父子对此作了详实的论证,并以此婚俗解释《诗经》中的众多篇目。此婚俗的成因,管东贵认为属"言行试婚制",胡新生则认为是为了保证头生子的血统纯正。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贞操观念的强化、探知怀孕的技术手段的提高,此一习俗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只能作为古代风俗的遗存物偶然、零星地被一些爱好复古、重视礼仪的家庭所遵循,作为标示贞操、显扬名节的手段,大部分人对其原始成因和具体内容已不甚了了。所以,对古礼的理解必须还原礼仪产生时代的原始背景,以今人观念理解古礼,往往会方凿圆枘,不得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庙见 《礼记·曾子问》 刘毓崧 刘寿曾
下载PDF
《左传》中反映的婚姻制度小考——“先配后祖”说刍议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可寒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5期80-82,共3页
历代注疏家对《左传》隐公八年陈鍼子讥郑公子忽“先配后祖”一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钩稽群籍,梳理和辨析诸家说法后,认为“配”指夫妻同房,“祖”当指三月庙见之礼,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为保证嫡长子血统的纯正,同时对“三月庙... 历代注疏家对《左传》隐公八年陈鍼子讥郑公子忽“先配后祖”一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钩稽群籍,梳理和辨析诸家说法后,认为“配”指夫妻同房,“祖”当指三月庙见之礼,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为保证嫡长子血统的纯正,同时对“三月庙见”说也进行了辨考。并试图从民俗学、诗歌文本等资料中求得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配后祖 三月庙见 士昏礼 左传
下载PDF
论唐代“妇见舅姑礼”的变迁
6
作者 孙玉荣 谢芳 《南方论刊》 2015年第6期98-100,共3页
"妇见舅姑礼"是婚姻中新出嫁的女子正式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的标志,舅姑皆亡者则在新婚三月后行"庙见礼"。唐代"妇见舅姑礼"相比于前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法律上来说,唐代视未行庙见礼的新娘为妇,对在出嫁后... "妇见舅姑礼"是婚姻中新出嫁的女子正式成为男方家庭成员的标志,舅姑皆亡者则在新婚三月后行"庙见礼"。唐代"妇见舅姑礼"相比于前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法律上来说,唐代视未行庙见礼的新娘为妇,对在出嫁后三个月内死去的女子或称之为"夫人",或称之为"妇"。唐代公主婚姻中的"妇见舅姑礼"也经历了一个从不执行到受重视的变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妇见舅姑礼 庙见礼 变迁
下载PDF
庙见礼与《周南·葛覃》题旨的形成
7
作者 李申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93-100,共8页
《葛覃》治葛、师氏、归宁等描写均透露出其与昏礼有关。葛之长成、女子受教于师氏,需历经三月,若以庙见礼释之,则能更好地解释这首诗的主旨。孔子熟悉这一礼制,故言此诗合乎人性、人情,意为嫁入夫家而不忘父母的人之常情。诗篇原本描... 《葛覃》治葛、师氏、归宁等描写均透露出其与昏礼有关。葛之长成、女子受教于师氏,需历经三月,若以庙见礼释之,则能更好地解释这首诗的主旨。孔子熟悉这一礼制,故言此诗合乎人性、人情,意为嫁入夫家而不忘父母的人之常情。诗篇原本描述的是初嫁女子行庙见之礼而成妇的过程,齐、鲁、毛对于诗旨的解说纠结于已嫁与未嫁,逐渐偏离原义。《齐诗》言其为已嫁,《鲁诗》以之为未嫁,两者差异甚明。《毛诗》试图调和两说,言为妇道,事夫念亲之思遂曲解为后妃勤俭的本性,从而使诗旨确立为“后妃之本”的解释。后世学者不断推衍诗义,使得其阐释愈行愈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覃》 庙见 诗旨 解诗
下载PDF
土地法大纲公布后各阶级反映与我们当前应注意的问题
8
作者 李爱春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6-38,共3页
