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的建成区用地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容 马晓萱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用地规划 建成用地
下载PDF
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 被引量:113
2
作者 谈明洪 吕昌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5-293,共9页
选择1990~2000年中国城市用地面积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用地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 选择1990~2000年中国城市用地面积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用地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1)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曲线的判定系数都在0.95以上;(2)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中国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3类:用地面积>200 km2的大城市,50~200 km2的中等城市和<50 km2的小城市;(3)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前推进的特点,这为预测我国未来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提供很好的基础;(4)中国位于前200位的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规模 建成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Pareto公式 分形 城市化
下载PDF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布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前 邓南荣 +1 位作者 韦素琼 陈健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5,共6页
从ASTER卫星影像中提取城镇建成区空间信息,采用城镇用地规模代替人口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对闽台两地城镇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位序-规模法则能很好地描述福建省和台湾省城镇用地规模分布特征... 从ASTER卫星影像中提取城镇建成区空间信息,采用城镇用地规模代替人口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对闽台两地城镇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位序-规模法则能很好地描述福建省和台湾省城镇用地规模分布特征。(2)相比于全国和其他区域的研究而言,闽台两地城镇体系较简单、总体规模小,而且主要集聚分布在闽东南地区及台湾西部地区。(3)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福建省,未来城镇用地规模特别是中心城市规模将会迅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规模分布 建成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福建省 台湾省
下载PDF
基于建成区面积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薇 刁承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 中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城市用地如何在规模不等的城市中合理分布,这是制定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战略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将全国的26个省区划分为8种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并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市规模分布区域差异明显,以中级型和集中型为主导类型,并有向高层次和集中型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建成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规模分布类型 中国
下载PDF
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 被引量:39
5
作者 宋小冬 柳朴 周一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7-797,共11页
正确的城乡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统计城镇人口,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划分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上海市2000年的航空遥感影像和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作了实验性的城乡实体地域划分。特别对上海... 正确的城乡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统计城镇人口,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划分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上海市2000年的航空遥感影像和人口普查地理信息系统,作了实验性的城乡实体地域划分。特别对上海市主城区、郊区青浦区、远郊金山区张堰镇三种类型的城镇实体地域,作了较详细的划分方法探讨,以此来分别模拟国内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实体地域划分。本文分步骤介绍了各类型城乡实体地域划分的基本过程,同时对每种类型实体地域的多种精度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别探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城镇三种类型的实体地域划分在近远期分别应达到的精度。精度合适、操作简便,是本次研究的重点,目的是为了将城镇实体地域划分工作在大范围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划分 城镇人口 城镇实体地域 建成用地 建成 城市统计区 上海市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吕薇 刁承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6-141,共6页
选择2000-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帕雷托公式,分析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各年的判定系数都在0.943以上,位序—规模法则能较好地描述中国城市的规... 选择2000-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帕雷托公式,分析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各年的判定系数都在0.943以上,位序—规模法则能较好地描述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②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呈现减弱的趋势.③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上推进的特点,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持续增长.④总体看来城市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减缓,但是不同位序城市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存在差异.最后从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用地增长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建成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帕雷托公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山西省城市规模分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成志芬 张宝秀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30,共5页
选取1996年,2000—2003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建成区用地规模的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不平衡指数法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山西省地级市建成区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位序—规模... 选取1996年,2000—2003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建成区用地规模的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不平衡指数法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山西省地级市建成区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位序—规模曲线。得出结论:(1)山西省地级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不断增强;(2)山西省地级市用地规模的总量不断增加;(3)对城市用地规模进行分类,发现小城市的数量在逐渐减少,中等城市的数量在逐渐增加;(4)首位城市太原市的用地规模已基本稳定,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用地规模将会扩大,其速度是前者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城市规模 建成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分形理论 首位比 不平衡指数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规模分布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许爱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文章选择1990,1995-2001年山东17个地级城市用地面积的资料,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1)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17个城市规模分... 文章选择1990,1995-2001年山东17个地级城市用地面积的资料,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1)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17个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曲线的判定系数都在0.758以上。(2)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这些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3类。(3)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前推进的特点,这为预测17个城市未来建成区用地规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4)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将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建成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分形 山东省
