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构误差和多块建模策略的kNN故障监测 被引量:3
1
作者 郑静 熊伟丽 吴晓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9,共15页
针对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的故障监测算法中,引发故障的异常信息易被正常信息淹没,导致故障检测不及时和报警率低的问题,利用自编码器和多块建模策略提出一种基于重构误差的k NN故障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常工况数据集训... 针对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的故障监测算法中,引发故障的异常信息易被正常信息淹没,导致故障检测不及时和报警率低的问题,利用自编码器和多块建模策略提出一种基于重构误差的k NN故障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常工况数据集训练自编码器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重构误差提取以解决异常信息易被淹没的问题。进一步考虑微小偏移和振荡等故障特征,采用多块建模策略,对各子块分别计算统计量并融合检测。通过一个数值例子与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Eastman,TE)过程进行仿真与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监测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近邻 重构误差 故障监测 信息提取
下载PDF
基于滑动窗和多块卷积自编码器的故障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牟建鹏 熊伟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3-435,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故障检测性能,充分挖掘时序和隐含特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对原始信息集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累计信息与变化率信息的建模,以增强对隐含信息的挖掘;对重构的3个信息集进行滑动窗采样,基... 为了进一步提升故障检测性能,充分挖掘时序和隐含特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对原始信息集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累计信息与变化率信息的建模,以增强对隐含信息的挖掘;对重构的3个信息集进行滑动窗采样,基于卷积自编码器进行时序特征提取和建模;将卷积自编码器的决策结果进行贝叶斯融合得到统计量,并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确定控制限从而进行故障检测。将该方法进行数值仿真并应用于TE过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卷积自编码器 滑动窗 贝叶斯融合
下载PDF
平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块均质化建模及其涡流无损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荣华 史可宇 +1 位作者 何家俊 高鹏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6,共6页
针对平纹编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几何结构复杂、电导率分布各向异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块均质化的建模方法,为平纹编织CFRP在涡流无损检测中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双圆旋转(DCR)线圈传感器所产生的涡流分... 针对平纹编织结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几何结构复杂、电导率分布各向异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块均质化的建模方法,为平纹编织CFRP在涡流无损检测中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双圆旋转(DCR)线圈传感器所产生的涡流分布情况进行仿真研究,并计算出阻抗变化的极坐标图。通过更改经纱块或纬纱块的电导率,模拟了平纹编织CFRP的疲劳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线圈阻抗的最大变化出现在经纱和纬纱的电导率矢量叠加的最大值处,仿真与实验的结果误差小于0.6%,说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模拟平纹编织CFRP的电磁特性;可以通过在块均质化模型中改变电导率来模拟平纹编织CFRP的疲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编织 碳纤维复合材料 有限元 均质化 涡流无损检测 电导率 疲劳现象
下载PDF
为儿建块“诞生林”
4
作者 谢贵芳 《党建》 1999年第4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建块 造林种果 江西省 于都县 生儿
原文传递
基于自编码器和PCA的滚筒烘丝机多块过程监测方法
5
作者 李善莲 安佳敏 +5 位作者 刘朝贤 张二强 刘振宇 杨俊杰 许冰洋 张雷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7,共8页
鉴于滚筒烘丝干燥过程的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复杂特征,而传统主成分分析(PCA)过程监测方法不具有非线性表达能力及全局建模无法精确检测故障的问题,提出自动编码器特征提取和多块主成分分析联合驱动的多块建模方法。首先,依据叶丝... 鉴于滚筒烘丝干燥过程的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复杂特征,而传统主成分分析(PCA)过程监测方法不具有非线性表达能力及全局建模无法精确检测故障的问题,提出自动编码器特征提取和多块主成分分析联合驱动的多块建模方法。首先,依据叶丝干燥工作原理对变量进行分块,以突出过程局部特征;其次,使用自编码器提取每个子块的非线性特征;再次,分别建立相应的PCA监测模型;最后,通过贝叶斯推理对多个子空间的监测结果进行融合决策。以两个实际叶丝干燥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报警率分别高达91.67%和98.21%,相比传统PCA和AE-PCA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准确揭示并表征干燥过程的整体运行状态及局部特征信息,提高对滚筒叶丝干燥生产过程的异常检测精度,实现对质量异常情况的准确报警,有利于保证滚筒叶丝干燥过程的稳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烘丝机 自编码器 主成分分析 过程监测
下载PDF
团块建模与粒子滤波相结合的行人目标视觉跟踪 被引量:1
6
作者 孔鹏 丁辉 +3 位作者 尚媛园 王琳 周修庄 付小雁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8-533,共6页
针对粒子滤波算法在遮挡情况下导致视觉跟踪不稳定甚至丢失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团块建模与粒子滤波相结合的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分割的方法得到视频帧中的初始目标,并构建目标团块模型;然后基于多团块目标信息并结合粒子... 针对粒子滤波算法在遮挡情况下导致视觉跟踪不稳定甚至丢失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团块建模与粒子滤波相结合的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分割的方法得到视频帧中的初始目标,并构建目标团块模型;然后基于多团块目标信息并结合粒子滤波算法进行分块跟踪;最后利用高斯加权的方式,得到最终的目标预测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尤其是在遮挡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目标的稳定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局部遮挡 粒子滤波
下载PDF
马坑铁矿矿床块段建模与储量动态分析研究
7
作者 陈跃升 袁海平 +1 位作者 苏成哲 王瑞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5期26-28,共3页