土地法公布后,给予各阶级、各阶层的震动是很大的,反映是不同的。听取这种反映,作为我们平分土地时的参考,是有益处的。今将搜集到的初步材料整理如下: 一、曾遭扫地出门的地主,看到要分得与农民同等的一份土地消息,便呈现了一种意外的... 土地法公布后,给予各阶级、各阶层的震动是很大的,反映是不同的。听取这种反映,作为我们平分土地时的参考,是有益处的。今将搜集到的初步材料整理如下: 一、曾遭扫地出门的地主,看到要分得与农民同等的一份土地消息,便呈现了一种意外的喜悦。例如,和顺南关地主们,彼此见了面,第一声便道:消息真好呀!左权清河店一个地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关 材料整理 第一声 中央局 群众斗争 东关村 河西村 庙见 村中 小学教员
下载PDF
昏禮階級異同説平議--以《士昏禮》與《昏義》《曾子問》爲中心
9
作者 虞萬里 《中国经学》 CSSCI 2015年第2期53-75,共23页
《儀禮·士昏禮》是專指士之婚禮,抑是統包天子、諸侯、卿大夫的婚禮,歷代禮學家争論不休。先秦是否有大夫婚禮,大夫婚禮迎親入門,是否須待三月廟見後始夫婦同房,更是一個禮制和禮俗的重要問題。自漢代賈逵、服虔倡大夫三月廟見成... 《儀禮·士昏禮》是專指士之婚禮,抑是統包天子、諸侯、卿大夫的婚禮,歷代禮學家争論不休。先秦是否有大夫婚禮,大夫婚禮迎親入門,是否須待三月廟見後始夫婦同房,更是一個禮制和禮俗的重要問題。自漢代賈逵、服虔倡大夫三月廟見成婚以後,經清代劉文淇、劉毓崧、劉壽曾祖孫三代相繼論證,似已成爲一種信而有徵的禮制。雖有劉端等奮起駁正,影響甚微。近現代學者復據各自理解,提出新説,使問題更趨複雜。分析前人之所以會産生如此紛亂的解説,原因在於未能融會禮制和經義、漢代今古文經説和經學歷史作通貫的考察。本文從考證《士昏禮》"士"字的産生,仔細分析《曾子問》記文的文義,對歷代禮家的解釋予以評議,指出"士"字係東漢禮家所加,大夫三月廟見的昏禮是漢代今文家《公羊》《穀梁》學派的經説,是對《曾子問》記文的誤解,無事實依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禮 階級 三月廟見
下载PDF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婚礼风俗考辨——以“亲迎”“媵妾”“庙见”为中心
10
作者 王光辉 《管子学刊》 2020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异姓且比邻而居,故常相与通婚。鲁庄公二十四年的"公如齐逆女",鲁成公十年的"齐人来媵",鲁宣公九年的"齐高固来反马",分别体现了婚礼中的"亲迎""媵妾""庙见&q... 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异姓且比邻而居,故常相与通婚。鲁庄公二十四年的"公如齐逆女",鲁成公十年的"齐人来媵",鲁宣公九年的"齐高固来反马",分别体现了婚礼中的"亲迎""媵妾""庙见"风俗。通过对这些风俗的考辨研究,一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出它们在春秋时期存在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政治学的角度揭示出它们背后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迎 媵妾 庙见
下载PDF
近代周口婚俗考略
11
作者 黄静 姚磊 《神州》 2011年第B10期108-110,共3页
周口,古名周家口。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商业城镇,因水陆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昌盛,被誉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小武汉"之称。据清乾隆十二年版《商水县志》记,当时的周家口"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 周口,古名周家口。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商业城镇,因水陆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昌盛,被誉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小武汉"之称。据清乾隆十二年版《商水县志》记,当时的周家口"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汇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南接楚越,北通燕赵,西连秦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水县志 周家 西连 北通 大名镇 奠雁 庙见 共牢 六礼 天地分
下载PDF
君夫簋盖铭探讨及西周庙见礼
12
作者 韩雪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
