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中的古地震记录 被引量:18
1
作者 邵晓岩 田景春 +3 位作者 张锦泉 赵先超 韩永林 王海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中同生变形构造十分发育。通过对岩心观察及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砂球、砂枕、球—枕构造、微断层递变层、微裂缝、液化卷曲变形等同生变形构造主要是由震积液化作用形成的...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中同生变形构造十分发育。通过对岩心观察及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砂球、砂枕、球—枕构造、微断层递变层、微裂缝、液化卷曲变形等同生变形构造主要是由震积液化作用形成的。震积作用沉积可分为A、B、C、D、E等5个单元,分别组合形成ABCD型、BCD型或CD型、AB型、BCE型或BE型、BEBE型5种沉积序列类型,其中BCD型(CD型)和AB型最为发育。通过对古构造的分析,认为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拗陷中心的北西向基底"活化"及北西、北东向同生正断层的活动是导致该区古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 4+5油层 古地震记录 沉积序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翟利华 林艳波 +6 位作者 秦智 熊涛 鲍志东 谷宇峰 杨尚锋 申锦江 解雅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7,共8页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发现了大量低阻油层,但由于其成因机理及识别方法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常被错判或遗漏。为此,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和高压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结...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发现了大量低阻油层,但由于其成因机理及识别方法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常被错判或遗漏。为此,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和高压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测井资料及试油、试采等数据,对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低阻油层的成因及识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幅度低、油水关系复杂、不动水饱和度和地层水矿化度高是长4+5低阻油层的主要成因,其中,不动水饱和度高主要受颗粒粒度细、泥质含量高及孔隙结构复杂等因素控制。实例分析表明,定性识别低阻油层的邻近储层对比法、以泥质含量-孔渗比-不动水饱和度三维模型为基础定量识别低阻油层的可动水分析法及快速直观识别低阻油层的交会图版法为长4+5低阻油层识别的3种有效方法,使研究区低阻油层的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的符合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成因 识别方法 4+5油层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盼盼 朱筱敏 +3 位作者 朱世发 梁晓伟 牛小兵 郑庆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4期50-5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由三角洲—湖泊沉积形成,其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岩屑含量整体较高。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02%,平均渗透率为0.37 mD,属典型的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主要孔...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由三角洲—湖泊沉积形成,其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岩屑含量整体较高。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02%,平均渗透率为0.37 mD,属典型的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及粒内溶孔,孔隙结构以细—小孔微细喉型为主,分选与连通性较差。纵向上,长4+51小层储层物性好于长4+52小层;平面上,西南部储层物性整体优于东北部。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致密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致密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沉积作用是形成致密储层的基础,成岩作用则是形成致密储层的关键因素,强烈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陇东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有利储层多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中,特别是主砂体中心部位储层物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物性 主控因素 4+5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肖玲 田景春 +2 位作者 李君文 夏青松 王峰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1-294,共4页
以岩心观察为依据,结合储集层岩性、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长4+5油层组进行沉积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 以岩心观察为依据,结合储集层岩性、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长4+5油层组进行沉积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沉积微相.长4+52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之间交叉叠合连片,但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分割性较强,随着湖盆短暂的扩张,长4+51期水下分流河道缩小,分流间湾进一步扩大.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对长4+52期进行有利相带预测,共预测出5个有利储集相带发育区,为该地区进一步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4+5油层 延长 三角洲前缘亚相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延长组长4+5段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晓丽 王洪君 +3 位作者 李军建 马国涛 肖晖 邓宝康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2期275-281,共7页
近年来,低阻油层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不断被发现,逐渐成为主要产油层。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研究该地区长4+5低阻油层成因... 近年来,低阻油层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不断被发现,逐渐成为主要产油层。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研究该地区长4+5低阻油层成因,认为构造圈闭幅度低、束缚水饱和度与地层水矿化均较高等是造成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因素。利用交会图版法、电阻率差异法及计算自然电位差法3种方法,结合试油资料,对低阻油层进行定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地区 延长组长4+5 低阻油层 成因 识别方法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唐山油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6
