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8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时期戏剧作品的劳动叙事及其文化表征
1
作者 李有军 王慧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倡导大生产运动,间接完成了对边区军民的组织动员工作。“劳动”作为关键词频繁出现于延安时期的戏剧作品中,“劳动”与戏剧以连接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想象的姿态出场。有关劳动叙事戏剧作品的涌现,既是戏剧生...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倡导大生产运动,间接完成了对边区军民的组织动员工作。“劳动”作为关键词频繁出现于延安时期的戏剧作品中,“劳动”与戏剧以连接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想象的姿态出场。有关劳动叙事戏剧作品的涌现,既是戏剧生产组织对边区中央政策的主动响应,亦是剧作家群体在充分考量边区军民主体情感诉求基础上的有意识书写。延安戏剧作品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具典型性的“文本”,通过劳动叙事及其文化表征,具象呈现了边区“新人”的形象塑造与“新式家庭”的生成过程,进而有效激发了军民团结抗战的革命热情,促进了新的革命主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劳动叙事 翻身想象 新型伦理关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解放日报》建党纪念日社论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郭国昌 《兰州学刊》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以《解放日报》为载体,通过建党纪念日社论的特殊方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追求不仅完成了从理论探索到具体实践的转换,而且也呈现出以“抗战”与“民生”为中心的历史性内涵。中...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以《解放日报》为载体,通过建党纪念日社论的特殊方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追求不仅完成了从理论探索到具体实践的转换,而且也呈现出以“抗战”与“民生”为中心的历史性内涵。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使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新政策的实施让边区人民的“民生幸福”得到了初步实现,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彻底解放中华民族”的对日作战中完成着“中华民族之复兴”的“最主要任务”,而中国共产党也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争得了自己的“政治领导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建党纪念日 社论 初心和使命
下载PDF
百年回眸: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语文运动
3
作者 孟万春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两场影响深远的语文运动。一是新文字运动,一是语言大众化运动,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延安时期的新文字运动,为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字改革做出了宝贵的探索。语言大众化运动以人民大众喜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两场影响深远的语文运动。一是新文字运动,一是语言大众化运动,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延安时期的新文字运动,为更科学合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字改革做出了宝贵的探索。语言大众化运动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鲜活泼语言作为民族语言资源来建立起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语言风格,最终确立了大众语与现代汉语的话语范式,对整个20世纪的现代汉语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新文字 语言大众化 意义
下载PDF
“融合”与“坚定”——论黄钢延安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
4
作者 惠雁冰 李玉琪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黄钢在延安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有着一个熔合旧知识与学习新思想的发展过程。创作初期他以擅长的镜头化语言入手,丰富了报告文学的创作形式,后通过近距离感受抗战前线真实生活,并在党的思想熏陶下,政治意识得以跃升,开始在创作中着意融... 黄钢在延安时期的报告文学创作,有着一个熔合旧知识与学习新思想的发展过程。创作初期他以擅长的镜头化语言入手,丰富了报告文学的创作形式,后通过近距离感受抗战前线真实生活,并在党的思想熏陶下,政治意识得以跃升,开始在创作中着意融合政论基调。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黄钢进一步坚定了创作的政治方向,这不仅奠定了其后的创作基调,形成独具一格的报告文学风格,也促进了延安时期报告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钢 报告文学 延安时期 政治方向
下载PDF
延安时期“读书识字”题材新年画的文化现代性考察
5
作者 童坤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艺术家就地取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年画的传统形式,创作出一批以“读书识字”为题材的新年画作品,展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视觉新范式,开启了中国式美术文化现代...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艺术家就地取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年画的传统形式,创作出一批以“读书识字”为题材的新年画作品,展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视觉新范式,开启了中国式美术文化现代化的序幕。这些作品以农村妇女儿童等“文化弱势群体”为主要表现对象,表现了解放区妇女儿童接受文化知识、挣脱封建束缚、参与社会事务的新文化生活场景,也表达了革命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与价值重塑。相比以“文字下乡”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式扫盲,“读书识字”题材新年画在教育感化、现实书写、价值观重构等方面具有更丰富的文化现代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读书识字 新年画 文化现代性
下载PDF
延安时期革命青年的斗争精神探析
6
作者 杨伟宏 罗雪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岁月沉淀的重要精神财富。延安时期,来自海内外四万多革命青年,为实现自己的救国抱负奔赴延安,为全国抗战和陕甘宁边区各项建设注入新的能量。在党的领导下,革命青年们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在革命实践中,与...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岁月沉淀的重要精神财富。延安时期,来自海内外四万多革命青年,为实现自己的救国抱负奔赴延安,为全国抗战和陕甘宁边区各项建设注入新的能量。在党的领导下,革命青年们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在革命实践中,与自己做斗争,锤炼自身体格、重塑思想感情;与自然做斗争,树立劳动风尚、提升劳动技能;与敌人做斗争,战场英勇杀敌、后方模范服务。“斗争”作为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特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被传承和发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青年应继承延安革命青年的斗争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精神力量,助力民族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革命青年 斗争精神
下载PDF
延安时期刘少奇共产党员修养理论探赜
7
作者 邹腊敏 廖嘉豪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延安时期刘少奇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并将其看作是在政治素质、理论学习、组织纪律和作风道德等四个方面的自我革命。在具体实践中,他强调提高政治素质是修养的重要指引,重视理论学习是修养的基本途径,... 延安时期刘少奇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并将其看作是在政治素质、理论学习、组织纪律和作风道德等四个方面的自我革命。在具体实践中,他强调提高政治素质是修养的重要指引,重视理论学习是修养的基本途径,加强组织纪律是修养的底线要求,淬炼作风道德是修养的必要补充,最终通过党员个人修养的提升,凝聚起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力。延安时期刘少奇共产党员修养理论作为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教科书,对于新时代锤炼党员的政治品格、明确党员的学习方向、严肃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涵养清正党风政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刘少奇 共产党员修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新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重塑——以袁静《刘巧儿告状》为考察中心