针对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存在估值速度慢、效率低、人为因素大等缺点,基于Surpac三维矿床数字模型,对马坑铁矿矿区53~85线间Fe矿石资源进行了储量计算与统计分析,得到了全矿区Fe矿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矿床块体模型... 针对传统储量计算方法存在估值速度慢、效率低、人为因素大等缺点,基于Surpac三维矿床数字模型,对马坑铁矿矿区53~85线间Fe矿石资源进行了储量计算与统计分析,得到了全矿区Fe矿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矿床块体模型有效可靠,储量计算结果与原始储量吻合,实现了储量计算从传统手工化到计算机化的转变,使得估算过程客观、快速、高效,为矿山生产科学管理和储量动态分析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坑铁矿 SURPAC 储量计算
下载PDF
基于故障敏感主元的多块PCA故障监测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顾炳斌 熊伟丽 史旭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9-1508,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主元分析(PCA)故障监测方法中主元选择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敏感主元的多块PCA故障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正常工况数据集进行PCA分解,得到投影方向与特征值;定义一种故障敏感程度系数作为新的主元排序准则,以选择出... 为了解决传统主元分析(PCA)故障监测方法中主元选择不合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敏感主元的多块PCA故障监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正常工况数据集进行PCA分解,得到投影方向与特征值;定义一种故障敏感程度系数作为新的主元排序准则,以选择出每个变量方向上故障监测最敏感的主元;并建立相应的子模型,计算其监测统计量,利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监测结果进行融合。通过对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和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地选取了主元,并且提升了故障监测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监测 主元分析 故障敏感系数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多块k近邻故障监测及诊断 被引量:4
9
作者 郑静 熊伟丽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728,共12页
由于传统的k近邻故障监测不考虑过程的局部信息,只建立一个全局模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的多块k近邻故障监测方法。首先,考虑建模数据的非线性和非高斯等特性,基于变量间的互信息进行子块构建;然后,利用k近邻方法对每个子块进行建... 由于传统的k近邻故障监测不考虑过程的局部信息,只建立一个全局模型,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的多块k近邻故障监测方法。首先,考虑建模数据的非线性和非高斯等特性,基于变量间的互信息进行子块构建;然后,利用k近邻方法对每个子块进行建模与监测,子块中的k近邻模型反映了更多的过程局部特征;最后,将所有子块的监测结果通过贝叶斯推断方法进行融合,并采用基于马氏距离的故障诊断方法辨识故障源。通过对田纳西−伊斯曼过程和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应用仿真,监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K近邻 过程监控 故障检测 贝叶斯推断 故障诊断 马氏距离
下载PDF
基于多块信息提取的PCA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0
10
作者 顾炳斌 熊伟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6-749,共14页
传统的监控方法往往只利用传感器观测值信息进行过程的故障监测,而忽略了原始数据中包含的其他有效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块信息提取的PCA故障监测算法。首先,对过程变量的累计误差和变化率信息进行定义,从而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新的... 传统的监控方法往往只利用传感器观测值信息进行过程的故障监测,而忽略了原始数据中包含的其他有效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块信息提取的PCA故障监测算法。首先,对过程变量的累计误差和变化率信息进行定义,从而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新的特征信息,并基于每种特征将过程划分为3个子块;然后,利用PCA方法对每个子块进行建模与监测,通过贝叶斯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融合;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贡献图的故障诊断方法,分离出引发故障的源变量。通过数值例子与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监控中的应用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算法 模型 故障诊断 信息提取
下载PDF
一种分层信息提取的多块主元分析故障监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超 熊伟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1-480,共10页
针对传统多块故障监测方法建模时,一般仅考虑到过程局部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信息提取的多块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故障监测方法。第一层考虑过程变量之间的互信息,对过程变量进行分块,提取过程局部信息;第二... 针对传统多块故障监测方法建模时,一般仅考虑到过程局部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信息提取的多块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故障监测方法。第一层考虑过程变量之间的互信息,对过程变量进行分块,提取过程局部信息;第二层对每个变量块进一步提取累计误差和二阶差分等特征信息,结合观测值信息共同将每个变量块扩展为3个信息子块;对每个信息子块采用PCA方法进行监测,并基于贝叶斯方法融合所有信息子块的监测结果。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性能在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Eastman,TE)过程监控中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信息提取 互信息 主元分析 故障监测
下载PDF
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武会先 吕洪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3,共2页
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方法有多种,主要介绍了南非科学家采用的“建块法”和澳大利亚科学家采用的“基准测量法”。该两种方法通过使水流接近平均天然水流过程的途径来保证所确定的河流生态目标,它们与“环境流量”、“最小生态流量”、... 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方法有多种,主要介绍了南非科学家采用的“建块法”和澳大利亚科学家采用的“基准测量法”。该两种方法通过使水流接近平均天然水流过程的途径来保证所确定的河流生态目标,它们与“环境流量”、“最小生态流量”、“生态基流”等方法有一定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建块 基准测量法 河流
下载PDF
三维栅格数据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明 王山东 陈佩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64,共4页