君夫簋盖铭年代约处于西周中期。学者对铭文中君夫的性别、称谓和身份为何曾有过较多探讨,观点尚未取得一致,仍有继续讨论的空间。研究认为,君夫应是一位女性人物,身份为周王的王后。铭文记录了周王命新妇“君夫”觌见并友爱后宫妃嫔之... 君夫簋盖铭年代约处于西周中期。学者对铭文中君夫的性别、称谓和身份为何曾有过较多探讨,观点尚未取得一致,仍有继续讨论的空间。研究认为,君夫应是一位女性人物,身份为周王的王后。铭文记录了周王命新妇“君夫”觌见并友爱后宫妃嫔之语,这一特殊称谓应与古代的庙见礼有关,揭示了王后经庙见礼从而正式成为周王室的宗妇。该铭文的探讨不仅丰富了西周王后的事迹,对于进一步研究两周时期的女性称谓及古代婚礼制度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夫簋 庙见礼 西周 金文 王后
原文传递
“告庙”与“庙见”之别:春秋时期大夫以上阶层婚礼礼俗考证——从《左传》“先配后祖”说谈起 被引量:2
13
作者 舒大刚 王贞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2-197,共6页
《左传》隐公八年记载郑国公子忽"先配后祖"之事,历代经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持论不一。问题的实质其实是春秋时期大夫以上贵族阶层通行的婚礼礼仪问题。告庙的仪式与婚礼仪式并无直接关系,而庙见的仪式才是婚礼中必要的一环。... 《左传》隐公八年记载郑国公子忽"先配后祖"之事,历代经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持论不一。问题的实质其实是春秋时期大夫以上贵族阶层通行的婚礼礼仪问题。告庙的仪式与婚礼仪式并无直接关系,而庙见的仪式才是婚礼中必要的一环。春秋时期,大夫以上阶层的婚礼礼仪与士昏礼有所区别,尽管都有"三月庙见"这样的仪式,但是士昏礼中新妇到达当日便"成夫妇","庙见"只具备禀告先祖"来妇"的意义,而在大夫以上阶层的婚礼中规定"三月庙见"之后才能"配夫妇",因此庙见具有保证婚姻合法性的特殊地位,是大夫以上贵族阶层婚礼中尤其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告庙 庙见 致女 反马
原文传递
散車父壺銘文所見廟見之禮 被引量:1
14
作者 賈海生 蔡雨彤 《历史文献研究》 2019年第1期20-26,共7页
散車父壺銘文記載了器主人作器祭母並告以迎娶姞氏爲妻之事,以傳世禮書觀之,可斷銘文所記是廟見之禮。器主人之母雖先於其父而亡,因已爲其母行祔祭典禮,則其母有廟當無疑問,固可爲所娶之妻行廟見之禮。之所以必行廟見之禮,就在於以此禮... 散車父壺銘文記載了器主人作器祭母並告以迎娶姞氏爲妻之事,以傳世禮書觀之,可斷銘文所記是廟見之禮。器主人之母雖先於其父而亡,因已爲其母行祔祭典禮,則其母有廟當無疑問,固可爲所娶之妻行廟見之禮。之所以必行廟見之禮,就在於以此禮彰明其已受室事於亡姑而爲宗族認可的宗婦以領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銘文 廟見 禮義
原文传递
古代婚禮“廟見成婦”考論
15
作者 田琛 《传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85-100,共16页
關於“廟見成婦”的具體指義,歷代學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觀點,一是以廟見爲專祭亡殁舅姑而成婦的變禮;二是以廟見爲祭祀家族先祖而成婦的達禮。通過對古禮婚姻關係中“婦”字釋義、禮經中成婦禮的具體儀注以及婚禮之禮義禮序的考察,... 關於“廟見成婦”的具體指義,歷代學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觀點,一是以廟見爲專祭亡殁舅姑而成婦的變禮;二是以廟見爲祭祀家族先祖而成婦的達禮。通過對古禮婚姻關係中“婦”字釋義、禮經中成婦禮的具體儀注以及婚禮之禮義禮序的考察,可以明確“廟見成婦”是指新婦專祭亡殁舅姑而成婦之禮。宋以降乃至近現代流行於民間的“廟見先祖”習俗,更多是受到朱熹《家禮》改革的影響,而非古禮之原義。本文在釐清古禮“廟見成婦”本義的基礎上,梳理廟見禮在實際踐行中的具體規則,以期能爲當代傳統婚禮重建提供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禮 廟見 成婦 《禮儀》
原文传递
字如其人与书法艺术的社会历史价值
16
