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延伸高度发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管俊峰 赵顺波 黄承逵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1年第2期251-259,共9页
通过28根保护层厚度、配筋和截面高度变化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系统研究了开裂后正常使用阶段各级荷载下裂缝延伸高度的发展规律.由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主裂缝间距稳定时的荷载水平与开裂荷载之间的经验公式.依据裂缝延伸机理,... 通过28根保护层厚度、配筋和截面高度变化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系统研究了开裂后正常使用阶段各级荷载下裂缝延伸高度的发展规律.由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主裂缝间距稳定时的荷载水平与开裂荷载之间的经验公式.依据裂缝延伸机理,指出纵向受拉钢筋有效影响区的存在是裂缝延伸高度产生差异性的根本原因.给出了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延伸不同状态下高度的解析解,其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研究成果为评估钢筋混凝土梁服役期内的工作性能提供了科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裂缝 延伸高度 纵向受力钢筋有效影响区
下载PDF
SRC-RC竖向混合结构转换柱型钢延伸高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伍凯 薛建阳 赵鸿铁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1-647,共7页
为确定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中转换柱的型钢合理延伸高度,保证转换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16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具有不同型钢延伸高度的转换柱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性能研究。分析得出了能保证柱底型钢翼缘屈服的型钢最小延伸高... 为确定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中转换柱的型钢合理延伸高度,保证转换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16根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具有不同型钢延伸高度的转换柱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性能研究。分析得出了能保证柱底型钢翼缘屈服的型钢最小延伸高度计算公式,保证柱底型钢受弯屈服。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随型钢延伸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型钢剪力则表现截然相反的变化规律。型钢截断处的试件弯矩导致上部柱体与下部柱体在该截面存在相互脱离的趋势,纵向受力钢筋在这样的相互转动作用下产生了被拔出的作用效果。配钢率越大,型钢截断处的试件弯矩越大,则纵筋的拔出效应越明显。转换柱的反弯点大致位于0.6倍的柱高,反弯点至柱根部的距离即为型钢在转换柱中的合理延伸高度。型钢延伸高度达到反弯点时,型钢截断处的试件弯矩最小,试件损伤破坏较轻,型钢截断区的内力畸变影响区远离柱顶和柱底,相应区域的混凝土能够保持较好完整性,确保塑性铰具有良好的转动能力,转换柱具有更好的变形能力和抗震防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转换柱 配钢率 拔出效应 延伸高度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裂缝发展的试验研究与模型计算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福海 高浩 +3 位作者 王江山 何肖云峰 胡丁涵 梁红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133,共12页
为探究PP-ECC梁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制作了8根PP-ECC梁和2根RC梁,首先通过四点弯曲加载研究了其裂缝发展形态、裂缝宽度和延伸高度,并与RC梁进行对比;然后,在考虑梁构件受弯时ECC的抗拉能力的基础上,基于粘结滑移理论和平... 为探究PP-ECC梁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制作了8根PP-ECC梁和2根RC梁,首先通过四点弯曲加载研究了其裂缝发展形态、裂缝宽度和延伸高度,并与RC梁进行对比;然后,在考虑梁构件受弯时ECC的抗拉能力的基础上,基于粘结滑移理论和平截面假定建立了裂缝平均间距模型、裂缝最大宽度模型及裂缝最大延伸高度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对各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P-ECC梁在单轴拉伸时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性,呈现多条微裂缝发展的破坏模式;PP-ECC梁在弯曲荷载下的裂缝数量显著多于RC梁,且裂缝发展贯穿整个试验过程;PP-ECC梁主裂缝宽度和延伸高度均小于RC梁,且随荷载增加而呈现较均匀的发展状态;基于粘结滑移理论建立的PP-ECC梁裂缝平均间距模型的精度系数在0.95~1.05之间,裂缝最大宽度模型的精度系数在0.85~1.2之间,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的裂缝最大延伸高度模型的精度系数在0.95~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CC梁 应变-硬化 裂缝形态 裂缝最大宽度 裂缝最大延伸高度 计算模型
下载PDF
弯曲荷载作用下PP-ECC梁裂缝发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福海 李瑞 +2 位作者 姜怡林 何肖云峰 胡丁涵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56-1166,共11页
本文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PP-ECC梁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并与RC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裂缝的产生几乎贯穿了PP-ECC梁的整个加载阶段,并且在极限阶段呈现出多条主裂缝共同发展的破坏状态,同时,裂缝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 本文通过四点弯曲试验,研究PP-ECC梁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并与RC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裂缝的产生几乎贯穿了PP-ECC梁的整个加载阶段,并且在极限阶段呈现出多条主裂缝共同发展的破坏状态,同时,裂缝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形态也更为多元化.而RC梁表面不再有新裂缝产生,在加载后期则会出现单条较为明显的主裂缝;相同配筋率下,PP-ECC梁破坏时产生的裂缝数量远高于RC梁,裂缝数量增长率分别为420%和780%,并且随着配筋率的提高,RC梁与PP-ECC梁受拉区产生的裂缝数量逐渐减小;RC梁受拉区底部裂缝的延伸率达到了100%,而PP-ECC梁底部受拉区裂缝的延伸率则随着配筋率的提高而逐渐提高,平均延伸率为66.83%,远低于RC梁,较低的裂缝延伸率说明了PP-ECC梁具备比RC梁更好的受拉区裂缝控制能力.PP-ECC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远小于RC梁,其最大裂缝宽度分别为RC梁试件的35.3%和38.5%,主裂缝的宽度随着加载级别的提升而呈现出近线性发展规律,PP-ECC梁的主裂缝的发展更为均匀稳定,并且随着配筋率的提高,RC梁与PPECC梁的最大裂缝宽度不断增大;PP-ECC梁裂缝最大延伸高度小于相同配筋率下RC梁的裂缝最大延伸高度,同时,加载过程中,PP-ECC梁的主裂缝宽度和裂缝数量发展以及主裂缝延伸高度和开裂宽度发展均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和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ECC梁 裂缝发展模式 裂缝数量 裂缝最大宽度 裂缝最大延伸高度 裂缝发展规律