下载PDF
从土地管理视角论北京市“城中村”整治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华丽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5期32-34,共3页
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者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没有或仅有少量衣用地的村落。在过去十几年中,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城市向外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加之房地产的开发过热,城市建设用地征用长期... 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者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没有或仅有少量衣用地的村落。在过去十几年中,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城市向外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加之房地产的开发过热,城市建设用地征用长期沿用了单独规划选址、单独征用的方式,使得北京城乡交接带内建设用地与农田、农房犬牙交错,土地空间混乱破碎,形成了很多的“城中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北京市 整治对策 土地管理 城市规划区 城市建设用地 城乡结合部 建成用地
下载PDF
广西武鸣县城规划简介
10
《城市规划》 1978年第S1期14-15,共2页
武鸣县城位于广西西南部,距南宁市约四十公里,是壮族人民聚居的地方之一,全县人口五十多万人,壮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廿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武鸣人民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
关键词 广西武鸣县 县城人口 壮族人 道路网 城镇规划 走社会主义道路 房屋 自力 水泥 建成用地
下载PDF
广西城镇总体规划的若干做法
11
作者 胡国雄 《城市规划》 1978年第S1期1-4,共4页
广西目前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城镇,由于生产力分布关系,资源和交通等条件各异,经济地理情况不同,以及技术条件的关系,城市规划的开展有深有浅、有早有晚,主要的城市及重点县镇大都是在“一五”
关键词 城镇总体规划 广西 建成用地 工业区 居住用地 城市用地 过境交通 化工区 城市规划 农田
下载PDF
近20年来山东省城市异速生长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立峰 王林林 李德一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51,共5页
应用异速生长方程并结合城市人口密度分析方法,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人口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5年间,标度指数b值总体趋向减小,说明山东省大城市相对于中小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2006... 应用异速生长方程并结合城市人口密度分析方法,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人口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5年间,标度指数b值总体趋向减小,说明山东省大城市相对于中小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2006-2010年间,b值总体趋向增大,说明大中小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趋同。同时,在标度指数b值固定的情况下,比例系数a不断增大,表明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用地的扩张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且城市用地扩张呈加速的趋势。此外,指出异速生长分析结果与城市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山东省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速生长 城市人口 城市建成用地 山东省
原文传递
Remote sensing-based artificial surface cover classification in Asia and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被引量:13
13
作者 KUANG WenHui CHEN LiJun +6 位作者 LIU JiYuan XIANG WeiNing CHI WenFeng LU DengSheng YANG TianRong PAN Tao LIU AiL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20-1737,共18页
Artificial surfaces, characterized with intensive land-use changes and complex landscape structures,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human impacts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Without high-resolution land-cover data at cont... Artificial surfaces, characterized with intensive land-use changes and complex landscape structures,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human impacts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Without high-resolution land-cover data at continental scale, it is hard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regional climate,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glob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artificial surfaces, promoted a remote sensing method to retrieve subpixel components of artificial surfaces from 30-m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ies(Globe Land30)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data products of high-precision urban built-up areas including impervious surface and vegetation cover in Asia in 2010. Our assessment,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and expert knowledge,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was 90.79%. The mean relative error for the impervious surface components of cities was 0.87. The local error of the extracted inform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urban buildings and vegetation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the urban built-up area was 18.18×104 km2, accounting for 0.59% of the total land surface areas in Asia;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s were 11.65×104 km2, accounting for 64.09% of the total urban built-up area in Asia. Vegetation and bare soils accounted for 34.56% of the urban built-up areas. There were three gradients: a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 scattered distribution and an indeterminate distribution from east to west in terms of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s. China, India and Japan ranked as the top three countries with the largest 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which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32.77%, 16.10% and 11.93% of the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 area of Asia. We found the proportions of impervious surface and vegetation cover within urban built-up area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egree of the country and regional climate environment. Built-up area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d relatively low impervious surface and high public green vegetation cover, with 50–60%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In comparison,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approaching or exceeding 80% in Asia. In general, the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built-up areas reflected population aggreg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s well as their impacts on the health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sub-water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surface cover CITY Impervious surface Vegetation cover Remote sensing classification ASI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