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及支架植入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田芳 周丕明 +1 位作者 朱卫民 李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46例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 ( 17例 )、有心绞痛组 (...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46例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 ( 17例 )、有心绞痛组 ( 2 9例 ) ,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 15~ 3 0d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PET)测定梗死区缺血程度 ;监测心肌酶谱变化 ;观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再梗死率。结果 有心绞痛组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K -MB)峰值低于无心绞痛组 ,有心绞痛组心肌缺损程度小于无心绞痛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 6个月后观察 ,两组梗死区缺血程度均较术前有改善 ,有心绞痛组梗死区缺血程度较术前改善尤明显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有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再梗死率有低于无心绞痛组的趋势 (P >0 0 5 )。结论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心肌保护作用 ,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可明显提高有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 ,并改善其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 支架植入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左国兴 陈书中 王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延迟经冠状动脉介入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静静 高传玉 +2 位作者 王宪沛 张优 肖文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分析^(99)Tc^m-MIBI/^(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双核素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 目的分析^(99)Tc^m-MIBI/^(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双核素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49例,冠脉造影后分为A组(行PCI术,25例)与B组(行药物保守治疗,24例)。术前行双核素检查,根据梗死区有无存活心肌分为有存活心肌组(31例)与无存活心肌组(18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 (1)无存活心肌组: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均无改善(P>0.05)。(2)有存活心肌组:行PCI术者术后3个月LVEF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行药物保守治疗者(P<0.05)。行药物治疗者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无改善(P>0.05)。结论双核素评价AMI患者存活心肌,能预测延迟PCI治疗后室壁功能改善情况,为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延迟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脱氧葡萄糖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下载PDF
双核素心肌显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炎 李晨曦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利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存活心肌数量对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目的利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存活心肌数量对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AMI延迟PCI治疗的患者,术前根据^(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分为心肌存活组和无心肌存活组。入院一周后行延迟PCI治疗,比较两组间PCI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心肌存活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为(134.5±25.3)mL及(63.7±12.2)mL,术后均显著下降,分别降至(120.6±18.7)mL及(52.3±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则由(40.6±5.4)mL和13.8%±3.0%升至(48.3±2.7)mL和22.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脑钠肽浓度由(3227.8±108.2)ng/mL降至(724.7±9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肌存活组术前与术后比较,上述各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核素心肌显像技术判断AMI患者剩余存活心肌数量,可预测AMI延迟PCI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对AMI延迟PCI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双核素心肌显像 延迟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史琳 王晓玲 杨小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4期2327-2328,共2页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无复流”现象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心肌灌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恢复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飞 杨亚娟 +4 位作者 莫展 吴仰帆 陈火梅 刘晓丹 赖玉琼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7年第5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心肌灌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接受延迟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前1 d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测量患者左心室各...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心肌灌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接受延迟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前1 d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测量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PSS)及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GLS)。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对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进行灌注评分(MPS),计算整体心肌灌注评分指数(PSI),并根据MPS将收缩功能受损心肌分为灌注良好组、灌注减少组、灌注缺失组。术后6个月二维应变成像测量患者左心室心肌LPSS及GLS。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1 d、术后6个月患者左心室心肌GLS、LPSS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灌注良好组、灌注减少组、灌注缺失组心肌LPSS,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PSI与GLS、MPS与LPSS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左心室心肌GLS高于术前1 d,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5.39±7.80)%vs(-12.44±8.38)%,t=14.398,P<0.001]。延迟PCI术前1 d灌注缺失组、灌注减少组、灌注良好组心肌LPSS分别为(-2.64±5.60)%、(-6.19±6.87)%、(-12.07±5.86)%,术后6个月分别为(-2.97±4.93)%、(-11.38±7.26)%、(-15.82±5.97)%,术后6个月灌注良好组、灌注减少组心肌LPSS较术前1 d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13、10.821,P均<0.001),灌注缺失组心肌LPSS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1 d、术后6个月灌注缺失组、灌注减少组、灌注良好组心肌间L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1 d:灌注缺失组vs灌注减少组、灌注良好组,t=4.201、11.771,P均<0.001;灌注减少组vs灌注良好组,t=12.561,P<0.001。术后6个月:灌注缺失组vs灌注减少组、灌注良好组,t=9.714、15.646,P均<0.001;灌注减少组vs灌注良好组,t=9.254,P<0.001),且均为灌注良好组>灌注减少组>灌注缺失组。PSI与术前1 d、术后6个月GLS均有相关性(r=0.69、0.72,P均<0.001),MPS与术前1 d、术后6个月LPSS均有相关性(r=0.49、0.45,P均<0.001)。结论心肌灌注与心肌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应用MCE评估延迟PCI术前患者心肌灌注对术后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恢复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 心肌收缩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冠状动脉介入
原文传递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患者行急诊PTCA术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叶银菊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10期1719-1720,共2页
目的谈论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形成术(PTCA)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5例患者均能较好的配合临床手术治疗,临床术后较好,无并发症的发... 目的谈论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形成术(PTCA)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5例患者均能较好的配合临床手术治疗,临床术后较好,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患者行急诊PTCA术护理中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护理 老年急诊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形成
下载PDF
Rescue经皮血栓吸除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性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宜智 李广镰 +5 位作者 曾冲 罗义 冯开薇 刘震 周娟 郭南山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评价Rescue经皮血性吸除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栓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年11月至2002年11月用经皮血性吸除装置Rescue治疗8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性病变的AMI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75岁。重点观察Rescue血栓... 目的评价Rescue经皮血性吸除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栓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年11月至2002年11月用经皮血性吸除装置Rescue治疗8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性病变的AMI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75岁。重点观察Rescue血栓吸除术前后表面冠状动脉TIMI血流。结果8例AMI患者使用Rescue血栓吸除术后7例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达TIMI3级,1例达TIMI2级,无1例出现栓塞和无复流现象。术后随访1年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Rescue血栓吸除术是治疗AMI血栓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减少术后无复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cue经皮血栓吸除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