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郁老去了
- 1
-
-
作者
韩泽
-
出处
《视听界》
1993年第1期18-19,共2页
-
文摘
郁老去了,静静地,悄悄地,除了家属,不曾惊动几个人。正如他的一生,不计较名位,不追求显赫,只默默地工作,俭朴地生活。星期五上午,在电台门前的路上还看见他蹒跚而行。我说“郁老,去哪儿呢?”他说“去拿报纸”。这二年他衰弱得厉害,为了锻炼,每天上午绕电台大院一圈缓慢地步行。
-
关键词
去哪儿
中山东路
延龄巷
新闻节
启祥
电视改革
电视事业
大面积梗死
西行
周几
-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深柳堂与杨仁山居士墓塔——金陵刻经处巡礼记之一
- 2
-
-
作者
白化文
-
出处
《佛教文化》
1993年第2期21-22,共2页
-
文摘
清末民初,是中国佛教的艰难时刻。由于国家衰败、民族危亡,人们都在思索衰败与危亡的原因,一切古老的事物几乎都成为怀疑对象,佛教亦不能幸免。因此有废庙学、散僧人之举。但正如弘一大师所说,如果把庙拆净、把僧杀光,便可以换来个富强的国家、兴旺的民族,请从我弘一始!事实证明佛教并非社会不进步的原因,倒是社会不进步影响了佛教的发展。清末民初有一批思想家看到了这个事实,他们在佛教最艰难的时刻创造了佛教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理论,即以佛教适应现代而推动现代,适应未来而创造未来的理论。谭嗣同的《仁学》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发聩振聋,余响至今不绝于耳。杨仁山居士是谭嗣同的师辈,也是近代佛教史上不可不讲的一位仁人。北大老教授白化文先生足涉净土,心怀虔敬,深柳瞻礼,承泽著文。主持先睹为快,称幸甚;读者有感可发,望赐稿。
-
关键词
杨仁山
弘一
佛教史
中国佛教
白化文
庙学
大乘起信论
楞严经
延龄巷
法幢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金陵刻经处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武延康
-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08年第5期16-21,共6页
-
文摘
金陵刻经处始创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比1897年创设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还早31年,作为我国刻印流通木版佛经的机构,清朝末年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关键词
杨仁山
清同治
赵朴初
支那内学院
欧阳竟无
佛学研究
历史文化价值
总理周恩来
《华严经》
延龄巷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有音如雷 有气如霞 杨仁山居士与金陵刻经处
- 4
-
-
作者
刘惟芳
-
机构
金陵刻经处佛学研究室
-
出处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49,共3页
-
文摘
梁启超曾称近代思想界“有一伏流,曰佛学”,此“伏流”的引领者,即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杨仁山居士。佛教界将居家修道、信佛学佛之人称为居士,杨仁山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大居士。他以居士身广弘佛法,促进了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被尊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
-
关键词
杨仁山
中国佛教史
佛教界
学佛
中国近代思想史
近代思想
欧阳竟无
佛学研究会
南条文雄
延龄巷
-
分类号
B94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记金陵刻经处
- 5
-
-
作者
李安
-
出处
《法音》
1981年第4期39-40,47,共3页
-
文摘
金陵刻经处是一个佛教文化学术机构,清末安徽石埭杨仁山居士(1837—1911)创办。他学佛以后,感到当时的明刻书本藏经《嘉兴藏》版已毁于兵火,无书流通,乃发起组织金陵刻经处,重刻新版,以飨读者。1866年创刻了第一部书《净土四经》。刻经处的今址淮海路35号,原是他自建的住宅,1897年施舍给刻经处,只是当时的大门在延龄巷,现改在淮海路。我国佛教到了清末,宗风衰歇,义学消沉。杨仁山创办刻经处,注重学术,提倡研究,门下人才济济,谭嗣同善华严,黎端甫善三论,桂伯华善密宗,法相唯识之学有欧阳竟无、
-
关键词
欧阳竟无
杨仁山
延龄巷
华严
密宗
学佛
宗风
学术机构
赵朴初
李证刚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金陵刻经处印象
- 6
-
-
作者
陈四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4期35-36,共2页
-
文摘
从南京市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延龄巷向南转角到淮海路上,有一所不起眼的院落。大门外的横匾上,黑地金字写着“金陵刻经处”。 刻经处方圆不足5亩,却因着一位名叫杨仁山的学者,声名播于八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不可忽略的佛教文化殿堂。去年秋天,客次南京,有幸在刻经处管主任指引下,瞻仰陈迹,令人油然起高山景行之思。
-
关键词
延龄巷
杨仁山
中国近代思想史
佛学研究会
佛教典籍
客次
文会
宗风
日本友人
玄奘法师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