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FRP模壳不排水加固桥墩的延性设计方法
1
作者 吴凤英 杨纪豪 +1 位作者 陈晖 夏樟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2期74-80,107,共8页
针对桥梁桥墩受到水流冲刷发生损坏的问题,BFRP模壳加固桥墩是一种新型的不排水加固桥墩的方法,但缺乏针对BFRP模壳加固后桥墩抗震性能的分析方法。因此,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BFRP模壳加固桥墩位移和延性系数、材料性能参数,包括BFRP... 针对桥梁桥墩受到水流冲刷发生损坏的问题,BFRP模壳加固桥墩是一种新型的不排水加固桥墩的方法,但缺乏针对BFRP模壳加固后桥墩抗震性能的分析方法。因此,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BFRP模壳加固桥墩位移和延性系数、材料性能参数,包括BFRP约束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BFRP配箍率、BFRP有效极限抗拉强度和BFRP有效极限抗拉应变等之间的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目标延性系数提高指标的BFRP模壳抗震延性加固设计方法,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以位于福建省某简支梁桥2号墩的桩基作为现场例证,介绍了加固设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模壳 延性设计方法 力学计算模型 现场试验 受力性能
下载PDF
基于耦连比的摇摆柱-混合连肢墙结构延性设计方法及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石韵 崔莹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03,共9页
在现有摇摆柱-混合连肢墙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根据连续连杆法,推导了摇摆柱-混合连肢墙结构的耦连比估算方法,确定整体失效模式,提出基于耦连比的延性设计方法。将该结构模型应用于ABAQUS程序中分析了不同耦连比的摇摆柱-混合连肢墙结构... 在现有摇摆柱-混合连肢墙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根据连续连杆法,推导了摇摆柱-混合连肢墙结构的耦连比估算方法,确定整体失效模式,提出基于耦连比的延性设计方法。将该结构模型应用于ABAQUS程序中分析了不同耦连比的摇摆柱-混合连肢墙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推荐设计方法能保证结构预期失效模式的出现,墙肢底部损伤情况相比于普通混合连肢墙结构得到改善,同时预期耦连比对该结构延性性能和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连比 混合连肢墙 摇摆柱 延性设计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延性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金 史俊亮 《建设科技》 2012年第8期91-92,共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能力是土建工程抗震水平的基础,而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本质是其抗震延性,提升延性就能够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本文对此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能力 延性设计方法
下载PDF
塔梁固接独塔斜拉桥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方圆 席进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9-33,共5页
以某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比不同约束体系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阐述了延性抗震及减隔震设计方法的原理。通过对比两种抗震设计思路下结构的性能目标,对合理抗震体系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剖析,并阐明桥梁合理抗震... 以某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比不同约束体系下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阐述了延性抗震及减隔震设计方法的原理。通过对比两种抗震设计思路下结构的性能目标,对合理抗震体系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剖析,并阐明桥梁合理抗震体系设计的关键性,以期为桥梁工程师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 延性抗震设计方法 减隔震设计方法 抗震体系 拉索支座
下载PDF
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晓步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年第4期127-128,共2页
近几年来,直接以位移为设计参数的抗震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将对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评述。
关键词 基于位移 抗震 延性系数设计方法 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能力谱设计方法
下载PDF
关于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讨论与建议 被引量:18
6
作者 沈祖炎 孙飞飞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比较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抗震设计规范概率基础、设防水准、设计准则、设防目标和阻尼比,针对钢框架结构比较了中美日欧地震作用的折减、截面宽厚比限值、梁柱刚接节点的塑性转动能力要求和层间位移角限值,然后提出了钢结构抗震设... 比较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抗震设计规范概率基础、设防水准、设计准则、设防目标和阻尼比,针对钢框架结构比较了中美日欧地震作用的折减、截面宽厚比限值、梁柱刚接节点的塑性转动能力要求和层间位移角限值,然后提出了钢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建议:将低延性结构以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四个延性类别,针对各延性类别的结构提出塑性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和构件长细比限值以及梁柱节点形式及其塑性转动能力的要求;以50年超越概率10%的设防地震为抗震设计验算的基准,根据结构延性类别将设防地震的弹性地震作用折减为设计地震作用,用于构件内力验算;针对"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提出了小震弹性层间位移和中震、大震弹塑性层间位移的三阶段验算要求。该建议可以解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GB50011—2001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抗震钢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延性设计方法 设计规范比较 概率基础 抗震设防目标 地震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