8
作者 马海娟 牟婷婷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延安时期婚姻家庭的变革是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作家书写的重要内容。《刘巧儿告状》是袁静于1944年根据陇东传统婚姻纠纷案创作的秦腔剧本,不仅借此宣传了当时实施的婚姻家庭变革制度,而且还在文本中表达了“新女性”... 延安时期婚姻家庭的变革是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作家书写的重要内容。《刘巧儿告状》是袁静于1944年根据陇东传统婚姻纠纷案创作的秦腔剧本,不仅借此宣传了当时实施的婚姻家庭变革制度,而且还在文本中表达了“新女性”对婚姻家庭观念制度的某些思考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回应。这种历史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验证了个人与家庭、国家之间建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新女性” 婚姻家庭观 袁静《刘巧儿告状》
下载PDF
延安时期民间音乐采集的历史探赜与经验启示
9
作者 闫若彧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由“鲁艺”音乐家群体开展的民间音乐采集、整理与研究工作,是延安时期中国新音乐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抗日救亡、社会革命背景下完成的,有目的、有计划,具有明确政治导向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民间音乐采集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曲谱集与... 由“鲁艺”音乐家群体开展的民间音乐采集、整理与研究工作,是延安时期中国新音乐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抗日救亡、社会革命背景下完成的,有目的、有计划,具有明确政治导向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民间音乐采集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曲谱集与音乐研究论著,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事业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对延安时期民间音乐采集的历史价值进行探索,能够从中汲取相关经验,为当代学术研究带来种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鲁迅艺术学院 民间音乐采集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中国式”干部群体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10
作者 刘亚妮 张佳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3-62,共10页
干部是推进革命事业的政治能动主体,在政治力量的运作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便承袭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模式与组织形态,在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党的干部群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干部是推进革命事业的政治能动主体,在政治力量的运作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便承袭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模式与组织形态,在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党的干部群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着力培养更加契合中国革命实际与文化传统的“中国式”干部,成功塑造了先锋队政党干部群体的中国形态。延安时期培养“中国式”干部群体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造经验,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运用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推进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式”干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论延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实践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11
作者 邹腊敏 廖嘉豪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延安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历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三三制”政权的试点和推广、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以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六个阶段,积累了... 延安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历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三三制”政权的试点和推广、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以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六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仍然需要在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中寻找力量,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中明确方法,在民主规范和共同体意识的完善中夯实基础,在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实践中增强信心。过去,党依靠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党也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依靠统一战线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统一战线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及其当代启示
12
作者 张军红 《新西部》 2024年第4期158-162,共5页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不但指挥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对经济建设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中共中央提出并由陕甘宁边区付诸实践的农业政策、工业政策、商业政策、财税政策、屯田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解决了边区军民的生活之需,...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不但指挥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对经济建设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中共中央提出并由陕甘宁边区付诸实践的农业政策、工业政策、商业政策、财税政策、屯田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解决了边区军民的生活之需,积累的实践经验也给我们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革命战争 财税政策 陕甘宁边区 当代启示 中共中央 实践经验 付诸实践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经验
13
作者 徐海祥 江天琪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的教育工作,关怀青年成长、寄予青年厚望,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把青年视为抗敌御侮、夺取胜利的生力军,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定向领航;...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的教育工作,关怀青年成长、寄予青年厚望,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把青年视为抗敌御侮、夺取胜利的生力军,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定向领航;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培根铸魂;突出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教育,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正本清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树标引领;注重体验式践履,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强基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基本经验