作者 王雷 马莹 +5 位作者 杜芳东 杨亮 贾帆 邹浩廷 马洁 安山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9期193-195,共3页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与研究区岩芯观测资料,结合沉积相的测井相应及电测曲线的特征,认为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三种微相类型,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是水下分流河道。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唐山油区 4+5油层 沉积相
下载PDF
靖边油田天赐湾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藏下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洪帅 周冕 乔力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11期1666-1669,共4页
靖边油田作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产油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天赐湾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近些年新发现产油层位,对油藏下限还没有统一认识。本次研究通过试油/试采数据、测井电性曲线资料,结合岩心化验分析数据,系统... 靖边油田作为鄂尔多斯盆地重要产油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天赐湾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为近些年新发现产油层位,对油藏下限还没有统一认识。本次研究通过试油/试采数据、测井电性曲线资料,结合岩心化验分析数据,系统分析长4+5油藏岩性、含油性、物性、电性下限,为油藏二次解释提供重要参数。结果表明: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含油性下限为油迹;物性下限:孔隙度≥9%,渗透率≥0.3 mD;电性下限:含油饱和度≥40.0%,声波时差≥225μs·m^(-1),电阻率≥15Ω·m,经过开发井试油/试采验证,长4+5油藏解释成功率较高,可以应用到油藏二次精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油田 4+5油层 油藏下限 二次解释
下载PDF
安塞油田H区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沉积相展布及石油聚集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星 《国外测井技术》 2019年第3期50-56,共7页
目前对于安塞油田H区的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实现更好的勘探开发效果,就有必要对其主力油层组的沉积相展布进行精细刻画,并进一步研究其成藏规律和控藏作用。在前人以及邻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的... 目前对于安塞油田H区的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为了实现更好的勘探开发效果,就有必要对其主力油层组的沉积相展布进行精细刻画,并进一步研究其成藏规律和控藏作用。在前人以及邻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对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砂体展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油藏类型为岩性油藏,油气富集主要受砂体岩性、沉积相及上倾方向的泥岩、致密砂岩规模走向等影响,呈现出明显规律,这对储量计算和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H区 4+5油层 长6油层 沉积相 控藏作用
下载PDF
延长东部矿权区延长组长4+5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冷丹凤 李杰 +2 位作者 田世伟 付繁荣 杨芙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2期63-67,共5页
延长东部矿权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该区目前主要的产油层之一,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上发育的分流河道沉积砂体。根据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长4+5储层成岩演化强度大,目前主要处在晚成岩A期-晚成岩B期早期,主要经历的... 延长东部矿权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是该区目前主要的产油层之一,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上发育的分流河道沉积砂体。根据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区长4+5储层成岩演化强度大,目前主要处在晚成岩A期-晚成岩B期早期,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分析认为,早成岩阶段的机械压实作用和晚成岩阶段的碳酸盐胶结作用是使储集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而贯穿整个成岩作用阶段的溶蚀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4+5油层 延长 延安东部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物源方向分析
10
作者 向惠 宋江海 韩天佑 《低渗透油气田》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传统认为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受东北物源的控制,砂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研究区西部砂体主带常常变化较快,很难预测砂体主带方向,这就必须对研究区的物源方向重新进行分析判断。从轻重矿物组合类型、岩石地球化... 传统认为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受东北物源的控制,砂体均呈北东向展布。但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研究区西部砂体主带常常变化较快,很难预测砂体主带方向,这就必须对研究区的物源方向重新进行分析判断。从轻重矿物组合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地震前积特征和古地理格局等多方面系统地综合分析,认为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物源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北地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西部物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物源分析 延长 4+5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长组长4+5段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娟 张晓辉 +1 位作者 盖珊珊 任继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0-1548,共9页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和水驱或气驱波及系数影响较大,开展储层非均质精细评价,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和剩余油挖潜必不可少的内容。利用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岩矿鉴定等资料,从沉积、成岩作用等方面对吴起油沟油田长4+5段储层非均质进行了...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和水驱或气驱波及系数影响较大,开展储层非均质精细评价,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和剩余油挖潜必不可少的内容。