作者 孔见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3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书法艺术的地位应当建立在文字、文化教育、汉学以及诗歌文学的基础上,并注入一个人一生所得到的社会认知度,这就是字如其人。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集表情达意、抒写性灵、体现民族审美于一体,成为精神传递的另一种图像形式,也... 书法艺术的地位应当建立在文字、文化教育、汉学以及诗歌文学的基础上,并注入一个人一生所得到的社会认知度,这就是字如其人。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集表情达意、抒写性灵、体现民族审美于一体,成为精神传递的另一种图像形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书写的意义不外乎两类:实用性与审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度 书风 审美性 书品 书论 笔才 《艺概》 熙载 审美本质 庙见
原文传递
刘毓崧关于“三月庙见”的学术回应与现实妥协——以《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为中心
17
作者 吴婷 《华中学术》 2022年第4期299-310,共12页
汉代以来,学界便有因反对“归葬女党”、不解“先配后祖”而质疑“三月庙见”者,导致“三月庙见”存在与否、形式如何等问题的答案扑朔迷离。晚清时期,刘毓崧、刘寿曾在《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中举证以证明“三月庙见”确有其事及其之于... 汉代以来,学界便有因反对“归葬女党”、不解“先配后祖”而质疑“三月庙见”者,导致“三月庙见”存在与否、形式如何等问题的答案扑朔迷离。晚清时期,刘毓崧、刘寿曾在《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中举证以证明“三月庙见”确有其事及其之于大夫以上婚礼的必要性,为“三月庙见”正名。此外,他们还通过历叙大夫以上婚礼与士庶婚礼不同,以说明“三月庙见”存在的合理性,又提出成妇重于成婚来回应未庙见女子的归属问题。但刘氏父子地方志编纂者的身份又令他们背弃“成妇重于成婚”的学术立场,这反映了清中晚期学者由借助礼学考证以矫正今俗向以今俗反省古礼的视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庙见 未婚守志 刘寿曾 刘毓崧
原文传递
從曹元弼《禮經校釋》“妻爲夫”條談婚禮的成禮
18
作者 林秀富 《历史文献研究》 2022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曹元弼在《禮經校釋》“妻爲夫”條評論汪中成婦的主張,探討婚禮成禮及其意義。汪、曹二人均以《曾子問》婚禮變禮諸條爲基礎,佐以婚禮、喪禮、喪服及鄭玄注相關内容,指出成婦確切的禮程點。以《曾子問》婚禮諸條爲婚禮權利義務關係的... 曹元弼在《禮經校釋》“妻爲夫”條評論汪中成婦的主張,探討婚禮成禮及其意義。汪、曹二人均以《曾子問》婚禮變禮諸條爲基礎,佐以婚禮、喪禮、喪服及鄭玄注相關内容,指出成婦確切的禮程點。以《曾子問》婚禮諸條爲婚禮權利義務關係的重要文獻,確有卓識,可惜所主張的成婦禮程點,並未能貫通“女未廟見而死”條,探尋婚禮成禮,還是得回歸婚禮正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子問 禮經校釋 廟見 成婦
原文传递
《詩經·關雎》牽涉禮制説發覆
19
作者 劉立志 《历史文献研究》 2019年第1期47-53,共7页
古今學人認爲《關雎》詩旨或牽涉婚禮,或關涉成婦祭祀之禮,或謂詩中所述乃是女子婚前培訓教成之祭禮。本文結合學界既有成果,全面梳理相關文獻資料,考述三説之謬誤,認爲《關雎》詩爲情歌,與禮制無關。
关键词 關雎 詩經 廟見祭禮 教成之禮
原文传递
唐人的婚俗
20
作者 赵扬 《企业观察家》 2016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唐人李华(766-779年)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的进士,此后仕宦四十年,晚年写给外孙的信中,罗列了种种"颓风败俗",其中写道"妇人将嫁三月,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嫁则庙见。不见庙者,不得为妇。今此礼凌夷,人从苟且。... 唐人李华(766-779年)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的进士,此后仕宦四十年,晚年写给外孙的信中,罗列了种种"颓风败俗",其中写道"妇人将嫁三月,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嫁则庙见。不见庙者,不得为妇。今此礼凌夷,人从苟且。妇人尊于丈夫,群阴制于太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宫 人从 庙见 百子帐 催妆诗 十三年 聘娶婚 同姓不婚 外祖父母 答婚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