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教研互动中建构海外华文文学学科——从《海外华文文学教程》谈起 |
王艳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
|
对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的若干思考:个体与学科的双重自觉 |
王列耀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与方法论向题 |
饶芃子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4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新学科建立的标志——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 |
陈辽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5
|
华文文学研究、学科理念及其诗学建构之思 |
庄伟杰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6
|
海外华文诗歌的精彩篇章——马华诗歌的诗美探索与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
程国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7
|
跨文化诗学建构的努力——评庄伟杰《流动的边缘——海外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图景与阐释》 |
朱文斌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8
|
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实践——评杨匡汉《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 |
古远清
|
《华文文学》
|
2009 |
0 |
|
9
|
成林成海的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征——在“文化自信与文学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
蒋述卓
|
《华文文学》
|
2021 |
1
|
|
10
|
“海外华文文学”新学科建立的标志——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 |
陈辽
|
《华文文学》
|
1995 |
1
|
|
11
|
从“台港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学科的形成及其命名 |
钱虹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2
|
双重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对话——以《海外华文文学读本》为中心 |
黄万华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论“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建构的三个问题 |
王志彬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4
|
“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创始人曾敏之——兼谈他的“组合式”散文 |
施建伟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5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
曹惠民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6
|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世界华文文学 |
许翼心
陈实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
1996 |
7
|
|
17
|
评《海外华文文学史》 |
古远清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18
|
格局与姿态——当前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反思 |
陈马林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1998 |
1
|
|
19
|
深识鉴奥 启发后学——饶■子教授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介 |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1998 |
0 |
|
20
|
3W:华文文学的学科基础问题 |
陈国恩
|
《长江学术》
CSSCI
|
2009 |
0 |
|