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命脐带的缺失与新的生存时空——从曹操的生命“越轨”看建安文人之“在” |
刘朝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2
|
试论建安文人诗赋中女性的悲剧 |
秦俊香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3
|
|
3
|
建安文人文学活动与诗赋价值观的凸现 |
张振龙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5 |
2
|
|
4
|
试论建安文人的妇女题材之作 |
王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5
|
建安文人用典的创新特征 |
张振龙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6
|
《典论·论文》与建安文人的事功观念 |
秦秋咀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8 |
1
|
|
7
|
文学史上真正开宗立派的文学家产生时代——以建安文人的创作实绩与明清文论为例 |
张振龙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8
|
建安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批评 |
魏宏灿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9
|
建安文人悲怀与身份认同——以“三曹”为例 |
刘苹
张欣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建安文人“为艺术而艺术”的本质内涵 |
张振龙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1
|
论曹操才性观与建安文人的逞才 |
曾远鸿
|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2
|
文评:建安文人文学观念由情感化到理论化的标志 |
张振龙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气”的情志内涵 |
张振龙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建安文人文学创作演进的总体特征 |
张振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5
|
建安文人的旅游活动及其文学创作 |
张兰
魏宏灿
|
《宿州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6
|
建安文人创作以赋为宗论 |
魏宏灿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0 |
|
17
|
建安文人创作中理与情的消长 |
张振龙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5 |
0 |
|
18
|
建安文人文学观念的新旧对峙 |
张振龙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3 |
0 |
|
19
|
建安文人的文学品评与文学观念的相互影响 |
张振龙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20
|
建安文人文学品评的特征 |
张振龙
|
《殷都学刊》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