下载PDF
SRC-RC混合结构转换柱中型钢与混凝土的抗剪性能
5
作者 伍凯 薛建阳 赵鸿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9,共9页
通过对16根转换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剪力在转换柱中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分配规律,以及型钢剪力作用点至柱根部的距离,并研究了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损伤.结果表明:配钢率、型钢延伸高度及轴压比是影响剪力分配与型钢... 通过对16根转换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剪力在转换柱中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分配规律,以及型钢剪力作用点至柱根部的距离,并研究了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损伤.结果表明:配钢率、型钢延伸高度及轴压比是影响剪力分配与型钢剪力作用点至柱根部距离的主要因素;型钢剪力随型钢配钢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型钢延伸高度的增加,型钢剪力的分配比例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型钢剪力的分配系数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略有减小;型钢剪力的作用点至柱根部的距离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减小,随型钢延伸高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型钢配钢率对该距离影响相对较小;型钢剪力反作用于混凝土截面中部,导致拉应力的出现,加速了混凝土的损伤,混凝土损伤又反过来降低了型钢的抗剪能力,导致型钢剪力进一步增大,如此交错影响导致混凝土损伤不断积累,直至试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转换柱 型钢配钢率 延伸高度 轴压比 抗剪性能
下载PDF
Promotion of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chromosomal integrat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in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被引量:14
6
作者 LUO YuShuang KOU XiaoXiao +7 位作者 DING XueZhi HU ShengBiao TANG Ying LI WenPing HUANG Fan YANG Qi CHEN HanNa XIA LiQi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72-180,共9页
To promote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improving the limited oxygen supply during high-density fermentation of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 To promote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improving the limited oxygen supply during high-density fermentation of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romoter for the erythromycin resistance gene by splicing using overlapping extension PCR. This was cloned into the integrating vector pSET152, yielding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pSET152EVHB. This was then introduced into S. spinosa SP06081 by conjugal transfer,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chromosome by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at the integration site ФC31 on pSET152EVHB. The resultant conjugant, S. spinosa S078-1101, was genetically stable. The integration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PCR and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A carbon monoxide differential spectrum assay showed that activ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S. spinosa S078-1101. Ferment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express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spinosad biosynthesis under normal oxygen and moderately oxygen-limiting conditions (P〈0.01).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ntegrating express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improves oxygen uptake and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 spinosa fermentation.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spinosad,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integrating vect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SPINOSAD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integrating vect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