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及延时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肝血管瘤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殷信道 王丽萍 +6 位作者 李克 王薇 卢铃铨 张林 吴前芝 姜玲 冯晓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34例肝血管瘤病人行常规MRT-WI、T2WI横断面扫描。经肘静脉手推团注0.1mmol/kg体重Gd—DTPA后,再推入10ml生理盐水冲洗后(推入时间5—6s)行射频毁...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34例肝血管瘤病人行常规MRT-WI、T2WI横断面扫描。经肘静脉手推团注0.1mmol/kg体重Gd—DTPA后,再推入10ml生理盐水冲洗后(推入时间5—6s)行射频毁坏傅立叶采集稳态技术T1WI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及邻近肝实质增强。结果:共发现肝血管瘤病灶67个。动态增强见46个病灶呈边缘不连续样的结节样强化,21个病灶呈周边不规则强化或迅速强化充填;5个病灶动态增强早期见引流静脉强化,14个瘤周肝实质强化。延迟增强扫描见53个病灶完全充填强化,14个病灶显示斑片状或裂隙状的低信号未充填区。结论: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肝血管瘤及邻近实质强化方式,延迟增强显示病灶的充填程度,两者结合更有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 延时增强 肝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延时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优势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洋霖 孙勇 赵新湘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802-806,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心脏病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准确判断及预后监测是当前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延时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心肌损伤中的检查有巨大的价值,现就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优势及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心脏病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准确判断及预后监测是当前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延时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心肌损伤中的检查有巨大的价值,现就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优势及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增强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瘢痕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诊断与评估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毛光品 黄诚意 +1 位作者 朱劲草 胡锡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5期571-573,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和心肌灌注成像(MRMPI)联合延时增强(LGE)扫描检测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行CMR、MRMPI及LGE检查,选择左室四腔心水平长轴、垂直长轴和...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和心肌灌注成像(MRMPI)联合延时增强(LGE)扫描检测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行CMR、MRMPI及LGE检查,选择左室四腔心水平长轴、垂直长轴和不含流出道的心底层、乳头肌层、心尖层3层短轴位层面行CMR扫描,根据心肌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半定量计分;同层面MRI首过灌注检测和LGE心肌扫描室壁灌注强化程度及心肌活性,根据冠状动脉相应供血区域定义4分级法心肌梗死透壁程度。结果 CMR与SCA两种方法对CAD患者诊断存在较好相关性(kappa=0.664),CMR评估心肌缺血或梗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2%和90%,诊断总符合率84.38%。结论 CMR心肌灌注与活性检测可有效评价心肌存活性,对指导血运重建具有重要作用,间接降低CAD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灌注 延时增强
下载PDF
浅析螺旋CT增强及延迟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
4
作者 侯淑华 申长义 +2 位作者 赵莉 徐道分 林长平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8期48-48,共1页
肾损伤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螺旋CT在诊断中起到及其重要作用,为临床提供了准确而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就螺旋CT增强及延迟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 肾损伤 螺旋CT增强延时扫描
原文传递
CT检查中对比剂注射部位及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
5
作者 于丽娜 李子浩 +1 位作者 解丙坤 张红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10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CT检查时对比剂注射部位、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562例行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头颈CTA检查276例,男165例、女111例,年龄10~8... 目的探讨CT检查时对比剂注射部位、延迟扫描时间不同对奇静脉弓瓣显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562例行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头颈CTA检查276例,男165例、女111例,年龄10~84(62.3±10.9)岁,左肘注射对比剂18例,右肘注射258例;胸部增强CT检查286例,男179例、女107例,年龄11~85(61.7±11.3)岁,均为右肘注射对比剂。观察项目:(1)比较不同部位(左、右肘)注射对比剂时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2)观察胸部增强CT检查患者的动脉期(短延迟扫描时间)与静脉期(长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的差异。(3)观察奇静脉弓瓣的形态。结果(1)左肘注射18例患者中有1例(1/18)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的544例患者中245例(45.04%,245/544)显示奇静脉弓瓣,右肘注射显示率明显高于左肘注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01)。(2)胸部增强CT检查中,短延迟扫描时间奇静脉弓瓣显示率为28.32%(81/286),高于长延迟扫描时间的显示率(2.10%,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01)。(3)562例患者共显示奇静脉弓瓣246例,其中二叶瓣(224例)明显多于三叶瓣(22例)。二叶瓣的患者中,两个瓣叶的排列方向呈左右垂直奇静脉弓排列188例、呈上下垂直奇静脉弓排列36例。结论CT检查中,右肘注射对比剂、短延迟扫描时间时奇静脉弓瓣的显示率更高。奇静脉弓瓣有二叶瓣和三叶瓣,其中二叶瓣更常见,其2个瓣叶的排列方向以左右垂直奇静脉弓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静脉 奇静脉弓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剂 延时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