利用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岩矿鉴定等资料,从沉积、成岩作用等方面对吴起油沟油田长4+5段储层非均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段诸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末端,单期水下分流河道规模较小且改道频繁,层内泥质夹层不发育,层间隔层发育,单砂体连通性差,非均质性较强;纵向上将长4+5段分为长4+51、长4+521、长4+522三个小层,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特别是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层内非均质性多为正韵律或复合韵律,其中长4+51储层非均质性最强,长4+522储层非均质性最弱;从层间非均质性来看,其中长4+51单层砂体薄,分层系数最大,长4+522储单层砂体厚度大,分层系数较小;从平面非均质性来看,长4+51砂体呈交切窄条带状发育,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大,平面非均质性较强;长4+521砂体呈孤立条带状分布,砂体欠发育,以分流涧湾为主;长4+522砂体厚度大,且呈连片发育,平面非均质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储层非均质性 延长4+5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麻黄山西区北部延长6~4+5油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玉梅 于兴河 +3 位作者 李胜利 杜维伟 李梅 李顺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7-286,共10页
麻黄山西区长6~4+5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砂体展布及连续性不清。为搞清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通过岩心详细观察描述,结合测井资料,识别出6种沉积微相、10种沉积构造,总结出10种微相接触样式和5种沉积层序模式... 麻黄山西区长6~4+5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砂体展布及连续性不清。为搞清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通过岩心详细观察描述,结合测井资料,识别出6种沉积微相、10种沉积构造,总结出10种微相接触样式和5种沉积层序模式,分别代表不同的沉积相带。垂向表现为以反旋回为主,兼有短期正旋回的沉积特征;侧向河口坝(或分流间)与水下分流河道相间发育,河道砂体下部为"多而小,窄而薄",上部为"少而大,宽而厚"。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的研究方法,将该区划分为三角洲内前缘、三角洲外前缘和前三角洲3个亚相带,内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为主;外前缘以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为主;前三角洲以滨浅湖泥微相为主。根据现代沉积相模式,推测该区为建设性辫状河道-湖泊三角洲,其演化表现为3个阶段:初始发育期(长63),以前三角洲和三角洲外前缘相带为主;早中发育期(长62和长61),以三角洲内前缘及外前缘相带为主,各微相多为单期发育,交互沉积;中后发育期(长4+52和长4+5),主要发育三角洲内前缘相带,水下分流河道表现为多期叠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山西区北部 沉积微相 演化规律 延长6~4+5油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39
13
作者 楚美娟 郭正权 白嫦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18,16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盆地西南、西北地区的主力产油层,近年来,随着勘探向湖盆中心推进,在湖盆中部长8油层组勘探也取得较大的突破。但是对长8油层组的沉积特征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部署。通过对长8油层组的物源分析,结...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盆地西南、西北地区的主力产油层,近年来,随着勘探向湖盆中心推进,在湖盆中部长8油层组勘探也取得较大的突破。但是对长8油层组的沉积特征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部署。通过对长8油层组的物源分析,结合其层序地层演化规律,对长81油层和长82油层沉积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沉积相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东北、西北、西部和西南4大沉积体系,明确了汇水区的展布范围为甘泉-吴起-白豹-黄陵一带;建立了长82油层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和长81油层三角洲沉积模式;通过分析湖平面的变化对湖岸线迁移带的控制,认为长82油层和长81油层之间存在沉积体系转换面,解释了长8油层组沉积中期广泛发育煤层、煤线及植物根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8油层 沉积体系 三角洲 滩坝 湖岸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长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22
14
作者 淡卫东 程启贵 +3 位作者 牛小兵 王成玉 梁晓伟 辛宏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3,4,共6页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共性及差异性,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统一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进行储层综合评价。一方...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共性及差异性,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统一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进行储层综合评价。一方面评价出了有利储层发育区,为盆地长4+5-8油层组大型低渗透岩性油藏勘探、评价及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不同区块长4+5-8油层组储层分类评价结果不具可对比性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储层评价 4+5-8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成岩作用及对储层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玉梅 于兴河 +3 位作者 李胜利 陈建阳 白振华 杜维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3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为搞清储层微观孔渗特征,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及化验资料综合分析,该储层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结构表现为小孔细喉型,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颗粒接触呈现线...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为搞清储层微观孔渗特征,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及化验资料综合分析,该储层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结构表现为小孔细喉型,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颗粒接触呈现线-凹凸接触。机械压实、压溶作用、钙质沉淀胶结及自生粘土矿物的沉淀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减少;而泥质胶结物的溶蚀与成岩裂缝形成的次生孔缝,尤其顺千枚岩排列方向的溶缝成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长4+5~长6油层组大部分层段处于中成岩B期,较强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结合油气充注时间,认为造成该区油层组含油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充注的时间早于碳酸岩胶结物大量溶蚀的时间,从而部分溶蚀孔不含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成岩作用 4+5~长6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麻黄山西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樊学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刚 刘万明 +1 位作者 韩迎鸽 杨玉东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樊学地区长4+5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物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4+5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分选性总体中等-较好,磨圆度较差。