三维数据结构是三维G IS研究的重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在数字影象、数字高程模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栅格的编码、栅格的空间分析等方面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研究,并以一个具体的矿床为例,对应用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矿体块段建... 三维数据结构是三维G IS研究的重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在数字影象、数字高程模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栅格的编码、栅格的空间分析等方面对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研究,并以一个具体的矿床为例,对应用三维栅格数据结构进行矿体块段建模、特定范围内储量计算等空间分析时涉及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在研究和应用三维数据结构时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三维栅格数据模型 空间分析 储量计算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混合高斯模型的井下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小艳 郭海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2,共6页
煤矿井下监控视频图像质量差、噪点多、光照易突变,采用传统混合高斯模型进行目标检测存在运行速度慢、算法复杂度高、易受光照影响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合高斯模型的井下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改进的暗通道去雾算法对... 煤矿井下监控视频图像质量差、噪点多、光照易突变,采用传统混合高斯模型进行目标检测存在运行速度慢、算法复杂度高、易受光照影响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混合高斯模型的井下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改进的暗通道去雾算法对井下图像进行预处理,对井下雾图的缩略图求暗通道图,并采用双线性插值得到去雾图像;在混合高斯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改进的块建模策略降低建模复杂度,提高算法运行速度;结合三帧差分法,根据图像前景所占比例对高斯建模前期和建模后期设定不同的学习率,以抑制光照对目标检测的影响,提高建模速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光照发生突变时,该算法能较好地描述检测对象,对光照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与三帧差分法、传统混合高斯模型相比,该算法可有效提高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 井下目标检测 混合高斯模型 自适应学习率 三帧差分法
下载PDF
Technique of Error Concealment for Block-Based Image Cod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15
作者 杨守义 罗伟雄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Since real worl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re not error free, the coded data transmitted on them may be corrupted, and block based image coding systems are vulnerable to transmission impairment. So the best neighborh... Since real worl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re not error free, the coded data transmitted on them may be corrupted, and block based image coding systems are vulnerable to transmission impairment. So the best neighborhood match metho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conceal the error block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rching space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compared with exhaustive searching method, and good image quality is achieved. The peak signal noise ratios(PSNRs) of the restored images are increased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based image coding genetic algorithm error concealment
下载PDF
Accelerating SAGE algorithm in PET image reconstruction by rescaled block-iterative method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宏擎 舒华忠 +1 位作者 周健 罗立民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A new method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t rate of the space-alternating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SAGE)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new rescaled block-iterativeSAGE (RBI-SAGE) algorithm combines the RBI algo... A new method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t rate of the space-alternating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SAGE)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new rescaled block-iterativeSAGE (RBI-SAGE) algorithm combines the RBI algorithm with the SAGE algorithm for PET imagereconstruction. In the new approach, the projection data is partitioned into disjoint blocks; eachiteration step involves only one of these blocks. SAGE updates the parameters sequentially in eachblock. In experiments, the RBI-SAGE algorithm and classical SAGE algorithm are compared in theapplication o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image reconstruc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RBI-SAGE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SAGE in both convergence and imag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expectation-maximiza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rescaled block-iterative maximum likelihood
下载PDF
提高AutoCAD绘图速度的若干方法
17
作者 曲莹 边世峰 潘为军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针对水利工程图图形复杂、绘图速度慢的问题 。
关键词 建块 图层 二次开发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不能没有县——对“整县改市”模式的置疑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关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87-92,共6页