下载PDF
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经验对加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借鉴性研究
14
作者 方方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7期93-94,共2页
文章旨在深度分析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经验对加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借鉴性研究,探讨延安时期党在吸引青年方面的优势、主要做法以及对当代的启示。通过对抗日救亡旗帜的感召、党的先进形象的吸引、加强青年组织领导、重视青年教育... 文章旨在深度分析延安时期青年工作经验对加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借鉴性研究,探讨延安时期党在吸引青年方面的优势、主要做法以及对当代的启示。通过对抗日救亡旗帜的感召、党的先进形象的吸引、加强青年组织领导、重视青年教育培养、组织青年参与工农群众锻炼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在新时代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青年工作 思想政治引领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5
作者 张洋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依托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形态,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权建设、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既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继承和发展,对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依托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形态,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权建设、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既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继承和发展,对新中国成立后党从局部执政转向全面执政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探索实践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坚定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局部执政 历史经验 现实启示
下载PDF
延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形势、经验做法及现实启示
16
作者 王皓 张晨强 张青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3-7,共5页
延安时期,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各种矛盾所带来的多重压力。推动宣传工作理论化、群众化、多样化、规范化、真实化,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民族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我党总结探索出了一系列宣传思想工作的... 延安时期,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各种矛盾所带来的多重压力。推动宣传工作理论化、群众化、多样化、规范化、真实化,为最终夺取抗战胜利、民族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我党总结探索出了一系列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展现了宣传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独特优势,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宣传思想工作 经验做法 现实启示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历史考察
17
作者 崔晓琴 《传媒》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争取对外话语权,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积极正面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核心面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时代应然。该阶段,中国共产党结合现实需要,围绕具体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对外宣传重心,实现了中... 争取对外话语权,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积极正面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核心面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时代应然。该阶段,中国共产党结合现实需要,围绕具体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对外宣传重心,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全的逐步构建,夯实了中国现当代外宣创新发展的历史根基。从三个历史阶段入手,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历史进行系统梳理与考察,对新时代外宣工作的优化革新,以及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对外宣传 三个阶段 历史考察
下载PDF
小众与群众:延安时期的板报及其宣教研究
18
作者 王昕 吕强 《传媒》 2024年第6期85-87,共3页
延安时期,板报作为党开展宣传的一种特殊媒介,在边区基层广受欢迎。板报的内容围绕信息发布、宣传引导、团结表扬、批评落后以及组织号召展开,实现了服务、改造、组织和引导群众的宣教效果,其传播过程中对小众化媒介的重视、“走群众路... 延安时期,板报作为党开展宣传的一种特殊媒介,在边区基层广受欢迎。板报的内容围绕信息发布、宣传引导、团结表扬、批评落后以及组织号召展开,实现了服务、改造、组织和引导群众的宣教效果,其传播过程中对小众化媒介的重视、“走群众路线”的新闻原则、注重群众参与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等经验可以为当代新闻工作提供宝贵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板报 群众性 宣传与教育
下载PDF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消减农民贫困的政策路线探析
19
作者 徐薇 高布权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恶劣自然条件、封建势力残酷剥削、愚昧落后思想、严重社会问题及战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陕甘宁地区农民愈发贫困,由此造成了农民生存危机、增加了政府治理难度、影响了抗战。为了改善民众生活,最大程度减少农民贫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恶劣自然条件、封建势力残酷剥削、愚昧落后思想、严重社会问题及战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陕甘宁地区农民愈发贫困,由此造成了农民生存危机、增加了政府治理难度、影响了抗战。为了改善民众生活,最大程度减少农民贫困,党中央及边区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支撑性的农业政策和建立兜底性的社会救济政策,从而提高了陕甘宁边区农民的生活水平。延安时期独具特色的贫困治理政策路线,对当前防止返贫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消减贫困 政策路线
下载PDF
破局与塑造: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开展外宣工作经验与启示
20
作者 王学彦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舆论封锁,中国共产党坚持“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工作方针,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党的方针政策、抗日主张、英勇战绩和根...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舆论封锁,中国共产党坚持“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工作方针,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党的方针政策、抗日主张、英勇战绩和根据地建设成就,赢得国际正义力量的支持,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重温党在延安时期破局发声、塑造形象的壮阔历史,对于烛照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对外宣传 经验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