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分别占总孔隙的59%、34%。... 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樊学地区长4+5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物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4+5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分选性总体中等-较好,磨圆度较差。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分别占总孔隙的59%、34%。孔隙度变化在0.2%~17.6%,平均值为8.5%;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0.4×10^-3μm^2,平均值为0.25×10^-3μm^2,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胶结物以方解石等碳酸盐胶结物、黏土矿物和硅质为主。原始沉积组分、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塑性物质含量高的储层主要因压实作用变致密。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的储层因胶结作用变致密,刚性物质含量高的储层因刚性物质支撑作用保留较多残余粒间孔及易溶组分的溶蚀作用物性较好。长石、石英等刚性物质含量越高,千枚岩、板岩、云母等塑性物质和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越低,储层物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4+5油层 储层特征 储层物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长4+5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与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夏嘉 段毅 +3 位作者 高苑 张晓丽 何金先 徐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
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 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圈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间湾暗色泥岩、致密粉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可形成良好的盖层;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长7泥岩形成的异常高压。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高剩余压力的驱动下,通过垂向叠合砂体与微裂缝向上运移进入长4+5储层,并沿连通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横向运移进入圈闭成藏,形成鼻隆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受烃源岩、沉积相带、微裂缝、鼻隆构造以及剩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油层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机制 林镇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豫川 李凤杰 +2 位作者 代廷勇 李俊武 杨承锦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32-37,共6页
对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的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和压汞等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区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储层孔隙度为10.86%,渗透率为0.56 mD,为低孔、特低渗、致密—近... 对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的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和压汞等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区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储层孔隙度为10.86%,渗透率为0.56 mD,为低孔、特低渗、致密—近致密储层。该区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绿泥石膜对原生粒间孔的保存以及溶蚀作用对储层的孔渗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以储层特征参数和孔隙结构参数为基础,对胡尖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并将其分为4类,其中Ⅱ类和Ⅲ类储层是该区主要的储集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4+5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旦八地区长_(4+5)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子炎 苗建宇 +1 位作者 曾明 张文选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20-23,共4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旦八地区长4+5储层,采用了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压汞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储层有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和裂缝孔隙等,孔喉分布大多具双峰型特征,其次为单峰型;同时对储层... 对鄂尔多斯盆地旦八地区长4+5储层,采用了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压汞法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储层有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和裂缝孔隙等,孔喉分布大多具双峰型特征,其次为单峰型;同时对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即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和破裂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储层特征 4+5油层 储层影响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杰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压汞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6.0%~10.0%...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压汞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6.0%~10.0%和0.2~2.0mD,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其次为长石和浊沸石溶孔;孔隙结构以小孔细喉型为主,其次为小孔中细喉型和细孔微细喉型;压实作用及绿泥石、方解石和浊沸石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该研究成果为延安地区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4+5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