本文首先运用史料说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稳定的行政区划单位和名称;继而综述近十多年来在我国城市化热潮中大批县改为市的情况,并通过具体分析而提出积极性建议,即今后应改“整县改市”模式为主为“切块建市”模式为主。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城市化 整县改市
下载PDF
Research on parametric modeling and computing of multi-tower suspension bridge based on ANSYS 被引量:1
19
作者 Feng Zhaoxiang Zhao An +1 位作者 Song Jianyong Yang Yun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2年第3期49-54,共6页
Based on 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program ANSYS and the OpenGL graphics,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module and the computing module of the multi-tower suspension bridge, the modules being embedded ... Based on 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program ANSYS and the OpenGL graphics,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module and the computing module of the multi-tower suspension bridge, the modules being embedded into the ANSYS system, and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module parameters can be entered by way of interface, which can fast establish a multi-tower suspension bridge model. Calculation module can establish load conditions for the features of road bridge and specifications, in which multiple conditions can be defined and solved automatically. Post-processing part of the solution also serves the results of the subtotals and selects the output, so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output and finishing work have become more convenient and easier, and also the results can be saved in word, excel and other different file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suspension bridge parametric modeling COMPUTING
下载PDF
Structural bone allografts with intramedullary vascularized fibular autograft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bone defects in extremities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运发 张光明 +3 位作者 徐中和 王建炜 侯之启 温世锋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7年第5期298-302,共5页
Objective:To report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repairing massive bone defects biologically in limbs by homeochronous using structural bone allografts with intramedullary vascularized fibular autografts. Methods: From Jan... Objective:To report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repairing massive bone defects biologically in limbs by homeochronous using structural bone allografts with intramedullary vascularized fibular autograf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1 to December 2005, large bone defects in 19 patients (11 men and 8 women, aged 6 to 35 years) were repaired by structural bone allografts with intramedullary vascularized fibular autografts in the homeochronous period. The range of the length of bone defects was 11 to 25 cm (mean 17.6 cm), length of vascularized free fibular was 15 to 29 cm (mean 19.2 cm), length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 was 11 to 24 cm (mean 17.1 cm). Location of massive bone defects was in humerus(n=1), in femur(n=9) and in tibia(n=9), re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9 to 69 months (mean 38.2 months) follow-up, wounds of donor and recipient sites were healed inⅠstage, monitoring-flaps were alive, eject reaction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 were slight, no complications in donor limbs. Fifteen patients had the evidence of radiographic union 3 to 6 months after surgery, 3 cases united 8 months later, and the remained one case of malignant synovioma in distal femur recurred and amputated the leg 2.5 months, postoperatively. Five patients had been removed internal fixation, complete bone unions were found one year postoperatively. None of massive bone allografts were absorbed or collapsed at last follow-up. Conclusion: The homeochronous usage of structural bone allograft with an intramedullary vascularized fibular autograft can biologically obtain a structure with the immediat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allograft, a potential result of revascularization through the vascularized fibula, and accelerate bone union not only between fibular autograft and the host but also between massive bone allograft and the h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ive bone defects REPAIR bone grafts EXTREMIT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